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ermplasm,Weismann, and Hydrozo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4.
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收集蔬菜种质资源501份,对已有的1642份蔬菜种质进行了繁种和农艺性状鉴定,入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库(GVG)保存蔬菜种质1400份,同时对182份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或营养品质分析,从中鉴定出高抗资源8份,抗病资源16份;完成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其中包含了1019份已入库保存蔬菜种质的植株或果实图片,实现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网上共享。2003-2005年,共有12个利用优异蔬菜种质资源育成的蔬菜新品种通过广东省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6.
为科学开发利用姜科花卉种质资源,收集84种姜科花卉种质资源进行引种,结合生长情况、观赏特点和经济用途进行引种保存的分析与评价,采用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种质创新。结果表明,84种姜科花卉种质资源引种成活了77种,成活率91.7%,成活种类的开花率98.7%,结果率63.6%。生长状况优的种类占59.5%,生长良好的占7.1%,生长中等的占25%,死亡的占8.3%。分布于中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部分姜科种类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保存,而分布在热带、中高海拔及特殊生境地区的则不适宜。阶段驯化法可用于引种保存工作;有60.7%的种类为多用途花卉。杂交育种法既可创新种质又可转移保存优良姜科花卉基因。  相似文献   

7.
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地1号、宁春4号等50余个春麦品种。1990年宁夏国外冬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带动了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和耕作改制的研究,也引发了宁夏冬麦品种杂交选育的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的杂交选育的工作始于1991年,经过15年的努力,杂交选育出第一批冬麦品种宁冬10号、宁冬11号,2010年在冬麦生产上取代了明丰5088,不仅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第3次更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5次更新,而且使宁夏小麦生产水平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国稻种资源收集、保存和更新现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截止2003年,我国共编目稻种资源77541份,其中各种类型所占百分比大小顺序为:地方稻种(68.68%)、国外引进稻种(12.65%)、野生稻种(9.45%)、选育稻种(6.96%)、杂交稻"三系"资源(2.09%)、遗传标记材料(0.16%);在国家长期库中共保存稻种资源69133份,其中各种类型所占百分比大小顺序为:地方稻种(71.38%)、国外引进稻种(12.16%)、野生稻种(8.09%)、选育稻种(6.52%)、杂交稻"三系"资源(1.54%)、遗传标记材料(0.18%)、其他(0.12%).加强选育品种、品系、突变体的收集和保存;重视国外稻种资源的收集与引进;开展地方稻种的纯系筛选与保存;持续开展稻种资源的繁种更新;开展已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的确认和提供利用,这是今后稻种资源收集和保存工作的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9.
茶梅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茶梅品种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工作,其中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自2002年起,共收集国内外茶梅品种80余种,建立品种资源基地并对其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适于上海地区的品种,并登录新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0.
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及其表型数据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用RAPDI、SSR分子标记及28个表型性状数据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的13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0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73%;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8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9.79%.与RAPD相比,ISSR标记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I)、遗传离散度(Ht)和遗传分化系数(Gst)等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较大,多态性位点比例在亲缘关系较近的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种内较高,说明ISSR有更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并且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RAPDI、SSR的聚类与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能将C.annuum与其它栽培种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1.
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收集到的高粱种质资源168500份,其中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有36774份,占总数的21.8%,美国42221份,占25.1%,印度20812份,占12.4%,中国12836份,占7.6%,其他国家55857份,占33.1%。上述国际研究所和国家在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登记的基础上,对其遗传的多样性和各种性状做了鉴定,从中筛选出许多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的资源,满足了高粱遗传改良的需要,成为当代和未来人类有价值的资源。建立核心种质对种质资源的保存、维护和利用是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热带牧草种质圃资源收集、保存及分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农业部儋州热带牧草种质圃概况,介绍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分发利用状况。截止到2013年底,共收集国内外热带牧草种质7760份,先后从中选育出22个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种通过全国牧草品审会审定。圃内无性繁殖材料活体保存草种质1552份,隶属3科68属202种,其中禾本科牧草种质有60属186种,豆科牧草资源有6属42种,莎草科有4属5种,引进种质有378份。每年向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和个人提供实物草种质材料300余份,提供种质数据信息400余条,指出了今后热带牧草种质圃在热带牧草资源收集、保存、分发利用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江西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优异资源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蔬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817份蔬菜资源.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特异性分析,从抗病、抗逆、商品性、加工功能等不同方面筛选出10份优异地方蔬菜种质资源.通过接种鉴定评价,从本次收集的5份...  相似文献   

16.
高粱糯质资源创新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粱资源研究中新发掘和引进的糯质材料,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农艺性状、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选育出育种和生产急需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糯质新种质L401A、L402A、1053A、1057A、1058A等5个不育系和R92、031069R、031038R等3个恢复系。利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糯质高粱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植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新雄 《植物学报》2006,23(1):119-125
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少单位正在筹备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由于植物种质资源库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 且至今还没有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规范, 致使一些新建种质资源库需经几次改造和调试后才能投入使用。本文就有关植物种质资源库特点、设计原则和技术指标要求以及建设经验作一概述,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植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新雄 《植物学通报》2006,23(1):119-125
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单位正在筹备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由于植物种质资源库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且至今还没有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规范,致使一些新建种质资源库需经几次改造和调试后才能投入使用。本文就有关植物种质资源库特点、设计原则和技术指标要求以及建设经验作一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藜麦营养学、生态学及种质资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2n=4x=36)属于石竹目藜属,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该地区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因其营养的全面性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开始了从印第安主粮到一种战略资源的蜕变之路。本文综述近年来藜麦的营养学、生态学和种质资源学研究进展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藜麦的应用前景以及供求现状提出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食物过敏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降低大豆过敏原含量,保证大豆食品安全,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大豆种子过敏原包括种子储藏蛋白、结构蛋白和防御相关蛋白,其中7S球蛋白组分中的Gly m Bd 28K,Gly m Bd 30K及β-伴球蛋白的Gly m Bd 60K是3种主要的过敏原.目前通过对过敏原的理化性质、过敏原性和基因结构的认识,运用传统育种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在减少大豆的过敏原性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文章对大豆过敏原的类型及特性、3种主要过敏原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以及低过敏原种质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