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对稻蓟马Thrips oryzac Williams的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结果。 一、稻蓟马在稻田及植株上的分布 1.分布与品种布局的关系 一般说,不同品种混栽区较同一品种成片区,稻蓟马发生量大、为害重。混载区因品种不同而生育期参差不齐,往往在秧田和分蘖期稻田内,稻蓟马集中发  相似文献   

2.
历年,我社防治稻蓟马一般使用乐果、滴滴涕、苏化203、马拉硫磷等乳剂,虽能控制危害,但因残效期较短,必须隔4—5天防治一次,才能奏效,结果增加用药量、施药次数。治虫季节,正值“三抢”,顾此矢彼,容易忽视秧田治虫;秧苗蹲长不壮,移栽后影响大田早发。 1977年,我们推广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后季秧田稻蓟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秧苗露青后,每亩用呋喃丹颗粒剂3斤加细泥30斤拌成毒土,于湿润秧板上撤施,一般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残效期长达30  相似文献   

3.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在很多稻区已成为水稻的重要害虫。我们在1973年初步研究的基础上,1974年在东台县安丰公社、富安公社开门办学期间,得到东台县农业局、安丰、富安两公社的支持,并同当地贫下中农、农业技术人员相结合,对稻蓟马为害习性、消长规律、发育积温、测报和防治技术等作了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麦水蝇又叫水稻水蝇,除为害水稻、碱草、冰草、看麦娘、野燕麦、游草等植物外,在陕西、甘肃两省尚为害小麦、大麦、青稞等。 在甘肃省武都县川区(海拔1,000米左右),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4月中旬孵化,卵期7—10天。4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期12—15天,5月上旬化蛹,蛹期10—12天,5月中、下旬羽化。 在岷县(海拔2,300米左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5.
<正> 稻蓟马Stenchaetothrip biformis(Baghall,1913)是我国南、北主要稻区(约18—34°N)水稻前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加重,因此在稻田期及本田分蘖期不得不用农药压低虫口密度,以确保稻苗早发快长。若能采用抗性品种,减少水稻前期用药次数及用量,这是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值得提倡的措施。目前国外,如印度和孟加拉国对抗稻蓟马品种的筛选已进行了一些工作,并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和品系。我国水稻品种资源丰富,是否有抗稻蓟马的抗源存在,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1982年我们利用我院农学系收集的八百余个水稻材料中的244个进行了初筛,以期对筛选的方法、标准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翅叶蝉(又称小白翅叶蝉)Empoasca subrufa(Motschulsky)是我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5、6月往往暴发成灾,据在埔前稻区观察,主要为害早、中稻和秧苗,晚稻则发生较轻,个别年份早插和翻秋品种也受其害,冬春危害小麦。白翅叶蝉在我县,每年发生四代,第一代危害早、中稻,第二代危害早稻中迟熟种、  相似文献   

7.
荠菜的细胞学观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荠菜属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也是油菜品种改良的种质资源。1992年我们首次测得荠菜种子的芥酸含量为1.34%,硫苷含量为12.64μmol/g。荠菜的抗逆性强,耐瘠抗旱。因而,荠菜应是油菜双低(芥酸、硫苷)和抗病育种的可贵资源。赵合句于1970年起,用荠菜与油菜杂交,1983年获得杂交种子,现已选育出数个优质抗病高产的油菜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葡萄天蛾 Ampelophaga rubiginosa 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天蛾科。我们自1963年观察以来,只见为害葡萄。山西省内分布较为普遍。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毫米左右,展翅90毫米左右,体翅茶褐色。 卵 球形,直径1.5毫米左右,淡绿色。 幼虫 老熟时体长80毫米左右,绿色,背面色较  相似文献   

10.
<正> 粟叶甲Oulema tristis(Herbst)又名谷子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陕北主要为害谷子和糜子,偶而为害小麦、高粱、玉米。 该虫在延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产卵于谷子、糜子叶背面,卵期  相似文献   

11.
梨茎蜂Janus piri Okamoto et Maramatsu在浙江省梨栽培地区普遍发生,成虫产卵为害梨树新梢,有些梨园连年受害严重,满园断梢累累。为了做好防治梨茎蜂工作,保护春梢正常抽发,于1974年及1975年在杭州植物园定植4、5年的梨园内,对其为害和发生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 bifornis(Ba-gnall)已是太湖稻区单季晚稻苗期的主要害虫,它不仅造成秧苗叶片卷缩、叶尖枯黄,严重为害时秧苗成片焦枯,造成缺秧。目前已成为该区培育水稻壮秧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作者的研究,认为稻蓟马的生长和发育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现将1982年的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研究方法 供试品种是单季晚稻的苏粳二号。在秧苗  相似文献   

13.
田间茌梨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茌梨叶片田间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含糖量与比叶干重都呈双峰曲线变化。气孔开度日变化与光合速率日变化同步;二氧化碳补偿点和光下呼吸率呈抛物线变化。光合曲线的高峰出现于环境因子(如光强、温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和CO_2含量等)的最佳组合时。  相似文献   

14.
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 d后,1.8%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达90.52%,20%三唑磷的防治效果为40.12%,18%杀虫双的防治效果为67.77%;阿维菌素乳油比杀虫双和三唑磷防效分别提高22.75和50.4个百分点,且防效时间长、经济省力、无药害现象发生,在水稻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荸荠白螟(Scirpophaga nivlca Fab.)俗称荸荠螟、白螟。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大多数县均有分布。幼虫为害荸荠、席草、甘蔗等植物。在本地区主要为害水生植物荸荠的地上部分(茎、叶)造成荸荠(食用球茎)减产。同时茎叶为害后,不能编织草帽等物品,失去利用价值。 本地区每年发生3—4代,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第三代幼虫为害最严重。因成虫有选择性产卵习性,凡长势好的田块,为害最严重,枯心苗多达60%以上。有明显的枯心塘(和水稻三化螟一样);也有虫伤  相似文献   

16.
为害高粱的钻心虫包括高粱条螟、玉米螟等由于种类复杂,给防治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以哪种钻心虫危害高粱最为严重,尚不十分清楚。我所在1964年进行了一些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春分(3月20日)时通过高粱秸秆的剥查,发现三种越冬钻心虫,列表于下。 从上表看出,在高粱茎秆内越冬的主要是玉米螟。 从5月底开始,以五点取样法,每点20株,定点每3天调查一次卵情。从高粱全生育期调查结果来看,大都是玉米螟的卵块,少数是粟灰螟的卵块,很少发现高粱条螟卵块,仅在5月29日、6月8日两次调查粟灰螟卵块时,共发现三块高粱条螟的卵块。  相似文献   

17.
警纹地老虎[Euxoa exclamationis (L.)]自我国新疆开始发现后,西北其它各省(甘肃、宁夏)陆续有报导,作者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研究小地老虎时也发现该虫。现将1963-1964年初步观察的结果简报如下。 该虫在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地,主要在秋季以末代幼虫为害马铃薯、甜菜、萝卜、白菜和大葱等,特别对马铃薯和萝卜为害尤烈。其秋季为害方式与春夏间小地老虎、黄地老虎为害幼苗的情况不同,大多是幼虫在土  相似文献   

18.
<正> 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ricius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仅分布于西昌、宁南、会理3县。我们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发现该虫在西昌地区每年发生一代,每世代历期214天。 在室内,4月上旬(2~8日)卵开始孵化,4月中下旬(15~27日)为盛孵期。在野外,4月中旬可见到蝻,蝻体色黑褐,腹部有黄色及红色斑点。初孵蝻活动范围极小,3天后其范围扩大,并出现群体迁移现象,寻找可取食的农作  相似文献   

19.
<正> 两色茧蜂Odontobracon bicolor(Enderlein)属茧蜂科,是双条杉天牛幼虫的一种寄生天敌。 雌蜂体长10—15毫米。头、胸、并胸腹节及前足转节为橙红色,其余各部为蓝黑色。触角丝状,54节密被纤毛。复眼近圆形,单眼三角形排列。翅有4个小钩。产卵管长7—12毫米。雄蜂体长6—11毫米。卵长2毫米,乳白色,孵化时透明无色。幼虫乳白色,体内遍布透明液泡。蛹为离蛹,长20—25毫米,淡黄色。 在日平均温度28.5℃,相对湿度88%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21—28天,其卵期1—2天,幼虫期4—6天,蛹期16—20天。成蜂寿命17—88天。  相似文献   

20.
<正>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Schiffermuller)严重为害小麦、玉米、棉花等粮食和经济作物。1978年Bestmann等报道黄地老虎的性诱剂是顺-5-十碳烯醋酸酯(Ⅰ),并进行了合成。我们根据现有条件,用己炔为原料合成了黄地老虎性诱剂,并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