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崖柏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崖柏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崖柏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2物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崖柏群落内的15个优势树种总体间存在负关联;2物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有:高山栎-川陕鹅耳枥、高山栎-华中八角、大叶青冈-乌岗栎、铁杉-华西花楸、华千金榆-青榨槭、华千金榆-大叶青冈、大叶青冈-川鄂山茱萸、川陕鹅耳枥-华中八角;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高山栎-青榨槭;崖柏与其他优势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有2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12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调查法,在分析历山青檀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历山青檀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历山青檀群落以A级频度(1%~20%)占绝对优势,青檀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优势不及其他优势树种;(2)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历山青檀群落乔木层物种间正协变种对数少于负协变的种对数,青檀和君迁子种对间负协变程度最高,且在所有包含青檀的显著或极显著协变种对中,青檀与另一个物种间总是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3)坡度、土壤含水量及枯枝落叶层厚度与3个排序轴相关性强,18个乔木优势种沿第2排序轴的分类与物种的性状特征较为相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历山青檀分布的主导因素。(4)聚类分析把历山青檀群落乔木层优势种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3.
采用2×2列联表,通过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和Speaman秩相关系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协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初期的裸地恢复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较多,有14对(正协变9对负协变5对),在针阔混交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较少,仅有5种。全为正协变,表现为主要种间对群落环境的相同要求,并形成了主要种间的竞争格局,在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最少,只有4对,其中3对为负协变,这是主要种之间对群落环境相同要求的激烈竞争结果,在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显著种间协变的种对最多有20对,19对为正协变,主要表现为群落上层种和中下层种间形成了大量的正协变,但群落上层主要种间无显著的种间协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有植物——华南五针松群落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璐  苏志尧  陈北光 《生态学报》2006,26(4):1063-1072
采用连续样带取样法,在分析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群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相结合,探讨了华南五针松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种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以A级频度占绝对优势,华南五针松在主林层占据显著地位,但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优势远不及其他优势种群;(2)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相关分析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华南五针松群落优势种群正协变种对数显著多于负协变的种对数,且Spearman秩相关比相关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华南五针松与长叶木姜存在显著负协变,与其它优势种群种对间协变关系不明显;(3)海拔高度、坡度、坡位、坡形、腐殖质层厚度以及枯枝落叶层厚度与3个排序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在第一和第二排序轴的位置明显反映其生态特点.105 个乔木种类沿第一排序轴的分类完全与物种的性状特征相符.海拔高度是影响华南五针松分布的主导因素;(4)华南五针松群落种间关系揭示了群落内不同乔木种类因受小生境因子影响而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典范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同揭示环境因子影响物种的分布,并通过生态习性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浙江仙居俞坑森林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则新 《植物研究》2001,21(3):470-476
浙江仙居俞坑森林群落植物种类丰富, 优势种不明显, 群落中植物种类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 落叶阔叶成分也有一定比例。各样地植物种类相似性很低, 组成很不一致。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地上成层明显。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样地内的优势种群中常绿阔叶树种的年龄结构呈稳定型或增长型、而落叶树种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乔木层各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多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1hm^2固定样地内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树种的胸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以及按径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群落内乔木树种数和个体数堕落有径级和高度级增加呈下降趋势。树种数和个体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胸径面积之和随胸径级增加呈波动状态,而随高度级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群落的多相关性一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群落内优势种明显,各种的多度差异较小,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珍稀植物在各个胸径级和高度级内的树种数和个体数都较高,群落的更新良好。幼苗补充充足,珍稀树种幼苗丰富度和多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大气氮沉降或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氮输入增加,可能会提高土壤氮含量水平,促进优势种的生长和减少环境异质性,从而使物种共存的生态位减少,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为研究土壤氮含量的增加对森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14个1 ha的样方,对各样方土壤总氮( TN)含量、乔木树种丰富度以及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中各样方乔木树种及建群种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氮含量与乔木树种丰富度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群落及建群种望天树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我们推测其机制可能是:土壤氮含量增加促进了建群种望天树等的生长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减少树种共存的生态位,由于竞争排斥等原因而导致群落树种丰富度降低。因此,减少生态系统人为氮输入,对于保护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乔木树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气氮沉降或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氮输入增加,可能会提高土壤氮含量水平,促进优势种的生长和减少环境异质性,从而使物种共存的生态位减少,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为研究土壤氮含量的增加对森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14个1 ha的样方,对各样方土壤总氮(TN)含量、乔木树种丰富度以及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中各样方乔木树种及建群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氮含量与乔木树种丰富度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群落及建群种望天树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我们推测其机制可能是:土壤氮含量增加促进了建群种望天树等的生长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减少树种共存的生态位,由于竞争排斥等原因而导致群落树种丰富度降低。因此,减少生态系统人为氮输入,对于保护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乔木树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思茅松(Pinus kesiya)天然林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种间联结、种内与种间竞争和群落稳定性, 探讨干扰强度对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种群种间与种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1)择伐干扰改变了大多数乔木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思茅松优势地位未受影响, 随着择伐干扰强度的增加, 思茅松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变大, 在重度干扰的群落中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一起成为生态幅度最大的树种。(2)通过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分析发现, 随着干扰强度的加剧, 乔木种群的种间关系发生变化, 中度干扰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明显高于未干扰和重度干扰群落, 而在三类群落中, 思茅松与其他种群之间的重叠值较小。随着干扰强度增加, 种群间正联结与负联结的种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3) Hegyi竞争指数表明, 三类群落中思茅松种群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 而干扰强度进一步增加了思茅松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 其种内平均竞争指数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减少。(4)林窗是思茅松种群种间和种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类群落都处于较不稳定的阶段, 但中度干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都高于未干扰和重度干扰的群落。择伐原则依据森林管理的目的而确定, 如以木材培育为主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和中南半岛的喀斯特地区,董棕(Caryota obtusa)林是一类外貌醒目、物种多样和生境独特的植物群落。由于其具有作为食物和用于园艺的潜在价值,董棕在自然生境中越来越稀少。为了弄清董棕林的群落特征和物种组成,我们在云南红河地区的一个喀斯特峡谷选取6个群落样方研究了董棕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每个20 m×20 m样方中,调查了胸径(DBH)≥4 cm的乔木树种的胸径等生物学特征。通过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计算出研究区董棕林群落中每个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确定了该群落的优势组成。一方面,我们分别通过分布区类型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地理分布样式来分析乔木树种的地理成分组成特点,从而确定董棕林的地理联系;另一方面,我们选择了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乔木树种,通过地理分布图的绘制,分析比较了5个优势树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关系,确定了所选取的研究群落在整个董棕分布区的地位。结果表明,云南红河地区董棕林由67种乔木树种组成,群落名称可定为董棕+双果桑群落(Caryota obtusa+Streblus macrophyllus community),群落中乔木物种的区系成分以中南半岛分布最多,且是在热带东南亚喀斯特地貌大背景下发育形成的。研究暗示我国的董棕群落已处于该类热带喀斯特植被的最北缘,在中南半岛这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值得优先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收获法对浙江建德山区的天然次生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了林木层样木的生物量优化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和估算。结果表明,立木各器官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行分层次、种类(组分)和自变量的模型选优是十分必要的;各种模型都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对该群落的生物量作出有效的估计;种间模型的有效组合适用于亚乔木层的种类和乔木层的伴生种类;种类(组分)间的模型差异与它们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作用密切相关;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各器宫中的分配比例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在种间关系、生态位分化和种群动态特征上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头茶在其群落中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金刚新 《植物研究》1997,17(1):110-118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不同演替阶段的四川大头茶群落内的四川大头茶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内竞争较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人体的增大页减小;对象木的生长速度与竞争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乔木层优势种左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以乔木层优势种为主体划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型, 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及类群分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 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 群落的优势种突出, 随着环境梯度(海拔)的变化, 乔木层优势种变化明显, 能较好地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 在伏牛山南北坡设置66个样地。根据调查结果, 通过计算重要值, 选取37个优势度相对较大的乔木树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 以χ2检验为基础, 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乔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 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异同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短柄枹(Q. glandulifera)、锐齿栎(Q. acutidentata)、华山松(Pinus armandi)依海拔升高分别具有最大的优势势性。以这4个优势种为主体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层划分为4个植物功能型, 第一组功能型为: 栓皮栎、槲栎(Q. aliena)、山槐(Albizia kalkora)、茅栗(Castanea seguinii)(1 100 m以下); 第二组功能型为: 短柄枹、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1 100~1 400 m); 第三组功能型为: 锐齿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m)(1 400~1 800 m); 第四组功能型为: 华山松、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六道木(Abelia biflor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 albo-sinensis)(1 800 m以上)。功能群间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如叶片的大小、形状等, 这些区别需要生理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毛柄小勾儿茶 (Berchemiellawilsoniivar.pubipetiolata) 为我国分布于浙江、安徽局部地区的特有珍稀物种, 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 该种受到灭绝威胁。该文在 2× 2联列表基础上, 应用 χ2 检验、联结系数 (AC) 分别检测了毛柄小勾儿茶在 4个分布点与群落中乔、灌两层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综合比较 χ2 检验与AC值的测定结果, 在 4个分布点, 毛柄小勾儿茶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关联情况十分相似 :1) 绝大多数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的AC值在 - 0.2至 0.2之间, 即无关联 ;2 ) 与毛柄小勾儿茶存在显著关联的种群仅有一个或无 ;3) 优势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关联小。这说明 4个分布点毛柄小勾儿茶在群落中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 它只是群落的伴生种或偶见种。研究结果对为该物种制定合适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形对森林群落年龄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已被广泛认为是植被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但其对山地森林群落动态的影响及其机理仍不清楚。作者在三峡大老岭选取一块200 m×1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样地, 在样地植物群落调查的同时,建立了1∶500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利用树木年轮数据和分种的胸径 年龄幂函数模型,推算了全部10 m×10 m单元样方的群落年龄。统计了样地群落的年龄结构及其代表种的构成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结合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地形和生物因子对群落年龄结构的影响与途径。结果表明:1)幂函数模型很好地拟合了16个树种的胸径-年龄数量关系;2)样地内群落斑块的年龄介于14~179年,平均值在95年左右;3)代表样方群落年龄的树种共有24 个,而前5种即在68.5%的样方中决定群落的年龄;4)回归分析表明群落年龄受到溪流影响指数、坡位、坡度、样方内受干扰木胸面积和树种生长指数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显示沟谷地 表径流冲击和表土侵蚀等坡面过程带来的干扰明显影响群落发育过程的空间格局,具有不同生态习性树种的潜在年龄也限制了群落的现实年龄;5)地形主要通过控制地表干扰体系的时空分布和不同物种的选择性分布两方面而对群落动态与年龄产生影响。但由于生态格局自身的复杂性与随机性和分析方法带来的误差,使基于地形的群落年龄格局预测结果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其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可为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的修复与重建、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样方调查,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OI)、Dice指数(DI)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中重要值前22位的乔木物种进行种间关联测定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 研究区22个主要乔木物种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表明该地区青冈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极阶段;χ2检验结果显示,231个种对中有108个种对呈正联结,115个种对呈负联结,8个种对无联结,正负联结比为93.9%,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联结,种对间的独立性较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桂林岩溶石山较高的生境异质性导致物种间的生态位产生分化;AC、PC、OI和DI与χ2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种间关联性分析应以χ2检验为基础,辅以AC、PC、OI和DI等指数进行综合研究;根据PCA排序和种间关联关系,将22个主要乔木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组内物种对生境具有趋同适应性,组间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17.
观光木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君子峰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观光木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加强观光木野生资源的保护,对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观光木、浙江润楠、木荷、赤杨叶的生态位宽度优势明显,是主要建群种;20个优势树种的190组种对中,有50.5%的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物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观光木与其他19个物种生态位重叠度普遍较高,当资源不足时,有竞争风险;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后期;χ2检验、联结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联结性的显著率极低,种间独立性较强;种间联结性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呈正相关。君子峰观光木群落较为成熟,资源利用充分,种间关系稳定,为促进观光木种群恢复和壮大,可适当限制与观光木生态位重叠度大、有显著负联结的种群规模,提高与之有正相互作用的物种比例,为观光木营造良好的生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在吉林省蚊河实验管理局1hm^2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调查结果,对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种群的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木种群优势程度不明显;乔木、灌木、草本的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都较低.对5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15个主要树种之间有14个种对存在着显著的种间关联,一个种独立;树种之间正关联的种对少,关联强度低,而负关联多且较高,群落结构组成不稳定,处于软阔叶林向硬阔叶林直至红松阔叶林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树木死亡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研究其如何影响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可以为揭示树木死亡机制及群落动态变化规律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根据木论25 hm2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两次木本植物调查数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树木死亡前后空间格局和种间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 样地内个体死亡前后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但死亡后聚集分布的物种比例较死亡前略微下降,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的物种比例有所增加,个体的死亡呈非随机性死亡。在物种水平上,13个优势种的死树和活树之间在0~30 m各尺度上呈显著正关联,表明样地内优势物种个体之间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不激烈;树木死亡前后种间关联性主要为正关联,且大部分物种种间关系在死亡前后并未发生变化,表明群落已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死亡后,在1~30 m尺度上表现为正关联的物种对比例有所增加,负关联和无关联的物种对在大部分尺度上有所减少,说明个体死亡发生后,各个物种之间的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