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肿瘤抑制基因研究新进展:多种瘤抑制基因MTS分子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发现了多种瘤抑制基因。它们分别编码两种蛋白:前叫做P16蛋白,抑制依赖细胞周期素激酶。后比P16小20多个残基,功能推测与P16相近。MTS1基因与P53相比,它在75%的各种癌细胞中发生缺失;而P53基因的缺失率在各种癌细胞中为50%。P16蛋白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固有蛋白,而P53控制细胞增殖周期要通过P21间接发挥抑制作  相似文献   

2.
外源性Rb基因对平滑肌细胞p2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p2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观察Rb蛋白的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并以细胞形态观察和β-半乳糖苷酸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结果发现,外源性Rb基因导入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后,诱导p21基因表达,使Rb主要怍于非磷酸化状态,引起约70%的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平滑肌细胞发生衰老。结果提示,Rb基因通过诱导p21基因表达以调节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衰  相似文献   

3.
观察Sim2基因对PC12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初步阐明Sim2基因在Down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脂质体法将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PC12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mSim2基因在PC12细胞的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E(cyclin E)和p27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RT-PCR结果显示,瞬时转染pcDNA3-mSim2的PC12细胞中有明显的mSim2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转染mSim2后,处于G0/G1期的PC12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 (P<0.0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转染mSim2的细胞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p2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以上结果表明,mSim2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在Down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mfold程序对锤头状核酶(ribozyme,Rz)和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因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合成锤头状Rz基因,通过RT-PCR扩增获得大鼠细胞周期蛋白D1目的基因,将Rz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分别克隆入载体pGEM-3Zf( )中,体外转录Rz基因和靶基因并进行切割实验;将Rz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重组得到Rz真核表达载体pLXSN-Rz,将其转染入HSC-T6细胞,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用RT-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针对目的基因的832位点设计合成了Rz832,成功获得Rz832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mRNA的体外转录载体pGEM3Zf-Rz832和pGEM3Zf-cD1,经体外转录出Rz832(105nt)及细胞周期蛋白D1mRNA(1079nt)。体外切割实验证实Rz832能够特异性切割细胞周期蛋白D1mRNA,产生1014nt和65nt的切割产物,切割效率为80%。所构建的pLXSN-Rz832经酶切电泳、PCR鉴定显示,插入的Rz832序列大小约为57bp,与预期结果相同,经测序证实Rz832序列正确。转染pLXSN-Rz832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s)细胞周期蛋白D1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仅为对照组的42.22%(t=-193.443,P<0.01),结果表明:Rz832能够在体外特异性切割细胞周期蛋白D1mRNA、并在HSC-T6细胞内有效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以体外培养的不同代龄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 B S)为对象,紫外线诱导 D N A 损伤后,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特性、细胞周期、 D N A 修复变化等细胞应答以及 gadd153、p21 W A F1/ C I P1/ S D I1、p53 等基因的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紫外线诱导 D N A 损伤后,衰老(> 55 代)2 B S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改变不如年轻细胞(< 30 代)显著;不同代龄的细胞损伤后均出现 G1 期阻滞现象,年轻细胞 G1 期阻滞率明显高于衰老细胞( P< 005);衰老细胞总的修复能力较年轻细胞明显下降( P< 001);同时,gadd153、p21、p53 等的可诱导性均低于年轻 2 B S细胞.由此,分别在细胞水平与基因水平反映了衰老细胞经紫外线照射损伤后的细胞应答变化与修复机能减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技术和PCR-SSCP技术对高、中、低分化大肠腺癌、癌旁粘膜、正常粘膜及大肠腺癌型息肉的P21、P53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大肠腺癌P21、P53蛋白表达比大肠腺瘤增多,但增加不显著(P〉0.05),二组均比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P〈0.01),大肠腺癌k-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率比大肠腺瘤、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 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化疗药物5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分别作用于HT-29及SW620细胞,另外将已转染wt-p53基因的大肠癌细胞用5-FU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分析上述干预条件下细胞中p53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wt p53基因联合5-FU组及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wt-p53基因能增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wt-p53基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5-FU则降低其蛋白表达,与5-FU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而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降低在细胞预先转染了wt- p53基因时会被抑制;wt-p53基因与5-FU联合使用能提高大肠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提示,wt-p53基因可提高大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并抑制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降解,从而提高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将包含RASSF1A基因的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9706,建立稳定转染细胞克隆,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内成瘤特性.结果: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EC9706细胞中RASSF1A蛋白表达增加;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中G1/G0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减少;EC9706细胞的裸鼠致瘤能力被抑制.结论:RASSF1A基因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该基因诱导凋亡、抑制增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蛋白B1、D1和E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构建带FLAG标签的细胞周期蛋白B1、D1、E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乳腺cDNA文库为模板,分别扩增细胞周期蛋白B1、D1、E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克隆到pcDNA3-FLAG真核表达载体上;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瞬时转染法,将重组正确的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检测细胞中的FLAG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显示构建了正确的FLAG-Cyclin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克隆的载体都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分子大小相符的重组蛋白。结论:构建了FLAG-CyclinBl、FIAG-CyclinDl、FLAG-CyclinE真核表达载体,为细胞周期蛋白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甲状旁腺瘤的癌基因——PRAD1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学校,436100)关键词PRAD1细胞周期蛋白D1研究证明,甲状旁腺瘤的癌基因PRAD1就是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基因。周期蛋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细胞转化及癌变。cyclinD1...  相似文献   

11.
脑星形胶质瘤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癌基因Bcl-2、P21及抑癌基因P53、Rb蛋白4种抗体,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脑星形胶质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Bcl-2及P53基因表达在Ⅰ~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染色强度也有明显差异.P21、Rb基因表达在Ⅰ~Ⅳ级胶质瘤中呈上升趋势,但仅在Ⅰ~Ⅲ级、Ⅰ~Ⅳ级之间有明显差异.可以认为:Bcl-2、P53、P21、Rb在胶质瘤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尤其是Bcl-2、P53基因,这些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测定胶质瘤中的Bcl-2、P53、P21、Rb蛋白对于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酵母PHO85结合蛋白PA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酵母调探因了PHO85是一个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蛋白酶(CDK),参与对细胞周期和酸性磷酸酯酶基因表达的调控。冯PHO85为靶分子,利用酵母的染色体基因文库中克隆到了一个新的与PHO85相结合的蛋白因子的基因,利用酵母双杂交(two-hybrid)系统从酵母的染色体基因文加中克隆到了一个新的与PHO85相结合的蛋白因子的基因,将此蛋白质命名为PAP1(PHO85associated  相似文献   

13.
抗酶1基因转染对HeLa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抗酶(antizyme)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抗酶1对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影响.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抗酶1的frameshift位点缺失,随后将突变基因重组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鉴定后转染HeLa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抗酶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抗酶1转染对细胞周期蛋白 D1基因表达的影响.酶切结果显示,抗酶1突变基因成功克隆至pEGFP-N1中.成功转染HeLa细胞后,检测结果显示,抗酶1能够减慢HeLa细胞增殖速度,并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同时受到抑制.实验说明,抗酶1基因能够抑制HeLa细胞增殖,通过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4.
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K4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生物工程获得人重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蛋白 ,作为抗癌药物筛选的分子靶点 .从人HL 6 0细胞中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 CDK4基因的cDNA ,先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 ,再经重组构建供体质粒pFastBac D1和pFastBac CDK4 .重组供体质粒转化感受态DH1 0Bac细胞 ,挑取确证为白色克隆的菌落振荡培养 ,分离制备高纯度杆粒DNA .以重组病毒适量感染昆虫细胞Tn 5B1 4 ,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Tn 5B1 4 (Hi5 )中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Bac to Bac)在昆虫细胞Tn 5B1 4中分别高效表达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 .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 2 0 %左右 ,表达产物经Ni2 + 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 85 %以上 .研究表明 ,昆虫细胞表达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能促进Rb蛋白的磷酸化 ,具有生物活性 .成功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真核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并且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 .  相似文献   

15.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海洋生物胚胎细胞到哺乳动物的细胞周期,主要是在其细胞周期基因产物周期素及P34的调控下启动,运行和脱出周期的;某些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产物如p53,pRB也直接调控着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6.
HBXIP基因对乙肝病毒X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BXinteractingprotein ,HBXIP)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HBXI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bxip ,进行瞬时基因转染,将克隆有HBx基因的pCMV X (分别为1μg、2 μg和3μg)和pcDNA3 hbxip质粒分别和共转染至人H74 0 2肝癌细胞中(总体积分别为5 0 μl) .发现瞬时转染3μgpCMV X质粒后,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为34 4 % ,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 7表达水平发生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1μg、2 μg和3μg时,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上调,但随着HBX水平的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下降;在稳定转染pCMV X质粒的H74 0 2 X肝癌细胞中无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研究发现p2 7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下调,而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上调;当pcDNA3 hbxip质粒与pCMV X质粒进行共瞬时转染时,细胞凋亡发生率由pcDNA3质粒与pCMV X质粒共转染时的2 9 2 %下降为13 3% ,p2 7的表达水平发生了下调,但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瞬时转染一定剂量的x基因可导致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 7、细胞周期蛋白D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SK-1基因表达,结合依托泊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乳腺癌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将依托泊苷分别处理野生型及SK-1敲除型MDA-MB-231细胞,^3H-TdR掺入法分析细胞增殖,Transwell法分析细胞迁移,Western印迹检测SK-1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检验点相关信号因子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内SK-1的mRNA表达量。结果依托泊苷在较高剂量时,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但依托泊苷却呈浓度依赖性促进乳腺癌细胞SK-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将SK-1敲除,细胞迁移率下降,而且可以增强G1期各抑癌基因的激活或高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结论SK-1基因敲除有效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细胞周期的失控与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周期的运行失控可导致各种疾病。细胞周期的超常快速进行或在DNA复制不或有损伤时继续推进,将导致癌变。多种癌瘤常伴随细胞周期蛋白的过量表达;相反地、衰老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常减少。生长因子、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失常,最终均归结到细胞周期的失控。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基因(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 gene,SPARC)过表达对卵巢癌淋巴结高转移细胞(SKOV3-PM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构建SPAR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SKOV3-PM4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后的表达效率,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进行蛋白的细胞定位,细胞计数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SPARC蛋白存在于核周及胞质;过表达SPARC基因后,SKOV3-PM4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各期改变无明显差异;体外侵袭、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KOV3-PM4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SPARC基因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携带人硫氧还蛋白(Trx-1)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检测,为后续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空载体转染的hucMSCs和未转染的hucMSCs作为对照,用重组慢病毒以最佳MOI值感染huc MSCs,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Trx-1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免疫表型,CCK-8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通过EGF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筛选其最佳MOI值为10;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均能不同程度地表达Trx-1蛋白,并且实验组Trx-1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检测发现转染后实验组细胞基本特性无明显变化,而生长曲线则提示转染后实验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构建了携带人Trx-1基因的huc MSCs并能稳定高表达Trx-1,且其细胞学特性无明显改变,为进一步的细胞与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