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为角度出发, 设置了 5、 10、 20、 30 和 40 五个盐度梯度 , 探讨不同盐度对梭子蟹幼蟹和成蟹的摄食行为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在盐度 5 时, 除摄食活动外 , 幼蟹不外出游动且深潜底沙(约 0.5 cm); 在盐度 40 时, 幼蟹浅潜沙层 , 仅盖住背甲 (约 0.1 cm); 盐度为 10、 20 和 30 时, 除觅食活动外 , 幼蟹均外出游动。日摄食次数由幼蟹的 1 -2次增加到成蟹的 2-4 次。盐度为 10-40 时, 幼蟹平均日摄食量均维持在 0.0999 g·g−1 以上(每天每只梭子蟹单位体重所摄取食物的重量, 下同 ), 其中盐度为 20 时的日摄食量为最大(0.1974 g·g−1), 幼蟹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 10-40, 最适为 20。此外 , 各盐度对成蟹的行为压迫不大, 对应的日平均摄食量亦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渤海南岸自5月底前后孵出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经约15—18天的培育,发育成第1期幼蟹,在20°—31℃的水温条件下,再经过约3个月的室内水池培养,到8月底前后,即开始陆续成熟。梭子蟹自第Ⅰ期幼蟹到达性成熟,雄蟹蜕壳8—10次,大部分为8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5.54—176.4克;雌蟹蜕壳9—10次,大部分为9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83.0—176.9克。第8次蜕壳的雄蟹交尾以后,当年还可以蜕壳一次。因此,当年长成的同一批梭子蟹群体中,雌雄个体的大小并无多大差异。 2.三疣梭子蟹每相邻两次蜕壳的间隔时间,随着龄期数的增加而渐趋拉长。如一般第Ⅰ期幼蟹前后蜕壳间隔为3—4天;第Ⅴ期为7—10天,第Ⅸ期为22天左右。但因其自身因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其间隔时间也可能延长或缩短。 3.梭子蟹蜕壳多在夜间进行,通过对第7到第10次蜕壳活动的观察,自开始蜕壳到新个体脱离旧壳,一般需15—30分钟。 4.梭子蟹甲长、甲宽及体重的增长是不均匀、不连续的,随着蜕壳而产生的阶梯式的上升。蜕壳前后甲长和甲宽可增加30%左右,而体重则可成倍地增加。两次蜕壳之间,甲长与甲宽基本上无变化,鲜重略有增加,而干重的增加较为显著。 5.从室内池养群体抽样测定的结果分析,梭子蟹甲长与甲宽、甲长与体重和甲宽与体重之间,皆存在幂函数关系,其回归  相似文献   

3.
梭子蟹科六种海产蟹的RAPD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日本蟳(普陀、嵊泗两个自然群体)、锈斑蟳、锐齿蟳、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青蟹共6种海产蟹,用RAPD方法检测了其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16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23条多态性片段,片段大小在500~14000bp。在123条扩增片段中,6种蟹共享的片段有2条,3种蟳有13条,2种梭子蟹有16条;6种蟹之间随机扩增DNA片段的共享度在0.0606~0.8000,相对遗传距离指数在0.2000~0.9394。根据获得的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用PHYLIP3.5软件包中的UPGMA和NJ方法进行聚类处理。UPGMA和NJ聚类图均显示三疣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先聚在一起,再和青蟹聚在一起。6种蟹的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永岩  许振煜  吴邦臣 《生态学报》2010,30(13):3396-3405
盐度和温度,是影响蟹类分布、孵化、幼体发育、生长、性成熟、存活及摄饵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设置0、5、10、15、20、25、30、35、40、45、50共11个盐度梯度(盐度差±0.5,每个盐度梯度8只蟹),0、5、10、15、20、25、30、35、40℃共9个温度梯度(温度差±0.5℃,每个温度梯度8只蟹),进行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体重(125±11)g左右)摄饵和存活影响的研究,拟为进一步研究盐度和温度对红星梭子蟹分布、生长、幼体发育、低温保活等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盐度从30骤变时,15-40盐度蟹能存活5d以上,存活率达100%;15-45盐度蟹能摄饵,日平均摄饵量达1.32g以上。20-40盐度蟹摄饵明显,日平均摄饵量达3.22g以上。盐度从25以5/d渐变时,盐度10-45蟹均能存活5d以上,存活率达100%;盐度10-45蟹均有摄饵,但盐度15-40蟹摄饵较理想。温度从25℃骤变时,15-30℃蟹能100%存活5d以上。10℃以下及35℃以上,蟹在3d内全部死亡。15℃以上,蟹只要能存活,都有摄饵。25-30℃为蟹最适温度范围,蟹日平均摄饵量达3.55g以上。不超过30℃时,温度越高蟹摄饵量越大。从25℃以5℃/d渐变时,15-30℃蟹存活100%,10℃和35℃蟹存活75%;5℃以下及40℃以上蟹存活时间不超过30min。15-35℃蟹能摄饵。不超过30℃,温度渐变时也是温度越高,蟹日平均摄饵量越大。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蟹类,壳薄肉多、营养丰富、味美适口,其卵可加工为蟹子豆腐。甲壳除作饲料和肥料外,还可制成合成纤维。三疣梭子蟹属于节枝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短尾派Brachyura、梭子蟹科Portunidae。一、外部形态蟹体前后短,两侧宽,呈梭形。体表为一层很厚的外骨骼所包被。外骨骼系由几丁质和石灰盐类所组成。雄蟹体长75—88毫米,体宽  相似文献   

6.
管须蟹科(Albuneidae)在我国的代表,到现在为止仅记载两种即: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a Shen与日本冠鞭蟹Lophomastix japonica(Durufle)。最近我们在整理1975年9月8日采自福建平潭县管须蟹标本时,发现一种长鞭管须蟹Albunea dayritiSerene et Umali 1965。系我国首次纪录,现将主要鉴别特征简述如下: 头胸甲近方形,左右拱曲,后部逐渐趋窄,前缘中部具一深的眼窦,后缘中部也具一深  相似文献   

7.
薛俊增  吴惠仙 《生态学报》2002,22(12):2091-2095
研究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定向、附着和种群特征 ,结果显示蟹板茗荷主要附着在三疣梭子蟹鳃的腹面 ,占 67.86% ,以在第五对鳃上的附着量最大。位于鳃腹面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 ,鳃背面的蟹板茗荷则主要以± 90°方式定向 ,鳃室壁上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蟹板茗荷在不同的附着部位形态上有差异 ,口肢上的个体柄短、壳板厚而硬 ,鳃室里的柄长、壳板薄而软。附着于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蟹板茗荷 ,其种群年龄结构和数量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
空气成年人每次吸气约半升,按每分钟呼吸18次计算,一昼夜通过肺的空气约一万三千升之多,重约14公斤。成人每天需氧0. 75公斤,排出二氧化碳约0. 9公斤,人脑重量只占体重2%,但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0%-25%。水成年人体重64%是水,日平均大约需水6斤左右。每天排出水分约占体重的5%左右,其排出途径通过:尿3斤左右;汗1斤;呼出1斤;粪0. 3斤。人体若失水占体重之6-7%,即会发烧,如失水12%以上,就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9.
养殖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7—9月,浙江舟山人工养殖梭子蟹相继发生一种被当地渔民称为"牛奶病"的流行性疾病,并引起大量死亡。病蟹蟹体消瘦,肌肉白浊,蟹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对带有典型病症的濒死病蟹进行细菌分离,未分离到细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蟹血淋巴急剧下降,代之以大量的寄生原虫,该寄生虫在病蟹的肝胰腺、鳃、心脏、肌肉等部位大量侵袭,并引起这些组织发生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电镜观察乳白色体液及病变组织,可见大量寄生原虫,该寄生虫大小约5—7μm,多数呈卵圆形,单核或多核,具有2根鞭毛。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寄生虫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初步认定其是引起养殖梭子蟹"牛奶病"的一种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0.
台湾南海溪蟹携带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南海溪蟹Nanhaipotamon fornosanum (pari(?)i, 1919)最早发现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南投等地,戴爱云、陈国孝(1979)曾报告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与永春县发现此种蟹。但国内外尚无发现其能充当斯氏狸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报导。自1980年以来,我们在调查肺吸虫病时,在福建中部闽清县的台湾南海溪蟹体内检出斯氏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的囊蚴。捕获的蟹个体较小,测量最大者3只(2只雄蟹,1只雌蟹),头胸甲平均长20.2毫米,宽24.7毫米,其中一雌蟹于1981年3月份捕获时已抱仔,约40—50个。其主要特点为:头胸甲明显隆起、光滑,雄性第一腹肢末节呈类三角形扩张,腹外末角趋尖,背内末角较钝。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肌肉组织中甜菜碱、糖原及无机盐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甜菜碱、糖原及无机盐含量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口感品质的影响,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3个发育阶段(8月份幼蟹阶段、10月份交配前和12月份交配后)的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组织中甜菜碱、糖原及无机盐含量。结果表明:1)肌肉中甜菜碱含量在第一阶段(8月幼蟹)甜菜碱含量最低,为172 mg/100 g,10月交配前雌蟹肌肉甜菜碱含量最高,达473 mg/100 g,但12月份交配后含量减半;雄蟹肌肉则表现为从第1到第3阶段逐渐升高趋势。2)幼蟹的糖原含量极低,仅为0.8μg/mg,交配前雌雄蟹仍保持较低水平,交配后糖原含量急剧升高,雌雄蟹分别上升至11.26μg/mg和9.61μg/mg,各是交配前的6.5倍和10倍。3)肌肉无机盐中K、Na是宏量元素,含量最高,K含量336~457 mg/100 g,Na含量131~185 mg/100 g,Fe为微量元素,含量最低,仅有1.12~1.26 mg/100 g。三疣梭子蟹肌肉中的甜菜碱含量远高于一般水产品,故蟹肉入口爽滑带有甜味,且随着肌肉中糖原含量不断增加,其风味也更佳。  相似文献   

12.
蟹类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光镜和电镜,比较研究了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和长江华溪蟹的成熟精子。揭示3种蟹精子都是不能游动的无鞭毛精子,呈球形,前后略扁,精子前端出现一光滑的小圆面,圆面四周有内陷的沟环。沟环之后,精子表面凹凸不平,并伸出多数辐射臂。3种蟹精子均为高度特化的细胞,外被质膜,内含细胞核,顶体及退化的细胞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蟹洞中孳生的蓝带蚊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报道,蟹洞积水为蓝带蚊的重要孳生场所,但我国大陆尚无人问津。陈汉彬等于1982年7月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的协助下,曾在西双版纳普文公社公路边水沟堤岸的蟹洞中采获蓝带蚊幼虫55条,并经隔离饲养出雌蚊2只,经鉴定分属两种蓝带蚊,均系我国新记录。连同我国已记录的20种(瞿逢伊1980、1981),我国蓝带蚊已达22种。为了引起蚊虫工作者的注意,特将这一新发现和两种蓝带蚊的鉴别特征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明柳  徐敬明  吴斌  潘红平 《四川动物》2014,(3):347-352,357
2012年7~10月,对北部湾沿海红树林12个采样点的蟹类标本进行了鉴定,共计39种,隶属于11科23属,其中Perisesarma eumolpe为国内新纪录种,米埔近相手蟹P.maipoensis为海南新纪录种;上述蟹类中,沙蟹总科种类最多,为8属20种,占所有种类的51.3%;其次为方蟹总科,共10属14种,占所有种类的35.9%;梭子蟹科与毛刺蟹科各2种,玉蟹科1种。北部湾红树林采样点蟹类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861~3.315,平均值为2.641,北海草头村多样性指数值最高(3.315),最低为海南清澜港(1.861);均匀度(J')变化范围为0.587~0.829,平均值为0.727,最高出现在北海草头村,最低为清澜港;丰富度(D')变化范围为0.892~1.972,平均值为1.488。各采样点间的相似性指数范围为0.087~0.632,其中大冠沙与雷州海角村的相似性值最大(0.632),表现为中等相似;海南清澜港与北海草头村的相似性值最低(0.087),表现极不相似。结果表明,方蟹和沙蟹是红树林区蟹类两个最大的类群,北部湾沿海红树林蟹类属于南海蟹类区系,主要由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与广温广布种组成,蟹类的组成与分布受纬度、盐度、温度、红树林植被、底质、潮汐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STLV-1感染现状,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的感染率。[方法]采用STLV-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2455只出口猴血清,103份血清呈STLV-1抗体阳性,19份血清呈STLV-1抗体可疑,其余血清均为STLV-1抗体阴性。[结论]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的平均感染率为4.97%,其中猕猴STLV-1感染率为2.7%,食蟹猴STLV-1感染率为5.4%,是猕猴STLV-1感染率的2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猕猴(食蟹猴)STLV-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幼体和幼蟹的温度适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幼体发育和幼蟹存活及摄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1—27℃有可能出苗,但21℃幼体发育相当慢;24—27℃是适宜育苗温度,27%是最佳育苗温度。蟹幼体在30℃以上仅发育至Z4,18℃以下,仅发育至Z3。温度骤变5d后,幼蟹在10—30℃存活100%,35℃存活75%,5℃以下仅能存活4h。存活幼蟹,20—30℃摄饵正常,日平均摄饵量达4.64g以上。5℃/d的温度渐变时,幼蟹在10—35℃存活100%,5℃存活25%,40℃存活不超过6h。存活幼蟹,30℃摄饵最佳,日平均摄饵量达9.80g;20—35℃摄饵正常,日平均摄饵量达5.1g以上;15℃和10℃摄饵很少,日平均摄饵量分别为0.5g和0.1g;5℃以下及40℃不摄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实验室养殖和市场销售的正常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磷脂水平对甲壳动物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三疣梭子蟹的营养免疫学研究和梭子蟹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达到试验规格的三疣梭子蟹随机分成A1、A2、B1、B2四组。A1和A2组为蛋黄磷脂平行组,用以投喂该两组的配合饲料中添加足量蛋黄磷脂为主要磷脂源。B1和B2组为大豆磷脂平行组,用以投喂组B1、B2的配合饲料中添加足量大豆磷脂为主要磷脂源。人工饲养8周后,从A1、A2、B1、B2各组随机抽取4只蟹,测定其血清和HLS的酚氧化酶活性,并与市场组(C组)梭子蟹血清和HLS的酚氧化酶活性作比较。结果:血细胞样本中,市场组总活力均值为2.67,高于试验各组的活力均值(1.13~1.47),差异显著,而试验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1、A2、B1、B2四组比活率分别为0.58、0.38、0.49、0.32,四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市场组比活率为2.20,显著低于试验各组。血清样本中,试验各组的总活力值均在1.40~1.99之间,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1、B1、B2组的比活率值都在1.97~2.68之间,无显著差异。B组比活率平均值为4.44,与A1、B1、B2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作为磷脂源,卵黄磷脂和大豆磷脂对梭子蟹HLS的酚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而试验组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比活率明显高于市场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卵黄磷脂和大豆磷脂对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龙县禄新区官禄乡居龙村农业社,去年栽培的19株南瓜,共收获瓜果35,000斤,平均每株产量1,842斤多,其中最高产量的单株结果一百余个,每果重20斤以上,共约重2,500斤;最低产量的单株也结果1,500斤。该社南瓜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产量,主要有以下几项经验: (一)施足基肥进行间苗:该社栽培南瓜,每年都是在夏历二月初二前后2—3天播种。种前4—5天掘穴2—2.5尺宽、1.5尺深,施以厩肥为主的基肥50—60斤,盖上约3—5分厚的泥土,适当淋些水,让厩肥发酵腐热。然后在每一个穴中播下2—3粒种子。到种子发芽后长出2—3片真叶的时候,就要间苗,把生长不好的苗全部拔掉,只留1—2株最健壮的瓜苗。 (二)注意主根的追肥、培土:留下的瓜苗长到  相似文献   

19.
克隆、表达红星梭子蟹蟹肉中变应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RT-PCR克隆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蟹肉中变应原原肌球蛋白的全长基因,根据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蟹Tropomyosin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pET-28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后,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blot检测其免疫学活性,胰酶消化后进行MALDI-TOF-MS质谱分析鉴定。克隆所得蟹Tropomyosin基因包括一个编码285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得到的基因与已知虾、螨、蟑螂等的Tropomyosin变应原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80%)。根据变应原的命名规则,将其命名为Pors 1,并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EF143836。重组蟹Tropomyosin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的表达,表达产物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MALDI-TOF-MS质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该重组变应原的正确性。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红星梭子蟹变应原Tropomyosin,为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一龄早熟和二龄成熟家系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绒螯蟹(Eridcheir sinensis)1龄性早熟是扣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尚不清楚1龄性早熟和2龄正常性成熟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构建1龄性早熟和正常性成熟中华绒螯蟹家系,综合比较了单养条件下两种家系子一代(以下简称早熟F1和正常F1)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蜕壳规律、雌蟹腹脐覆盖腹甲宽度比例、成熟后的性腺指数(GSI)和肝胰腺指数(HSI)。结果显示:(1)早熟F1雄体在第1、2次和第7、8次蜕壳后的体重显著大于正常F1雄体(P0.05);而早熟F1雌体在第1~5次和第7次蜕壳后的体重显著大于正常F1雌体(P0.05);(2)第1和2次蜕壳后早熟F1的增重率较高,正常F1在第3~8次蜕壳后的增重率略高于早熟F1,两群体在扣蟹阶段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正常F1高于早熟F1,其中雌雄个体在第3~4次蜕壳后的特定生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早熟F1在第1~5次蜕壳间隔较长,而第6~8次蜕壳间隔较短;两种家系在扣蟹养殖阶段蜕壳4~6次,成蟹养殖阶段蜕壳2~4次,其中早熟F1在扣蟹阶段的平均蜕壳次数低于正常F1,而在成蟹阶段的平均蜕壳次数高于正常F1;(4)早熟F1腹脐覆盖腹甲宽度比例一直高于正常F1,但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早熟F1和正常F1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单养条件下性腺均可发育成熟(P0.05)。综上,单养条件下,中华绒螯蟹早熟F1和正常F1的生长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两者都可以完成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成熟,这为今后深入研究中华绒螯蟹个体生物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