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1963年夏,笔者曾于贵州独山江寨、普安罐子窑等地测制泥盆系剖面。所采珊瑚化石已作初步研究。现将其中两新属(六个新种)记述如下。独山江寨地区泥盆系发育良好,根据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特征,可将中泥盆统作如下划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苏皖地区和州组产四射珊瑚1新属、1新种;黄龙组产11属、13新种;船山组产6属、10新种且附栖霞组底部产1属、1新种。安徽广德县独山黄龙组、船山组出露良好,产四射珊瑚甚丰,可分3个化石带及2个亚带,与苏南的完全相当,唯苏南船山组上部的Parawentzellophyllum带在独山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解放以来,跟随着大规模区域地层工作的开展,丰富的珊瑚化石资料不断获得,必须尽快大量研究和描述,始能为普查找矿服务。本文描述的7种四射珊瑚,大都是久存作者手中的标本。其中采自华北中石炭世的,有开平蛛网星珊瑚(Arachnastraea kaiping-ensis),葛利普(A.W.Grabau)公布的只有图,而没有描述。其余6个全为新种。属于广西早石炭世的有徐氏似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ella hsujiulingi);四川早石炭世的有岳村卡鲁特珊瑚(Carruthersella yaotsunensis);贵州中石炭世的有水城康宁克珊瑚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的珊瑚化石系1963年内蒙古地质局某队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共有四个复体珊瑚,一般保存良好。经研究系一新属,新种,兹命名为:乐氏孔壁柱珊瑚(Araiostrotion yohi Guo)。据区测队同志的研究,上述珊瑚化石是产于灰黑色泥板岩内,共生化石有:四射珊瑚:Syringaxon sp.腕足类:Coelospira hemisphaerica(sowerby);Uncinulus sp.;Meristella sp.;Me- 相似文献
5.
前言中国晚奥陶世至志留纪的四射珊瑚十分丰富,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组织编写了各地区地层古生物图册和地层表,并作了断代地层的初步总结。作者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去有关志留纪四射珊瑚的研究资料,提出中国晚奥陶世后期至志留纪的7个四射珊瑚组合,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资料系1957年高振家同志采自新疆库隆布拉克,标本号Ⅲ-226/a,共有30多个复体珊瑚,保存良好。经作者研究,共有一新属,三新种,即: 新疆新疆珊瑚Sinkiangopora sinkiangensis Tchi 不规则新疆珊瑚S.irregulare Tchi 胖壁新疆珊瑚S.obesa Tchi 相似文献
7.
对Charactophylum作了全面的回顾整理,记述了本属的骨骼构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定义范围和时空分布及有关的分类问题。Charactophylum的隔壁为板状隔壁而非包珊瑚型隔壁,由波状弯曲的单列单晶榍组成,单晶榍整体呈半扇形排列而非扇形排列,隔壁光滑或发育微弱的榍凸(carinae)而无典型的横耙状榍凸(yardarmcarinae),鳞板半扇形排列而不是扇形排列。本属分布仅限于北美和华北的晚泥盆世早期。Charactophylum隔壁中单晶榍由放射状排列的不规则短轴晶柱和晶针组成,横列构造鳞板和横板均由晶板型层状骨骼组成。本属骨骼微细构造的重要特征具有奥陶志留纪与石炭二叠纪四射珊瑚之间的过渡性质。表明四射珊瑚骨骼微细构造演化趋向稳定,是追索演化的重要线索,在较高级别的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部泥盆纪四射珊瑚组合序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一、前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幅员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的泥盆系相当发育,它囊括了中国泥盆系从北至南三大区的沉积特征,因而可视为全国泥盆系的一个缩影。由于当时的中天山隆起,成为受剥蚀的陆源物质供应区,并起了分隔南、北两个不同生物地理区的作用。以中天山为界,北疆属于北方古生代地槽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南疆则与南方的西部地区(即青藏区)有密切联系。北疆的泥盆纪地层厚度大,岩相变化复杂,火山活动频繁,后期的构造变动也相当剧烈,迄今未曾发现华南中泥盆世晚期常见的鹗头贝(Stringocephalus)和晚泥盆世的云南贝—小云 相似文献
9.
本属于1947年命名后,迄今已十余年,笔者原拟待华蓥山化石羣全部研究完毕后作系统发表。后因故此项研究工作暂停,而这一名称在若干场合已被应用。为了避免讹误,特发表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疆拜城地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的珊瑚化石是1974年新疆区调大队、新疆地质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地质学院联合组成的地层分队,采自南天山哈里克套南坡拜城县老虎台晚石炭世晚期~*康克林组料~(**)。该组是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不均匀互层,富含(竹蜒)类、腕足类、珊瑚和菊石,厚9.34米。文中共描述四射珊瑚9属12种,其中11新种,2未定种(表Ⅰ)。这个珊瑚动物群,既有三带型块状群体的Eokepingophyllum,Kepingophyllum,Ivanovia和三带型的单体珊瑚Carinthiaphyllum~(***),还有单带型单体珊瑚Lophoca- 相似文献
11.
新疆精河晚石炭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新疆精河县南基夫克村南基夫克河上游晚石炭世早期东图津河群所产的四射珊瑚8属11种,其中包括2新属8新种。该区晚石炭世早期的四射珊瑚至今没有系统研究发表过。兹将产化石的具体层位列述如下: 11.灰绿色、灰褐色中厚层中粒砂岩夹含砾粗砂岩(未见顶)。30m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时,测制了一些二叠系剖面,采集了众多的化石,其中四射珊瑚经笔者鉴定,选取2新属4新种予以描述报道。这些新种是:Kepingohyllum szechuanophylloidea sp. nov, Wentzelloides (Multimulinus) zhenfengensis sp. nov., Symmetrites clegans gen. et sp. nov.和Houchangophyllum magnum gen. et sp. nov.。Wentzelloides (Multimulinus) zhenfengensis sp. nov.产于贞丰县白层 相似文献
13.
报道黔北毕节、仁怀和石阡地区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Axiphoria,Bodophyllum,Dalmanophyllum,Leolasma,Brachyelasmaunicum(Neuman),Grewingkiaanguinea(Scheffen),结合前人报道的该层所产的Borelasma,Kenophyllum,Streptelasma,Ullernelasma等属,进一步表明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动物群与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中亚、阿尔泰地区同期珊瑚群关系密切。该动物群对阐明晚奥陶世四射珊瑚古地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十分丰富,总计有18属39种。文中共描述10属12种,其中1新属3新种,即AmplexobrachyelasmaHeetChengen.nov.,GrewingkiadensicolumnaHeetChensp.nov.,KenophyllumfossulatumHeetChensp.nov.,LeolasmaqianbeienseHeetChensp.nov.。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部和布克河组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泥盆—石炭纪沉积属于"天山一兴安"岩相生物地理区,该区在岩相建造上为典型的地槽型,生物群与我国南方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描述和布克河组的四射珊瑚,并讨论其地质时代.这些珊瑚化石是1978、1979和1982年新疆区调队采集的. 相似文献
15.
江苏南部中石炭世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江苏南部中石炭世的一些四射珊瑚,共8属10种,其中1新属8新种。通过四射珊瑚的研究及与其共生的中石炭世的(竹蜓)类的发现,指出宜兴、溧阳一带黄龙灰岩(组)及其下白云岩夹灰岩透镜体(本文称丁山组)的时代均属中石炭世。丁山组为中石炭世巴什基尔晚期,上覆黄龙组为莫斯科期。 相似文献
16.
对Charactophyllum作了全面的回顾整理,记述了本属的骨骼构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定义范围和时空分布及有关的分类问题。Charactophyllum的隔壁为板状隔壁而非包珊瑚型隔壁,由波状弯曲的单列单晶榍组成,单晶榍整体呈半扇形排列,隔壁光滑或发育微弱的榍凸(carinae)而无典型的横耙状榍凸(yardarm carinae),鳞板半扇形排列而不是扉形排列。本属分布仅限于北美和华北的晚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发现的下泥盆统的假巢珊瑚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巢珊瑚科的假巢珊瑚属(Pseudofavosites),最初发现于帝汶岛(Timor)晚二叠世地层,当时建立该属时,只定了一个种,即模式种Pseudolavosites stylifer,Gerth,1921。1939年,描述了乌拉尔西部下二叠统的P.minus Yakovlev,1939;(1955)描述了P.extraspinosus Sokolov,1955,此产地层位与P.minus基本相同。长期以来,此属作为蜂巢珊瑚科的特化分子,是二叠系标准化石之一。林宝玉 相似文献
18.
蜂巢珊瑚科的假巢珊瑚属(Pseudofavosites),最初发现于帝汶岛(Timor)晚二叠世地层,当时建立该属时,只定了一个种,即模式种 Pseudofavosites stylifer Gerth, 192l. 1939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古新统发现的北方诺登斯基果(Nordenskioldiaborealis)主要具以下特征:果序轴有2个分枝,上面着生多个无柄的果实。着生果实的果序轴基部明显膨大,并由此向果序远轴端(下部)逐渐变细。果实近球形或卵圆形,由15个分果组成,分果围绕一中央轴排成一轮。将被前人鉴定为扁叶对枝柏(DitaxoicladusplaniphyllusGuoetSun)的种鳞化石重新鉴定为北方诺登斯基果。分析诺登斯基果属在我国的地质地理分布,并结合现生昆栏树科的地理分布,认为:1)诺登斯基果属在我国地质历史时期曾有着广泛的分布,但自古新世后其分布区很可能从北向南退缩;2)诺登斯基果属比昆栏树属(Trochodendra)分布的气候带更广,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气候适应性,这印证了诺登斯基果属不是昆栏树属的直接祖先的推测。 相似文献
20.
黔东北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描述黔东北地区早志留世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四射珊瑚11属12种,其中1新属,7新种,它们是:Shiqianophyllum breviseptatum gen.et sp.nov.,Brachyelasma shiqianense sp.nov.,Crassilasma leijiatunense sp.nov.,Tunguselasma guizhouense sp.nov.,Briantel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