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用12—14天胚胎小鼠(C 57 BL/6J),取脊髓及脊神经节原代培养。观察神经元的发育并用GABA抗血清、PAP方法显示GABA能神经元。脊髓神经元呈各种形态大小,随着培养的进行它们的突起和胞体不断生长;脊神经节细胞有不同大小,其体积在培养中保持恒定。随着神经元的逐渐成熟,它们的核质比不断增大。GABA免疫细胞化学阳性脊髓神经元大小不等,可分为两类:1.突起和胞体阳性,核不着色而核仁着色;2.只在突起和细胞膜上有阳性反应而胞体及核为阴性(可能为GABA摄取的结果)。有不同大小的脊神经节细胞呈阳性反应,其胞体及核仁着色而核呈阴性反应。证实了培养条件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的阳性脊神经节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梁哲  农艺 《实验生物学报》1997,30(2):173-181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为模型研究了人胚脊髓提取液对E12-15小鼠脊髓中GABA能神经元和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的营养作用,结果发现人胚脊髓提取液在蛋白浓度为250μg/ml时对GABA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无营养作用,但对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了人胚脊髓提取液中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营养物质,且对特定胎龄的不同的神经元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生长休止蛋白7(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方法 成年SD大鼠12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焦油紫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Gas7基因核酸和蛋白在成年SD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脊髓和脊神经节有较丰富的Gas7 mRNA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焦油紫染色相对照,脊髓灰质各板层神经元均表达Gas7蛋白,与其它版层相比较,后角Ⅱ版层胶状质的小细胞和前角Ⅸ版层的运动神经元显色较深且数量较多.脊髓白质Gas7免疫阳性反应较弱且分布均匀.脊神经节内大型感觉神经元呈Gas7免疫强阳性反应,中、小型感觉神经元为弱阳性反应.结论 本文首次描述了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as7在成年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对脊髓胶状质内GABA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胶状质内有许多GABA能神经元胞体和末梢分布;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未标记的GABA形成输一树突触。未标记的末梢可与标记的GABA末梢形成输一轴突触。此外,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还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标记的GABA能轴突、树突或胞体形成输-轴、轴-树或轴-体突触,即自调节突触。上述结果揭示:GABA能末梢可对脊髓胶状质内其它神经元产生抑制或脱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胶状质内含GAnA的神经结构可形成各种形式的自调节突触,并借此实现其对脊髓功能的复杂调节。  相似文献   

5.
熊波  李怀斌 《蛇志》2004,16(2):1-3
目的 观察眼镜蛇毒对脊髓和脊神经节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眼镜蛇毒注入大鼠右侧大腿后部,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NOS的表达。结果 在眼镜蛇毒注射组,脊髓和脊神经节内的NOS阳性神经元和深染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注入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注入眼镜蛇毒能上调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NOS表达。  相似文献   

6.
蟾蜍脊神经节神经元对外周重复刺激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国蔚  市翠英 《生理学报》1991,43(3):220-226
本工作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并分析了蟾蜍离体脊神经节神经元对重复刺激其外周突(坐骨神经)的反应。所记录的66个神经元的传导速度,刺激阈值和静息膜电位分別为5.3—20.0m/s,0.02—0.10mA 和-50—-80mV。随着重复刺激频率的增加,脊神经节神经元的细胞内动作电位进行性地出现潜伏期动摇或延迟、振幅降低、后超极化减弱和时程延长。与此同时,锋电位分解成 S、NM 和 M 三种亚波成分,并进而出现脱失。S、NM 和 M 成分对刺激频率的跟随能力为 S相似文献   

7.
The effect of GDNF on long-term cultured spinal cord neurons was studied. GDNF could promote spinal cord neurons survival after 7 d or 14 d culture by MTT assay. The effect of GDNF on growth cones, neuron soma magnitude, neurite length and spines formulation of spinal cord neurons in cell culture was observed by phase microscopy, Nissl stain and NSE 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DNF had significant trophic effects on long-term cultured spinal cord neurons.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为模型研究了人胚脊髓提取液对E 12—15小鼠脊髓中GABA能神经元和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的营养作用,结果发现人胚脊髓提取液在蛋白浓度为250μg/ml时对GABA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无营养作用,但对DNY能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了人胚脊髓提取液中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营养物质,且对特定胎龄的不同的神经元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等方法对原代培养大鼠脊神经元的形态及其纽蛋白(vinculin)分布进行研究。方法: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用细胞松驰素D(cytochalasinD)-丝状肌动蛋白解剖处理细胞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细胞内纽蛋白的分布,结果: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可见2-4个细长的突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姑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均有分布,细胞松驰素D处理细胞后,神经元胞体变大,轮廓不清,突起增多,变矩,变粗,多分支且分支末端膨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在核周的人布明显增加,而且在突起内的分布则变得不连续,呈散在点状。结论:丝状肌动蛋白(filemental-actin,F-actin)的完整性对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形态是必需的,神经元形态的变化与纽蛋白分布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铈法显示脊神经节神经元初代培养细胞的TMP(三偏磷酸酶)活性。方法应用电镜酶组化技术,以铈作为捕捉剂代替常规以铅作为捕捉剂来检测观察脊神经节初代培养的神经元内溶酶体的TMP活性。结果脊神经节神经元初代培养细胞内存在TMP阳性的溶酶体,其TMP阳性反应颗粒较常规以铅作为捕捉剂来显示溶酶体不仅孵育液充分溶解呈清亮透明,电镜下反应产物颗粒也微细均匀,而且避免了反应产物的扩散及非特异性沉淀。结论以铈作为捕捉剂来检测溶酶体的TMP活性用于电镜下观察,其方法稳定、易行,是一种能很好显示溶酶体标记酶的电镜酶组化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脊神经节神经元外周突分支对初级感觉传入冲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应用0.75%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充灌玻璃微电极,在蟾蜍脊神经节(SG)神经细胞进行细胞内电位记录,并注入HRP标记被记录细胞,观察细胞的电活动及形态学特征。HRP呈色反应的组织学结果表明:SGA类细胞外周突有明显分支。电刺激与同一SG神经元相连的两支脊神经纤维细束,于背根进行轴突内记录,结果观察到传入冲动出现“中断”、“缺失”与“增多”的现象。实验结果显示,SG神经细胞外周突分支的存在能改变感觉传入冲动的序列和频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商城肥鲵的脊髓和脊神经节的石蜡切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商城肥鲵的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白质外有3层膜包围,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常规染色显示脊神经节位于脊神经后根,外包被膜,呈不规则的卵圆形,神经节内的细胞有两种,一种为节细胞,胞体圆形或者卵圆形,大小不等,根据胞体的大小又可分为大脊神经节细胞和小脊神经节细胞;另一种细胞叫做卫星细胞,包裹在脊神经节细胞的周围。BDNF和IL-1α一抗均显示脊神经节细胞呈阳性,卫星细胞呈阴性,前者大神经节细胞阳性明显强于小神经节细胞,后者两种神经节细胞的阳性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等方法对原代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及其纽蛋白 (vinculin)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 ,用细胞松弛素 D(cytochalasin D) -丝状肌动蛋白解聚剂处理细胞后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细胞内纽蛋白的分布。结果 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可见 2~4个细长的突起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在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均有分布。细胞松弛素 D处理细胞后 ,神经元胞体变大 ,轮廊不清 ,突起增多 ,变短、变粗 ,多分支且分支末端膨大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纽蛋白在核周的分布明显增加 ,而在突起内的分布则变得不连续 ,呈散在点状。结论 丝状肌动蛋白 (filem ental- actin,F- actin)的完整性对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形态是必需的 ;神经元形态的变化与纽蛋白分布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纯化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和比较三种不同纯化神经元的方法,以便提供一种纯化效率较高的纯化技术,神经细胞取自于胚胎12-14天小鼠脊髓,应用药物法、差速贴壁法、磁珠包被抗体反应法对神经元进行纯化,然后用NSE免疫组化反应和NSE-ELISA法比较三种不同纯化方法在不同培养时间24、36、48、60、72、84hrs得以神经元的纯度和显示其数目的OD值。结果发现,磁珠包被抗体反应法神经元的纯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纯度可达95%以上,而差速贴壁法所得神经元在培养24hrs后呈现下降趋势,72hrs后可达60%,药物法则阳性神经元比较稳定,但纯度较低,一旦停药,则呈现下降趋势84hrs后达到56%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GDNF对体外培养各个时期的脊髓神经元的作用。通过MTT法检测GDNF对脊髓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发现GDNF能促进培养7天及14天的神经元存活。 通过活体观察、尼氏染色、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GDNF对脊髓神经元生长锥数目、胞体大小、突起长度及分枝、侧棘形成的影响,发现GDNF对体外培养1—3周的脊髓神经元有明显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斑迷蛱蝶视觉系统中GABA和5-HT能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华  李一娜  暴学祥 《动物学报》2004,50(5):770-777
采用树脂石蜡(Colophony-Paraffin,CP)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首次报道了GABA和5-HT两种神经递质在白斑迷蛱蝶视觉系统(复眼及视叶)中的分布。与以往所报道的昆虫不同,白斑迷蛱蝶复眼中部分光感细胞对GABA和5-HT抗血清产生免疫反应。每侧视叶中约有2600多个GABA能阳性神经元,它们共分为6群。其中3群位于外髓附近(M1-3),另外三群位于内髓复合体边缘(LC1-3)。GABA能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在整个视叶的3个神经纤维网中都有分布。相比之下,视叶对5-HT抗血清的反应较弱,视叶神经纤维网中不存在代表5-HT阳性反应的粗大静脉曲张状纤维,只有一些排列规则的细小纤维。每侧视叶只有位于外髓附近的25个神经元呈现阳性反应,它们的分布位置与部分M3群的GABA能样神经元相同。本文还探讨了5-HT和GABA在调节视觉信息时可能发挥的作用[动物学报50(5):770—777,2004]。  相似文献   

17.
小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在体外共培养状态P物质神经元的形态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利用体外培养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物质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形态做了观察,发现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为圆形成近似圆形,胞体直径大约为28μm,突起较长,可有多级分枝。脊髓细胞中P物质反应阳性胞体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直径大约为13μm左右,其突起有单极、双极和多极。在这种共培养状态下,P物质阳性反应纤维均比较纤细,但有的少见膨体,有的则膨体多见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明,大鼠或小鼠经束缚应激10h后,血清中出现一类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它的产生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本研究主要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 GABA 降解酶抑制剂氨氧乙酸(AOAA,25mg/kg),升高脑内GABA 含量后,几乎完全阻断应激后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安定可增强GABA 与 GABA_A 受体的亲和性,给小鼠腹腔注射安定20mg/kg,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也有明显降低。相反,注射 GABA 合成和释放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 24mg/kg),降低脑内GABA能神经元功能,可加强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以上实验结果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应激时脑内GABA能神经元具有对抗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整体猫单细胞生理特性鉴定和细胞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显示了一些脊髓背角深层广动力范围型痛敏神经元有背侧树突延伸至背角浅层.并结合包埋后免疫,电镜显示这种神经元可通过分布于背角胶质层的树突接受大量P物质和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末梢的支配.由于后者主要来源于C类纤维,由此可以推测在背角浅层C类纤维介导的部分痛信息,可直接以单突触方式转送至背角深层的痛敏神经元.背角浅层的GABA免疫反应阳性轴突可与标记的远端树突形成突触,支持通过突触后抑制对脊髓痛觉传递发挥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5株生物合成GABA酵母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果表皮、果园土、酒曲、泡菜等场所分离筛选到5株产生1-氨基丁酸(GABA)酵母菌菌株,其中4#酵母菌株的GABA产量最高,为3.653g/L。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5株酵母菌株分别鉴定为3#属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和LJ3属于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MQ属于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JQ属于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