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慰文 《化石》2004,(2):15-18
“蓝水色似蓝,月夜长潺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诗“游悟真寺”中的一句。我用它做这篇纪念蓝田直立人(俗称“蓝田人”)头盖骨发现40周年字的题目,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蓝田山川给予我的感受,二是我对蓝田科学探索之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名区与聚宝盆“蓝水色似蓝,月夜长潺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诗“游悟真寺”中的一句。我用它做这篇纪念蓝田直立人(俗称“蓝田人”)头盖骨发现4 0周年文字的题目,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蓝田山川给予我的感受,二是我对蓝田科学探索之路的认识。蓝田素称美玉之乡和关中名区。这块位于秦岭北麓的神奇土地和古都西安毗邻,是包括周、秦、汉、唐四大盛朝在内的11个朝代的“京畿”,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蓝田山川壮丽,景色绝佳。唐代杜甫、王维、韩愈、元稹、白居易和宋代欧阳修等许多名人都曾经为它留下赞美的诗词文章。无论是那“峰尖刀…  相似文献   

3.
娄玉山  马宁 《化石》2014,(1):44-48
正1963~1964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考队在陕西蓝田陈家窝子与公王岭先后发掘出蓝田直立人下颌骨与蓝田直立人头盖骨等,同时,在这两个遗址上又发现了文化遗物及与蓝田直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今年恰逢发现蓝田直立人头骨50周年。写此文章,与大家分享。1959年地质专家曾河清来到陕西蓝田考查后,报道了陕西蓝田地区一个相当良好的新生界剖面,由于此前蓝田地区的新生界发育良好,一  相似文献   

4.
民族学的资料常常被视为"社会的化石",为考古成果提供可作对比的例证,从而找到考古实物的恰当的说明.在陕西蓝田、山西襄汾丁村及阳高许家窑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曾经出土过许多石球.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石球是一种狩猎工具,并以解放前纳西族的飞石素为例证.  相似文献   

5.
记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4种跳鼠(Dipodidae,Rodentia)化石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早期灞河组的4属4种跳鼠:蓝田原跳鼠(新种)(Protalacta- ga lantianensis sp.nov.)、副跳鼠(未定种)(Paralactaga sp.)、原始三趾心颅跳鼠(新种)(Sal- pingotus primitivus sp.nov.)和小五趾心颅跳鼠(新种)(Cardiocranius pusillus sp.nov.)。蓝田原跳鼠兼有原跳鼠和副跳鼠的特征,可能是原跳鼠向副跳鼠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类型。副跳鼠和原始三趾心颅跳鼠及小五趾心颅跳鼠分别代表了副跳鼠属在中国的最早记录和心颅跳鼠亚科(Cardiocraniinae)在地史上的首次出现。4种跳鼠指示了蓝田地区当时的自然环境可能比现代更加干旱。  相似文献   

6.
李银华  白毅  赵勇强 《化石》2014,(3):68-73
正陕西省蓝田县位于古城西安市东南35公里处,地处关中平原东南部,属于秦岭北麓地区。自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蓝田人"轰动世界后,蓝田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及人类学家的高度重视。随后,古生物与地层研究人员相继在该地区发现了多个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群,例如,陈家窝动物群、公王岭动物群、厚镇动物群、涝池河动物群、阳郭动物群等,由此奠定了陕西蓝田在古生物与地层学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蓝田地区”(包括蓝田、临潼、渭南、长安、华县以及西安市等邻接的地带)的第四系,不仅发育好,时代全,而且成因类型也多样复杂。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考察队(以下简称蓝田考察队)最近的分层,共包括七个地层单元的堆积物,其中有六个地层单元中含脊椎动物化石。蓝田考察队经过三年来的调查与发掘,发现了35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采集了相当数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1964年协作单位采  相似文献   

8.
陕西蓝田陈家窝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补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4年,本文前一作者曾记述了1963年在陕西蓝田泄湖陈家窝中更新统发现的与蓝田猿人下颌骨共生的哺乳类化石(周明镇,1964)。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发掘队赵资奎、柴凤岐等同志,在贾兰坡教授领导下,又继续在该地点进行了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9.
湖北郧西蓝田金丝猴新材料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2001,20(2):93-101,T001
本文记述一具较完整的蓝田金丝猴(Rhinopigthecus lantianensis)颌骨,产自湖北省陨西县,层位属汉水流域Ⅳ级附地,与蓝田公王岭和郧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时代相当,早更新世。下颌体和下颊齿明显地高和大于中更新世的丁氏川金丝猴(Rhnopithecus roxellanae tingianus),形态上也显示出早期金丝猴的特色,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与蓝田金丝猴共生的动物群体性质为南、北种类混合的动物群,不同于与丁氏川金丝猴共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它的发现扩大了蓝田金丝猴的地理分布,表明秦岭一带是研究金丝猴起源与进化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0.
“蓝田人”的发现至今已有二十二年了,可提起这件事来,我还记忆犹新。那是1964年夏初,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考察队队员,参加了“蓝田人”遗址的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陕西蓝田涝池河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于1963年在陕西蓝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蓝田、临潼、渭南、华县及西安一带)进行新生代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调查与发掘。1964-65年继续进行这一工作时,又在蓝田县城的东北厚镇公社以西约10公里的涝池河沿岸,发现了很多的化石点,其中以陈家村附近最集中,在大约2公里的距离内发现了15处。这里报道的是其中的中更新世部分,即野外地点编号64112,64093,64097,64107及64100等地点的化石(图1)。  相似文献   

12.
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伟猴”化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蓝田公王岭动物群中,唯一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化石由胡长康、齐陶(1978)定名为Megamacaca lantianensis(蓝田伟猴)。但按其形态,我们觉得把它归于疣猴亚科比较适宜。特别是与该亚科中的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更为相像,例如蓝田标本下颌支与下颌体垂直,冠状突略向后弯,齿尖起伏较大等都显示了金丝猴的一般性质。至此,本文将蓝田伟猴归于金丝猴属,保留原有种名:Rhinopithecus(Megamacaca)lantianensis(Hu and Qi)。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
1975年10月7—9日,我陪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摄影组在陕西省蓝田县拍摄蓝田人(曾命名蓝田猿人)化石产地照片时,与该研究所周国兴同志一起在陈家窝村和公王岭进行了短暂的野外调查工作,发现了一批旧石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工作队,最近在蓝田发现中国猿人下颌骨化石的“红色土”层下面的下第三系中,采集了一个灵长类的上颌骨化石。化石地点在蓝田泄湖公社陈家窝村附近的康沟湾。据黄万波等同志的野外记录,化石拾自一个山坡上,但从上面粘结的岩屑的性质,可以知道它来自下第三系中的巧克力色粘土夹层。这层薄粘土层的上面是红色砂和砂质粘土,下面是白色砂岩。这里的早第三纪己地层的时代尚  相似文献   

15.
陕西蓝田地区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叙述材料,分别来自蓝田金山九浪沟、厚镇刘家坪、涝池河沟及渭南阳郭西岔湾四个地点。四个地点的化石性质和地层时代是相同的,因此合并研究。这些材料是1963—6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发掘和采集的。渭南阳郭西岔湾地点是根据西北大学李树照同志提供的线索,找到一些与泥河湾期大致相当的化石。化石发现于红色土底部的厚层钙板之中。蓝田金山九浪沟除了蓝田四不象鹿外,还有三门马等化石,也发现于红色土底部钙质结核之中。蓝田厚镇涝池河沟除了发现有中、晚更新世二个层位的哺乳动物化石之外,大量的发现是属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主要地点有:63707, 64102,64103,64105,64111,64096及64099。厚镇刘家坪地点距涝池河沟较近,可视为一个地点。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科学出版社以古生物志形式出版了《陕西蓝田公王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胡长康、齐陶著)。这本书是对于著名的“蓝田人”共生的哺乳动物群的一份研究报告。陕西蓝田地区是我国新生代地层发育好、出露全、含脊椎动物化石丰富的典型地区之一,解放后我国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在此作过大量的工作,1964年11月曾在这儿召开过现场会议,有关的地质、地层、地貌、冰川、古  相似文献   

17.
Gazella羚羊是"三趾马动物群"中常见成员,在晚中新世至更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演化速率相对较快,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及生态指示意义,但在我国尚未有保德期之前的化石报道。本文研究的化石发现于陕西蓝田灞河组中部,磁性地层学资料显示其年代为晚中新世灞河期。化石标本包括了5个近乎完整的头骨、下颌以及颅后骨骼。根据发现的标本装架起第一个完整的Gazella羚羊骨架。形态对比与测量数据表明,蓝田标本与巴基斯坦西瓦里克发现的Gazella lydekkeri非常相近,而不同于欧洲晚中新世常见的Gazella各种以及我国发现的种类。从肢骨的形态分析与测量比例数据来看,Gazella cf.G.lydekkeri适合快速奔跑运动,可能生活在相对开阔的环境中,与灞河期动物群的生态类型以及与灞河组沉积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所指示的相对干旱、半干旱的开阔草原环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六十多公里的蓝田县公王岭地点,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这个消息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于1964年11月3日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四纪第二次学术会议及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上宣布的。1963年6—8月,该所的一个野外队曾在蓝田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1964年,该所在前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了规模较大的调查发掘队,由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新柄杯鹿的发现1964年四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调查队,从该县泄湖公社高坡村采得了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柄杯鹿化石。由于这一发现具有生物上和地层上的特别意义,特在本文加以描述。柄杯鹿科 Lagomerycidae Pilgrim,1941柄杯鹿属 Lagomeryx Roger,1904复角柄杯鹿,新种 Lagomeryx complicidens sp.nov.正型标本一近于完整之右“角”,野外号:64004。本所化石编号为 V.2780。层位与地点上中新统。陕西蓝田泄湖人民公社高坡村附近。特征角柄长而直,切面为椭圆形。接近眼孔处无基部。角顶掌状部由四个基本部  相似文献   

20.
卫奇 《化石》2022,(2):48-49
<正>2010年夏天,我到河北阳原县官厅村小长梁遗址参观,恰逢阳原县政协主席李树恩先生正在工地忙着指挥建树泥河湾猿人巨型石雕塑像。这个雕塑像,高9.9米,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猿人塑像,因为我问过许多外宾,他们都说没有见过比这更大的。当时,我在工地现场对李树恩先生说,泥河湾猿人塑成地包天不妥。他说:“这是按照中科院古脊椎所专家的意见依据蓝田猿人形象制作的,也征求了你的意见。”我立即说:“我不知道。”现场摆放着一尊大约两米高的泥河湾猿人塑像模型应该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小样。李先生很客气,答应可以改改,但没有改,估计他请示过有关专家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