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2在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细胞产生的一种二聚体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细胞因子网络在维持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特别是能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与杀瘤作用,诱导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Th1细胞发育,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1(IL-21)属于I类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产生,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大部分骨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联系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中间因子。IL-21能够调节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调节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调亡,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免疫监督功能。此外,IL-21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疫苗等联合应用,可增强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该文综述了IL-21的生物功能及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由激活的辅助T细胞产生,其分泌产物主要是一种分子量约为10000的非糖基化的单链蛋白.人和鼠IL-13成熟蛋白分别由112和1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IL-13不仅对单核细胞的体外生长、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且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免疫球蛋白合成同样具有调控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造血祖细胞的增植分化调控中,IL-13与其他造血生长因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8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18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增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L-18结构上与IL-1相似,而功能更接近IL-12,IL-18与IL-12均能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存在协同效应,但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IL-18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畜生病主要是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CIC水平升高是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标志,多种免疫性疾病与CIC增高有关。哈慈五行针实验组血清中CIC水平显降低,比对照组降低26.8%。经医学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表明哈慈五行针双极透针法针灸的结果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试验数据显示T细胞、B细胞、NK细胞活性、IL-2(A值)等均显提高。T、B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IL-2是免疫细胞相互网络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们的提高证明哈慈五行针具有明显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 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 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鲁 《生命的化学》1995,15(3):15-17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系统杨鲁(昆明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因子,在细胞之间主要传递免疫和造血方面的信息,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功能的多效性和多重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多效性和多重性。原先人们认为...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6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介紊-6(interleukin 6,IL-6)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造血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IL-6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介绍IL-6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由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持续性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近年来,研究发现IBD患者血清中IL-21水平异常升高,提示IL-21/IL-21R信号可能在IBD的病变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L-21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通过对CD4+T细胞、CD8+T细胞、Th17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影响,从而参与IB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IL-21/IL-21R信号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多种细胞分泌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免疫功能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分泌型蛋白,可作为免疫佐剂用以增强病毒疫苗的疗效。近年来,随着一些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4、IL-10等)相继被被克隆成功,重组细胞因子在抗病毒疫苗中的作用愈加重要。运用原核、真核或病毒等载体,通过构建细胞因子重组质粒表达重组蛋白,从而发挥其免疫佐剂的活性。综述了重组细胞因子在病毒疫苗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一些重要病毒疫苗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它结合IL-1受体家族成员ST2,活化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多种炎症与免疫反应过程。本文就IL-33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产生及调节、受体信号与生物学活性等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调节多种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免疫反应、急相反应和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6对多种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IL-6与细胞表面的IL-6受体结合并起动细胞内信号通路而介导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几年来有关IL-6受体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复杂生物功能的细胞因子,可由多种淋巴类和非淋巴类细胞产生.它对机体多种组织及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1-3].近年来发现,临床上免疫异常性疾病,如发热、淋巴结肿大、血沉增快、急性期蛋白增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等症状都与IL-6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IL-6的生物活性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介导的[4].研究IL6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程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晓奎  童善庆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6):19-20,F003
当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可诱导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对于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某些细菌,CD4^ T细胞分化为分泌IFN-γ和具有一系列特定功能的Th1细胞,而对于胞外病原体,如蠕虫,则诱导产生Th2细胞,其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t IL-10)介导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破坏病原体,产生正确的免疫应答类型对机全生死攸关,在麻风病中,结核样型产生保护性Ⅰ型麻风反应,瘤型则为致死的Ⅱ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33与炎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介紊-33(interleukin.33,IL-33)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它结合IL-1受体家族成员ST2,活化NF-w.B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多种炎症与免疫反应过程.本文就IL-33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产生及调节,受体信号与生物学活性等作综述.  相似文献   

16.
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IL-2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结构上与IL-2、IL-15相似,可调控T细胞、B细胞增殖,影响NK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胞毒效应,并参与造血系统的发育;其受体IL-21R 与部分细胞因子共用γ链(γc),可能参与性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XSCI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 6( Imterleukin IL)为一种分子量在 2 1 - 2 8KD之间的糖蛋白 ,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在机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可促进活化的 B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 Ig G、 M、 A) ,辅助抗体依赖性 T细胞的活化 ,并促进活化的 T- C增殖 ,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等免疫调节功能。IL- 6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是双向的 ,它能促进和抑制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这可能与不同种类细胞中 IL- 6的调节机制不同有关。对于 IL- 6的检查 ,国内外都是在血液中检测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在组织中进行 IL- 6的免…  相似文献   

19.
<正> 干扰素与各种白介素(IL-1~6)是由免疫活性细胞诱生的细胞因子(CytoRines),它们作为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内源性信号,可以继发地诱导产生其他细胞因子和引起免疫活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正相和负相作用),并对局部和整体的免疫应答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干扰素与白介素1~6的产生及免疫功能的相互关系综述如下,试图对这些重要的细胞因子的性质、作用及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概括了解。  相似文献   

20.
补益类中药有效成分作为新型人用疫苗佐剂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补益类中药有效成分既能增加腹腔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促进IL-12、GM—CSF、IFN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加强细胞因子的作用,又能激活T细胞、B细胞,活化补体促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免疫调节作用。作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病毒、钩状螺旋体病毒等疫苗佐剂的研究表明,补益类中药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特性,将其研制开发为新型人用疫苗佐剂将具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