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广州地区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及损失估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迪琴  苏行 《生态科学》1999,18(1):24-29
综合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并根据有关植物生态基准值,估算酸沉降影响农作物、森林的损失.结果表明,酸雨对广州地区植物生态环境已造成较大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蔬菜细胞透性和营养及卫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一般是指pH低于5.6的雨,它主要是由工厂、汽车等排出的SO2及NOx,经一系列反应而形成的。由于酸雨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对森林、湖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建筑物等亦产生极大的危害,酸雨污染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之一。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近年来医学、环境和食品卫生学方面的大量研究业已证明:硝酸盐经细菌的作用,在动物体内还原形成的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直接引起人畜缺氧中毒,患高铁血红蛋白症,严重者可致死。另方面,亚硝酸盐在动物…  相似文献   

4.
大气污染对白云山森林植被的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白云山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siaconfusa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片含氟、硫量 ,并将广州市城区及白云山测点大气污染、酸雨等污染特征和发展趋势 ,与大气污染、酸雨影响植物的阈值和剂量 -反应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评价广州市大气污染对白云山森林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位于白云山山南 (麓湖 )公路边的植物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均产生明显变异 ,由汽车尾气衍生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物和酸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说明广州市大气污染已给白云山森林植被造成一定的损害 ,这种损害影响是低剂量长期的综合慢性效应 ,最终将导致森林的衰退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酸雨引起森林生态系统钙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酸雨作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危害也日益严重。诸多长期观测研究认为酸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营养流失,特别是Ca的流失是酸雨导致森林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酸雨影响下,土壤中的Ca大量流失,在红壤等酸性土壤中表现得尤为严重;此外酸雨也会直接淋溶出植物叶片中的Ca,造成林冠中Ca不同程度的淋溶流失,并可能造成叶片Ca含量下降。且酸雨会导致叶片细胞内Ca稳态的失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响应。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酸雨改变了生态系统中C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征,大量的Ca从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出系统,导致可利用Ca库的下降和周转速率的上升。酸雨对森林土壤、植物及生态系统各层面中的Ca均造成了长期广泛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影响程度与植物的应对机制,对我国酸雨危害区的酸雨防治和森林保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酸雨污染分布广、强度大,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较严重。本文选取松树、杉木、桉树、红椎等4种常见的南方速生树种凋落叶,模拟不同强度酸雨环境,研究凋落叶对酸雨的缓冲能力及凋落叶浸泡液营养成分变化差异。通过对叶片营养元素跟踪监测及叶浸泡液酸度、浊度、色度、化学需氧量(COD)、腐殖酸、单宁酸等指标测定发现:不同种类凋落叶元素组成不同,分解过程中浓度变化不同;不同酸度条件下,各凋落叶浸泡液成分变化各异,但桉树叶浸泡液臭度最大;高酸度处理时,红椎叶浊度最高,中、低酸度处理时,红椎叶色度最大;不同酸度处理,桉树叶浸提液COD均高于其他3种;重度酸雨胁迫会减缓水中氧的溶解量,使最大溶解量的发生向后推迟。研究不同种类凋落叶在酸雨胁迫下的动态分解过程,对于预测凋落物对酸雨危害的缓冲能力以及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在人类极力开发自然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水域污染严重;酸雨正在发展;地球温度上升及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目前发展中国家单纯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杀虫剂。造成水域的严重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身体健康。实践证明,植物抗病性能的迅速衰退,是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投资和污染环境,而且害虫的抗性在不断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植物抗性机理,培育高产、抗病虫能力强的作物新品种、开发无  相似文献   

8.
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资料表明,酸雨的长期影响,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对森林枯枝落叶的分解产生影响。受酸雨的影响,土壤的A_0和A_1层的pH值下降,致使嗜中偏碱性的氨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的发育受到影响,因而使微生物的同化和固定的氮量有减少的可能。重庆是我国受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1984年以来,我所组织多种学科的人员对该地区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有关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
酸雨对植物—害虫—天敌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酸雨对植物—害虫—天敌系统的影响和酸雨对害虫的作用机制 ,探讨了模拟酸雨与自然酸雨对生态系统的不同作用 ,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外生菌根缓解植物酸雨胁迫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慰  陈展  邓仕槐  尚鹤 《生态学杂志》2012,31(1):200-20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酸雨污染的主要受体,酸雨对生态系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外生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间互惠互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外生菌根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改善树木营养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和酸雨关系的研究,酸雨能抑制外生菌根的形成,降低其活力;但另一方面,外生菌根能够缓解酸雨造成的植物危害,提高植株对酸雨的耐受力。外生菌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缓解酸雨胁迫:(1)菌根形态结构的物理屏蔽作用;(2)增加养分吸收,增加御酸能力;(3)增强酶活性,提高植物生存能力;(4)产生有机酸或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地区马尾松年轮元素含量与酸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侯爱敏  彭少麟  周国逸 《生态学报》2002,22(9):1552-1559
分析了鼎湖山马尾松年轮中几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历史变化,并探讨了区域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有可能导致马尾松年轮中N、K和Al的含量在近30a中的上升趋势,和Ca、Mg和Mn明显的下降趋势。马尾松幼年期年轮部分元素含量异常地偏高,可能是幼年期生理机制不完善、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排斥能力较低所致,因此,以马尾松幼苗为对象进行的模拟酸雨试验结果,在推广至成熟的马尾松林地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重庆酸雨区人工木荷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属于酸雨区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选择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火烧迹地上人工营造的木荷(Schima superba)纯林,采用钻取 土芯法调查木荷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与毗邻的同时造林但未遭受火烧的马尾松纯林比较。结果表明,木荷纯林0~20和20~60 cm土层的 pH值分别为3.61和3.77,盐基饱和度分别为4.68%和7.92%,而马尾松纯林的pH值分别为3.78和3.88,盐基饱和度分别为9.25%和16.32%。与马 尾松纯林相比,木荷纯林土壤的交换性盐基离子(K+ 、Na+ 、Ca 2+和Mg 2+ )和全磷含量普遍低,而酸性阳离子Al 3+ 、Fe 3+和H+含量明显偏高 (p<0.05)。结果说明,并非木荷作为阔叶林对酸化土壤的改良作用就好于作为针叶林的马尾松,木荷纯林导致了土壤酸化加剧,养分非常缺 乏。因此,在酸雨区土壤酸化条件下,如果采用木荷营造防火林带或者进行马尾松纯林改造时,不宜集中大片营造木荷纯林,以避免对土壤环 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演替阶段典型树种幼苗对酸胁迫响应的高光谱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为期2a的可控酸雨试验下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典型树种幼苗的高光谱测定,得到不同梯度酸雨下各树种的叶片光谱反应曲线及相应叶片的生理生化参量.对测定的3种树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处于演替前期的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木荷和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减少趋势;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马尾松的红边位置呈现"红移"趋势,其中pH2.5处理下的"红移"趋势较明显;而木荷和青冈的红边位置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蓝移"趋势.较长时期高浓度酸胁迫对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对演替中期和后期树种木荷和青冈幼苗生长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章彦  骆有庆  石娟  涂蔷  任利利  王壮 《生态科学》2009,28(6):487-494
通过对浙江富阳36块不同马尾松混交比率及不同松材线虫危害程度林地的调查,定量分析了这些林分受不同程度的松材线虫入侵干扰后,其乔灌草三层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入侵减小了不同林分比例的马尾松群落之间乔灌草三层多样性的差异;随着松材线虫危害程度的加重,不同树种组成松林的乔灌草三层多样性指数出现新的特点,即两极化→趋于一致→两极化。进一步分析表明:浙江富阳地区的群落类型处在常绿阔叶林前期向中期演替的过程中;并且随着这种复合干扰程度的不断增加,加快了松林从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向中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给遭受酸化危害的重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属于酸雨区的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林场,调查了马尾松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林木生长状况,并与毗邻的马尾松纯林和香樟纯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混交林腐殖质层和土壤酸度降低,交换性盐基离子Ca2+和Mg2+含量增加,酸性阳离子Al3+和H+含量明显减少(p0.05)。混交林马尾松树冠下腐殖质层和0–60cm土层马尾松细根的干重、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的总密度都显著低于马尾松纯林(p0.05),比值分别为0.44、0.71、0.59、0.46和0.71,马尾松树高显著低于马尾松纯林(p0.05),其针叶变色率为15%,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p0.05),香樟的生长特征与香樟纯林相似。结果说明,尽管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优于马尾松纯林,但林中马尾松的生长状况表现出了明显的恶化迹象,而香樟依然比较健康,这可能与香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关。因此,在利用香樟营造与马尾松的混交林来改善遭受酸化危害的马尾松纯林的生长状况时,应注意调控香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广东鹤山亚热带丘陵人工林群落分析:Ⅳ 针叶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14年林龄的马尾松人工群落和5年林龄的人工湿地松群落。通过研究这两个针叶林造林后的生境变化和现有群落的生物量、生长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垂直生物量结构等,揭示其群落学特征,为林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酸雨的酸性和频率越来越高,酸雨类型逐渐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及硝酸型转变。该研究以两年生马尾松、杉木、青冈和毛竹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月的盆栽实验对幼苗进行硫酸型(SAR)、硝酸型(NAR)和混合型(MAR)酸雨及其各自3个酸雨浓度(pH 2.5、pH 3.5、pH 4.5)的处理,并以pH 5.7的蒸馏水为对照组,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树种株高变化量以及植物根际土壤pH值和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进行测定,以探究植物幼苗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及抗性特征,为酸雨受灾区的植被建设和抗酸树种的培育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及类型酸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阻碍叶绿素的合成,即酸雨浓度越高,植物净光合速率越低,叶绿素含量越少。(2)低浓度酸雨能够促进植物株高的增长,但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大,植物株高增长量受到严重抑制,且马尾松和青冈的表现最为明显。(3)植物根际土壤在低浓度酸雨胁迫下能够有效释放出盐基离子中和酸根离子从而降低酸雨的毒害,但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大,盐基离子含量不断衰减,土壤pH值逐渐减小。(4)杉木、马尾松、毛竹、青冈的平均隶属度值在不同酸雨类型作用下的表现不尽相同,总体上杉木对硫酸型和混合型酸雨的抗性最强,而毛竹能耐受硝酸型及混合型酸雨,青冈相比其他3种树种对酸雨的抗性最弱。研究发现,马尾松对硝酸型酸雨最敏感,且受胁迫的pH阈值为2.5~3.5,但对硫酸型酸雨表现出明显的抗性;杉木对3种类型酸雨的抗性较其他3种树种要强,毛竹抵抗硝酸型酸雨能力强于其他2种酸雨,而青冈对硝酸型酸雨的抵抗力强于其他2种酸雨且是抗酸能力最弱的树种,毛竹、杉木及青冈受酸雨胁迫的pH阈值为3.5~4.5;4种植物对酸雨的综合抵抗能力表现为杉木>毛竹>马尾松>青冈。  相似文献   

18.
时启龙  江洪  陈健  张倩倩 《生态学报》2012,32(18):5621-5629
对亚热带地区6种典型树种幼苗在不同模拟酸雨梯度下的光谱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酸雨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针叶树种马尾松、杉木和香榧对酸雨敏感性高于阔叶树种刨花楠、香樟和杨梅。针叶树种内部,马尾松和杉木叶绿素含量随酸雨浓度变化的幅度明显高于香榧;而阔叶树种内部,刨花楠、香樟和杨梅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别。马尾松、香樟和香榧不能承受长时间高浓度酸雨胁迫,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杉木则先减少后增加,杨梅能承受长时间高浓度酸雨胁迫,pH值2.5处理下叶绿素含量高于pH值5.6处理。刨花楠4期试验中叶绿素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各受试植物光谱反射率红边位置与其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针叶树种马尾松和香榧主要表现为"蓝移",杉木则先"蓝移"后"红移",表现出对高浓度酸雨长时间的抗性;阔叶树种香樟先"红移"后"蓝移",对高浓度模拟酸雨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现象,杨梅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曲线比较平缓,无明显"红移"和"蓝移"现象,刨花楠则"红移"和"蓝移"交替出现,与其叶绿素含量变化相一致,对酸雨敏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贺淑霞  李叙勇  莫菲  周彬  高广磊 《生态学报》2011,31(12):3285-3295
通过对我国东部森林样带四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站、北京站、会同站和鼎湖山站)的九种森林类型水源涵养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水热梯度下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5-10月份,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最高的长白山站阔叶红松林的截留率是最低的北京站油松林的2.2倍。森林降雨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枯落物最大持水深(5-10月份)以北京站落叶阔叶林最大,为6.0mm;鼎湖山站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最小,为1.0mm。0-60cm土层蓄水量最大的是会同站的人工杉木林,为247mm;最小的是北京站的落叶松林,仅为45.5mm;林分总持水量依次为:杉木林>阔叶红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各林分总持水量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占总比例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