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测定保健食品中红景天甙的含量以控制产品质量。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以乙腈-水(1:9)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表明红景天甙在0.4—4.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98.96%(RSD=1.1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红景天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红景天植物红景天苷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6种不同地区红景天植物红景天苷含量.以甲醇为提取溶剂,室温超声提取45 min,HPLC测定条件:岛津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7;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含量分别为:大花红景天0.36%,狭叶红景天(狮子七)0.32%,宽果红景天0.14%,白三七0.04%,在小丛红景天、洮河红景天中未检测到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3.
大海林地区不同生境高山红景天根部红景天甙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黑龙江省大海林地区海拔1400-1620m的高山上,依据高山红景天的生境于岳桦林内、高山草甸、苔原上选择了6个样地,测定了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生境不同的高山红景天,根部红景天甙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红景天甙含量范围内0.101%-0.684%。从测定结果看,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生境下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纱布遮荫(覆以透明膜)和红色滤光膜处理人工种植生长3年和4年的高山红景天,观察了根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纱布遮荫处理(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51.8%)下根的生物量显著下降;红景天甙含量略有增加,红景天甙产量(红景天甙含量与根生物量乘积)则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红色滤光膜处理(相对光强为全光照的51.8%)与纱布遮荫处理相比,根生物量减少但不显著,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则显著增加,生长季末前者的红景天甙含量为后者的1.63倍(生长3年)和1.55倍(生长4年),红景天甙产量为后者的1.44倍(生长3年)和1.45倍(生长4年)。  相似文献   

5.
闫秀峰  王洋  尚辛亥 《生态学报》2003,23(5):841-849
为探讨光强及光质对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于2000年4月至6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温室内以移栽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圃地人工种植生长3a的高山红景天为材料,通过纱布遮荫及遮以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分别进行了光强、光质控制实验(处理45d)。随着光强的降低,高山红景天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以及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叶绿素含量变化很小,不同光强及对照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对光强为67.75%和44.71%的两种处理下的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差异不显著,它们的全株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与对照(全光照)的差异也不显著,但根生物量和红景天甙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当相对光强减弱至31.96%,全株生物量、根生物量、根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根冠比显著增加。4种滤光膜处理均使高山红景天的全株生物量及根生物量显著降低,蓝膜和绿膜处理的降低幅度大于红膜和黄膜处理的。红膜处理的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但黄膜、蓝膜和绿膜处理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则低于对照。通过计算去除4种滤光膜的光强因素,仅从光质的作用看。4种滤光膜处理仍是减小了全株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红膜和绿膜处理提高了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而黄膜处理降低了红景天甙的含量和产量,蓝膜处理几乎没有效果。4种滤光膜处理均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只有蓝膜处理的与对照差异显著。红膜处理不仅显著提高根中红景天甙的含量(为对照的3.42倍),而且对根生物量的影响较小(为对照的90.24%)。因而提高了高山红景天根的红景天甙产量,这意味着在生产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山红景天愈伤颗粒组织悬浮培养动力学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颗粒悬浮培养过程的生长及红景天甙合成的规律,发现红景天甙合成与细胞生长偶联,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为q=5.38×10-3μ。其产率系数Yx/s及维持系数m分别为0.66g·g-1和0.033g·(g·d)-1。在3.5L气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培养过程的操作特性,发现“发泡”现象几乎不存在,氧传递系数K1a的变化不同常规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愈伤组织颗粒在培养过程中经历一个由小变大,后叉变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海林地区不同生境高山红景天根部红景天甙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黑龙江省大海林地区海拔1400~1620m的高山上,依据高山红景天的生境于岳桦林内、高山草甸、苔原上选择了6个样地,测定了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生境不同的高山红景天,根部红景天甙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红景天甙含量范围为0.101%~0.684%。从测定结果看,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生境下高山红景天根部的红景天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红景天属不同红景天药材的有效成分的差异,采用HPLC-DAD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青藏高原14种红景天属药材中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五种化合物在选定的条件下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7.36%以上,RSD小于2.31%。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红景天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6种真菌诱导物对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 Bor)细胞生长与红景天甙积累的影响。其中以黑曲霉诱导物效果最好。在细胞培养初期添加浓度为10mg(carbohydrate)/L的黑曲霉诱导物能使培养细胞中红景天甙含量提高到0.995%。前体与诱导物调控组合运用最终使红景天甙产量达到167.4mg/L,是对照培养的3.5倍。另外,对真菌诱导物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探讨,真菌诱导物添加促进红景天甙的积累应该与激活培养细胞中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山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3mg·L916-BA、0.3mg·L-1NAA、60mmol·L-1氮源(其中NH_4~:NO_3~- 为1:1)、0.5~1.25mmol·L-1KH2PO4和200mg·L-1蛋白胨,较适合于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的积累。在适宜的接种量(3.2g·L-1)下细胞培养24d后,生物量达14.04g·L-1,干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为5.66mg·g-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沙苑子总黄酮中沙苑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以氨基为固定相的固相萃取柱对沙苑子总黄酮进行纯化,洗去杂质后的洗脱液进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柱为VP—ODS(1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1%HAC溶液(41:59);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66nm。结果:沙苑子苷在5—2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2.3%。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沙苑子总黄酮中沙苑子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RP-HPLC法测定青海产四种秦艽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秦艽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测定的RP-HPLC方法。色谱条件:采用ZorbaxEclipseXD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25min:15%~23%;25~30min:23%~30%),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0nm,獐牙菜苦苷在0.20~1.8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RSD=1.32%。对青海产4种秦艽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结果:小秦艽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最高为:0.62%,麻花秦艽与管花秦艽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43%,0.45%,簧管秦艽的含量最低为:0.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定泽兰中桦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TM-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85:15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2 nm,柱温为35℃.结果:桦木酸的线性范围为3.968~99.200 μg(r=0.997 3),平均回收率为100.87%.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为泽兰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 Thoms)H.Ohba]为药材红景天的基原植物,是珍稀的药食兼用天然植物资源之一[1-2]。红景天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扶正固本的作用[1],主要含黄酮类、有机酸类、多糖类、苷类、香豆素类和挥发性成分等,其中包含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有红景天苷、红景天素、酪醇、二苯甲基六氢吡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还含有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大量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3-5]。红景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强壮机体、抗心肌缺血、抗肿瘤和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红景天药材或其提取物已成为多种中成药、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旧[6]。  相似文献   

15.
新型柱前衍生试剂分析草甘膦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二甲氧基苯磺酰氯(DMOS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柱前衍生草甘膦的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优化了衍生化条件,得最佳条件:衍生温度35℃,时间15 min,pH 10.0,草甘膦与DMOSC的摩尔比为1∶6。HPLC分析条件:采用Kromasil C18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2 mol/L、pH 5.5),三者的体积比为15∶5∶80。结果表明:草甘膦质量浓度在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 2,检测限为0.067μg/mL。实验表明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灵敏度高,衍生产物稳定。  相似文献   

16.
HPLC法同时测定千斤拔属植物7种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千斤拔属7种植物中的7种黄酮类的含量,为千斤拔类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为Heder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速1.2 mL/min,流动相为0.5%HAc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3 nm。结果:七种黄酮类成分在90 min内达到现行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日内、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3.0%。该法成功的应用于千斤拔药材7种黄酮的评均回收率分别为96.94%~105.29%(RSD≤2.98%)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不同品种的千斤拔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可以为研究千斤拔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棉花根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在柱温为35℃、流速为1m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和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每种物质的保留时间附近切换至最大吸收峰(GA3除外)波长作为检测波长,并与254nm同一波长检测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分离和检测棉花根中的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切换波长法检测5种植物激素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均较高,检出限均较低。回收率为:Z 96.82%、ZR 94.14%、GA3 92.75%、IAA 93.38%、ABA 95.57%;检出限为:Z 0.1μg.mL-1、ZR 0.1μg.mL-1、GA3 0.5μg.mL-1、IAA 0.3μg.mL-1;ABA 0.05μg.mL-1,能准确检测出棉花根中Z、ZR、GA3、IAA和ABA的含量。结论: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在柱温为35℃、流速为1m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和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合切换波长法能同时检测出植物组织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花椒中芦丁与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种花椒的中芦丁与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方法: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结果:芦丁在0.25~5.0μg,r=0.999 9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4.3%(n=3)。槲皮素在0.25~0.5μg,r=0.999 9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11.2%,RSD为5.1%(n=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花椒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韩城红花椒中芦丁含量最高,茂汉红花椒次之,四川青花椒较少,云南青花椒最低。槲皮素在韩城红花椒中含量较高,在其他三种花椒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根钻法研究了山西关帝山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不同径级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表层(0—10cm)中各径级细根的生物量最高,Ⅰ级细根(根直径0~1mm)的生物量在不同土层深度间差异显著(P〈0.05);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处各径级的细根生物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0~10cm土层中,各径级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9月份;在10~20cm和20-30cm土层中,Ⅰ级和Ⅱ级(根直径1~2mm)细根生物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Ⅲ级细根(根直径2~5mm)和Ⅰ级死根(根直径0~2mm)生物量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泥胡菜中芦丁的方法,优化芦丁的提取工艺。使用Diamonsil(TM)C18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55nm,流速:1ml/min,柱温:30℃。样品用50%乙醇超声提取30min提取率最高为0.166%;芦丁在0.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99.3%(RSD=0.8%,n=5)。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泥胡菜质量的有效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