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不同抗蚜品种(系)中吲哚生物碱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化合物 ,在植物防御有害生物的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生物碱已被证明对蚜虫和其他一些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 ,成为很有前途的植物杀虫驱虫剂活性成份[5,7,8] .禾本科植物中存在芦竹碱和相关的吲哚生物碱 ,对麦二叉蚜 (Schizaphisgraminum)和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有毒杀作用[2 ,9,10 ] ,这种生物碱在大麦苗叶片中 ,随叶龄增加而降低[10 ] .小麦不同抗蚜品种 (系 )上麦长管蚜 (Sitobionavenae)蚜量比值与旗叶吲哚生物碱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 ,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呈较显著的负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农业上,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蚜虫动态以及捕食性瓢虫对蚜虫的调节作用。一些瓢虫为广布种,而另一些瓢虫种类却只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分布,而有关气候因子如何影响瓢虫分布了解甚少。【方法】评价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和光周期(8L∶16D,12L∶12D和16L∶8D)对两种瓢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innaeus)(一种广布种)和狭臀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Fabricius(一种东方/南亚瓢虫)]幼虫取食和利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的影响。【结果】尽管两种瓢虫的捕食作用和发育速率均在25℃时最高,但是随着日长的增加(即光周期从8L∶16D增加到16L∶8D)捕食作用进一步增强。与狭臀瓢虫相比,在所有温度和光周期下,七星瓢虫幼虫的取食量更高,生长和发育速率更快,其新羽化的成虫体重更重。非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七星瓢虫和狭臀瓢虫的最低发育温度分别为11℃和10.5℃左右,最高发育温度分别为41℃和43℃左右。狭臀瓢虫的幼虫捕食和发育速率对气候因子的依赖性强于七星瓢虫。【结论】本研究表明,广布种瓢虫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比土著种瓢虫弱,因而可以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因此,与土著种瓢虫相比,广布种瓢虫更适于作为生防因子。  相似文献   

3.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岑伊静 《生态学报》2003,23(12):2736-2740
为解决目前化学合成杀虫剂长期大量使用所带来的“3R”问题 ,有必要从对人畜无毒或低毒、对害虫天敌安全的植物和其它天然产物中筛选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物质作为害虫控制的手段。已经从 63种植物中筛选出两种对蔬菜蚜虫有较好控制作用的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etr.et Widd.和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报道该两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以及几种常用天然源药剂 (鱼藤酮精、机油乳剂和 0 .3%印楝素乳油 )对深圳菜区蚜虫重要天敌瓢虫 (六斑月瓢虫 Menochilussexmaculata( Fabricius)和狭臀瓢虫 Coccinella trasversalis Fabricius)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植物提取物 ( 0 .0 4 g DW/ml)对所测试瓢虫的孵化、存活和捕食效能与对照之间在 0 .0 1或 0 .0 5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两种植物提取物对瓢虫安全、无明显毒性。而鱼藤酮精 ( 80 0× )、机油乳剂 ( 4 0 0× )和 0 .3%印楝素乳油 ( 2 0 0 0× )在所测试的浓度对瓢虫卵的毒性较强 ,瓢虫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 ,仅有对照瓢虫卵孵化率的 7.74%~ 1 4.31 % ,因此应避免在田间瓢虫大量产卵的季节使用。苍耳和白蝴蝶提取物对蚜虫的重要天敌瓢虫没有负面影响 ,可以考虑作为保护十字花科蔬菜免遭蚜虫危害的植物保护剂配方。  相似文献   

4.
黄花棘豆的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科棘豆属有毒植物含多种有毒生物碱,有关棘豆属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早在1929年Couch由兰伯氏棘豆(Oxytropis lambertii DC.)中分离到一种多羟基化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这是最早报道由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成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未能确定其结构。1982年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的植物化学家Molyneux从绢毛棘豆(Oxytropis sericea)中分离到苦马豆碱(swainsonine)等吲哚里西定生物碱(indolizidinealkaloids);1989年沈阳药学院于荣敏等由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分离出多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对试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呼吸抑制或兴奋,致幻、流产和致畸等作用。本文报道由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中测得4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相似文献   

5.
多刺绿绒蒿在藏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间用药。该植物中已发现多种生物碱,其中很多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用正相硅胶、ODS柱色谱从多刺绿绒蒿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三个生物碱,根据其质谱、红外、核磁等波普数据鉴定结构,分别为(6a-S)-des-N-methyl-(+)-cryprochine(1),华紫堇碱(2)及原鸦片碱(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菽麻(Crotalaria juncea L.)种子中提取、分离出菽麻生物碱Ⅰ,对多种动物瘤谱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生物碱Ⅰ进行了熔点、旋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理化测定,均与Trichodesmine性状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理景观。气候条件的略微变动可能对其季节周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引起农业生态系统中蚜虫的大暴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和狭臀瓢虫C.transversalis Fab.是该次大陆上广泛分布、同域发生的两种食蚜性瓢虫。【方法】设计异地试验,来探究同种和/或异种组合时的这两种瓢虫用共同的猎物资源(豌豆蚜)饲养时,对增加的温度(15,20,25,30和35℃)和光周期(8L∶16D,12L∶12D和16L∶8D)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在这5个不同温度和3个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同种或异种组合时这两种瓢虫表现出了拮抗作用。尽管表现出拮抗作用,但是同种或异种组合的两捕食动物在25℃和长光周期(16L∶8D)条件下消耗、转化和利用的猎物生物量最大。然而,它们的猎物消耗率、转化效率和生长速率在异种组合中最高。在5个不同温度下,4龄幼虫均更有效地利用猎物生物量,将其转变成自身生物量,而雌成虫在3个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也是如此。【结论】因此可以推断,增加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可能不会阻止同种和异种组合中的瓢虫发生拮抗作用,但是在25℃和长光周期(16L∶8D)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瓢虫的猎物消耗量和利用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生态生物化学(六):植物中的动物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文 《生态学杂志》1990,9(5):66-71,65
1905年Bayliss 和Starling 在描述他们发现的第一个激素——肠促胰液素(secretin)时,第一次使用了激素(hormone)这个词。此后,许多动物激素被鉴定出来。1934年F(?)gl 等又从植物中分离出了第一个植物激素——植物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莨菪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四种药用莨菪烷类生物碱以及一种和莨菪烷类生物碱可能有生源上联系的红古豆碱在中国茄科植物中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茄科茄族(Solaneae)中的天仙子亚族(Hyoscyaminae),向阳花亚族(Mandragorinae)以及曼陀罗族(Datureae)是此类生物碱最集中的植物群,也是今后寻找此类药物新资源应重点注意的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证明矮莨菪(Przewalskia shebbearei)和青海矮莨菪(P.tangutica)的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莨菪碱和山莨菪碱,是两种有价值的原料植物。通过对唐古特山莨菪(Scopolia tangutica)的种群中所含上述五种生物碱的观察,发现这些碱在不同植物个体中的存在有变异,而且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含量也因产地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但对进一步利用天然莨菪烷类生物碱的资源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茄科植物的化学分类和系统安排也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小基瓢虫属Diomus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该属的研究简况,描述了小基瓢虫的分布情况及鉴别特征。对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动物博物馆的一些标本及作者近年来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我国小基瓢虫属昆虫3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产于河北的长叶基瓢虫D.longilobus,sp.nov.和产于广东的膨囊基瓢虫D.tumefactus,sp.nov.,给出了种类检索表,每种都附以详细的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从峨眉紫堇(Corydalis omeienensis)的根茎中分得十二种生物碱、经UV,IR,[α]_D,CD,~1H-NMR,~(13)C-NMR,MS及物理性质鉴定了它的结构。其中,(-)-tetrahydrocorysamine,为(-)-13-methylprotoberbrine类生物碱,为第二次从植物中获得,至今报导过的该类生物碱从天然得到的也仅此一个。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广东肇庆和陆丰地区发现一种旋花科(Convolvulaceae)丁公藤属(Erycibe)植物(当地叫包公藤),它的乙醇提取物和总生物碱,在几种实验动物上均显示有较好的药理效果。本植物在形态学上与丁公藤(E.obtusifolia Benth.)和光叶丁公藤(E.schmidtii Craib)很相似,但在同地采到的这两种植物样品均无效。为了确定有效植物的种而专门进行了有关分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狭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II)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芸香科植物狄叶花椒(Zanthoxylum stenophyllum Hemls)根皮中分到5个化合物。通过IR,Uv,MS,~1HNMR,~(13)CNMR,~1H-~1Hcosy,~(13)CNMR-APT,~(13)CNMR-DEPT,元素分析等手段,单体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双狭叶花椒碱(bistenofine),鹅掌楸宁(liridenine),Decarine,Arnottianamide。其中双狭叶花椒碱是一种新生物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尽管瓢虫表现出种间和种内特异性体型大小的变异,但是瓢虫体型大小的变异是否会改变其选择捕食防御性强(即表现出各种防御反应,包括积极躲避捕食、挣脱捕食者或频繁利用防御性化学物质)的猎物,这一问题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假设不论体型大小,捕食性瓢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和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都将增加其对猎物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捕食,只要猎物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原因是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的猎物体型大且更有活力。【方法】我们将萝卜蚜4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强的龄期,将2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弱的龄期,评价七星瓢虫和六斑月瓢虫这两种瓢虫的大型和小型变异体对萝卜蚜的偏好性。【结果】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更多地捕食防御性弱的萝卜蚜,而七星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分别对防御性强和防御性弱的萝卜蚜捕食较多。在混合饲料上,七星瓢虫雌性变异体对两类蚜虫的捕食百分比相似,而六斑月瓢虫变异体对防御性弱的萝卜蚜的捕食百分比较高。尽管随着七星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而对两类猎物的捕食增多,但随着六斑月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只对防御性强的蚜虫的捕食量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与我们的假设相反,并证明了:(1)小型瓢虫更多地只是捕食防御性弱的猎物,而大型瓢虫选择性地捕食防御性强的猎物;(2)在瓢虫种内和种间,随着捕食者体型的增大,对防御性强的猎物的偏好性增加。可将这些结果用于瓢虫的室内大规模饲养,以提高对萝卜蚜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七星瓢虫(鞘翅目:瓢虫科)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性七星瓢虫的触角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鳞状触角分七节 ,分别为雄性 95 0 0 0±81 16 μm而雌性为 972 0 0± 9 5 7μm长。电镜下可观察到七星瓢虫触角有 8种类型的感觉器 (sensillae) ,即 :chaetica(Ch) ,trichoidea(Tr) ,basiconica(Ba) ,campaniformia(Ca) ,ampucellaceous(Am) ,scolopalia(Sc) ,placodea(Pl)和钩状感觉器。Ch在雄性长为 6 2 5 0± 2 89而在雌性为 72 5 0± 5 0 0 μm。Tr在雄性长为 10 75± 1 5 0 μm而在雌性为 14 98± 2 2 5 μm长。Ba在雄雌两性中分别为 5 7± 0 0 2 μm和 0 75± 0 0 6 μm长。Ca为半球状 ,其直径在两性中均在 3 0 μm。Am的直径在雄雌中分别为 1 2和 1 5 μm。Ca为椭圆内陷盘状。Sc在其顶部较阔而在末端尖锐 ,2 5 μm。在雄性触角上观察到一钩状感觉器 ,长 2 1 0 μm ,它表明七星瓢虫在触角上的性别两型性。在雄雌中其感觉器Ch ,Ca ,Am ,Pl的数量上接近。Tr在雄性触角上数量较大而Ba则在雌性触角上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6.
引言按照生物进化论,动、植物是同源的:它们的基本结构和代谢功能是相同的。然而它们在行为上却有很大区别。动物是在频繁行动上谋生存;而植物在固守岗位上求发展。“神经一肌肉的机理”在动物(也在原生生物)的一切活动中无所不在,而在植物生活中却置若罔闻。植物躯体和其构成的细胞,外围有坚韧的保护层,固步自封,通常多把它当作麻木不仁,任人摆弄而无动于衷的生物。似乎它对外来的侵袭,只有逆来顺受,不像动物对环境变化那样敏感,随时能迅速作出行动的反应来。其实高等植物在它的岗位内,也无时不在应付着外界的风云变幻,否则…  相似文献   

17.
浙江小毛瓢虫属三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自浙江省瓢虫科小毛瓢虫属3新种:长爪小毛瓢虫,临安小瓢虫,倒齿小瓢虫。  相似文献   

18.
小崎齿瓢虫属一新种:(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崎齿瓢虫属Afidentula Kapur因上颚不具侧齿和锯齿状小齿而被Kapur(1955)认为有别于Afidenta Dieke。至目前为止,该属共有13种,其中印度马来区系有7种,其余6种见于新几内亚。最近,作者在云南永德县采到该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森保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生态生物化学(九):哺乳动物对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发展程度最高的类群,胎生、哺乳是其主要特征。哺乳纲(Mammalian)现有35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从食性上可将哺乳动物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几类。大多数哺乳动物是杂食性的,能取食多种植物或动物。这一讲主要介绍植食性哺乳动物以及人对食物的选择。动物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份,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主要的营养成份是蛋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五种重要的药用生物碱资源植物的研究结果对于萝芙木总碱和利血平资源植物,分析了国产萝芙木属(Rauvolfia)五个种及三个变种根中总生物碱及利血平的含量;对于阿托品资源植物,重点研究了国产的茄科植物,发现有六个属九个种植物含有莨菪碱,并证明矮莨菪(Przewalskia shebbearei)根中的总生物碱高达1.89%,莨菪碱含量为1.65%;对于士的宁资源植物,研究了八种国产的马钱属(Strychnos)植物,有三种含生物碱量较高;对于麻黄碱资源植物,重点分析了产于西藏与新疆的麻黄属(Ephedra)的三个种及一变种;对于小檗碱资源植物,分析了采自西藏的四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其中大刺黄柏小檗内皮的含量以小檗碱计算可达7.73%。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则其化学成分也近似的规律来寻找并扩大药物资源,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当某种天然生物碱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验证,肯定其疗效,并确定其法定地位(收载入药典),投入生产时,对于这种药物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除了根据其化学结构采用人工合成方法外,最常用的解决途径便是利用植物亲缘关系和化学成分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一规律,从已知含此类成分的植物类群中去寻找高含量的新资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下便是我们对五种重要药用生物碱资源植物的部分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