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receptors ,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 ,包括α、β/δ和γ三种亚型 ,在脂肪细胞分化、能量代谢和炎症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 ,PPARs的活化不仅可以改善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在内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而且还直接作用于血管壁 ,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综述将就PPARs的结构、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细胞凋亡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核受体与配体作用促进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治疗癌症的新方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类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的核受体,目前已知有3种亚型:α、β和γ。PPARs除和脂质代谢、氧化还原状态、炎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外,PPARs的激活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甚至凋亡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PPARγ的激活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然而由于PPARs的表达具有极大的物种、组织特异性,使预临床实验的推广应用变得十分复杂。现仅就PPARs与细胞凋亡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癌症预临床中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其作用广泛,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PPARs有三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α是PPARs最主要的亚型,主要分布在肝脏中。PPARα由不饱和脂肪酸或贝特类降脂药物等配体活化后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功能。PPARα参与调节肝脏脂质吸收、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胆固醇代谢等脂代谢过程,以及糖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与脂肪性肝病、肝脏炎症反应、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PPARα的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PPARα作为肝脏疾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阐明其与肝脏疾病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普遍表达PPARγ,而且PPARγ配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PPARγ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PARγ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在不同肝病组织中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不同类型肝病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例肝硬化、22例肝癌、12例肝囊肿、11例肝血管瘤病变肝组织中PPARγ表达状况,并以5例创伤意外肝破裂来源的正常肝组织做为正常对照。结果正常肝组织、肝囊肿、肝血管瘤等肝组织中PPARγ呈明显阳性,而肝硬化、肝癌组织中PPARγ表达呈弱阳性,强度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PPARγ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家族由PPARα、PPARβ/δ和PPARγ三种核受体组成。PPARs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另外一种核受体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RXR)形成异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特异反应元件(PPRE)上,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现在已知有多种天然及合成的PPARs配体,其中,合成药物fibrates(PPARα配体)及thiazolidinediones(PPARγ配体)分别能有效地治疗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利用这些配体对PPARs进行研究,揭示了PPARs在脂肪形成、脂质代谢、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细胞生长及分化、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肿瘤等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PPARs的结构、组织分布、主要配体,以及它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研究了茶多酚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防治肥胖症的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能够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肝重及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茶多酚在皮下和内脏白色脂肪组织中分别增高和降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表达水平.另外,茶多酚可以上调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内脏白色脂肪组织及褐色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表达,并增加褐色脂肪组织中脂肪-氧化相关酶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茶多酚防治肥胖症的机制与其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相关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对146位新疆维吾尔族无关个体HLA-Cw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研究该民族HLA-Cw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建立新疆维吾尔族HLA-Cw基因频率数据库。检出18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69~02460,其中HLA-Cw*04、07、08、14基因频率比较高,基因频率分别为02460、0.1151、0.1010、0.1202,共占新疆维吾尔族可检出等位基因的58.23%,PCR-SSOP分型技术使新疆维吾尔族HLA-Cw基因座空白基因频率降至0.0064。经χ2检验,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建立民族HLA-Cw基因座基因频率数据库,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提供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Abstract:The HLA-Cw loci polymorphism in Uygur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PCR-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 (SSOP) method,and the genetic databas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 frequency of the HLA-Cw loci was established.From 146 individuals of Uygur population,18 HLA-Cw alleles were detected.The gene frequency was from 0.0069 to 0.2460.The four most common alleles were HLA-Cw*04(24.60%)、07(11.51%)、08(1010%)、14(12.02%),and they covered 58.23% of total alleles detected from Uygur population.We have made a survey of HLA-Cw alleles frequencies in a Uygur population,with blank frequency being lowered to 0.0064.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 frequencies met the law of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by hi-square test.The frequency data can be used in forensic and paternity tests to estimate the frequency of a DNA profile in the Uygur population,transplant matching and anthropology. 相似文献
12.
四川彝族和新疆维族HLA-B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0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2028)、B*15(0.1604)、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 (0.0189)、B*27(0.0142)、B*44(0.0142)、B*18(0.0094)和B*78(0.0047)。在维族样品中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35 (0.1136)和B*51(0.1136),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1(0.0045)、B*56(0.0045)和B*78(0.0091)。经χ2检验,两个民族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经遗传分析,四川彝族群体HLA-B基因座杂合度(H)、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EP)分别为0.8977、0.9661和0.8009;维族群体的H、DP和EP分别为0.9372、0.9857和0.8732。本研究获得了四川彝族和新疆维族HL A-B基因座基因频率数据,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及疾病关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水平探索小鼠生化标记基因Hbb多态性的形成机理。方法从DNA、RNA和蛋白多肽3个方面分析研究Hbb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基因组DNA中有4个SNP位点与Hbbd/s多态性相关:分别为外显子1中的2个T(G),外显子2中的G(A)和外显子3中的A(G);RNA水平有4个SNP位点与Hbbd/s多态性相关:分别对应为外显子1中的2个T(G),外显子2中的G(A)和外显子3中的A(G);蛋白多肽水平第13、20和139位氨基酸残基,即Cys/Gly、Ser/Ala和Thr/Ala间的转换与Hbb/s多态性相关,分别对应于外显子1中的2个T(G)和外显子3中的A(G)。结论第13、20和139位氨基酸残基,即Cys/Gly、Ser/Ala和Thr/Ala间的转换可能是Hbbd/s多态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rahy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获取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MTHFR 1298位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MTHFR1298位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12%、23%,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且新疆维吾尔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现有报道的少数民族贵州苗族、布依族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THFR 1298位多态性在不同民族具有差异性:MTHFR 1298位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有民族差异;新疆新疆维吾尔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频率与贵州苗族、布依族少数民族之间具有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228例新疆塔城地区和石河子地区的肺结核患者及231例健康志愿者的HLA-DQB1的15个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各等住基因的频率(GF),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肺结核病例组DQB1*0201位点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c<0.05)其GF和OR分别为10.27%和1.947.结论:HLA-OQB1*0201可能是新疆地区汉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第54位密码子多态性与维吾尔族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68例维吾尔族IgAN患者进行MBL多态性检测,并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维吾尔族IgAN中表现为蛋白尿的患者突变型等位基因GAC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表现为单纯血尿的患者(P〈0.05);②维吾尔族IgAN中表现为复合性免疫沉积的患者等位基因GAC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表现为单纯免疫沉积的患者(P〈0.05)。结论MBL突变型等位基因GAC与维吾尔族IgAN蛋白尿发生和免疫复合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族四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D16S539、D13S317、D7S820和D5S818的STR基因位点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获得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基因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4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不同人群基因频率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所得到的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可为遗传学研究、法医个体畜产品识别及亲子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MSY1(DYF155S1)基因座多态性及其结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荧光标记MVR-PCR、Amp-FLP与DNA序列分析技术等检测106例中国维吾尔族人群无关男性个体血纱样品,揭示了中国维吾尔族人群Y特异的小卫星MSY1 (DYF155S1)基因座5′和3′端多态性及其基因结构特点。DYF155S1基因座的多态性表现为3个方面:(1)长度多态性;(2)5′端多态性;(3)3′端多态性。106例无关个体共检出37个不同长度的片段,5′端检出68个类型,3′端检出23个类型。综合这3方面多态性,106例个体间没有相同,其基因多样性(h)超过0.9999。DNA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座5′端表现有7种模块结构,3′端有2种模块结构。DYF155S2片段缺失率约为4.7%。MVR-PCR、Amp-FLP与DNA序列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充分地揭示人群Y染色体特异的小卫星MSY1(DYF155S1)基因座多态性,并提出命名方式,从而为人类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方法和基础资料。
Abstract:The study is to reveal the diversity and gene structure of 5′ and 3′ end of DYF155S1 locus in Y-chromosome minisatellite among Chinese Uygur population.Fluorescent MVR-PCR(minisatellite variant repeat by PCR),Amp-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DNA sequencing methods were used repectively to detect 106 unrelated males among Chinese Uygur population.The polymorphisms of DYF155S1 locus could be revealed in three aspects:(1) polymorphic length:the sizes of amplified fragments ranged from 1405 to 2505bp.There are 37 types found among the 106 unrelated males.(2) polymorphism at 5′ end of DYF155S1 locus,68 types found among the 106 unrelated males.(3) polymorphism at 3′ end of DYF155S1 locus,23 types found among the 106 unrelated males.In combination of these three aspects of polymorphism,none of the 106 unrelated males tested had the same allele,and the gene diversity(h) was over 0.9999.Seven and two types of modular structure were founded in the 5′ and 3′ end of DYF155S1 locus,respectively,by DNA sequencing.The alleles at DYF155S2 locus showed yes/no dimorphism and the rate of deletion was 4.7%.The polymorphisms of DYF155S1 locus were fully revealed by using combination of MVR-PCR, Amp-FLP and DNA sequencing methods, and we suggested the nomenclature for alleles of MVR loci.These methods are useful tools an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study of human genetics and forens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19.
利用AB I3100遗传分析仪, 我们调查了7个Y-STR基因座构成的单体型在中国云南白族133例和新疆维族105例无关男性个体中的分布。7个Y-STR基因座包括DYS456、DYS464 a/b/c/d、DYS527 a/b、DYS531、DYS709、DYS448和DYS522。结果显示,云南白族和新疆维族2个民族男性群体中,分别观察到133、105种单体型, 均为仅观察到1次的单体型,单体型多样性(HD)均趋近于1, 比较这种单体型在两个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秩和检验: P<0.001)。中国云南白族和新疆维族7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为法医学实践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查了中国汉族及荷兰高加索群体中人类vWF基因内含子40 nt 31/2 215~2 380 区域 HUMFA 31(C) 遗传多态性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对两群体之间的分布以拟然比方法进行比较。对9个等位基因片段测序的结果表明, 在nt 31/2 234~2 265区域也有变异存在。提示该座位当被测等位基因DNA片段长度相同时,仍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Abstract The allele frequencies and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humanvWFgene intron 40 in the region of nt 31/2 215~2 380 (HUMFA 31(C))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and China. The data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were compared by likelihood ratio test. Nine alleles were sequenced and the polymorphism of region of nt 31/2 234~2 265 was reveal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