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平统长期以来一直径有希望成为上二叠统的国际标准,只因华南缺乏经过详细论证的乐平统底剖层序面未能实现。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梅仕龙等建立了完整的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地层的牙形化石带等,促成乐平统被正式批准为上二叠统的国际标准,并使蓬莱滩剖面成为底界的最佳侯选层型剖面。笔者国反复论述Clarkina postbitteri带或C.dukouensis带之底作为乐平统底界侯选层位的优点和缺点。C.duk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江西二叠系乐平组的角质层化石作了描述,并与河南小风口组(下石盒子组)的标志性植物化石华夏单网羊齿(Gigantonoclea cathaysiana)的模式标本进行比较,确定二者为同种,这就为华南与华北的非海相二叠纪含煤地层建立了对比的基础,在地层对比上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对角质层化石的层位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作了较详细讨论,论证其时代应属冷坞期(Capitanian)而不是吴家坪期。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江西二叠系乐平组的角质层化石作了描述,并与河南小风口组(下石盒子组)的标志性植物化石华夏单网羊齿(Gigantonoclea cathaysiana)的模式标本进行比较,确定二者为同种,这就为华南与华北的非海相二叠纪含煤地层建立了对比的基础,在地层对比上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对角质层化石的层位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作了较详细讨论,论证其时代应属冷坞期(Capitanian)而不是吴家坪期。  相似文献   

4.
江西乐平鸣山矿区上二叠统长兴阶的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 鸣山矿区位于江西省乐平县城之西约7.5公里处,为萍乐拗陷带东段的一个小型向斜盆地,是乐平组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和王潘里段的标准剖面所在地。区内乐平组出露完好,但其上的长兴期地层往往被第四纪浮土所覆盖,仅在盆地的东侧有零星出露。1977年江西省煤炭局223地质队在这个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地层钻井剖面,系统采集了(竹筳)类标本。这批材料经笔者鉴定,计有7属34种,其中6个新种和5个未定种。Gallowayinella,Palaeofusulina和Parananlingella三属是当前这个(竹筳)类动物群中  相似文献   

5.
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进  尚庆华 《古生物学报》1995,34(4):410-427
作为古生代最后阶段的乐平统可划分为2个阶和4个亚阶,暂以逼近自然界线的Clarkina postbitteri带之底为下界;在二叠纪形成了栖霞期之前和吴家坪期之前两个超序界面,乐平世海侵居于二叠一三叠纪超序的低水位体系,乐平世末的海泛淹没了古特提斯区的残留陆棚;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形成规模和性质不同的两幕;茅口期末全球性海退使栖居地丧失而导致地方性类群和远洋浮游生物灭亡的前乐平统海泮动物灾变事件,  相似文献   

6.
报道陕西汉中梁山瓜德鲁普统与乐平统界线附近王坡页岩(斑脱岩)中的腕足动物化石4属6种:Neochonetes(Huangichonetes)substrophomenoides,Orthothetina ruber,O.regularis,O.sp.,?Martinia orbicularis,和Hustedia indica。该腕足动物群以吴家坪期暖水型腕足动物为主,既含有瓜德鲁普世孑遗分子,又具有乐平世吴家坪期新兴分子,显示了过渡类型的特点。陕南吴家坪期初期腕足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识别瓜德鲁普世末期灭绝事件后腕足动物在吴家坪期初期的多样性和乐平世初腕足动物的复苏和辐射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信息。  相似文献   

7.
报道陕西汉中梁山瓜德鲁普统与乐平统界线附近王坡页岩(斑脱岩)中的腕足动物化石4属6种:Neochonetes(Huangichonetes)substrophomenoides,Orthothetina ruber,O.regularis,O.sp.,?Martinia orbicularis,和Hustedia indica。该腕足动物群以吴家坪期暖水型腕足动物为主,既含有瓜德鲁普世孑遗分子,又具有乐平世吴家坪期新兴分子,显示了过渡类型的特点。陕南吴家坪期初期腕足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识别瓜德鲁普世末期灭绝事件后腕足动物在吴家坪期初期的多样性和乐平世初腕足动物的复苏和辐射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信息。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的Wargal组和Chhidru组以及在喜马拉雅地区相当地层的地质时代被许多学者视为中二叠世(瓜达鲁普世)。根据华南与盐岭地区瓜达鲁普统和乐平统的牙形类化石带对比,可以确定Amb组和Wargal组底部的时代为瓜达鲁普世晚期,瓜达鲁普统与乐平统的界线位于Wargal组下部,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的界线位于Chhidru组的下部,而二叠与三叠系的界线位于Mianwali组下部的Kathwai段之内。我国西藏南部色龙群及相当地层含有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Kalabagh段和Chhidru组可对比的乐平世腕足动物群以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连续的牙形类化石带,由此可以推定色龙群的时代应为乐平世。  相似文献   

9.
论乐平统底界的新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玉玕等(Jinet al.,2001,2002)终于同意将乐平统的底界放在蓬莱滩剖面6k的底,这与王成源(Wang,1999,2000a,b,2001a-c)提出的点位完全一致,将乐平统底界放在6j或6i upper的观点都不得不放弃。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Henderson和Mei(2001)为维护他们提出的以Clarkina postbitteri作为乐平统底界定义的观点,又将Clarkina postbitteri分成两个亚种。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Henderson and Mei,2001(Per-mophiles,38:36),不符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种名无效。提出的新定义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Mei and Wardlaw1994,是一典型的地层亚种,它包括了一部分典型的Clarkina dukouensis(Jinet al.,2001,plate1,Figs.4a,b),也不能用作乐平统底界的定义。我们应当保留Clarkina postbitteri和C.dukouensis原来的定义。Wang(2000a,plate2,figs.1-8)图示的标本肯定是Clarkina dukouensis。金玉?等(Jinet al.,2000)改变Clarkinadukouensis的首现点位,有时在7d(Permophile,38:34,fig.1,2001),有时在7e(Jinet al.,Permophile,39:38,2001)。Clarkina dukouensis的首现位置(FAD)就在6k。7b已属Clarkinaleveni带。Clarkina postbitteri可区分出三个不同的形态型而不是两个不同的亚种。Clarkina postbitteri的起源仍然不清。Mesogondolella(=Jinogo-ndolella)granti不是Clarkina postbitteri的先驱种。  相似文献   

10.
二叠系乐平统底界的牙形化石定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乐平统长期以来一直很有希望成为上二叠统的国际标准,只因华南缺乏经过详细论证的乐平统底部层序而未能实现。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梅仕龙等建立了完整的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地层的牙形化石带等,促成乐平统被正式批准为上二叠统的国际标准,并使蓬莱滩剖面成为底界的最佳候选层型剖面。 笔者等曾反复论述Clarkina postbitteri带或C.dukouensis带之底作为乐平统底界候选层位的优点和缺点。C.dukouensis的演进可以作为Clarkina属内渐变群的第一个基准面(datum),而且该种分布较广。然而,C.dukouensis在C.postbitteri-C.dukouensis演化种系中的首现本身并无区域对比意义,因为C. dukouensis的首现从未在其他地点发现.而首现的层位也不与全球性生物或环境变化的重要事件对应,C. postbitteri带之底接近前乐平统生物绝灭事件的顶峰层位以及在整合层序中厘定的重要层序界面。根据动物群和沉积变化容易进行国际对比这一优越性,使该带之底成为最有希望的界线。近些年来.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的工作方案一直将其作为乐平统底界。不过,C. postbitteri与祖先种之间的形态变化较显著,演化谱系需要充分论证。 多年来,底界附近的牙形化石被归纳为两个组合带,即下部的Neogondolella bitteri-N.liangshanensis带和上部的N. bitteri-N,leveni带。新建的牙形化石带表明N.bitteri-N.liangshanensis带并不存在,而带化石N.liangshanensis的层位实际上高于N.leveni。在王成源1995年至1998年发表的论文中,这些事实以及多数新的牙形化石带基本被接受。他于1998年发表蓬莱滩剖面牙形化石的研究,并“赞赏”以C.postbitteri带之底为底界。但在“乐平统的底界-蓬莱滩剖面再研究”中,他认为C.postbitteri带不存在,并转而采用C.dukouensis的始现为底界。 从“再研究”可以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首先,C.postbitteri的首现仍属于底界最具吸引力的候选层位。理由是1.在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可以从该层及其上下的层位获得适量的牙形化石;2.新的研究结果表明,C. postbitteri自Jinogondolella xuanhanensis种系演进而来,可以在蓬莱滩剖面厘定;3.在美国至今仅发现C. postbitteri的过渡类型,所以关于C.postbitteri始现于美国、而后迁移至古特提斯的假说有待证实;4.C.postbitteri带的界限明确,王氏报道的零星出现在层116.4-4f的C.postbitteri颇有疑问;5.王氏报道Jinogondolella的种与C.postbitteri的延限范围重叠,但只图示了这些种的一个标本(图版Ⅳ,图1).而该标本应为C.postbitteri;在湘南斗岭组顶部与C. postbitter共生的不仅有瓜德鲁普世类型菊石,还有乐平世类型腕足类。王氏的“C. dukouensis”产于C.postbitteri带,层位与此相同,而不是较高。 王氏确定的C.dukouensis首现层位显然有误。他用来代表“C.dukouensis”首现的产于层114.6-6k的标本(图版Ⅱ,图1-5)以及层114-7b(图版Ⅱ,图6-8)的标本,与代表C. postbitteri的标本(图版Ⅰ,图1-8)都具有后部和中部小齿分离的齿式,应属于C. postbitteri的居群。产于层114-7e及以上层位的C.dukouensis的标本(图版Ⅰ,图9-15)具备该种特征的齿式,后部和中部的小齿排列较紧密。层114-7e的一个标本(图版Ⅰ,图10)具有C,postbitteri与C.dukouensis之间的过渡型齿式。作为乐平统底界的另一候选层位,C. dukouensis的首现实际上处于层114-7e附近。 生物成种的速率和型式多样,既有渐次演进,屯有点断平衡。无视这一事实,把一些明显的变化都看成地层记录缺失,必然使界限上下的变化愈来愈细小,终至难于确定,争论不休。即使定了也无法横向追索,缺乏对比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钦州地区小董镇大虫岭深海硅质岩剖面中,首次处理出了层序连续的牙形石化石,并由老至新划分了二个牙形石带,即Jinogondolella granti带和Clarkina dukouensis带。通过这二个牙形石带与斜坡相和盆地相碳酸盐岩硅质岩系中的牙形石带进行对比,划分了本剖面中乐平统生物地层底界。本文对深海硅质岩系中这一界线地层牙形石动物群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国际地质史上一个新的"金钉子"诞生了——广西蓬莱滩"金钉子",这是中国境内的第四颗金钉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玕院士及其课题组历经20多年的努力,首次在全球年代地层表上出现了以中国的剖面作为标准的名字——"乐平统"的吴家坪阶,从而打破了没有中国学者建立的地质年代单元的历史. 为了让全球地质学家有"共同语言",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从全球所有地层剖面中,选择研究水平最高、发育最完整的剖面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标准,国际上将其称为"金钉子".  相似文献   

13.
黔西晚二叠世鹦鹉螺化石,以往甚少正式报道。笔者将近年来所得标本研究,报道于下。黔西晚二叠世早期乐平(或称龙潭)阶的鹦鹉螺化石比较贫乏,本文所描述的仅二种,其中Lopingoceras sp.产于安顺轿子山龙潭阶顶部,其外形与盐岭齐德鲁组(Chhidru Formation),旧称上长身贝灰岩(Upper Productus Limestone)的“Orthoceras cyclophorum Waagen”相似,但后者壳表横环和缝合线倾斜方向相反,这一未定种与苏联阿美尼亚卓勒法地区上二叠统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16.
王成源(Wang,2000)和金玉Gan(Jin,2000)提出了关于乐平统底界定义的不同论点。为了对此进行独立的验证,卡尔加里大学微体古生物实验室对采自华南广西来宾地区瓜达鲁普统-乐平统界线地层的牙形类化石大块样品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1.Jinogondolella和Clarkina在样品中没有共生;2.由Jinogondolella granti演化为Clarkina postbitteri的变化发生在层115-6i;3.C.postbitteri的首次出现层位(FAD)在蓬莱滩剖面位于层115-6i上部;4.这个变化标志着一个才的生物信号和一个重要的点断演化事件。Jinogondolella granti演化为Clarkina postbitteri的事件很可能是受瓜达鲁普统与乐平统之交的海平面降至最低水位所触发和控制。层115-6i下部为较浅水相颗粒灰岩,代表瓜达鲁普统末期层序高位域之顶或上覆层序低位域之底部。作为Clarkina属的第一个代表,Clarkina postbitteri是界线地层中最易识别的种之一,而Clarkina postbitterigkp带的识别较容易和稳定一致。Clarkina postbitteri和Clarkina dukouensis可以通过基于锯齿型式,居群和个体发育的分类体系来加以稳定地区分。Clarkina postbitteri和Clarkina dukouensis之间的过渡是渐变的,其间的分界点只能人为地确定,如果采用这样一个人为确定的点来定义全球界线层型(GSSP),将难以稳定一致地对其加以识别。来自层114.6-6k的被Wang(2000)鉴定为Clarkina dukouensis的标本应当是C. postbitteri,或精确地可能是C. postbitteri的一个新亚种,没有争议的Clarkina dukouensis在蓬莱滩剖面最早出现于层114-7e。从生物演化和层序地层的角度看,C. postbitteri的首次出现层位(FAD)是瓜达鱼普统和乐平统界线在最清楚的侯选位置。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丰城至高安晚二叠世早期头足类新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赣西地质调查大队第一区调队在宜春地区东部丰城至高安一带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时,于晚二叠世早期乐平组采获大量菊石及鹦鹉螺类化石,经研究,计有菊石14属、17种,其中1新属、5新种;鹦鹉螺3新属、3新种。同时,笔者据此材料,对乐平组老山段下部的归置作一初步探讨。本文所描述的标本,承蒙郑灼官、郭佩霞两同志审查,梁希洛同志也对部分标本进行了审查并协助查阅资料,作者表示深切谢意。丰城至高安一带,位于萍乐坳陷带中段。晚二叠世早期从南向北陆相沉积逐渐减少,海相  相似文献   

18.
江西宜春晚二叠世早期菊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春,笔者之一(马俊文)及赵永庆、徐章廷等,在宜春卢村一带系统测制乐平组剖面,并在原老山段及王潘里段,采得丰富的菊石及少量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菊石有3属、23种,本文只描述其中2属、16新种及1未定种.同时,根据这一材料,对王潘里段的归置作一初步探讨.王潘里段就是冯景兰(1950)创立的王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近10多年来陆相二叠、三叠纪地层年代的新认识,证据主要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以及四足动物化石对比,集中介绍了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北祁连区和华北地层区的新对比方案。新疆吐哈盆地同位素测年的结果证实红雁池组及以下的芦草沟组属于乌拉尔统,泉子街组可能属于瓜德鲁普统,仅梧桐沟组及锅底坑组属于乐平统。红雁池组与泉子街组间存在很长沉积间断,而烧房沟组与克拉玛依组间也可能存在沉积间断。乌鲁木齐鲵时代与国外大多数西蒙螈类时代基本一致,是我国二叠纪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由脊椎动物化石对比得知北祁连区的青头山组相当于瓜德鲁普统下部,而肃南组属于乐平统,中间可能存在沉积间断。华北上、下石盒子组都可能包括了很长时代的沉积,上石盒子组延续到吴家坪阶上部;根据锯齿龙类化石,孙家沟组基本属于二叠系;二马营组二段下部243.5 Ma的年龄支持这个组时代为安尼期晚期;铜川组顶部还为拉丁阶,没有延伸到卡尼阶。  相似文献   

20.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酶切后发现:(1)在PCR1 MspⅠ-RFLP位点上,外来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培育品种南昌白中极大多数个体表现为AA型,个别为BB型;而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2)在PCR2 MspⅠ-RFLP位点上,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一头玉山黑猪表现为MN型外,其余均为MM型;而外来品种以NN型占大多数,培育品种南昌白更趋向于外来品种。(3)在PCR3 MspⅠ-RFLP位点上,所有猪种均可得到扩增产物,但无MspⅠ酶切位点。(4)在梅山猪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二花脸猪中,没有发现Soumillion等(1997)报道的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