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由盛和林教授等合著的《中国鹿类动物》一书已于1992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鹿类动物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我国著名兽类学家夏武平教授和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鹿科动物专家组主席T.H.克拉顿—布鲁克分别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2.
由中日双方联合举办的中国鹿类动物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hal Symposium on Deer inChina)于1992年11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中外学者共有81名,其中中国代表46名,国外代表35名,他们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斯里兰卡等15个国家。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盛和林先生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袁运开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本次会议共采纳了77篇论文,63篇论文在会议上作了交流,其中41篇在会上宣读,21篇以壁报形式进行了交流。大会以中国鹿类动物研究为中心,分7个专题报告会:1.形态和分类;2.系统和进化;3.分布、栖息地和取食习性;4.行为;5.生态;6.保护与管理;7.饲养、生理和生化。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一个题为“梅花鹿与马鹿杂交近况以及主要问题”的圆桌会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学者对中国鹿类动物与遗传相关的试验研究的基本情况,涉及血液蛋白等分析、性状相关分析、染色体和线粒体相关分析等方面,对各项内容的总体及各项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鹿类动物是现代占优势的两大陆生反刍食草兽类之一,种类多、分布广,栖息于森林、灌丛、沼泽以及北极冻原等各种生境。在长期适应环境变迁的过程中,鹿类动物特殊的被毛形态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鹿类动物被毛形态学在动物的分类、物种鉴定以及保温保护功能形态学等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冬季被毛形态特征的显微观察予以分析。最后探讨了今后鹿类动物被毛形态学在系统进化与分类、趋同进化、被毛传热性能以及仿生学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鹿类动物数量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鹿类动物数量调查方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理论前提、基本模型、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并给出得到实际应用的种类;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在现实种群中提高结果正确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旱獭类动物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旱獭类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Hepdnaviridae)。1977年Summers等在美国一种美洲旱獭(Marmota monax)中首先发现了WHV,形态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WHV与HBV有密切关系。感染WHV的旱獭,可发生急性肝炎,也可长期携带病毒并伴慢性肝炎,有些可发生肝细胞肝癌。因此,旱獭是研究人  相似文献   

7.
系统收集并整理了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啮类动物的地理分布资料,基于GIS技术,通过生境分析,确定了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采用6470 km2的等面积栅格作为地理分布单元,系统研究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啮类动物地理分布规律.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有啮类动物156种,隶属于2目、12科、62属,占我国啮类动物总数的71.23%.地理单元的物种丰富度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西部到四川中部的横断山区、陕西秦岭和甘肃南部山地的啮类动物丰富度较高;河北省东南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地区及长江三角洲、湖南和湖北的沿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等地物种丰富度较低.地理单元有无物种分布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的南北两区(以长江下游-秦岭一线分界),以及青藏高原的半湿润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野外调查,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指出《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关于百合科(Liliaceae)鹿药花部特征描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此外,对其学名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物评价》杂志(ISSN2095-3593、CN10-1056/R)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医药科技期刊,致力于上市药物的评价研究,旨在加强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指导,为药品使用和监督决策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一线临床医师、药师,医药科研、生产、经营、教育、服务机  相似文献   

10.
两栖类动物复杂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抗菌肽种类的多样性,抗菌肽种类及其结果的多样性则又决定了其作用的多样性。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抗菌肽从两栖类动物中发现,并得到研究。其中很多抗菌肽具有很好的生产使用价值。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社会等级可以确定动物种群内的资源分配,减少群体间不必要的斗争,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社会等级对提升虾蟹类动物的养殖产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见深入报道。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社会等级的类型,影响其社会等级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社会等级影响虾蟹类动物发生的行为变化以及信息素在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未来虾蟹类动物社会等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深入探究水产养殖中虾蟹类动物生物学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名称、、\分少沙袋鼠荒漠沙袋鼠红大袋鼠{帚尾袋貂】树袋熊毛鼻袋熊短鼻袋理袋理项目\、\”日曰洲腼协汉曰曰,二月谷草转氨酶(SF,二单位)谷丙转氨酶(lU‘)牙七酸月兑氢酶(wu’))忘蛋白(克{分升)白蛋日(克厂分升)a球蛋白(克)分升)声球蛋白(克{分升)了球蛋白(克Z分升〕血钠(毫当量了升)血钾(毫当异{升){厂一!二…{万8一{子!…万;i。卜恤3卫:){.4弓{6 .4{飞.夕6们.990 .12O。190.夕O0.习咯1 543 .94en匕.二二.叫1 .360.日七户‘9914夕4 .51。于0 .6二‘).;斗O6!〕4l).3l哪3多J协日j叮]})』另.三{}3刁.54 .6州晰M划侧泪一‘一~~一一自…  相似文献   

13.
白斑鹿     
《生物学通报》2013,(7):42-42
白斑鹿(Axisaxis),英文名Chital。雄鹿肩高约90cm,体长约150em,尾长20cm;雄鹿一般体重30—75kg,雌鹿体重25~45奴。虽然与梅花鹿(Cervusnippon)一样都在成年后也保留了斑点(其他大部分鹿类只在幼年时有斑点),但是白斑鹿实际上是豚鹿(Hyelaphusporcinus)的亲戚,与梅花鹿关系很远。外貌上与梅花鹿的区别包括;  相似文献   

14.
当今,野生动物保护成为全球共同瞩目的问题。由于生境退化和丧失是野生动物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野生动物生境开展研究意义重大。纵观野生动物生境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的生态学方法对生境定性描述,结合数理统计手段对生境因子的多元统计定量分析,到基于3S  相似文献   

15.
王妍  周江  王义鹏  肖宁 《动物学杂志》2021,56(2):303-319
两栖类动物皮肤裸露和湿润的特性易于微生物的生长,它们为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抗菌肽(AMPs)为主要防御机制的免疫系统。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生物用于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病原体侵袭的重要武器之一,在进化上是一类非常古老而有效的天然防御物质。Cathelicidins是脊椎动物特有的重要抗菌肽家族之一,除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还具有如抗炎、抗氧化、伤口修复、抑制组织损伤和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重要活性,因此Cathelicidins家族抗菌肽已成为抗感染多肽类新药的研发热点。本文将从两栖类动物Cathelicidins家族抗菌肽的一般特点、来源分布、生物合成与结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概述一、金佛山的自然状况金佛山位于京经107°27′,北伟28°53′。在四川省的东南部,属四川省南川县管辖。金佛山南面与黔北之大娄山接壤,山势为东西走向,东西长约百余华里,南北宽约三、四十华里。海拔约为1,800米。1956年1—12月份,金佛山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湖南蜥蜴类动物新纪录八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叙了湖南新发生的8种晰蜴亚目动物,它们分别是壁虎科的铅山壁虎;鬣晰科的丽棘晰变色树晰石龙子科的股鳞Yan蜓;草晰科的峨嵋地晰台湾地晰白条草晰和双足晰科的白尾双足蜥。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所说的羊类动物包括牛科动物中的山羊类和羚羊类,它们在有蹄类动物中具有特殊的习性、独特的价值及生存的脆弱性,这是今天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特殊的习性羊类动物多半分布于比较原始或人迹罕至的区域,森林和平原都有它们的足迹,对于人类而言显得有些神秘。生活于森林环境的斑羚体重仅有30千克,而生活于北极苔原的麝牛则重达350千克,可见,多样性也是羊类动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