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国家科委生物技术首席科学家、著名病毒学家侯云德教授最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的生物技术座谈会上说,生物技术的应用已不是遥远的理论问题,而是能直接影响国民生活的现实问题.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这个座谈会上指出:“应使医务界和社会各界对生物技术有充分的认识,要看到它为诊断、治疗、预防带来的革命;要有强烈的产品意识,拿出几项震动社会的产品,使人民群众通过使用、享受来认识高技术的作用,进而推动生物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座谈会上,侯云德教授介绍了目前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技  相似文献   

2.
阮力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4):540-543
朱既明,男,江苏宜兴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学会荣誉会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病毒学和生物制品学家,在医学病毒学和生物制品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促进我国病毒学研究和病毒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高尚荫教授于1989年4月24日不幸在武汉大学与世长辞,终年80岁。这是我国生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深感痛惜。高先生是浙江省人,21岁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26岁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10年后再次赴美,于著名病毒学家及生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M.M.Stan-  相似文献   

4.
<正>田波,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兼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任美国病毒学会高级会员、印度病毒学会终身会员和国际类病毒工作组成员。田波是中国现代病毒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他早年致力于植物病毒学研究,在上世纪50–70年代,阐明了病毒与高温在马铃薯花叶型退化中的作  相似文献   

5.
"人生度若飞,所贵志无违。博士留洋得,专家报国归。痴心唯绛帐,笃学尽明玑,淡泊名偏振,山高云自依。"这首五律不仅是当时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宋寿海1994年在郑国铝院士80华诞暨从教50周年时的贺词,也是我国细胞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范围内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形成。那么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怎样的差距、产业化进程和努力的方向有哪些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从抗虫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到自身从事的生物固氮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等一系列现代生物技术的建立,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目前,生物技术已在农业、医药、轻工、食品、环保、海洋和能源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在医药、农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对上述行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药生物技术的新型产业正在形成。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增强本国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就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综述如下。1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大蒜普遍感染病毒,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应用生物技术对大蒜进行脱毒研究,获得了脱毒再生植株和脱毒蒜.结果表明,选用带一片叶原基的茎端作外殖体比较适宜,既能保证成活率,又有较好的脱毒效果;筛选出适宜茎端生长的培养基MS附加KT0.5mg/l,NAA0.5mg/l,成苗率70%以上;筛选出低浓度盐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100%;采用电镜定量检测法进行病毒测定,再生株脱毒率达到53.8%.已获得脱毒的二代两瓣大蒜,其直径和重量已经超过正常的商品蒜.  相似文献   

9.
水产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各个学科中。从水产动物功能基因的筛选与克隆、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育种、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控制研究、鱼类低温生物工程研究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国水产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李恩江 《生命科学》1993,5(3):14-16
我军的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早,基本与国内研究同时起步,现在越来越受到我军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制定了有关发展规划。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有选择地发展与军事医学有关的学科和技术;立足军队实际,突出军队特色,以军事医学研究为主要方向;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提高军队医学科学整体水平;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研  相似文献   

11.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2,52(10):1309-1310
阎逊初,1912年2月24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北坎尾村,1994年4月5日卒于北京。阎逊初出身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份子。他4岁至11岁就读于家乡的私塾和小学,1923年入北京市立第十八小学,1924年高小毕业,考取作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的温泉中学(今北京第47中学),1930年高中毕业,进入北京中法大  相似文献   

12.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08,48(3):I0001-I0002
魏曦,字东升,1903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南岳阳一个小职员家庭,父亲任职于邮政局.1914~1921年他在家乡湖滨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两年后曾参加北伐军,任第四集团军警卫团三等军医.后退出军队,在长沙广雅中学任教.1928年入设立在上海的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上海医学院)学习,1933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3.
沈先生是我国甲壳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一生共发表研究论文和专著96种,研究对象从低等的鳃足纲、桡足纲到软甲纲中的十足目、端足目和等足目。研究的重点在解放前主要为蟹类,解放后逐渐转到海鱼体上的寄生桡足类和淡水中自由生活的桡足类。尤其在淡水桡足类研究方面,在学生和  相似文献   

14.
魁北克是加拿大的一个省,也是加拿大最大的生物技术中心,而且是北美10个生物技术财政收入最大地区之一。魁北克的风险资本经营总计达40亿加元,约占加拿大可供使用资金的48%。据BIOTECanada调查,31%的加拿大生物技术产业位于该省。其中有:BioChemPharma公司、AeternaLaboratories公司,Diagnocure公司,AxcanPharma公司和Quantum生物技术公司等。魁北克省提供了创办生物技术商业所必需的因素,从筹资到政府各项奖励政策(包括研究开发税额减免)。1…  相似文献   

15.
林可胜教授(1897—1969)是一位卓越的生理学家,是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林教授祖籍福建省厦门市,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1919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林可胜回国就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教授,一直工作了十二年。1949年,他离华赴美先后进行消化生理学和痛觉生理与镇痛药物的研究。1969年7月8日因患食道癌在拉丁美洲的牙买加逝世。林可胜教授是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为我国生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6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是当代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 高技术的发展序列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沿微尺度领域向生物技术开拓,沿宏尺度领域向海洋和空间技术扩展。当代6大高技术涉及一个广阔的科技前沿带,生物技术是这个前沿带中最具有发展远景的重要前沿。  相似文献   

17.
李继侗教授,江苏省兴化县人,出生于1897年8月24日。少时曾就学上海,192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林科,当年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美,入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5年得博士学位。 1925年返国,先在金陵大学任教一年。1926年受聘到天津南开大学。当时该校生物系只有教授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也只有二人。除普通显微镜和切片机以外毫无仪器设备。李先生除了讲授普通生物学、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生理学外,还要兼顾动物学课程,如无脊椎动物学、比较解剖,  相似文献   

18.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仅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农业生物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从野生动物植物驯化开始 ,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延续了 1万多年 ,到 19世纪中叶 ,有了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和李必希矿质营养学说等先进的生物学和农业化学理论 ;有了良种、化肥、农药 ,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拖拉机和电力 ,才有了近代农业。 2 0世纪中叶 ,发现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和 DNA重组成功 ,诞生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 ,掀起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也迎来了现代农业的新时代。农业生物技术使农业从内涵到外延上 ,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它赋予动植物品种 ,即农业加工的原材料以全新的内涵 ,使…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的好处--以美国为例--孟山都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多年来,孟山都人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用遗传工程方法改良的新的作物品种。在这一阶段里,已积累了涉及生物技术的科研、开发、管理(审批)、市场验证等各方面的经验。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孟山都公司已将早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经过田间实验、种子生产阶段,到现在形成了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