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治疗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综合保肝疗法,疗程均为3 个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胸腺肽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HBV—M) 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In order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gene chips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HBV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lamivudine, we detected the mutation of HBV in peripheral blood of 30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for at least half a year by gene chips.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direct sequencing. Both results are highly coincident. The rate reaches 100% while detecting single strain of virus infection, and 85% in multi-strains virus infection. Gene chip technology is quite valuable and practical in future clinic.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6个月以上就会产生耐药性,这与HBV YMDD基序变异有关.目前检测YMDD变异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直接测序法、限制性片断多态性分析(RFLP)、5'-核酸酶检测法、基因芯片法、实时定量PCR、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技术、高效变性液相色谱法(DHPLC)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并且有些弊端暂时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护肝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拉米夫定片100mg,日服1次,连服3个月后,加服护肝片,每次4片,日服3次,连服9个月。对照组,单服拉米夫定片,每目100mg,日服1次,连服3个月。结果 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片3个月并加服护肝片9个月后,45例患者ALT、AST,HBV—DNA均转阴性,病情稳定。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亦正常,HBV—DNA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肝功能、HBV—DNA正常者22例。1年后,有10例患者HBV—DNA病毒变异,同时HBV—DNA病毒有5例异常升高,加服护肝片,病情处于稳定。结论 护肝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又增强抗病毒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疗效.方法49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综合保肝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口服.结果治疗8周后2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好转,治疗组好转率为86.2%(25/29),病死率为13.8%(4/29);对照组好转率为70%(14/20),病死率为30%(6/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HBV-DNA变化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拉米夫定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使多数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和HBV-DNA有明显改善,提高生存率,值得在慢性重型乙肝治疗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肝组织损害程度与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同时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HBV YMDD变异检测。结果ALT异常率为70%,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0%,肝组织损害程度不影响其治疗效果。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肝组织损害程度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病毒变异率、耐药发生率、HBV-DNA转阴率(≤5×102pies/ml)、HBeAg血清转换率等指标的观察,探讨更合理、有效、价廉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方法:选择2008-2010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三组,进行为期24月的治疗观察,予观察其肝肾功能、HBV-DNA、病毒变异、耐药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4个月时,三组患者显效率分别为90%(27/30)、46.88%(15/32)、44.82%(13/29),三组显效率比较,2=53.982,P<0.05,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A组96.67%、B组68.75%、C组72.41%。三组患者第3、6、12、24个月治疗效果均有差异(x2=18.746,P<0.05;x2=61.723,P<0.05;x2=26.821,P<0.05;x2=18.291,P<0.05)。三组患者第24个月ALT、AST、TSB、ALB和PT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均有差异(t=2.107,P<0.05;t=3.113,P<0.01;t=2.764,P<0.01;t=2.155,P<0.01)。治疗结束时,三组HBeAg血清转换例数比较,2=8.220,P<0.05,三组HBeAg血清转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比较三组第3、6、12、24个月HBV-DNA中位值,均有差异(t=1.997,P<0.05;t=2.982,P<0.01;t=2.651,P<0.01;t=3.113,P<0.01)。阿德福韦酯短程联合拉米夫定组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单用拉米夫定组发生4例不良反应,单药使用阿德福韦酯发生不良反应为3例。结论:阿德福韦酯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用药方案具有合理性、有效性,效价比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 ,据文献报道 [1 ] ,可以有效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使大多数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5月间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76例 ,乙肝肝硬化 18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入选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病例符合 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 ,共 94例。按“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76例慢性乙型肝炎除 4例年龄小于 16岁 (10~ 14 )外 ,其余 72例均为适合治疗对象 ,He Ag阳性 ,HBV…  相似文献   

9.
韦华清 《蛇志》2005,17(4):283-284
干扰素-α(IFN-α)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其持续应答率不高。拉米失定是一种高效、快速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的核苷类药物,且无明显毒副反应,但停药后易复发,耐药变异率高等又限制了其应用。联合两种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耐药、提高疗效。我科于1999年11月~2004年12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CHB病人共60例,并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前后查病毒学指标,有效率达80%,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性护肝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同时皮下注射胸腺肽α1针1.6 mg,每周3次,疗程4~12周.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从(326±189)μmol/L降至(36±16.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从(367±289)U/L降至(21±7.5)U/L,凝血酶原时间从(31±11.5)秒缩短至(15±3)秒.有16例患者治疗前检测到HBV DNA,其中10例治疗后阴转(低于1×102copies/ml),其余6例无明显变化(持续105~106 copies/ml).22例患者存活18例,总有效率81.8%.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1.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倒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LAM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单用LAM。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和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LAM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效优于LAM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对住院治疗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研究。治疗前所有病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ALT均大于正常值3倍。结果发现,总有效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病程短于3年者明显优于长于3年者(P<001);CAH明显高于CPH(P<001)。9例治疗无效者,2例检出前C区变异;1例野生株和变异株混合感染者疗程结束后表现为无效。47例治疗无效者(包括部分复发者),检出干扰素中和抗体2例;结合抗体6例。治疗期间有类流感症状者显效率明显高于无反应者(P<001);总有效率高于无反应者(P<005)。治疗中ALT升高大于基值2倍以上者疗效更好(P<001)。结果表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3.
未经抗病毒治疗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检测及HBV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未接受拉米呋啶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YMDD是否存在变异及HBV的基因亚型。方法 :采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技术及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进行HBVYMDD变异株 (YIDD YVDD)及HB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2 9例慢性乙肝患者HBVYMDD变异阳性 6例 ,阳性率为 2 0 6%。 5例变异阳性中 3例为YIDD阳性 ,2例为YVDD阳性 ,6例均为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同时存在 ;HBV基因亚型以C、B、D亚型为主 ,分别占41 3% ( 1 2 2 9)、2 4 1 % ( 7 2 9)、2 0 6% ( 6 2 9)。结论 :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临床上在应用拉米呋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 ,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变异加以重视 。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55例高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复制指标与肝脏病变的关系。55例均为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部分病例血清HBcAg、DNAP、HBV-DNA阳性,均作肝穿活检,病理报告CAH5例、CLH9例、CPH41例,前二者组成A组,代表病变活动组;CPH称B组,代表病变稳定组。结果显示A组各项肝脏病变在HBV复制情况下检出率普遍高于B组;ALT异常时肝脏各项病变检出率达80%以上者A组也多于B组,而且A组出现4例碎片状坏死、B组则无,显示乙肝病毒复制程度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广泛程度、肝功能受损等情况密切相关,因而提示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HBsA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 将183名HBV感染者按感染的不同阶段分为免疫耐受期(IT)42例,免疫清除期(IC)46例,非/低水平复制期(LR)57例,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肝炎组ENH)38例,回顾性分析每个阶段血清中HBsAg和HBV DNA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HBsAg含量分别为IT期最高[(3.81±0.46) Ig IU/mL],其次为IC期[(3.41±0.77) Ig IU/mL],最低是LR期[(2.87±0.61)Ig0.61IU/mL],每期之间HBsA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H组HBsAg含量又有所升高[(3.31 ±0.78)Ig IU/mL].IT期HBsAg与HBV DNA无相关(r=0.231,P>0.05),IC期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r=0.612,P<0.05),ENH期两者无相关(r=0.189,P>0.05);不同时期HBsAg含量与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的不同阶段HBsAg水平有差异,IT期最高,进入IC期后开始下降,在LR期降至最低,ENH期再度升高,HBsAg与HBV DNA仅在IC期有相关性,血清HBsAg的表达与不同的免疫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21例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统一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HBeAg阳性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组)的近期疗效,HBVYMDD发生率及停药后的远期疗效,并与同期治疗的HBeAg阳性成人A组(拉米夫定+左旋咪唑涂布剂)与成人B组(单用拉米夫定)的相关指标比较,进行,检测和P检验。结果儿童组与成人A组及成人B组治疗结束时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单项应答率分别为52.4%、34%、28.5%;90.5%、74.9%、62.8%;85.7%、82.9%、75.9%;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2.4%、32%、25.5%;HBVYMDD变异率分别为14.3%、18%、32.12%;停药后1年持久应答率分别为90.9%、75%、51.43%。结论对ALT≥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儿童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应扩大临床验证,谨慎而果断应用。  相似文献   

18.
HBV感染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亲嗜性,所以可用于研究的动物模型很少。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们通过研制转基因动物模型来研究病毒致病机理。把HBV的DNA或其片段转入小鼠受精卵建立起来的HBV转基因小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乙型肝炎的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研究HBV的致病机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寻找、评价治疗乙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138例CHB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非特异性CTL,HBV特异性CTL,肝功能,HBVDNA,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显示,C基因型感染者,非特异性CTL((19.91±6.01)%)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16.12±3.12)%),t=3.05,P<0.01,HBVDNA水平((6.25±0.81)log10拷贝/m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5.02±0.61)log10拷贝/mL),t=6.03,P<0.01,HBeAg阳性46例(74.19%),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39例,占52%),χ2=7.09,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507.15±312.17)IU/L和(46.10±40.18)μmol/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分别为(290.05±215.12)IU/L和(29.12±17.12)μmol/L),t=3.76,2.29,P<0.01,P<0.05.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0.21±0.05)%),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0.39±0.12)%),t=5.61,P<0....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全球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者达到约三点五亿人,对于如何有效的治疗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本文作者通过中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出以下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