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各龄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为我国农田的重要害虫天敌。两种蜘蛛成蛛外形较易区别,但其各龄幼蛛形态变化较小,容易混淆。本文将这两种蜘蛛幼蛛各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黄褐新园蛛(Neoscon,doenitzi)和茶色新园蛛(N.theisi)为我国农田常见害虫天敌。其幼蛛特征尚未见报道。鉴于在调查和统计种群数量时常易混淆。为此将两种蜘蛛通过室内饲养获得各龄期标本,进行描述。其各部位的量度统一以蜕皮后三天的幼蛛进行测量,比较如下:一龄幼蛛均在卵囊内。体淡黄色。附肢半透明状。头胸部的放射沟及颈沟均不显。眼列较为相似。但茶色新园蛛各眼显著大且黑于黄褐新园蛛。身体及附肢上具短毛。黄褐新园蛛腹部较茶色新园蛛圆。茶色新园蛛腹部背面隐约可见淡黄色的斑块。二龄幼蛛两种园蛛腹背均具淡黄色斑块,但黄褐新园…  相似文献   

3.
驼背额角蛛和隆背微蛛各龄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一龄幼蛛(1.驼背额角蛛2.隆背微蛛)图2二龄幼蛛(1.驼背额角蛛2.隆背微蛛)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和隆背微蛛(Erigone prominens)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由于发生量大,分布较广,对控制飞虱、叶蝉等水稻害虫有一定作用。在野外采集以及农田统计害虫天敌蜘蛛的种类和数量时,往往对幼蛛的鉴定和计数有一定困难,而国内外关于蜘蛛各龄期特征的描述和研究报道较少。为此,对该二种蜘蛛作了饲养观察,并对其幼蛛各龄期特征描述如下。方法从田间采回成蛛,待产卵、孵化后从卵袋中剥出一龄幼蛛及经蜕一次皮后爬出卵袋的二龄幼蛛。以后各龄…  相似文献   

4.
蔡峻  赵敬钊 《蛛形学报》1998,7(1):48-53
实验室恒温条件下,研究了园蛛属3种园蛛——角园蛛(Araneus cornutus),叶斑园蛛(A.sta),大腹园蛛(A.ventricosus)的各龄幼蛛。描述它们各自的形态特征;指出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5.
江西熊蛛的幼蛛共蜕皮5次,有6个龄期。对幼蛛各龄期和卵袋的特征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关于蜘蛛幼蛛各龄期特征的描述,在国内外研究和报道较少。因此,当釆到幼蛛时,就无法进行鉴定。但是,在野外釆集以及农田统计天敌蜘蛛的种类和数量时,往往又会遇到大量的幼蛛。如何能正确区别幼蛛的种类和计算其  相似文献   

7.
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是我国常见蜘蛛,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害虫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弄清机敏异漏斗蛛的生活史及各龄虫态特征。机敏异漏斗蛛一年1代,蜕6次皮,以成蛛、卵和1龄幼蛛越冬,翌年4月上旬在蛛网上可以见到活动的2龄幼蛛,8月中旬发育为成蛛,由卵到成蛛平均历时265 d。卵椭球形,黄色;1-3龄幼蛛体光亮,枣红或红褐色;3龄幼蛛腹部背面隐约可见四对"八字形"灰白斑纹;4-6龄幼蛛体表光泽不明显,"八字形"灰白斑纹明显;6龄雄蛛触肢开始膨大而透明,雄性成蛛触肢膨大且色深。各龄虫态步足足式均为:ⅣⅠⅡⅢ。  相似文献   

8.
拟环纹豹蛛的生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智 《昆虫学报》2007,50(9):927-932
运用田间观察和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拟环纹豹蛛在湘西北1年发生2~3代,第3代不完整,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亚成蛛或幼蛛越冬,其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4月下旬即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在水稻生育期有3次数量高峰; 属游猎型蜘蛛,可步行在水稻、水面、陆地等处捕食飞虱、叶蝉等多种目标害虫; 受惊时潜入水中或潜伏。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最多可产卵5次,实验种群卵囊含卵量76~337粒,平均156粒。孵化的幼蛛,先群集在雌蛛背面,3~5天后开始扩散,6~7天扩散到高峰。幼蛛期47~158天;成蛛期121~236天,雌蛛较雄蛛长21~62天。性比除第2代外的各代均为雄性多于雌性。本文详细记述了拟环纹豹蛛的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与护卵习性,孵化与携幼行为,幼蛛生长、蜕皮、各龄期形态特征及耐饥、耐旱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对角园蛛的生活习性、各龄幼蛛的形态特征、卵袋形态、护卵习性和交配行为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前凹水狼珠Pirata procurvus的幼蛛共蜕皮5次,有6个龄期,对其各个龄期的幼蛛形态特征和身体主要部位的长度作了描述和测量,并对卵袋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我国3种豹蛛,根据其外雌器和触肢器结构特点,应归入枯藤豹蛛Pardosa xerampelina种组.其中新种1种为蝶形豹蛛Parodsa papilionacasp.nov;另两种为我国新纪录种:草豹蛛P.herbosa Jo et Paik,1984及淡豹蛛P.indecora L.Koch,1879.编制了该种组我国分布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及其他检视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采用DNA测序方法,获得了中国狼蛛科Lycosidae4亚科6属26种mtDNA-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比较来自北美狼蛛科豹蛛属2种豹蛛的同一基因序列,并选取漏斗蛛科1种蜘蛛作为外群,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两种建树方法均支持娲蛛属和豹蛛属形成一大的单系;这一结果与现行狼蛛科传统分类体系中娲蛛属的分类地位有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娲蛛属和豹蛛属可以归为同一个分类亚单位.狼蛛科6属间的分子系统关系为(Rirata(Hippasa(Trochsa Arctosa(Pardosa Wadicosa)))).  相似文献   

13.
我国狼蛛科5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宋大祥 《蛛形学报》1996,5(2):120-126
记述我国蜘蛛目狼蛛科5种,包括1种豹蛛(罩豹蛛Pardosa vulvitecta)雄性新发现,1种豹蛛(意大利豹蛛Pardosa italica)中国新纪录,以及我国已记载的2种豹蛛和1种舞蛛的修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的两种蟹蛛,原系法国学者Simon在1880年根据北京的标本而订的新种,其中Dieta属还是一个新属。由于他当时仅各依据一个幼雌标本加以描述,而在此后的一百年中无人再作有关报道,所以迄今为止,这两种的雌、雄性鉴别特征是不清楚的。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Hidryta sp.和Idris sp.对云南洱海周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oes.&Str.)和星豹蛛Pastvigera C.L.Koch卵孵化的影响,对具卵囊的拟环纹豹蛛和星豹蛛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卵囊孵化观察,发现Hidryta sp.寄生蜘蛛卵囊后,每个卵囊内仅羽化出1只蜂,不再有幼蛛孵化出;而被Idris sp.寄生后每个卵囊羽化出一至数十只蜂,仍有幼蛛孵化出。比较未被寄生与被寄生蜘蛛卵囊的孵化量显示,拟环纹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星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 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问存在显著差异(P〈0.01)。比较单位个体孵化量显示,Hidrytasp.对拟环纹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大于Idris sp.;而Hidrytasp.对星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小于Idris sp.。  相似文献   

16.
拟荒漠豹蛛雌蛛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为Schenkel(1963)报道的我国狼蛛新种,但笔者在研究中国狼蛛时发现,原描述中雌、雄配对有误。由于Schenkel指定雄蛛为本种的模式标本,故现将其配对的雌蛛作一补充报道。原Schenkel记述的雌蛛已作为新种(似荒漠豹蛛Pardosa tesquoroides)另文报道。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 Schenkel,1963雌蛛体长6.3—8.5mm。背甲深褐色。正中斑黄色,前端膨大,起自后眼列后缘,此斑在颈沟处明显内凹。放射沟清晰。侧斑由2—3个间断的黄色斑点组成。前眼列前凹,短于中眼列。前中眼明显大于前侧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豹蛛属新种记述(蜘蛛目:狼蛛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狼蛛科Lycosidae是蜘蛛目中一个大科,豹蛛属Pardosa,又是本科的一个大属。由于狼蛛是农田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以前的分类基础又比较薄弱,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整理。经初步研究,笔者鉴定狼蛛112种,其中豹蛛52种,本文限制篇幅,只报道豹蛛属的9个新种。  相似文献   

18.
真水狼蛛的抗逆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宇  胡萃 《蛛形学报》1999,8(2):72-75
研究不同龄期真水狼蛛的抗逆力,并以3龄幼蛛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和食物对抗逆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真水狼蛛的耐旱力很差,在无水的情况下,无论有无食物,均在2d之内死亡。其耐饥力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雌蛛的耐饥力大于雄蛛。在23~35℃温度范围内,3龄幼蛛的耐饥力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喂混合食物时,3龄幼蛛的耐饥力最强。温度和食物对耐旱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横纹金蛛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贵  王翠珍 《蛛形学报》1994,3(2):141-144
横纹金蛛在山东省日照市一年1代,以1龄幼蛛在卵袋内越冬。5月上旬开始出蜇;幼蛛6龄,老熟幼蛛7月中旬羽化。8月上旬产卵,8月下旬孵化。卵期21~45d,幼蛛生活历期311.2d,成蛛寿命52~87d,雌雄比4:1;成蛛日食量0.50609g,日网捕虫30头,每只成蛛期共食虫35.4263g,网捕虫2405头,是一些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气候、海拔、天敌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黑革蟹蛛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革蟹蛛(Coriarachne melanocholica Simon)的成蛛和幼蛛常年在松树枝干上活动取食,是松蚜和松干蚧等松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现将观察资料整理如下,供作保护利用之参考。 这种蟹蛛雌体长4—5毫米。雄体长3.5—4毫米。卵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孵化前变为暗黄色。卵块成堆状,包被于卵囊中。卵囊白色,椭圆形,由上下两片组成。初孵幼蛛头胸部浅绿色,腹部灰白色。一龄幼蛛脱皮后变为灰褐色,体形与雌成蛛相似。 黑革蟹蛛一至二年发生一代,以成蛛和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