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脂肪和炎症因子,chemerin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运动是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改善其紊乱的糖脂代谢的有效方法;该作用与运动通过过氧化物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γ)的激活来降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血清、脂肪、肝和骨骼肌的chemerin水平有关。chemerin的降低一方面减轻炎症,另一方面改善糖脂代谢,从而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本文就chemerin概况、其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chemerin的调控及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肠道菌群在人类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被证实肠道菌群与肥胖和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肥胖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可调控宿主的能量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组织堆积,这些在肥胖发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重点介绍了代谢紊乱中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包括能量代谢、中枢食欲、免疫系统和宿主昼夜节律。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将为治疗肥胖及其并发症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明确脂肪组织如何生长非常重要。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肥大以及脂解作用共同调节。脂肪细胞分化是由多能干细胞或前脂肪细胞分化形成脂肪细胞的一个复杂而又程序化的过程。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生长抑制阶段,克隆扩增阶段,早期分化阶段和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表型的终末阶段。来自国内外多个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可以显著调节脂肪分化的过程进而影响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一类重要的高活性分子,ROS在细胞内具有多种来源,主要包括线粒体、NADPH氧化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黄嘌呤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等。本文回顾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对ROS及其生成系统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从氧化还原调节的角度明确脂肪细胞分化以及肥胖形成的机制,为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IRE1α介导的信号通路是未折叠蛋白反应中最为保守的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肝功能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IRE1α在上述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简单综述,进一步探究了IRE1α与代谢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性,为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而中国传统中药在治疗肥胖上也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益生菌、中药以及其相互作用在改善肥胖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肥胖(obesity)为慢性代谢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世界流行趋势;能量摄入长期多于能量消耗,可导致机体脂肪过度蓄积,为肥胖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高发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肥胖人口亦迅速增长,呈全国急速发展态势。肥胖并发症主要为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及癌症等。肥胖及其并发症不仅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亦对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体系造成沉重负担。肥胖的治疗是当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研究肥胖发病机理、对其实施有效预防与治疗,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社科院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官方数据,并结合一系列重要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综述近五年来肥胖机制与药物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肥胖防治及减肥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肥胖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全人类健康第三大疾病,全球有40%的成年人面临肥胖和超重困扰。中国肥胖人数成人已达到世界第二,儿童达到了世界第一,并且儿童期肥胖极大可能发展为成年期肥胖。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是众多导致代谢紊乱的因素之一,这些紊乱会导致肥胖、β细胞功能紊乱、代谢内毒素血症、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近年来,应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和益生元)治疗肥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围绕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特点以及益生菌、益生元对肥胖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除负性调控骨骼肌质量外,还在肥胖、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清MSTN含量、骨骼肌MSTN水平显著增加,而降低MSTN表达水平或者抑制其活性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累积,延缓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降低MSTN表达水平或活性延缓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除通过增加骨骼肌质量实现外,还可通过增加葡萄糖摄取,促进脂肪细胞发育、代谢和白色脂肪棕色化,提高瘦素敏感性,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提高线粒体功能等途径实现。运动也可显著降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MSTN水平,这可能是运动减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就MSTN对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以及运动对其调控作一综述,这不仅为肥胖、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也为运动改善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肥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促炎症疾病。近年来巨噬细胞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重视。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TMs)的极化和招募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M1/M2的比例出现失衡即M1促炎巨噬细胞比例上调M2抑炎巨噬细胞比例下调导致脂肪组织慢性炎症;脂肪组织的局部炎症发生时周边组织巨噬细胞招募至脂肪组织也能够促进肥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肥胖的发生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极化和招募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继续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长,是造成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针对肥胖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层面。结果提示,肥胖状态下内脏脂肪组织中的低度、慢性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其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这篇评论的目的是总结目前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脂肪组织炎症和免疫细胞失调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认识免疫炎症与代谢之间关系可能为临床治疗肥胖提供靶向。  相似文献   

11.
棕色脂肪组织是哺乳类动物存在的另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通过线粒体氧化呼吸链解偶联作用,释放热能。近年研究发现,儿童时期乃至成人中仍存在代谢活跃的棕色脂肪。本文总结了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以阐明棕色脂肪组织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从而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肥胖已成为全球急需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新生儿体重过重伴随着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造成孕妇分娩困难等问题。另外,婴幼儿超重在儿童期和成年期更容易发生超重和肥胖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对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调节和作用关系,以及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主要从我国新生儿肥胖现状及其危害,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婴幼儿肥胖与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饮食、抗生素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综述肠道菌群与体重的最新进展,为预防婴幼儿肥胖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健  谭思荣  黄建辉  郭姣  苏政权 《生物磁学》2014,(2):361-363,376
肥胖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本质是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发生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肥胖能诱发一系列慢性代谢疾病,如II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然而市场上化学减肥产品种类泛滥,副作用大,容易反弹,以及市场上对减肥药不可或缺的需求为天然减肥药、中草药等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大部分天然减肥药,中草药减肥活性成分不明确,药理机制不清楚等,是其走向世界的瓶颈,故本文对天然产物、中草药减肥降脂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分子水平研究动态作系统综述并对其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肥胖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本质是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发生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肥胖能诱发一系列慢性代谢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然而市场上化学减肥产品种类泛滥,副作用大,容易反弹,以及市场上对减肥药不可或缺的需求为天然减肥药、中草药等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大部分天然减肥药,中草药减肥活性成分不明确,药理机制不清楚等,是其走向世界的瓶颈,故本文对天然产物、中草药减肥降脂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分子水平研究动态作系统综述并对其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肥胖可诱发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些疾病构成了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胰岛素抵抗是这些疾病的共有特征.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慢性低度系统炎性密切相关,涉及多条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缺陷.本文综述了肥胖、炎性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肥胖诱发胰岛素抵抗的炎性机制,以期为肥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范围内,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儿童肥胖症的普遍存在引起了广泛关注。过度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关肥胖症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脂肪组织功能改变,脂肪细胞分化,棕色脂肪转化,线粒体功能失调,以及肠道营养物质吸收这些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肥胖作为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基因层面的探索并不能全面体现肥胖的机体内各种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功能的变化。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为研究肥胖的机体蛋白质表达和功能变化提供了可能,并为进一步理解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寻找疾病相关干预靶点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蛋白质组学在肥胖症病理生理变化中的相关研究,并讨论参与肥胖症发生的可能机制和干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7.
人体摄入的食物提供的能量用来维持各种生理和体力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生理状态下,能量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即摄入能量=消耗能量+贮存能量.当由于某种原因打破这一平衡使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时,机体储能的主要器官--脂肪组织内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堆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称为肥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内超重/肥胖率急剧增加.肥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上密切相关,这些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并常在同一个体聚集存在,肥胖引起的这种交互紊乱更是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研究和分析与肥胖相关的因素及相互关系,有助于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物是哺乳动物最密集的微生物群落,也是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之一。随着宏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肠道微生物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肠道微生物具有保护和代谢等功能,在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通过调节食欲、神经递质合成分泌、炎性反应进而调节肥胖,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展望了肠道微生物对治疗人类肥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脂肪代谢的整合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组织是人体内甘油三酯的主要储存场所,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对机体能量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脏在脂类运输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在餐后、饥饿不同状态机体内脂肪代谢不同。脂肪代谢失调是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内脏脂肪和胰岛素抵抗等与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MPK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脂滴相关表面蛋白Cidec的表达关系,为肥胖发生及其防治肥胖及肥胖相关性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AMPK和Cidec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明确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源性肿瘤组织中,AMPK表达随着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表达降低,而Cidec的表达是逐渐增高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脂肪组织中,AMPK随着胎龄的增加表达逐渐降低(P0.01),而Cidec的表达则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以上AMPKα的表达均与Cidec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AMPK可能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其与Cidec的表达与作用关系可能为脂肪细胞发育及分化提供重要线索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