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很可能有充分理由来坚持大量收集科学家称谓的垃圾基因 .根据 2 0 0 4年 10月的DevelopmentalCell上一篇报道 ,在这些垃圾基因中有某些可以调控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基因表达 .哺乳类基因组中总共约有 1 3是由长的、重复的DNA序列组成的 ,其称为逆转录转座子 .研究  相似文献   

2.
2.在根瘤菌研究中成功地运用了转座子诱变技术。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种特殊的DNA短片段,它带有抗药性基因,并具有在DNA复制子之间转座插入的能力,转座的发生并不需要recA基因产物,一些转座子象Tn 5的转座插入位点的分布是相当随机的,但另一些象Tn 10,它的转座插入似乎具有“热点”(Hot spot),转座子插入到一个新位点时,被插入位点原基因的连续性受到阻断,因而该基因的功  相似文献   

3.
转座子挽救法对苜蓿中华根瘤菌与耐盐有关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Tn5转座子的质粒pRL1063a诱变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042BM,得到盐敏感突变株042BML-2。采用转座子挽救法对Tn5插入位点两边的序列进行克隆与测序,获得了1179bp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D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转座子插入在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内部,此基因长6270bp。研究证明:该基因与042BM的耐盐性有关,并定名为rtsC。氨基酸疏水性分析表明,在RtsC蛋白的N端有两个跨膜区,该蛋白与细菌趋化性相关蛋白的功能域有同源性。并对RtsC蛋白在苜蓿中华根瘤菌042BM耐盐性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细菌中的相变受某一特异DNA位点上同源重组的调节。这种重组事件引起一段970碱基对的倒位,这段DNA序列包括鞭毛基因转录所必要的启动子。这个可倒位的片段的两侧为倒位所必需的位点并包含有其产物能执行倒位的一个基因(hin)。hin基因与所在转座子Tn3上携带的TnpR基因显示广泛的同源性,也与在细菌噬菌体Mu上所携带的gin基因有同源性。这些关系表明相变系统可以通过转座子与一个固有的基因相结合而发生进化,随后这些因子特异化,从而调节鞭毛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转座子挽救法对转座子突变菌株中插入位点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红  Bernhard  Eikmanns 《微生物学报》2002,42(3):326-330
为寻找谷氨酸棒杆菌转座子插入突变菌株中的转座子插入位点,采用了转座子挽救法对转座子及其插入位点附近的序列进行分离,并测定插入位点相邻DNA序列,获得了三个转座子插入位点DNA序列,其中一个是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另两个为目前未知基因,暂命名为orfA和orfB。该方法简便易行,是分析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细菌中的相变受某一特异DNA位点上同源重组的调节。这种重组事件引起一段970碱基对的倒位,这段DNA序列包括鞭毛基因转录所必要的启动子。这个可倒位的片段的两侧为倒位所必需的位点并包含有其产物能执行倒位的一个基因(hin)。hin基因与所在转座子Tn3上携带的TnpR基因显示广泛的同源性,也与在细菌噬菌体Mu上所携带的gin基因有同源性。这些关系表明相变系统可以通过转座子与一个固有的基因相结合而发生进化,随后这些因子特异化,从而调节鞭毛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Mutator转座子及MULE在植物基因与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tator(Mu)转座子是植物中已发现的转座最活跃的转座子,其高的转座频率及趋向于单拷贝功能基因转座的特性,使该转座子成为玉米功能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Mu转座子的同源类似因子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基因组中,而且同一基因组中往往具有多种变异类型.它不仅具有其他DNA转座子在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的普遍作用,而且具有能够承载基因组内功能基因和基因片段的载体功能,这种载体Mu转座子(Pack-MuLEs)能够在基因组内移动众多的基因片段,从而对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产生作用.Mu转座子的同源序列发生在水稻与狗尾草之间的水平转移提供了高等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首个例证.对Mu转座子的了解促进了我们对动态基因组概念的认识.文章对Mutator转座子的发现、转座特征、基因标签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Mu转座子家族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分类,讨论了该转座子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分析了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TEs)是指在基因组上能从同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者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转座子通过复制、动员、重组基因片段以及修改原基因结构形成的新基因,被称为转座子衍生基因。该文综述了转座子衍生基因与转座子和常规基因的异同以及转座子衍生基因的演变途径,归纳了转座子衍生基因对宿主基因进化,以及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转座子Tn2是大肠杆菌质粒RSF 1030上一段带有α-氨基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DNA序列。这段序列具有转座能力,它能通过不同于一般的DNA重组机理从一个复制子转座到另一个复制子。已知,噬菌体Mu,插入序列IS1、IS2、IS3和抗药性转座子TnA、Tn5、Tn9、Tn10等均能使被插入的基因发生突变。已有报道,不同的转座子在E.coli K12乳糖操纵子Z基因中的插入模式不同。Mu噬菌体在Z基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接合使供体大肠杆菌DH5α中的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插入到受体菌CFDS1基因组DNA中,以引起该菌株的基因插入突变。利用转座子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呋喃丹降解过程中红色物质的产生与否初步筛选出6株突变株,分别命名为CFDSM1~CFDSM6。紫外扫描和气谱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这些突变子确实失去了对呋喃丹的降解能力。根据转座子的序列设计引物,以6株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突变子中呋喃丹降解基因的失活就是由于转座子的插入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