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脑组织中,常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与偏瘫,有的还同时出现失语或语言障碍。脑血栓形成:其原因由于动脉内膜发生病变后,脑血管内腔变窄或闭塞,主要症状是肢体瘫痪、眩晕等。脑栓塞是由于赘生物脱落后进入脑血管,使脑血管栓塞,临床表现主要发生肢体瘫痪、失语等。敷磁法:用小磁片贴敷于穴位,上肢取穴肩骨禺、合谷、曲池、外关、中渚;下肢取穴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等。每次贴敷4~5穴,磁片表面磁场强度0.06~0.15T。旋磁法:取穴百会、曲池、大脑皮质运动区…  相似文献   

2.
骨质增生、脑血栓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到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临床分析,骨质增生多由跌打损伤,五劳七伤等引起,脑血栓是脑部血液瘀滞而成,神经阻滞,头缺血液的供养,不受支配而肢体偏废。笔积累四十年临床经验,配合五行针治愈了多例颈椎、腰椎节骨质增生患,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360例疗效分析(摘要)广西王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递通,黄锦欢537000蝮蛇抗栓酶具有去纤、降粘、解聚、扩张血管的作用,本文报告用该药治疗脑血栓形成360例,并对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本组360例中,男258例,女...  相似文献   

4.
于洪德  南宝贵 《蛇志》1990,2(4):34-3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s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血管腔闭锁,血栓形成,最后导致肢体坏死。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继发性神经及骨质改变。以往人们常注意其肢体血管神经方面损害,多从血管造影,血液化学和血液动力学方面加以研究。但在临床上,由于该病骨质损害有时则影响到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对收治46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中92例做了X线平片检查(其中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血管栓塞症等所致血管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谢阳清 《蛇志》1999,11(1):28-29
精纯抗栓酶治疗脑梗死已多见报告,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对蛇毒类制剂能否溶栓的确切疗效一直持怀疑和争论态度。但本人根据精纯抗栓酶能改善血液粘稠度,溶解血中微血栓的机理,在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作了对照,发现用精纯抗栓酶组...  相似文献   

6.
蝮蛇抗栓酶的临床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一明 《蛇志》1992,4(1):46-48
蝮蛇抗栓酶是一种从蝮蛇毒中提取的酶制剂。是以精氨酸酯酶为主有去纤、溶栓、解聚,扩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肿瘤等多功能抗凝作用的新药。经临床观察对脑血栓、脉管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20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以往认为其副作用发生率低,随着抗栓酶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发现它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现结合文献概述如下.1 一过性反应,可有发热,出汗、头痛、头胀、头晕、嗜睡、肢痛、肢体水肿、肢体发热等,一般不须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魏氏等治疗冠心病50例,仅2例出现头晕、头痛.毕氏治疗冠心病50例有3例出现头晕,5例出现胸闷、气促、韩氏治疗脑血栓100例,有8例出现面部浮肿、陈氏等治疗脑血栓184例,有56例出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胸腺肽α1对慢性乙肝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肝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外,用胸腺肽α1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4 /CD8 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穴位注射胸腺肽α1能明显提高慢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兔脑皮层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缘流厚度的变化。方法: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比较家兔脑皮质动脉内缘流厚度在正常、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的不同。结果:在血管直径为74.87±3.26μm的血管中血液缘流厚度在病理状态下随血管的舒张、收缩而发生改变;而在血管直径为94.33±2.84μm的缘流厚度在血管收缩时发生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模型中血液缘流厚度随血液的流变性质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上颌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均在扳机点、迎香、下关、听宫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药物,穴位注射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将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一个疗程前后的疼痛量表评分结果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均大于90%。结论本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1方法1.1秋水仙素注射挑选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每个体重(5±0.2)g,确定秋水仙素的注射剂量为0.1mL,注射质量分数分别是1×10-3mg/g、2×10-3mg/g、3×10-3mg/g4×10-3mg/g、5×10-3mg/g、6×10-3mg/g(体重),用微量注射器于第1与第2腹足之间腹肌注射,对照组注射0.1mL的生理盐水,作用时间24h,取出卵巢、精巢、触角腺、肝胰腺、心脏、鳃,分别制片。1.2细胞低渗处理除去表面脂肪,用生理盐水洗涤后,转移到尖底离心管里,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超声震荡仪打散细胞,在进行1500r/min的离心8min。然后用吸管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0.4%KCl至8mL,于37…  相似文献   

11.
局部溃疡是毒蛇咬伤的合并症之一,由于农村目前医疗条件差,许多毒蛇咬伤未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形成严重蛇伤局部溃疡,我院自1989年——1990年共收治严重蛇伤局部溃疡5例,采用植皮或带血管皮辨修复手术,全部成功,达到溃疡创面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文5例中,男4例,女1例;局部溃疡部位及病情:大腿1例,溃疡面积15×20cm,创面并有化脓性感染;手2例,面积为4×6cm,5×8cm,肌腱、骨质外露变性坏死,手功能严重障碍,足2例,面积9×12cm,12×16cm,肌腱、骨质外露变性坏死,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治疗方法:蛇伤局部溃疡入院后立即在无菌条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与降纤酶综合治疗脑血栓形成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进军  蒋小萍 《蛇志》2001,13(3):17-19
目的:探讨高压氧与降纤酶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把124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42例采用高压氧加降纤酶治疗;B组38例采用降纤酶治疗;C组44例采用常见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率80.36%,同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等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治愈率61.3%;C组治愈率52.3%。三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与降纤酶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和单纯降纤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血液粘调度,是治疗脑血栓形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在动物离断肢体模型中快速恢复通血的实验基础应用,研究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实验幼猪离断肢体维持通血效果的评价。方法:20只实验幼猪随机分为A、B两组,制成后肢完全离断模型模型,采用内径为2.0 mm、外径2.5mm的血液导流管,A组长度10 cm;B组长度20 cm,进行血管桥接后定期观察血液导流管通畅性,观察终点为血液导流管完全堵塞,血管超声探测仪无血流信号,远端血管搏动消失,离断肢体以远皮下毛细血管网无渗血。比较两组到达观察终点的时间有无差异。结果: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后,离断肢体远端股动脉的远端有搏动,血管超声探测仪可检测到血液导流管内有血流信号,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液导流管动脉段逐渐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导流管段逐渐形成附壁血栓,远端血管搏动及皮下毛细管网渗血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血流信号消失,两组到达观测终点的时间分别为A组365±47.4 min;B组359±31.5 min,两者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度在10 cm-20 cm的小口径血液导流管在实验动物离断肢体血管通血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口径血液导流管能够用于动物离断肢体的血管临时桥接,维持通血时间可达6-8小时,有效通血时间长。实验数据说明小口径血液导流管适合于动物离断肢体模型中的血管桥接,在下一步临床应用中在四肢复杂血管损伤中有着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4例神经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每天呕吐次数、每次呕吐时间及控制呕吐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呕吐次数及呕吐时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可改善神经性呕吐患者的症状,止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外阴白色病变24例,用穴位注射治疗,选用气海,曲泉(双侧),血海(双侧),气穴,足三里(双侧),每次选3个穴位,5穴轮换,予注入胎盘组织液与vitB12混合药液,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100%,总显效率87.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清栓酶治疗脑血栓250例疗效观察(摘要)解放军第187医院李吉良用清栓酶(青峰制药厂生产)常规治疗脑血栓病250例(男176例,女74例,年龄37~81岁,51~80岁最多,占185例,74%)。疗效满意,临床治愈63例(25.2%),显效96例(3...  相似文献   

17.
在用蝮蛇清栓酶治疗脑血栓、脉管炎、冠心病等有良好效果的启示下,我院用清栓酶治疗一例二尖辨前叶赘生物患者,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姚某某,男性,25岁,医士。住院号801,因反复胸闷、心悸七月余,1988年6月22日上述症状再发来我科留医,病情无明显好转,于88年7月5号转院到南溪山医院诊治,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二尖瓣前计有-0.3×0.9cm赘生物。住院用复方丹参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 例老年髋部骨折,其中4 例股骨颈骨 折,4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左侧肢体3 例,右侧肢体5 例。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和双侧髋关节CT 资料,运用Mimics软件和abaqus 软件对健侧股骨近端进行重建和计算出该模型的密度。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组腰椎骨密度为(-4.05± 0.24) g/cm2,三维有限元模 型密度为[(1.15± 0.02)× 106],均低于股骨颈骨折组的(-3.15± 0.54) g/cm2,[(1.34± 0.06)× 1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腰椎的骨密度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r=0.881,P=0.004)。结论: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 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老年髋部骨折部位与骨密度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哈慈五行针的主要功效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磁针点压在穴位上,让磁力线进入身体,刺激穴位引发兴奋。组织兴奋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由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控。二是磁场作用于体内血管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电荷,使聚集的红细胞分散,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而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是诊断血瘀症的重要依据。哈慈五行针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和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指标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血瘀学说的活血化瘀治疗是祖国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内容。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此理论进行验证和研究,是很有必要和…  相似文献   

20.
黄忠辉  滕伟  陈盈  王琴梅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12):1817-1827
研究氧化海藻酸——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两性刷型共聚物 (Algin-a-te-graft-PEI, Alg-g-PEI) 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质粒 (pVEGF) 复合后对体内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细胞和斑马鱼实验检测了Alg-g-PEI/pVEGF复合物的毒性;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评价了Alg-g-PEI对DNA的保护作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和斑马鱼模型,选用PEI 25K/pVEGF作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观察复合物对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Alg-g-PEI对质粒有较好的保护作用;Alg-g-PEI/pVEGF复合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斑马鱼毒性,能显著促进CAM和斑马鱼的血管生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当pVEGF用量等于2.4 μg/CAM时,复合物对CAM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血管面积和CAM面积比 (VA/CAM) 为44.04%,高于阳性对照组 (35.90%) 和空白对照组 (24.03%) (**P<0.01)。复合物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随氮磷比 (N/P) 的增加而增强,其中N/P=110时,血管新生最明显:肠下血管总长度和面积分别为1.11 mm和1.70×103像素,高于空白对照组 (0.69 mm和0.95×103像素) (**P<0.01) 和阳性对照组 (0.82 mm和1.11×103像素) (**P<0.01) 。综上所述,Alg-g-PEI/pVEGF能于体内促进血管生成,该载体有望用于临床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