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近些年流行并引起人类恐慌的疾病做一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人类的前脚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但后脚却仍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徘徊,甚至脚底还粘着原始文明的泥迹。无论是过去的黑死病(鼠疫)和天花,还是今天的SARS和埃博拉,以及仍影响着我们的疯牛病与禽流感,它们都既与原始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论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观与生态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1];或者说是指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前提下,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向前发展,即做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纵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背景。1 可持续发展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处在开化状态和社会向前发展的集中体现[2]。人类结束生物进化进入文明演替至今,已经历了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3个阶段,如今又开始了后工业…  相似文献   

3.
<正>从自然尺度理解,那些浓缩了每个匠人微观人生的手艺,无不与当时的地理、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项技艺的诞生、延续或消亡,背后都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孕育、资源与环境的更迭,并总体随着环境的变迁而起起伏伏。至今,中国依然踯躅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中,手艺文化,乃是中国数千年农业文明之生产经验与生活智慧的投射,并更多地被浓缩为现代社会为了抵御来自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的一种乡愁。我们今天看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系统,经历了原始迁移农业、古代传统农业和工业化农业这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现在正探索着向工业化后农业的新阶段发展。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人类的农  相似文献   

5.
道德和道德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以推动道德进步。现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发展新阶段,因而,时代要求转变以往支配人们行动的旧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把原有道德观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时期的道德准则。这种新的道德观要求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以约束人类行为,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为宗旨。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倡导过一种适度消费的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6.
郭艳华 《生态科学》2001,20(Z1):140-146
道德和道德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以推动道德进步。现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发展新阶段,因而,时代要求转变以往支配人们行动的旧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把原有道德观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时期的道德准则。这种新的道德观要求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以约束人类行为,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为宗旨。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倡导过一种适度消费的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7.
郭艳华 《生态科学》2001,20(1):140-146
道德和道德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以推动道德进步。现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由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发展新阶段,因而,时代要求转变以往支配人们行动的旧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把原有道德观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时期的道德准则。这种新的道德观要求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以约束人类行为,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为宗旨。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倡导过一种适度消费的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建市之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苏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生态和工业两种文明形成了对立。毁林开荒、放牧、农垦、开矿、盗挖和贩卖等活动对攀枝花苏铁原始天然林造成了严重破坏,攀枝花苏铁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抢救这种稀有、珍贵和古老的孑遗植物,攀枝花公园和攀枝花市园林科研所在1978年开始了攀枝花苏铁的迁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小强 《人类学学报》2022,41(6):1097-1108
农业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约1万年以前,农业在西亚、中美洲和东亚地区几乎同时独立出现。西亚的两河流域被认为是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的起源中心;中美洲则是玉米、马铃薯和花生等农作物的诞生地;中国拥有两套独立的原始农业系统,分别是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和黄河中游地区的粟-黍旱作农业,孕育了中华农耕文明。西亚的小麦农业、东亚的稻作和粟-黍农业逐步传播到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促进了早期农业全球化。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和众多贸易路线的出现加快了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融合,加速了农业全球化进程。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定居,导致人群结构的重大变革,出现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等,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农业起源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生态和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
廖冰 《生态科学》2023,42(1):67-75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指数”耦合方法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由指标及其权重算出生态文明阈值指数、绿值指数,据此对江西生态文明阶段与水平“二步测度判定”;然后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纳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并以其发展水平作为自变量,改进C-D生产函数以构建“双对数模型”来估计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回归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测度江西科技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并比较科技与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率差异程度。研究表明:(1)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但在所有产业中,科技贡献率次于林业、农业、生态环保治理业,距离高贡献率仍任重道远;(2)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发挥辅助作用;(3)江西绿色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未来亟需依靠绿色科技以建设生态文明。这为管理者制定科技助推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广阔舞台。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曾断言,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他说: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如果说,中国没有工业文明的海洋文化还稍许说得过去,但是说中国没有海洋文化那是不对的,当欧洲还是蛮夷之地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发育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的海洋文化,中国是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物学知识最早来自先民与自然界的接触,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得以发展和丰富。现代生物学知识虽然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但仍与农业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业知识的欠缺就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有必要了解城市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学方面有哪些农业知识的欠缺,然后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3.
工业生态学研究足迹迁移——基于Citespace II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国鹏  宁鹏  黄玮  石磊 《生态学报》2016,36(22):7168-7178
由于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愈发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通过回顾工业生态学研究来寻找理论指导。利用引文空间分析工具Citespace Ⅱ,通过绘制工业生态学知识图谱,以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业生态学研究成果,挖掘工业生态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生态工业园仍为工业发展重要方向,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工业流程重构对其加以改善;城市、农业、共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生命周期评估、投入产出分析和工业代谢仍为重要分析工具;我国工业生态问题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生命科学原始创新、获得知识产权及生物产业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珍稀、濒危、分布于特殊生境或者具有特殊用途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彝族信仰习俗中的性巫术与性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信仰习俗中的性巫术与性崇拜李世康()性是人类和动植物繁衍延续的基本条件。人类对性的最初探索和认识,始于原始母系社会或更早的时期,当原始人类开始关注“两种生产”(即种的繁衍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时,对性的探索便开始了。这可以认为是性学的萌芽时期。由...  相似文献   

16.
“谁是世界上最早的农民?”考古学家一直认为,农业大约在10000年前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沿岸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新月地带”诞生。人类突然学会了播种与收获谷物,如小麦与大麦。农业可靠地提供食物,使早期农民才固定了村社生活,后来发展成复杂的中东文明社...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2,(2):26-26
为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树立绿色典型,中国绿色基金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人民网和绿色中国杂志社推出第五届“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活动。鉴于单华春女士捐赠全部原始基金,创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中国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公益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18.
原始炊具的“活化石”──竹筒器蒋远金一提到人类远古时期的炊具,言必称陶器。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器的起源是比较晚的。大量的民族学资料告诉我们,远在陶器出现之前,人类还曾使用过竹筒器作为炊具。只不过由于竹筒器易朽且使用过一次后就弃亡或作为燃...  相似文献   

19.
<正>循环经济与低碳生活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作为生命科学前沿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正迅速应用到工业、农业、医药、医疗和环境保护的各个部门,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崛起则进一步为人类健康、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