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20年,法国耶稣会士桑志华(Emile Licent,1876-1952)在甘肃庆阳以北的辛家沟和赵家岔,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有确切出土地点记录的旧石器,这一年也被视作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开端之年。考古学界曾经就这批石器中第一件石器的确切出土时间和地点进行过讨论,最终根据史料确定1920年6月4日在辛家沟黄土层发现的1件石核出土时间最早。长期以来,关于庆阳旧石器发现的经过,乃至石器的数目,多有误传。笔者近日查阅桑志华  相似文献   

2.
李超荣 《人类学学报》2002,21(3):230-230
20 0 2年 5月 2日— 6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超荣应韩国涟川郡和汉阳大学博物馆的邀请参加韩国全谷里旧石器遗址学术讨论会及全谷里旧石器遗迹馆开馆仪式。会议于 5月 3日在韩国涟川郡全谷里举行。汉阳大学裴基同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和韩国考古学者与学生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学者李超荣作的《在中国出土的手斧》报告 ,引起与会者关注 ,并对中国手斧时代、渊源关系、手斧分类和中、韩旧石器文化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 5月 5日全谷里旧石器遗迹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  相似文献   

3.
李浩 《人类学学报》2011,30(3):274-274
2011年4月30日至5月5日,"第二届世界早、中更新世两面器工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落成的韩国全谷里史前博物馆顺利举行。这是国际旧石器考古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十余个国家的近五十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与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行七人参加了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4.
贾兰坡与华北两大旧石器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2002,21(3):171-177
20 0 1年 7月 8日 11时 4 4分 ,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巨擘贾兰坡院士 ,带着对科学、对祖国、对事业的无限眷恋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遥想当年贾老从周口店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的考古实践 ,为我国旧石器考古作出的巨大贡献 ,不由得思绪万千。在贾老的学术成就中 ,最令人瞩目的贡献之一是关于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过去单个遗址简单的器物分类描述的传统研究模式 ,提高到区域文化类型与技术传统发展等综合研究的高度 ,使我国旧石器考古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学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想以此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探索与变革作一个简略的概括性的回顾。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开拓者贾兰坡先生逝世一周年。  相似文献   

5.
张乐 《化石》2007,(2):36-39
了解韩国旧石器考古的学者看到这个题目都不会陌生.对!它仿效于《垂阳介及她的邻居们》.这是我导师高星博士的创意,在送给李隆助先生的退休礼物--一本装有李先生照片的相册上他写下了"李隆助及他的朋友们"的标题.在这里即使冒着侵权的罪名我也要借用一下,因为也许只有这个题目最能体现李先生为韩国旧石器考古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徐钦琦 《人类学学报》2002,21(4):306-306
20 0 2年 7月 1 4— 2 1日第七届《垂杨介及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韩国的丹阳郡隆重举行 ,来自中国、俄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国的学者应邀出席。韩国旧石器学会会长李隆助教授主持了这一盛会。丹阳郡守李建杓先生在会上宣告 :韩国政府已拨下数以亿计的巨款 ,在垂杨介第 3地点兴建“垂杨介博物馆”。 1 7日下午 ,与会全体代表在丹阳乡土文化研究会金在浩会长和李隆助教授的陪同下 ,考察了这一博物馆的新址。我们向韩国的同行表示了衷心的祝贺。这一新馆的建成一定会极大地推动韩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蓬勃发展。这次会…  相似文献   

7.
徐欣  魏屹  牛东伟 《人类学学报》2012,31(4):334+333
2012年7月5~14日,第5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暨第17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畔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隆重举行。来自俄罗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波兰、以色列等9个国家的40余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第四纪地质学家应邀出席。会议由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8.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1,20(4):333-333
20 0 1年 8月 2 0— 2 6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和高星研究员应韩国旧石器考古学会的邀请到韩国参加该学会的本届年会 ,在会上做主题报告并与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两位中国学者先落足于南部港口城市木浦 ,由李宪宗先生陪同考察荣山江旧石器遗址群 ,并在木浦大学博物馆观看出土标本。第二日奔赴光州 ,在光州大学博物馆观察从该地区发掘出土的石器标本 ,并在李起吉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月平遗址。在大田 ,黄慰文与高星受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的邀请分别做了《关于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些问题》和《中国三峡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出土地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E.Licent)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打破了自1882年以来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的中国北方不可能有旧石器的论断, 并揭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序幕。桑志华所发现第一件旧石器的地点有辛家沟、赵家岔两种说法, 文章根据桑志华的《十年行程录》日记及实地勘察确定, 1920年6月4日在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1件石核, 是中国出土的第一件旧石器, 即甘肃省华池县五蛟乡吴家原行政村幸家沟自然村的幸家沟是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的出土地点, 地理坐标36°21'49.00'N, 107°45'41.07'E。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学报》2007,26(1):69-69
2006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同仁及远道而来的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客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文化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物局和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承办。会议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学术研讨,大陆与台湾(闽台)史前文化讨论,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10日-12日,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在陕西省洛南县召开.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南县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持续努力,在洛南盆地系统地发掘了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并发现了十分密集的旷野旧石器地点群.2010年秋季以来,孟洼遗址和张豁口遗址的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遗址黄土堆积地层中发掘出土包括7件手斧在内的大量石制品.来自国内20余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旧石器考古界的40余名学者齐集于此,为洛南旧石器考古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1990,9(3):276-281
1947年本州群马县的一个年轻考古学业余爱好者相泽忠洋在岩宿零层的红色垆坶层中发现了旧石器。1949年7月间,他又在岩宿地区发现了旧石器。相泽的发现促使了明治大学杉原庄介率领专业考古队,在当年九、十月间,对岩宿地区进行了发掘。在9月11日傍晚,杉原从暗褐色的垆坶层中挖到了一件人工打制的椭圆形斧状器。这一发现证明了更新世期间日本列岛确实存在着古人类。目睹这一重大发现的还有杉原的学生芹泽长介和相泽忠洋。在此之前日本考古学界对日本人的起源问题一直流行着一种朦胧的说法, 认为距今数千年前,乘着独木舟的新石器时代人群,不知从何处来到了日本列岛,从此他们繁衍成今天的日本民族。这种说法久久流传,无人怀疑。岩宿的发现鼓起人们向古老地层探求的信心,犹如 “开闸之洪水” ,在各地纷纷发现了为数甚多的旧石器文化遗迹。日本的旧石 器文化研究就这样蓬勃开展起来了,在短短四十年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相伴着激烈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3.
泾河流域旧石器考古工作开展很早,1920年法国神父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地区赵家岔、辛家沟黄土堆积中发现石英质石制品,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开端.在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学者们陆续在属于泾河流域的甘肃庆阳、平凉等地发现牛角沟、寺沟口、楼房子和陕西长武窑头沟、乾县大北沟等旧石器地点,这些发现丰富了泾河流域...  相似文献   

14.
李超荣 《化石》2002,(4):17-17
韩国全谷里是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78年4月京畿道杨州郡东豆川美空军气象预报队值勤人员GregBowen去涟川郡全谷里的汉滩江游园地观光时 ,在附近的一个小丘陵上采集了4件类似旧石器的标本 ,并作了简单标签寄给汉城大学金元龙教授。金元龙和郑永和鉴定了石器标本 ,并指出了石器发现的重要性。后来 ,韩国考古学者在全谷里调查又发现了4个石器地点。1978年11月对全谷里遗址综合地表调查结果在学术界发表以后 ,学术界认识了全谷里旧石器遗址的重要性。从1979年春至2001年春的22年中 ,进行过11次考古调查与…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学报》2007,26(1):69-69
2006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同仁及远道而来的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客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文化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物局和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承办。会议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学术研讨,大陆与台湾(闽台)史前文化讨论,  相似文献   

16.
徐钦琦 《化石》2002,(3):31-31
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暨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会成立大会于2002年5月12~15日在南京、双沟两地举行。来自海内外100多位著名科学家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的代表范蔚茗局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的官员木卡拉先生 ,刘东生院士 ,孙枢院士 ,吴新智院士 ,李吉均院士 ,闵乃本院士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教授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教授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宗培教授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朱敏教授 ,来自韩国的年过八十 ,德高望重的孙宝基教授 ,韩国旧石器学会的会长李隆助教授 ,来…  相似文献   

17.
周振宇  郇勇  刘薇  董杰 《人类学学报》2016,35(3):407-417
石料是石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石料本身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古人类的原料利用方式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石器打制方法、器物组合、甚至石器工业面貌。长期以来,旧石器考古学界对于石料力学性能的判断多基于简单的岩石矿物硬度和结构特征,实际上岩石的力学性能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其硬度和结构的范畴。本文使用力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了解不同原料的力学性能,并将其与遗址出土石制品进行比较研究,尝试探讨岩石本身力学性能与石制品面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方元素”与早期人类文化进化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和分析中国旧石器研究史上有关"西方元素"即西方旧石器文化标志性技术和工具问题的争论,得出三点结论:1)"西方元素"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与西方同类技术和工具大体同步出现的客观现象,两者无本质差别;2)和西方一样,中国旧石器的"西方元素"也有重叠与穿时性.这使得旧大陆两侧的旧石器文化连成一体,难分东西;3)基于以上事实,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迄今已知的旧大陆旧石器文化是过去200多万年间早期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应对全球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迁而反复进行的横贯大陆的双向迁移、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相似文献   

20.
安志敏 《人类学学报》1995,14(2):184-188
日本的前期旧石器──高森遗址安志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高森遗址是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文化,其年代可早到50万年以前(石器文化谈话会,1991;东北历史资料馆,1993),不仅填补了地区上的空白,在探讨亚洲旧石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