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辽西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分循环特征的研究Ⅰ.农田供水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农田供水状况.分析表明该区大田作物的耗水来源主要为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和土壤储水,由于大气降水不足,特别是生长前期的严重缺水是该地区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还经常出现伏旱和“秋吊”,大气降水占作物耗水量的75.6%以上,而土壤供水量最高达作物耗水量的24.4%,作物耗水量与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与生长冗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以半干旱地区6个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各品种苗期种子根系的数量、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作物抗旱高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品种在根系生长上存在着对产量不利的冗余。在以提高产量潜力为宗旨的品种更新替代过程中,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随着年代推进逐渐呈现出根条数和根长减小、根活性吸收面积比增加、种子根中央大导管直径减小的趋势。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春小麦品种在早期营养生长过程中能够节约用水而保留一定土壤水分以满足花期和灌浆期水分需求,因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响应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开展了CO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试验设对照(390 μmol·mol-1)、480 μmol·mol-1和570 μmol·mol-1 3个CO2浓度.结果表明: CO2浓度升高使春小麦冠层空气温度小幅上升,10 cm深处的土壤环境温度下降;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480和570 μmol·mol-1浓度下,地上干物质量平均增长20.6%和41.5%,总干物质量平均增长19.3%和39.6%.生物量增加主要是由茎叶干物质量增加所致,与生育中期物质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有关;在两种CO2浓度处理下,植株根冠比分别降低7.3%和11.8%,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贡献大于地下部分;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影响最终产量,在480和570 μmol·mol-1浓度下,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8.9%和19.9%;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长期效应不明显,随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蒸腾速率降低,蒸发蒸腾量减小.随CO2浓度升高,叶片、群体和产量3个水平的WUE都增加,其中群体水平的WUE增幅最大,产量水平的WUE增幅最小.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地区小麦群体的根系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对抗旱性能不同的 5个春小麦品种 (分别为A、B、C、D、E)的试验表明 ,在 0~ 1 2 0cm土层中 ,其根密度分别为 66、1 0 4、1 37、1 0 2和 99μg·cm- 3;总根量分别为 78.7、1 2 4 .3、1 64.3、1 2 1 .8和 1 1 8.7g·m- 2 ;产量分别为 2 0 1、2 0 7、1 41、2 1 8和 1 90g·m- 2 .在水分为主导因子的旱作条件下 ,根系过大的品种 ,个体间竞争激烈 ,其群体的抗旱性较差 ;根系较小的品种 ,个体间竞争较弱或无竞争 ,故群体抗旱性较强 . 相似文献
6.
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深松打破了犁底层,减小了土壤容重及穿透阻力,增加了表层及亚表层土壤的孔隙度.深松土壤水分人渗可达80cm,大豆根系深度增加3.6~4.0cm,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7.7~34.5%和16.1%,在干旱年份玉米增产7.9%. 相似文献
7.
辽西半干旱地区冬灌后覆盖的抗旱增产作用王仕新,庄季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EffectofMulcbingAfterWinterIrrigationonDrougbtResistanceandYieldIncrementinS... 相似文献
8.
2015—2016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陇春35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覆土穴播(PMS)、全砂覆盖穴播(SM)和露地穴播(CK)3个处理,分析旗叶光合特性、春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PMS和SM 在0~3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灌浆前分别较CK提高47.8和31.6 mm,灌浆期均较CK降低15.6 mm.PMS和SM提高春小麦挑旗-抽穗期和扬花-灌浆期的土壤耗水.PMS和SM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CK提高59.0%~73.7%和40.1%~52.7%,叶片SPAD值分别较CK提高3.5%~28.4%和2.9%~23.9%.PMS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春小麦挑旗、抽穗、扬花期分别较CK提高23.5%、33.0%、17.7%和32.6%、76.4%、66.9%,灌浆期分别较CK降低26.2%和16.4%;PMS和SM的气孔限制值在抽穗、扬花、灌浆期分别较CK降低14.6%、23.9%、22.3%和25.7%、29.8%、17.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PMS在挑旗期较CK提高57.8%,扬花期降低11.2%.PMS的表观量子效率在抽穗、扬花期分别较SM和CK增加22.6%、18.7%和26.8%、14.3%.PMS和SM春小麦的株高和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CK,且在干旱年份增幅较大;PMS的产量较CK和SM分别提高36.2%和8.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4%和3.4%.因此,PMS和SM提高了小麦灌浆前土壤贮水,加剧了挑旗到抽穗和扬花到灌浆期的耗水,提高了小麦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增强了小麦灌浆前旗叶光合功能,促进 “库”的建成和同化物的转运,实现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PMS在丰水年份的增产潜力和干旱年份的适应能力比SM更强.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定西大田定位试验的基础上,2012—2013年连续2年比较了全膜覆土穴播(PMS)、覆膜穴播(PM)和露地穴播(CK)春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面积指数(LAI)、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PMS提高了小麦旗叶SPAD值,扬花后显著高于PM,增加了10.0%~21.5%,较CK增加了3.2%~21.6%.PMS的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高于PM和CK,较PM最高分别提高了6.1%、9.6%和30.9%,并在灌浆期达到显著差异;而PMS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值最低,并在抽穗期与PM达显著差异水平,2012和2013年分别降低了23.8%和15.4%.PMS的气孔导度(gs)较PM和CK高,在灌浆期与PM达到显著差异,2012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17.1%和21.1%;PMS的蒸腾速率(Tr)较PM提高了5.4%~16.7%,光合速率(Pn)增加了11.2%~23.7%,旗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提高了5.6%~7.2%(除2013年抽穗期外),并在2012年扬花期达到显著差异.PMS的LAI高于PM和CK,尤其在季节性干旱的2013年达到显著差异.因此,PMS提高了叶片SPAD值,增强了旗叶对光合能量的同化能力和气体交换强度,使更多的光合能量进入光化学同化方向,降低了热耗散,使Pn增加,提高了旗叶WUEi,基于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群体LAI,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道路农田防护林系统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农田防护林系统水分关系研究任勇,王佑民(北京林业大学,100083)(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WatcrRelationsinFarmlandShelterbeltSystembytheRoads.RenYong¥(BeijinigForeslryUziuersity,100083),WangYoumin(NorthwesternCollegeofForestr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l-6.IntheregionfromloessplateautoNorthWeiRiver,20-100cmsoillaveristhemainlaverfromwhichtherootsystemofP.×dakuanensisHsuabsorbswater,and0-0.1HistherangeinwhichP.×dakua-nensisbytheroadsstronglyaffdctsbytheroadsstronglyaffectsmoistureconditionoffarmland.Theannual 相似文献
11.
考虑土壤水分限制的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日长(L)和日总辐射(TDR)为自变量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碳同化和干物质累积(DMA)的简化模型,考虑了水分限制下光能利用效率(a),碳传输导度(gc)均被降低的设定,将反映春小麦水分状况的叶水热(Ψ)作为参数纳一模型,Ψ则通过多元回旭由80cm土层相对含水量(θR,80_,气温(Ta)水汽压差(VPD),低于-1.5MPa叶水势之和(Ψc,1.5)给出。讨 相似文献
12.
增强的UV—B辐射对麦田生态系统Mg和Zn累积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2 0多年以来 ,UV B辐射增加对植物个体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对植物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仍然知道的很少[2 ] 。仅见UV B辐射对副极地石南灌丛和沙丘草地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生长、物候和叶分解等方面有报道[3,4 ] 。UV B辐射影响植物Mg和Zn吸收和运转[5~ 7] ,但对营养累积和物质循环的影响了解甚少[3] 。因此 ,大田条件下 ,植物群体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营养累积和物质循环对UV B辐射的响应与反馈的研究 ,对于真实评估UV B辐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2 ] 。UV B辐射对春小麦生长、生理、群体结构、植物营… 相似文献
13.
虑土壤水分限制的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uthors constructed a simplified model of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MA) process which consisted of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day length (L) and total daily radiation (TDR). Leaf water potential (Ψ)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implified growth model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both light use efficiency (α) and CO2 conductance of assimilation (gc) were depressed by water limitation. Finally,Ψ was estimated from a regression equation in whic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relative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upper 80 cm (θR,80), ambient temperature (Ta),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the cumulative leaf water potential below thresholds of -1.5 MPa (Ψc,1.5). Some applications in research program of field experiment of atmosphere-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Heihe River region were tested. The simulated data agreed well with the data observed at Linze oasis in 1989 for various levels of water supply and at Zhangye oasis in 1992 in the field.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using the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mplified growth model could describe very well the DMA process of spring wheat with and without water limitation in the region of HEIFE (Heihe field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4.
麦套春棉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研究孙本普张宝民王勇李秀云毛允峰(山东省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56615)刘桂珍张仁峰朱洪森宋新(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农技站,256206)StudiesofdynamicChangeofSoilTemperaturein...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水分胁迫响应中的ACC、MACC合成及乙烯的释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分胁迫使两个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8139”(抗旱性较弱 )和“5 0 4”(抗旱性较强 )叶片ACC和MACC含量于胁迫初期下降后期升高 ,ACC合酶活性持续升高 ,乙烯释放量在 8139中下降而在5 0 4中先大幅升高而后下降。两种作用效果相反的抑制剂MGBG (抑制SAMDC活性 )和AOA (抑制ACC合酶活性 )均明显影响了两品种春小麦叶片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作物乙烯的释放量并不与其合成直接前体ACC的量成正相关 ;胁迫乙烯在抗性品种中于胁迫初期的升高可能是植物胁迫信号传导的响应之一 ,是一种干旱适应现象 ,可能与作物的干旱忍耐形成有关 ,而MACC具有调节胁迫乙烯释放的特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使两个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品种"8139"(抗旱性较弱)和"504"(抗旱性较强)叶片 ACC 和 MACC 含量于胁迫初期下降后期升高,ACC 合酶活性持续升高,乙烯释放量在 8139 中下降而在 504 中先大幅升高而后下降.两种作用效果相反的抑制剂 MGBG (抑制SAMDC 活性)和 AOA (抑制 ACC 合酶活性) 均明显影响了两品种春小麦叶片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作物乙烯的释放量并不与其合成直接前体 ACC 的量成正相关;胁迫乙烯在抗性品种中于胁迫初期的升高可能是植物胁迫信号传导的响应之一,是一种干旱适应现象,可能与作物的干旱忍耐形成有关,而 MACC 具有调节胁迫乙烯释放的特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 2 1 .2 % ,覆膜 60 d处理下降 1 7.2 % ,覆膜 3 0 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 (4 .3 %和 6.7% )。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 1 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 ,在干旱的 2 0 0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