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种藻类蛋白核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对莱茵藻、小球藻、条浒苔和紫菜等藻类的叶绿体蛋白核的超微结构及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藻类的蛋白核结构不同,显示了藻类蛋白核的多样性。蛋白核为球形或椭圆形,由蛋白质组成。莱茵藻、小球藻和条浒苔的蛋白核外围被淀粉鞘所包围,而紫菜的蛋白核外围无淀粉鞘而直接被叶绿体的类囊体所包围。淀粉鞘由淀粉组成,淀粉鞘的厚薄与藻体藻龄及增养状态有关系。在蛋白核中央,一般都具有由类囊体形成的孔道,使蛋白核与外界联系,小球藻和条浒苔蛋白核具有1条纵向孔道,而莱茵藻和紫菜为多条孔道。金相免疫技术检测结果显示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均在蛋白核及淀粉鞘区域中定位,表明蛋白核具有光合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3.
拟衣藻 (Chloromonas)与衣藻属 (Chlamydomonas)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学位置在藻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其重要原因是单细胞鞭毛类是否具有蛋白核这一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而光镜形态与色素体上具 1到多个蛋白核的衣藻极其相似的拟衣藻 ,其不具蛋白核这一特征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本文观察并报道了中华拟衣藻 (ChloromonasSinica)的超微结构 ,通过对拟衣藻与衣藻超微结构的探究和比对 ,发现除了从孢子时期开始的整个生活史中 ,中华拟衣藻都不具蛋白核外 ,无论显微还是超微结构 ,拟衣藻与衣藻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从而提出在尚未获得更多资料之前 ,将拟衣藻从衣藻属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属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单性木兰花粉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首次报道单性木兰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外壁超微结构。花粉外部形态与木兰科各属特征一致,表明单性木兰花粉的原始性。但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显示其外壁表面具皱波状纹饰;覆盖层浪状,具稀疏的小穿孔;柱状层很薄,主柱典型,直立,短而细。外壁超微结构表明单性木兰属在木兰亚族中是一个较进化的属。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资料揭示出单性木兰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藻类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藻类的大体种类、生态环境,较全面地叙述了它们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麦杆在控制水华藻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几年来 ,利用大麦杆控制藻类水华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某些小型水体(如池塘、花园水池、小型湖泊等 )的水华防治应用中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为治理淡水水华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多人希望将之应用于大型水体 (如大的池塘、湖泊、水库及运河 ) ,控制因富营养化引发的大规模水华。大麦杆控藻的研究始于英国 ,最初主要针对室外特定的小环境开展研究 ,并配合部分实验室试验。工作者对于大麦杆抑制藻类的生长进而阻止水华暴发的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相关模型 ,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理论基础。近年来 ,人们根据已积累的资料 ,将…  相似文献   

7.
多糖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糖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作用及机理李志勇郭祀远李琳(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广州510641)关键词藻类多糖微量元素生物富集生物吸附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叫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或生物积聚(bioaccu-...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字花科植物系统分类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十字花科 ( Cruciferae ulma Brassicaceae)植物有 330多个属 ,约 35 0 0种 ,主产于北温带 ,尤以伊朗 -吐兰 ( Irano- Turanian)、地中海区域和西北美分布最多 ,我国有 1 0 2属、41 2种[1]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以西南、西北、东北高山区及丘陵地带为多 ,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 [2 ] 。该科植物经济价值较大 ,其中芸苔属和萝卜属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 ,另有一些种类可以供药用或观赏 ,或作为饲料、染料、调味品等 ;现代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材料——拟南芥也属于这一类群。在系统发育上 ,十字花科属于白花菜目 ,与白花菜科 ( Capp…  相似文献   

9.
竹果胚体类型及其系统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3种竹果的胚体解剖特征,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分类上的意义。实验证明,竹果胚体的解剖式样是复杂多样的,从而认为,过去把竹亚科的胚型限定为竹型胚,即F+PP型有很大的片面性。竹子的胚型除了与系统分类有一定关系外,还可能与竹子果实类型有关,又可能受其生活环境条件的制约。此外,根据实验,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尚未研究的竹胚的某些其它特征,且这些特征与竹子的系统分类也有一定关系,例如,胚体的弯曲程度,胚芽与盾片和胚根与盾片所成角度,中胚轴延伸情况、盾片大小和形状(纵切面观)等,这些特征对于同一种竹子是比较稳定的,而对于不同竹种和不同竹子类群来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忍冬属植物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文献资料,经过大量标本鉴定整理,确认甘肃省共有忍冬属植物34种、4亚种、6变种,其中包括1个新异名、2个新等级和1个新记录变种。  相似文献   

11.
钳蝎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点认为蝎类是蛛形纲中最原始的类群,但是最近的形态分析和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表明蝎类与单胫类(Haplocnemata=Solifugae Pseudoscorpiones)构成姐妹群,并与盲蛛类一起在蛛形纲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钳蝎科是蝎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科,目前已知82属600余种.钳蝎一直被认为是蝎目中最原始的类群,但是随着Pseudochactidae的发现和建立,其原始的地位也被取代.钳蝎科中亚科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尚没有一个亚科划分意见被广泛接受.同样,钳蝎科中属种的界定也存在问题,一些建立较早的属亟待修订.本文对钳蝎的系统发生和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文献中已记载的中国钳蝎种类进行了汇总和记述,即东亚钳蝎Mesobuthus martensii(Karsch,1879),条斑钳蝎蒙古亚种M.eupeus mongolicus(Birula,1911)、凶恶亚种M.e.thersites(C.L.Koch,1839),高加索钳蝎间型亚种M.caucasicus intermedius(Birula,1897)、普氏亚种M.c.przewaklskii(Birula,1897),细尖狼蝎Lychas mucronatus(Fabricius,1798),斑等蝎Isometrus maculates(DeGeer,1778),凹直钳蝎Orthochirus scrobiculosus(Grube,1873).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蓼族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蓼族属级及属下分类问题,分类学家持有不同的意见。介绍了自蓼属建立以来,蓼族植物分类的研究现状,认为蓼族在系统分类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rRNA同源性分析与细菌系统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恩涛  陈文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46-350,369
目前,在系统分类学研究中最有用和最常用的分子钟是rRNAs。rRNA分子具有功能上的高度保守性,在所有细胞生物中都存在,其进化具有良好的时钟性质,其序列中不同的位置上变化的速度不同。上述性质使其可以用来测定几乎全部生物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形态简单,化石资料匮乏的原核生物来说,它  相似文献   

15.
16S 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S rRNA作为研究系统进化的生物大分子极受重视,是系统分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然而,在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通常的序列联配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即无法摆脱一级结构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16S rRNA二级结构的分析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研究表明,16S rRNA二级结构可能作为一个新的分类指标,成为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高宇  林光辉 《生物多样性》2018,26(11):1223-137
藻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群, 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浮游植物、底栖微藻和大型藻类三个生态类群, 它们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关注重点多集中在红树植物和动物, 对其中的藻类重视不够, 且多数研究集中在近20年以及亚洲的红树林区。事实上, 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非常丰富, 其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的组成类群及其重要性, 重点对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底栖硅藻和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其与初级生产力、水质污染、元素循环、碳库形成等生态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动态和进展等进行了总结。根据已有研究, 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和底栖硅藻的种类数一般为几十到上百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 它们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饵料生物和水质污染指示生物; 红树林区底栖大型藻类主要由红藻、绿藻、褐藻、蓝藻组成, 绿藻的种类较多, 红藻在数量上占优势; 藻类是红树林湿地碳库的重要贡献者, 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个高度动态和异质的系统, 今后应加强红树林藻类多样性的长周期、大尺度变化及不同生境藻类的综合研究, 关注大陆径流和潮汐对藻类多样性和蓝碳的影响, 借助沉积物藻类记录, 探明红树林区藻类的长周期变化, 反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集贤地区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和其它藻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依据黑龙江省集贤地区滨参1井的藻类分布特征,从下到上划分6个藻类组合,探讨了藻类组合的时代,结合微量元素资料对藻类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作了讨论。文中描述3新种,其中沟鞭藻类2新种,绿藻类1新种。  相似文献   

18.
该文所研究的样品采自海南省儋县排浦乡,为一套珊瑚岸礁海蚀坪潮间带的更新世砂质白云岩。作者对其中两块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获得沟鞭藻类囊孢4属10种,其中包括1新种2未定种。文中除了对这些属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以外,还讨论了它们所反映的古环境,认为含有这些化石的砂质白云岩是暖温带浅海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榆科 (Ulmaceae)植物 1 6属近 2 30种 〔1〕,广布于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主产北温带 〔2~ 4〕。榆科具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现存的各属、组及主要种早于新世即已存在。据化石孢粉学分析 ,第三纪时 ,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就有榆科分布。我国现共有榆科植物 8属 ,分别为榆属 (Ulmus) ,朴属 (Celtis) ,糙叶树属(Aphananthe) ,山黄麻属 (Trema) ,白颜树属 (Gironniera) ,榉属 (Zelkova) ,刺榆属 (H emiptelea)和青檀属(Pteroceltis) ,46种 1 0变种 ,分布遍及全国 〔1〕。Mirbel最初描述榆科时 ,只有榆属和朴属 〔5〕,以后逐渐增多。但自此…  相似文献   

20.
竹类果实胚体的比较解剖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