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鑫  谢亮  徐帆  纪永佳  王韬  谢鹏 《四川动物》2012,31(5):798-802,807
为了从笼养食蟹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中分析影响行为时间分配的因素并为抑郁模型行为评价选择最佳的时间窗,2011年1月~6月,采用动物焦点观察法对江苏省苏州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的40只笼养食蟹猴的昼间活动规律进行昼间7个时段行为观察.研究发现,笼养食蟹猴昼间7个时段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休息最多(68.58%),其次是进食(10.14%)、社会交流(9.92%)、运动(5.57%);争斗和交配较少;社会交流行为持续时间在上午时段( 10:30~11:30)明显高于下午时段(14:30 ~ 16:30)(Z=-4.72,P<0.01);幼崽对母亲猴的行为影响明显,有幼崽组较无幼崽组具有更高的社会行为(Z=-2.86,P<0.01)和运动行为(Z=-6.57,P<0.01);运动行为与年龄呈负相关(rs=-0.357).研究表明幼崽和年龄因素影响食蟹猴7个时段行为时间分配,抑郁模型行为评价宜选择上午时段(10:30 ~11:30).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丝虫动物模型研究上,虽然马来丝虫动物模型已获成功,但班氏丝虫动物模型还未完全取得成功。本文就班氏丝虫不同动物模型的实验情况综述如下。一、班氏丝虫感染猴类(一)猕猴属动物:早在1960年Laing,等就曾用恒河猴(Macacamulatta)进行班氏丝虫的感染实验,至1974年Cross用班氏丝虫感染台湾猴(Macacacyclopis)才首次获得成功。1979年该氏又进一步用班氏丝虫的雅加达株和金门株分别感染78只猴,有29只猴回收到发育的幼丝虫和成虫,8只雄猴出观了微丝蚴血症。实验表明,切脾与否,注射或穿刺接种回收成虫数量均相等;在各种免疫抑制剂中,以猴…  相似文献   

3.
采用焦点动物跟踪法及连续记录法,观察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一头幼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水下以及半自然条件下两头幼豚的水面行为型式。观察时间最长持续至出生后一年,以构建其行为谱。结果显示:1)所有幼豚都能表现出丰富多样且活跃的行为型式;2)幼豚刚出生时,与存活攸关的行为型式最先出现;3)具有玩耍和社居性质的行为型式在行为谱中占大部分;4)幼豚大部分行为型式已与其他年龄段个体的相似;5)大部分行为型式出现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以上特征可能是这种动物对水生和社居生活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2002 年3~12 月, 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全事件行为记录法对南宁动物园人工饲养的5 群黑叶猴的拟母亲行为进行了观察。5 群黑叶猴中, 有幼体9 只, 成年个体19 只。观察发现非母雌性黑叶猴的拟母亲行为有怀抱、携带、接近、理毛、吻婴5 种类型; 各种行为类型发生的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接近(46.19 %) 、怀抱和携带(24.14 %) 、吻婴(20.36 %) 和理毛(9.31 %) 。通过比较还发现: 1) 幼体出生几个月内(4~8 月龄) , 黑叶猴拟母亲行为经常发生。2) 拟母亲行为的强度与幼体的年龄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与非母雌性的育婴经验有关, 育婴经验缺乏的非母雌性对幼体表现出比有育婴经验的个体更强烈的兴趣。3) 拟母亲行为发生受幼猴母亲的默认程度的影响, 有些母亲不允许其它雌猴接触幼体。4) 拟母亲行为有助于缓解群内雌性个体间的冲突, 调节群内个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0只幼猴粪便正常菌群的测定,了解幼猴肠道正常菌群的分布情况,为猕猴肠道疾病的治疗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用微生态学检测方法,对10只健康幼猴粪便中正常菌群(9种细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健康幼猴肠道中,双歧杆菌(10.02±0.25)、类杆菌(10.00±0.09)、韦荣球菌(9.96±0.31)、肠球菌(9.98±0.43)和梭杆菌(9.90±0.24)为优势菌群,而肠杆菌(7.32±1.49)、葡萄球菌(5.74±0.49)和酵母菌(5.42±1.47)含量则较少.结论该实验测出健康幼猴粪便内正常菌群值可作为健康幼猴肠道内正常菌群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Greenough TC等人2005年8月在美国病理学杂志上报道了普通绒猴(Callithrixjacchus)感染SARS-CoV的试验结果。两组绒猴通过气管内感染含SARS-CoV的细胞培养物后,在第2、4、7天,动物出现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病毒复制。所有的动物都出现了多灶性单核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多数动物伴有多核合体细胞、水肿、支气管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肺泡巨噬细胞和I型上皮细胞中检测到了SARS病毒抗原。感染动物尸检中,在支气管淋巴结和心肌中都检测到了病毒RNA,并有炎性改变。多数动物还出现了肝炎,以多灶性淋巴细胞性感染为主,伴有个别肝细胞的坏死…  相似文献   

7.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西部地区。猴痘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类动物,主要在动物中流行,人接触感染动物后可被传染。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发热、皮疹等),但症状较轻。天花疫苗接种可提供预防猴痘的免疫保护力。然而,因全球天花被消灭而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后,猴痘成为最可能威胁人类的正痘病毒性疾病。近期,其散发病例在欧洲多地出现。2022年5月7日英国报道了猴痘疫情。随后,欧洲报道猴痘确诊和疑似病例超过100例。猴痘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次猴痘疫情召开了紧急会议,旨在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部门报告了相关疫情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截至2022年5月28日我国尚无输入性猴痘报道,但因国际交往频繁等仍须提高警惕。本文介绍了猴痘流行现状及有关防控信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俊  龚明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2):183-193
植物为适应植食动物的取食压力而进化出物理、化学等多种防御机制,以把植食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但动物不断的抽样尝试行为还是让有防御行为的植物受到伤害。因此,向潜在的植食动物传达自己的防御信号对植物是有益的。颜色作为一种稳定有效的视觉信号通常是花和果实的诱惑信号,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警戒防御信号,植食动物经过抽样学习后能识别这种防御信号并主动回避,从而形成了植物的警戒色。起源于猎物-捕食者关系的警戒色理论在动物界得到了充分研究,但植物警戒色却不为人所知,直到2001年Hamilton关于秋季树叶颜色的信号假说公开发表后,才引起人们对植物警戒色的初步研究。如今在早秋变色树种、幼叶、多剌植物、植物繁殖器官都发现了警戒色的一些例证,尽管有些还不太明确甚至存在争议,但至少为植物警戒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植物营养体颜色在时空上的多态性变化值得人们更深入地研究,防御权衡假说也预示了防御有害植食动物的警戒作用存在于繁殖器官的可能性,研究它们生理和生态适应意义有利于人们更深程度地理解植物-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范志勤 《生态学报》1982,2(3):285-290
各种环境刺激是通过机体调节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近来研究逐步揭示了化学信息在鼠类繁殖中的刺激作用(范志勤,1981;Bronson,1971;Parkes et al.1961;Whitten,1966)。一般将哺乳动物的化学信息分为信号外激素和诱导外激素。前者指经短时间的刺激,经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受纳动物直接的行为反应的一类外激素;后者通过神经一激素的调节诱导感受动物产生相对持久的生理状况和机能的变化。信号外激素的特点是作用时间短、行为变化快,反应可逆,即在刺激消失后,行为反应亦形消失。那么诱导外激素则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笼养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指长比与社会等级、行为之间的关系,2016年1月,在江苏省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猴场内筛选12只健康雌性食蟹猴,组建新的群体前测量实验个体的食指和无名指指长比率(指长比)。利用人为观察记录法和视频采集法记录群体进食顺序和个体行为,分析群体等级秩序和相应个体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食蟹猴抑郁样(低头、蜷缩)、独处、运动、社交、自我护理、攻击等行为中,高、低指长比组的食蟹猴在抑郁样、独处、攻击行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社会等级强度较高的食蟹猴个体具有较低的指长比比值,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具有较高指长比比值的食蟹猴个体在社会环境下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晚熟性动物,育幼早期是幼仔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幼仔最易夭折时期。为了解大熊猫产后应激水平及其与母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适应机制的角度提高幼仔存活率,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7只处于育幼早期(产后0~75日)母兽粪便皮质醇含量,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3对母幼个体的行为。结果显示:(1)育幼早期母兽皮质醇含量随幼仔日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r=-0.950,P<0.001);(2)幼仔断奶前与断奶后相比,母兽皮质醇含量无显著差异(t=-0.935,P=0.361);(3)母兽皮质醇含量与母幼联系(r=0.918,P<0.001)、幼仔尖叫(r=0.777,P=0.001)和休息行为(r=0.731,P=0.00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采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16),而与舔幼仔行为不相关(r=0.366,P=0.179)。结果表明,大熊猫母兽育幼早期粪便皮质醇含量变化与幼仔生长发育有关,推测母兽的应激强度可能随幼仔御寒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的提升而降低;皮质醇可能参与母性行为调节,有助于...  相似文献   

12.
黔金丝猴的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0月~2014年4月,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京动物园,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意取样法,观察记录了野外和圈养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行为发生的过程及环境特征。按照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的生态功能为依据的PAE编码系统,对黔金丝猴的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并构建PAE行为谱。分辨并记录了黔金丝猴的16种姿势,107种动作及163种行为,将记录到的行为分别划归于摄食、排遗、调温、交配、分娩、育幼、亲密、作威、冲突、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14个类别中;区别了各种行为在雄性、雌性、亚成体、幼猴和婴猴之间的相对发生频次以及发生季节。与川金丝猴R.roxellana和滇金丝猴R.bieti相比,黔金丝猴在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有所不同,这可能与三者生活环境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圈养林麝幼仔的时间分配和行为发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杜卫国  盛和林 《兽类学报》1997,17(4):253-258
林麝幼仔的躺卧时间随周龄而减少(R = 01870, P <0101) , 运动时间则相反(R = 01906,P < 0105)。7 周龄后幼麝采食青料的时间明显延长。蹭尾行为和上树行为是林麝的特有行为, 4周龄始出现, 蹭尾行为发生在母仔之间, 可能在母幼通讯中起重要作用, 而幼麝的上树行为是一种戏耍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根据前期研究建立的恒河猴感染动物模型,对同期研制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实验性灭活疫苗免疫动物进行全面的免疫保护性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毒攻击后动物体内病毒载量及病理学变化,根据所得结果进行实验性疫苗免疫后动物在病毒攻击中的感染动力学分析。3个疫苗剂量(20、80、320EU)免疫的恒河猴均出现不同效价的中和抗体,80EU和320EU剂量组在二次免疫后第6周抗体效价达1∶128~1∶256,经104.5CCID50病毒鼻腔攻击后均未检出阳性病毒载量。20EU剂量组中,淋巴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主要脏器均出现比对照组低但仍为阳性的病毒增殖现象。病理学方面,各剂量组免疫恒河猴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肺等器官均未出现相关病理损伤。本实验在确定该疫苗对恒河猴有效保护性的同时,亦为明确EV71灭活疫苗免疫剂量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婴儿出生9个月就开始跟随母亲的视线接触外界社会活动,那么与人亲缘关系较近的灵长类,它们是否也拥有这种能力?凝视行为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发育的行为指标?是否可以被测量并用于诊断?本研究选取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为观察对象,设置川金丝猴照片引导实验,运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不同年龄组的凝视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发现秦岭川金丝猴存在凝视现象,不同年龄组的行为发生方式存在差异,表明凝视行为可能是灵长类在早期就出现的一种发育行为。此研究方法可以为不同成长环境儿童的行为测量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0月—2019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法研究了鄱阳湖区稻田生境中灰鹤(Grus grus)越冬期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越冬期灰鹤的主要行为是觅食(77.45%)、警戒(11.17%)和修整(7.82%);行为模式以取食-警戒-取食或取食-修整-取食为主;幼鹤取食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持续时间均极显著高于成鹤(P0.01),推测幼鹤取食效率低,单次取食持续时间和总时间较长;成鹤警戒行为(P0.01)极显著高于幼鹤,成、幼鹤警戒行为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取食间隔的警戒频次和时间分配均显著高于幼鹤(P0.05),说明成鹤是通过增加警戒次数来确保幼鹤的安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和时间分配在整个越冬期均显著升高,取食间隔期间的行走行为也逐渐上升,这与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建议适当降低家鸭放牧等人类活动,减少灰鹤越冬期的取食难度;灰鹤不同家庭群的行走行为和取食间隔的行走行为均有显著性差异,推测与各家庭群占有的食物资源质量相关;行为节律上,灰鹤各时段取食行为占总行为的比例均较高,在10:00—10:59、12:00—12:59和16:00—16:59出现取食小高峰;警戒行为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修整行为高峰出现在取食行为高峰之后,这是因为灰鹤保持取食行为积累疲劳后进行修整;成鹤的取食行为节律性较幼鹤明显,幼鹤的取食行为曲线随机性强,这与幼鹤取食经验不足有关;幼鹤警戒行为的高峰出现在成鹤警戒的低谷,推测与保持整个家庭群较高的总体警戒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笼养条件下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的母婴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是1990年2—3月在笼养条件下出生的5胎10/只(9(?),1♀)间蜂猴与其母猴之间的行为观察结果:(1)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20周,幼猴15—16周断奶,断奶1—2周后又与母猴联系1—2周,主要是相互之间梳理和玩耍;(2)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和高等灵长类相比,母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护仔力;(3)间蜂猴幼仔单独活动时间较早,出生12小时,母猴就将其放在树枝上而自己去活动;(4)母婴之间没有很强的识别力,只要幼仔主动爬向母猴,该母猴都会喂奶,但不帮其梳理;(5)幼猴与母猴的接触方式主要是以腹部相贴为主,转移方式均为幼猴抓住母猴的腹部皮肤和毛随母猴转移。  相似文献   

18.
家兔是国内生理学实验常用动物。在人工通气维持呼吸的实验中,要求每个实验者在整个实验中都使用血气监测装置,目前还很难办到。多数作者是通过测定呼出气CO_2浓度来调节通气量的。然而对通气量大小的调节各个作者的报告不尽一致。本实验目的是观察部分家兔人工通气呼出气平均CO_2浓度与血气分析值关系,为条件相近的实验者提供调节人工通气的参数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雌性灵长类为获得更高的投入收益比,会调整其对不同性别后代的母系投入策略,并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一性别尽可能多的生育或对某一性别的幼崽付出更多的母系照顾。雄性质量模型(MaleQualityModel,MQ)和栖息地资源竞争模型(LocalResourceCompetitionModel,LRC)分别将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解释为物种对性选择压力和资源竞争压力的回应。本研究通过对一个秦岭川金丝猴群生育行为连续四年的观察,发现该种群新生雄性幼崽的数量多于雌性幼崽,种群的次级性比存在偏离(♀∶♂=1∶1.71)。通过对不同社会单元的等级与雄性出生率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元线性关系(PM=-0.4918MDI 0.9329)(t=-1.879,df=24,P=0.073<0.10,R2=0.1331),各社会单元内新生雄猴占所有新生幼猴的比例会随着该单元社会等级的降低而升高,呈现PMH相似文献   

20.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群的社会结构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