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柯坪奥陶纪卡拉道克期疑源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疑源类14属,22种,其中1新联合,2比较种,1未定种。该疑源类化石组合与美国、英国等地卡拉道克期的疑源类可以对比,并与伴生的三叶虫、笔石、牙形类化石所指示的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余汶  席与华 《古生物学报》1995,34(4):488-494
描述腹足类化石12属12种,其中2新种,它们分别产于新疆巴楚和柯坪地区的奥陶纪-泥盆纪地层。  相似文献   

3.
新疆柯坪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无颌类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新疆柯坪县铁力克瓦铁村附近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塔塔埃尔塔格组无颌类盔甲鱼亚纲的 3个新属、新种。无颌类化石面貌表明 ,塔塔埃尔塔格组大致与长江中下游的溶溪组相当 ,其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的特列奇期 (Telychian)。塔塔埃尔塔格组时代的更正 ,使得塔里木盆地和扬子区中古生代地层可直接进行对比。同时 ,两地鱼群性质和沉积环境的相似性证明 ,在志留纪时它们可能彼此相距很近。  相似文献   

4.
新疆柯坪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海参骨片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柯坪地区的石炭系、二叠系产丰富的海参骨片化石,该文描述了7属13种,包括2未定种,3不定种。这些属种在我国湖南、山西及北美等地的石炭系、二叠系中都有分布。据伴生牙形刺、(虫筳)和珊瑚化石来看,本文海参骨片大多产于上石炭—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华南(包括扬子台地),塔里木和华北板块疑源类资料作出奥陶纪属级疑源类多样性曲线,这一多样性曲线与地区及全球海平面变化有一定联系.中国奥陶纪疑源类多样性曲线峰值的时间与早-中奥陶世之交(阿伦尼格阶中部),桑比阶-凯迪阶之交和凯迪阶上部(阿什极阶)等三次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新疆柯坪和甘肃平凉上奥陶统底部附近的牙形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柯坪大湾沟和甘肃平凉官司庄剖面是Nemagraptusb gracilis带及上奥陶统底界的重要剖面,研究这两剖面的牙形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采自新疆柯坪大湾沟和甘肃平凉官司庄剖面上奥陶统底界附近的牙形刺共13属18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产自新疆柯坪地区的阿克苏柯坪珊瑚(Kepingophyllum aksuense)的大量薄片观察,发现该类珊瑚在珊瑚体单骸形态、横板带宽度与泡沫板带宽度之比、隔壁长度、横板的形态、隔壁数目、隔壁数目与珊瑚骸直径之比等六个方面存在很大变异。此外,该类珊瑚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生长变异现象,表现在泡沫板的排列疏密相间。与模式标本的对比研究发现,此类珊瑚的群体间变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部柯坪区奥陶纪腹足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汶 《古生物学报》1961,(4):340-383
本文内所描述的材料,主要系地质部地质队于1955年在新疆南部天山南麓柯坪地区的树坪塔克和依木岗塔乌等地奥陶系中所采集的。其次为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口东、俞昌民、陆麟黄和张遴信等于1957年夏天采自柯坪县西北约10公里的苏巴什沟口的一此标本。此外,新疆石油管理局的野外队于1958年采自柯坪区普昌山北部的标本亦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9.
奥陶纪心笔石类笔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冶 《古生物学报》1995,34(1):103-111
江西玉山宁国组大量立体状保存的心笔石类标本的研究,表明其发育型式为变相的等称笔石式,始部最初几对胞管(th除外)向外弯曲,与"Paracardiograptushusi"MuetLee特征一致。据此对Cardiograptus属的属征作了重新厘定和种的归并。  相似文献   

10.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和柯坪地区达瑞威尔期末期至凯迪期中期地层发育良好,大湾西沟剖面、四十场剖面和铁热克阿瓦提剖面地层保存良好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20属36种疑源类,以棘刺类、光球类和梭形类占优势。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疑源类组合与国内、外同期组合对比表明晚奥陶世疑源类古地理分区性减弱,部分疑源类分子分布仅限于晚奥陶世,且古地理分布广泛,具有生物地层学对比的潜力。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数条剖面疑源类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的不同可能与小环境的差异有关。本研究中疑源类属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趋势和柯坪地区海平面变化一致,反映了萨尔干组到其浪组下部有一次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蛾类标本鉴定和资料整理,共得到蛾类12科245属549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夜蛾科Noctuidae136属364种,物种数量超过20种的分别有卷蛾科Tortricidae 24属36种,天蛾科Sphingidae 13属30种,灯蛾科Arctiidae 19属25种和木蠹蛾科Cossidae 8属25种;物种数超过10种的有尺蛾科Geometridae 13属18种,螟蛾科Pyralidae 14属17种和舟蛾科Notodontidae 8属17种;其余几个科种类均少于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中,新疆蛾类以古北界为主,种数占到了434种(79.05%),其他动物地理区划组成类型仅115种(20.95%)。属级区系类型与种级基本一致,古北界162种,占总数的66.12%;古北界+东洋界共有58属,占23.67%,两种分布型占总数的89.79%。在中国动物地理中,新疆蛾类与蒙新区关系最为密切,共计245种(44.63%),其次是蒙新与华北共有56种(10.20%),蒙新与青藏共有52种(9.47%),其他动物区系组成较少。属级的区系类型以蒙新区为主,与同处古北界的东北区、华北区和青藏区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塔尔玛桥东-扎扛一带是近年发现的藏北地区第二个有可靠生物化石依据的奥陶系出露区。描述的鹦鹉螺化石是该区鹦鹉螺化石的一小部分,包括1新属、2新种和1未定种,分别是Taermaocerasgen.nov.,Taer-maocerasregularegen.etsp.nov.,Taermaocerasovatumgen.etsp.nov.及Taermaocearssp.。  相似文献   

13.
新疆二叠纪西蒙螈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西蒙螈类一新属——乌鲁木齐鲵,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好的迷齿两栖类化石。  相似文献   

14.
据对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新疆乌尊布拉克剖面(筵)类化石的研究,建立5个化石组合带,由下而上依次为Beedeina-Fusulinella组合带、Rauserites postarcticus-Quasifusulina paracompacta组合带、Praepseudofusulina-Carbonosch...  相似文献   

15.
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两幕之间,海洋底域繁盛着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它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历程短暂。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个动物群时,常把有铰类腕足动物作为重点,而无铰类只被简单描述或列出名单,整体面貌不明。无铰类化石尽管材料有限、研究基础薄弱,但只就属的数目而言,占据了全球赫南特贝动物群总属数的近1/5,其群落、演化和环境意义不可小觑。文中专门记述上扬子区(华南古板块)观音桥层(赫南特早中期)与缅甸曼德勒地区(滇缅马苏古地体)Hwe Mawng紫色页岩段(赫南特中期)所产赫南特贝动物群的无铰类化石,计有3目、4超科[Linguloidea(舌形贝超科)、Discinoidea(平圆贝超科)、Craniopsoidea(似髑髅贝超科)和Cranioidea(髑髅贝超科)]的10属、12种,包括5个命名属种[Plectoglossa cf. davidsoni (Barrande),Schizotretinia cf. euxina (Havlí?ek), 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 (Rong),Petrocrania cribrum (Temple),Xenocrania haimei (Reed)]和7个未定种(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sp. 1,Petrocrania? sp. 2, Pseudolingula? sp. 和Orbiculoidea sp.),其中,Pseudolingula? sp.和Orbiculoidea sp.两个未定名种因标本不佳,未正式描述。其中,以Pseudopholidops最为常见,其次是Xenocrania和Petrocrania。前两属是华南、滇缅马苏、波罗的卡、阿瓦隆尼亚、佩鲁尼卡等古板块或地体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常见分子。它们已知限于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这可能与化石采集和研究程度有关,但更可能反映奥陶纪末全球气候仍存在分异现象。研究识别了奥陶纪晚期无铰类腕足动物7个目,可归为3个类群:灭绝目(仅神父贝目Paterinida)、消减目(多样性与丰度大幅衰减,尤其是三分贝目Trimerellida和乳孔贝目Acrotretida在Hirnantian销声匿迹)和延续目(适应能力强、忍耐阈值高,成功穿越大灾难的首幕)。这些分类单元对研究奥陶纪-志留纪交界期腕足动物群的多样性、群落生态、生物地理及宏演化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两幕之间,海洋底域繁盛着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它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历程短暂。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个动物群时,常把铰合类腕足动物作为重点,而非铰合类只被简单描述或列出名单,整体面貌不明。非铰合类化石尽管材料有限、研究基础薄弱,但只就属的数目而言,占据了全球赫南特贝动物群总属数的近1/5,其群落、演化和环境意义不可小觑。文中专门记述上扬子区(华南古板块)观音桥层(赫南特早中期)与缅甸曼德勒地区(滇缅马苏古地体)Hwe Mawng紫色页岩段(赫南特中期)所产赫南特贝动物群的非铰合类化石,计有3目、4超科[Linguloidea (舌形贝超科)、Discinoidea (平圆贝超科)、Craniopsoidea(似髑髅贝超科)和Cranioidea (髑髅贝超科)]的10属、12种,包括5个命名属种[Plectoglossa cf.davidsoni (Barrande),Schizotretinia cf.euxina (Havlicek),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 (Rong),Petrocrania cr...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一件龟化石,名为准噶尔新疆龟,新属、新种 (Xinjiangchelys junggarensis, Gen. et sp. nov.),其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这是新疆地区侏罗纪龟类的首次记录.早、中侏罗世是龟类的早期进化阶段,国外材料甚少.文章在讨论了新疆龟的系统分类后,综述了我国早、中侏罗世的龟类记录,并结合泰国近年发现的晚三叠世的龟类,认为亚洲是迄今所知拥有龟鳖类进化各时期记录最完全的地区,是探索龟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南郑县梁山地区中奥陶统宝塔组介形类8属10种,其中包括3新属8新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为该时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增添了新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露头剖面和典型钻井(草1井与托甫2井)剖面柯坪塔格组岩电及生物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央隆起区32口主要钻井的柯坪塔格组进行连井地层划分对比及地震剖面标定追踪。结合对等T0图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柯坪塔格组三段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柯坪塔格组上段分布最广,除麻扎塔格-塘参1-顺南地区以南没有发育外,其余地区均有发育,地层厚度一般在100—300m不等,在顺托果勒地区及方1井区以北分布厚度最大,超过了300m。柯坪塔格组上段总体分布表现出南薄北厚、东西分布不均的特点。柯坪塔格组中段与柯坪塔格组下段分布局限,仅在和4-顺西1-顺南3-塔中32井以北地区有发育。柯坪塔格组中段厚度一般只有40—60m,柯坪塔格组下段厚度一般为200—300m,两者厚度均表现出南薄北厚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锅底坑组是重要的二叠—三叠系过渡序列,本组在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出露广泛,产出吉木萨尔兽以及水龙兽两类二齿兽类.本文报道了在大龙口剖面首次发现的兽头类和迟滞鳄类,这也是此二类群在锅底坑组的首次报道.新发现的兽头类被命名为付氏大龙口兽(Dalongkoua fuae).其鉴定特征包括上颌骨犬后齿齿槽外边缘向背向凹入;切齿有圆形和匙形;切齿和犬齿有微弱的锯齿;齿骨冠状突有显著的收肌窝;反折翼近三角形,有两个平滑的凹陷.锅底坑组目前有3~4属二齿兽类、1属兽头类和1属迟滞鳄类,这一发现增加了其多样性.这些类群都在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直到中晚三叠世才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