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国  韦发南   《广西植物》2000,20(3):228-231+192
在扫描电镜下对药用植物苦丁茶 (Ilex kudingcha C.J.Tseng)与 4个近缘种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材料的叶表皮仅远轴面有气孔器存在 ,气孔圆形至椭圆形 ,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 ,拱盖内缘近平滑 ,浅波状或波状 ,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着气孔。但各种间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本研究结果支持将五棱苦丁茶 (I.pentagona S.K.Chen,Y.X.Feng et C.F.L iang)从苦丁茶中独立出来建立一新种 ,但因苦丁茶具有 2种类型气孔器外缘角质膜排列 ,而不支持对扣树 (I.kaushue S.Y.Hu)与苦丁茶的合并  相似文献   

2.
苦丁茶与近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扫描电镜下对药用植物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与4 个近缘种的果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材料的果皮上均有气孔器存在, 气孔圆形至椭圆形, 气孔外拱盖表面近平滑或有蜡质碎片, 拱盖内缘近平滑稀浅波状, 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着气孔。但各种间果皮的微形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扣树(I.kaushue S.Y.Hu)的果实有指状毛附属物, 不支持与苦丁茶的合并。五棱苦丁茶(I.pentagona S.K.Chen, Y.X.Feng et C.F.Liang)的果皮特征与苦丁茶较近, 但有明显差异, 支持将其从苦丁茶中独立出来建立一新种。  相似文献   

3.
王玉国  韦发南 《木本植物研究》2001,21(1):47-50,T010,T011
在扫描电镜下对药用植物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与4个近缘种的果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材料的果皮上均有气孔器存在,气孔圆形至椭圆形,气孔上拱盖表面近平滑或有蜡质碎片,拱盖内缘近平滑稀浅波状,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着气孔。但各种间果皮的微形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扣树(I.kaushue S.Y.Hu)的果实有指状毛附属物,不支持与苦丁茶的合并。五棱苦丁茶(I.pentagona S.I.Chen,Y.X.Feng etC.F.Liang)的果皮特征与苦丁茶较近,但有明显差异,支持将其从苦丁茶中独立出建立一新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冬青属苦丁茶名实辨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冬青科饮料植物苦丁茶的考证,将苦丁茶IlexkudingchaC.J.Tseng并入扣树I.kaushueS.Y.Hu中,对新种五棱苦丁茶I.pentagonaS.K.Chen,Y.X.FengetC.F.Liang作了描述,并提供了4个相近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女贞苦丁茶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苦丁茶是我国南方各民族长期饮用的茶代用品之一,其基原植物种类较多,据调查苦丁茶原植物有9科15种植物,其中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 L.)有粗壮女贞[L. robustum (Roxb.) Bl.]、紫茎女贞(L. purpurascens Y.C.Yang)、序梗女贞(L. pedunculare Rehd)、日本毛女贞(L. japonicum Thunb. var. pubescens Koidz.)等[1~8].  相似文献   

6.
贵州苦丁茶植物资源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苦丁茶是我国南方各民族长期饮用的一类植物代用茶。在贵州,苦丁茶原植物有6科6属9种,主流品种为木樨科女贞属植物粗壮女贞〔Ligustrumrobustum(Roxb.)Bl.〕。分析了贵州5种苦丁茶植物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和绿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类植物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不含咖啡因的营养保健的功能性饮料新资源  相似文献   

7.
从苦丁茶(Ilex kudincha C. J. Tseng)叶中分离到一新的三萜甙元,命名为苦丁茶甙元Ⅰ。经化学、波谱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其结构为3β-羟基-11(12),13(18),19(29)-三烯-28,20β-内酯乌苏烷。  相似文献   

8.
11种金花茶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1种金花茶植物,即:龙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 J.Y.Luo,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S.L. Mo,大样金花茶 C.grandis(C. F. Liang et S.L.Mo)H.T,Chang et S.Y.Liang,扶绥金花茶 C.fusuiensis S.Y. Liang et X.J.Dong,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 H.T.Chang et S.Y.Liang,小花金花茶C. micrantha S.Y. Liang et Y.C.Zhong,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 H.T.Ch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 S.Y.Liang et Q.D.Chen,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 S.Y.Liang et X.J.Dong,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 H.T.Chang et S.Y.Liang和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S. Y.Liang et C.Z. Deng。选用14个引物(10 bp)扩增出201个DNA片段,用于种间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图。分析结果表明:(1)小花金花茶、扶绥金花茶与中东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2)大样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和夏石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3)龙州金花茶、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4)凹脉金花茶与其他各种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9.
采用广义的马蓝属(Strobilanthes Blume)概念,提出3个新组合:匍匐半插花(S.primulifolia(Nees)Y.F.DengJ.R.I.Wood),直立半插花(S.cumingiana(Forst.)Y.F.DengJ.R.I.Wood)和狭叶马蓝(S.atropurpurea var.stenophylla(C.B.Clarke)Y.F.DengJ.R.I.Wood);描述了8新种:南岭马蓝(Strobilanthes austrosinensis Y.F.DengJ.R.I.Wood)、冯氏马蓝(S.fengiana Y.F.DengJ.R.I.Wood)、陶氏马蓝(S.taoana Y.F.DengJ.R.I.Wood)、启无马蓝(S.wangiana Y.F.DengJ.R.I.Wood)、景东马蓝(S.atroviridis Y.F.DengJ.R.I.Wood)、西畴马蓝(S.rostrata Y.F.DengJ.R.I.Wood)、黄连山马蓝(S.spiciformis Y.F.DengJ.R.I.Wood)和匍匐马蓝(S.procumbens Y.F.DengJ.R.I.Wood)。对南岭马蓝、黄连山马蓝、景东马蓝和匍匐马蓝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冬青属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 seng)与5个近缘种和一形态居间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均位于下表皮,每种植物均有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均以环列型为主,其次为双环列型。(2)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差异性体现在叶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形态和气孔外缘角质层纹饰等方面。(3)霍山冬青叶表皮微形态与华中枸骨存在着较大区别。(4)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与叶表皮特征,形态居间物种类型应为五棱苦丁茶的变种。研究认为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种水平上的分类学意义,能够为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榆科植物二新异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太行榆 Ulmus taihangshaneasis S.Y.Wang并入脱皮榆U.lamellosa Wang ex S.L.Chang ex L.K. Fu作为新异名;将毛叶朴Celtis pubescens S.Y. Wang et C.L. Chang并入朴树C.sinensis Pers.作为新异名。  相似文献   

12.
广西苦丁茶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广西作为苦丁茶饮用的一种植物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 (IlexkudinchaC .J .Tseng)的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表明 (Nishimura等 ,1999) ,广西苦丁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显著抑制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活性 ,可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在我们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时注意到 ,其挥发油具有清香香气 ,但成分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其成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为该种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1 仪器和样品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HP6 890 /HP5 973GC…  相似文献   

13.
苦丁茶冬青茎段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InvitroStemCultureofIlexkudingchaWANGGui-Wen,ZHOUXin,LIHai-Ying,FANJia-Ye(biologyInstitute,GuanggxiAcademyofScience,Nanning530003)1植物名称苦丁茶冬青(IlexkudingchaC.J.Tseng)。2材料类别2~5年生实生苗茎段。3培养条件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3%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 2 2份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4 0个 10 bp的引物用于多态性检测 ,从中筛选出了 2 7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该 2 7个引物对上述 2 2份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 ,共得到 4 45条DNA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4 32条 ,占 97 0 8%。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了各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 ,并用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2 2份供试材料分成 4类 5组 ,第Ⅰ类为Ilexpentagona (分为A、B两组 :A组为新变种var mashanensisG .M .L .;B组为原变种var pentagona) ,第Ⅱ类为I kudingcha,第Ⅲ类为I latifolia ,第Ⅳ类为I cornuta ;第Ⅱ ,Ⅲ ,Ⅳ三类各有一组材料组成。物种的差异、亲缘关系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种质材料在起源地域上的差异均可从系统树中反映出来。RAPD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作为判断冬青属苦丁茶种质资源材料的起源地域、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以及种级水平和种下分类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海南五指山苦丁茶不同级别新鲜茶叶中的锌、铁、钙、钾、镁五种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详细地研究了消解酸的种类、HNO3、HCIO4和H2O2的比例、消解酸的体积及消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HNO3-HClO4-H2O2处理样品,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苦丁茶茶叶中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等级的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但,其含量排序均为KCaMgZnFe,一级苦丁茶中Zn、K、Mg这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其他等级,而三级苦丁茶中Ca、Fe这2种微量元素含量要高于一、二级的苦丁茶,但总体差别不大。采用此方法回收率为101.38%~103.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其方法简便、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苦丁茶的用途及其原植物,同时介绍福建苦丁茶资源及利用现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兰科新种套叶兰Hippeophyllum sinicum S.C Chen et K.Y.Lang;同时讨论了台湾替代种宝岛套叶兰 H.pumilum的命名问题,并标定了该种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和苦丁茶多糖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金银花和苦丁茶中提取水溶性多糖,利用圆形纸片法对7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进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和苦丁茶多糖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比抗真菌活性强;苦丁茶多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mg/ml。  相似文献   

19.
闫小莉  王德炉 《生态学报》2019,39(19):7208-7217
研究苦丁茶树叶片生长与光合特性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的响应特征,确定最适苦丁茶栽培的土壤类型,可为高产优质化的苦丁茶种植业及其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土壤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土壤栽培条件下,苦丁茶叶长和叶面积比其他6种土壤栽培下的显著提高了34%—57%和43%—68%,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9%—33%,叶片、上下表皮、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土壤栽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下苦丁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日均Pn和Tr值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变余砂岩煤系砂页岩,其中石灰岩土壤栽培下的日均Pn值相比其他6种土壤下的显著提高了13%—45%,且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也最大,而煤系砂页岩栽培时最低,其LSP和LCP较石灰岩栽培的分别显著下降了40%和46%。综上,在7种类型的土壤中,石灰岩土壤栽培最有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加强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最终提高其叶片光合能力,其次为玄武岩土壤,而煤系砂页岩土壤是最不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建议在苦丁茶种植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建立时因选择由石灰岩性母岩发育的土壤进行栽培,从而提高苦丁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褐变抑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叶片为材料,对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及褐变调控的研究表明:(1)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均以MS附加BA 2.0mgL^-1和NAA 4.0mgL^-1的培养基效果最好;(2)0.1%的植酸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褐变,而硫代硫酸钠效果最差;(3)连续培养40-50d愈伤组织增长倍数达到最大值;(4)继代27次以后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开始下降。这些条件为下一步细胞培养生产苦丁茶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