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棕色田鼠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梅  徐金会  安书成  邰发道 《兽类学报》2001,21(3):206-209,T001
用NDP-黄递酶组织化学法研究了NOS在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分布,同样的方法对大白鼠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发现,棕色田鼠小肠肌间祖辈 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大小悬殊数倍;在神经节和阳性神经纤维中可见阳性神经元呈“串珠”状和“U”型排列。10倍镜下记数100个视野,观察到阳性神经元平均密度为42.8个/mm^2,每个视野内平均有神经节12.4个,每个神经节内平均有NOS阳性神经元8.5个,占其神经节内神经元总数的27.2%,棕色田鼠为野生草食性动物,其NOS在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分布与其他杂食性啮齿类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重显示法,对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占82%);(2)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占16%);(3)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占2%)。以上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以与乙酰胆碱共存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的少数神经元内。本文还对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元的类型和一氧化氮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整装铺片技术,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甘肃鼢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神经元大小不同,阳性神经节与阳性神经纤维束形成网络;胃肠道不同部位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有差异,结肠最高,直肠次之.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段,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胃与空肠、十二指肠与盲肠间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段之间差异显著.甘肃鼢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与其他已研究动物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应用还原型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硫辛酰胺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和HRP逆行追踪与NADPHd组化结合法,对大鼠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肺内支气管和肺血管存在不同密度的NOS阳性神经纤维,肺内神经节中存在少量NOS阳性神经细胞。用HRP与NADPHd结合法,在迷走神经结状节和胸。。脊神经节中发现HRP-NOS双标记细胞,说明肺内NOS神经纤维部分来自结状节和脊神经节,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胎儿胃肌间神经节胆碱能神经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对32周~40周胎儿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及胃幽门管部的肌间神经节内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光镜定位定量观察。结果表明: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细胞大小及酶活性在胃各部有所不同,胆碱能神经元数量由胃底至幽门管部逐渐递增;胃痛和胃体部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胃窦和胃幽门管部以大中型神经元为主;胃各区酶活性强度不一,胃底部和胃体部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幽门部,胃体部酶活性最强。提示胃各部的运动功能和代谢功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大白鼠中缝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脑和脑桥部中缝核被认为与睡眠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重要脑结构。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组织化学结合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实在中缝核群中,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定位于这两个脑部的中缝核内,NOS产生的NO能使脑血管扩张,参与脑血流的调节。提示这二个脑部中缝核内的NOS阳性神经元可能作为多种因素之一,参于睡眠状态下基本脑血流的维持  相似文献   

7.
维拉帕米对缺血后大鼠视网膜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 β- NADPH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维拉帕米对缺血后大鼠视网膜 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使视网膜缺血 ,3小时后松结复流。分别于缺血前 15分钟和再灌流前 1分钟腹腔注射维拉帕米 (5 m g/kg/次 ) ,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物存活 3天后取视网膜进行 β- NADPH组化反应。结果表明 :视网膜缺血后 NOS阳性神经元减少 ,并出现 i NOS阳性细胞。在缺血前后应用维拉帕米可使视网膜内 NOS神经元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0 .0 1) ,NOS神经元形态良好。说明维拉帕米减少大鼠视网膜缺血后 NOS阳性神经元 ,其相应 NO量减少 ,推测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后视网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鼠视网膜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用前房加压灌注视网膜缺血模型、β-NADPH脱氢酶组化方法研究了SD大鼠视网膜内含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变化。实验动物依缺血时间分四组,分别为缺血10min、15min、30min及60min组。将NOS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统计,做自身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及缺血视网膜NOS阳性神经元。大多数位于内核层,少数位于节细胞层;NOS阳性细胞在视网膜中央区密度高于周边区,而各象限的平均密度分布无明显差别。缺血15min后内核层的NOS阳性细胞开始减少,随缺血时间的延长细胞减少更为明显。各组均以视网膜中央区变化较为显著,提示视网膜缺血15min后即可出现神经生物学变化,视网膜中央区对缺血比周围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NOS活性在大鼠不同脑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氮(NO)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已经确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大鼠不同脑区的定位是本研究的重点。采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脑干内NOS的活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海马(CA1-CA3区)NOS为阳性(+)、其中CA2为强阳性(+++);非脑神经核(红核、黑质)为中等阳性(++);而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面神经核、展神经核)NOS为阳性(+);脑桥网状结构为阳性(+);缝核群为阳性(+);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为阳性(+)。  相似文献   

10.
伤害性刺激对大鼠感觉皮质NOS阳性神经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用Wistar大鼠1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损伤致痛组12只,分别在损伤后30分钟和3小时迅速断头处死。取大脑顶叶,用NOS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了损伤致痛条件下大鼠感觉皮质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显示,损伤致痛后NOS阳性神经元NOS反应产物较对照组增多,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性差异(P<0.001),实验组30分钟组与3小时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NO参与感觉皮质对痛觉信息的中枢调制。  相似文献   

11.
用还原型尼克项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反应,结合乙酸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SD大鼠背根神经节,发现背根神经节内存在有四种不同显色的神经元。(1)AChE阳性神经元(8%)。(2)NADPH-d阳性神经元(2%)。(3)NADPH-d与AChE双显色神经元(90%)。(4)少数两种酶反应均为阴性神经元。其中双显色神经元胞质内含有蓝色和棕色两种颗粒。这证明背根节内存在许多NADPH-d与AChE共存的神经元。提示了背根节内NADPH-d与AChE双染神经元可能与痛感知的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12.
豚鼠小肠神经节丛的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知,NADPH--黄递酶组化法可选择性地显示--氧化氮合成酶(NOsynthase,NOS)神经元。因此,我们以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了豚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网格以及NOS神经元。结果表明,三段小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网眼大小和形态有明显差异,与对应的粘膜下神经丛相比,差异更显著。在肌间神经丛中,NADPH-黄递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大小不等;其长突起伸入节间束,而短突起较多,并可见短突起彼此连接.构成节内偶见的局部神经元回路。从小肠上段到下段,NOS神经元数量呈下降趋势。在粘膜下神经丛,我们也观察到少数NOS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肺内NOS之分布及缺氧对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定位研究,并观察了不同时间(8小时~28天)缺氧时肺内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正常大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上皮细胞呈NOS强阳性反应;肺血管内膜呈NOS阳性反应。②缺氧8小时,肺血管内膜NOS阳性反应开始降低,并缺氧时间越长,NOS阳性反应越低、③缺氧14天时,肺泡间质和肺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呈NOS阳性反应;缺氧28天时,炎性细胞NOS阳性反应增强。④缺氧对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上皮细胞NOS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从而提示一氧化氮不仅对肺具有一定的生理学作用,而且可能参与缺氧时肺的某些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鼠肠道内NOS与AChE、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组织化学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光镜下比较观察大鼠肠道内 NOS、ACh E、VIP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 ,肠肌间丛 NOS阳性神经元胞体大小不等 ,形态不一 ,NOS、ACh E和 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为 ACh E>NOS>VIP,在不同的肠段和层次分布密度有差异 ,NOS与 ACh E存在共染。在肌间丛和粘膜下丛 ,少数 VIP与 NOS共染。在粘膜下丛 ,三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为 ACh E>VIP>NOS。在肌间丛和粘膜下丛 ,可见 VIP阳性末梢环抱 NOS阳性神经元胞体 ,两者呈终扣样接触。上述结果提示 NOS阳性神经元与 ACh E、 VIP阳性神经元有密切的形态学联系。在消化道功能调节上 ,它们可能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D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在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部、环状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乳头体区大部分核团均可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聚集成团。在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后区、室周核、室旁核小细胞部及穹窿内可见散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室周核内可见呈阳性反应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多可见突起,有的突起上可见1~2级分支,并可见膨体。下丘脑大部分区域内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弓状核内可见许多弧形纤维连于第三脑室室管膜和正中隆起。  相似文献   

16.
大鼠尾部痛刺激后脊髓骶尾段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ADPHd(还原型辅酶Ⅱ)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尾部电流致痛刺激后不同时间脊髓骶尾段NOS(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变化。同时用FOS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痛刺激后FOS的表达。本文观察显示:电流致痛刺激后15min脊髓骶尾段NOS反应明显增强,持续相当长时间,至痛刺激后8小时才逐渐减弱,刺激后24小时反应强度相当于对照动物。而FOS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在痛刺激后30min起有少数神经元胞核浅染。由于NO极易通过细胞膜以弥散方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激活靶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从而引起靶细胞一系列反应。提示NO可能影响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