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工段木栽培的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子实体和深层培养的金耳菌丝体分别经沸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pe法脱蛋白、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子实体纯多糖TAf和菌丝体纯多糖TAm。玻璃纤维纸电泳表明TAm和TAf为单一均匀多糖。薄层层析表明,TAm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鼠李糖。TAf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UV分析表明组成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TAf经乙醇分级分离得TAf-1和TAf-2。TAf-1经SephadexG-100柱层析表明其为单一均匀物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TAf-1和TAf-2有多糖吸收峰,存在吡喃环,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连接。  相似文献   

2.
一株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苯酚一硫酸法对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048h,pH值降到4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葡萄糖是乳酸菌产生多糖的良好碳源。在对乳酸菌的培养物进行离心、透析、脱蛋白、脱色,最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品多糖,粗品多糖至少含有两种分子量和含量相差很大的多糖。经过SephadexG-200凝胶柱得到多糖精品EPS—Ⅱ,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其为一纯化的样品。  相似文献   

3.
应用苯酚—硫酸法对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0~48h,pH值降到4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葡萄糖是乳酸菌产生多糖的良好碳源。在对乳酸菌的培养物进行离心、透析、脱蛋白、脱色,最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品多糖,粗品多糖至少含有两种分子量和含量相差很大的多糖。经过SephadexG-200凝胶柱得到多糖精品EPS-Ⅱ,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其为一纯化的样品。  相似文献   

4.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 A-50、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品,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SPG为单一均匀组分。 SPG水解物经纸层析、薄层层析分析证实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种葡聚糖结构,SPG的部分水解、酶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具有β(1→3),β(1→6)糖苷键。凝胶过滤法测定SPG的分子量约为10万。  相似文献   

5.
金耳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春卉  谢红 《菌物系统》1998,17(3):246-250
人工段木栽培的金耳(Tren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子实体和深层培养的金耳菌丝体分别经沸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子实体纯多糖TAf和菌丝体纯多糖ATm。玻璃纤维纸电泳表明TAm和TAf为单一均匀多糖。糖层层析表明,TAm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鼠李糖,TAf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木糖  相似文献   

6.
香菇菌丝体多糖LeBDl—1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Lentinula edodes)465菌株用添加啤酒发酵醪泥的培养基发酵培养10d后,菌丝体经洗涤、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再经DEAE-纤维素柱(CI—型)分离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絮状多糖LeBD1—1。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HPLC检测纯度,LeBD1—1为均一成分。HPLC法测得分子量为130000Da,红外光谱测定其糖苷键为α型。经完全酸水解后用硅胶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LeBD1—1中含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和D-阿拉伯糖,各单糖摩尔比为2.45:1.00:0.03:0.08:0.10,是一种以含甘露糖为主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7.
海蒿子干粉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DEⅠ、DEⅡ,总糖含量分别为52.40%、38.8%.经酸降解、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木糖、岩藻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含量最高.多糖DEⅠ、DEⅡ对P388肿瘤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啤酒酵母多糖的提纯、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性质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啤酒酵母为材料,通过化学抽提法得到水溶性提取物Mal;经薄层层析分析表明:Mal主要含有甘露糖;经检测分析,Mal含有蛋白成分,为蛋白多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表明Mal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发现多糖能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附子多糖FI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附片经热水抽提、Sevag法脱蛋白、乙醇沉淀、DEAE- C32柱层析分离 ,再通过 Sephadex G- 2 0 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 ,得到一种纯白色粉末状多糖 ,糖含量为 97% ,平均分子量为 2 .6× 10 5,熔点为 2 70℃。经完全酸水解、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 ,证明为葡聚糖。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杨焱  周昌艳等 《菌物系统》2001,20(3):397-402
人工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和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分别经热水提取,浓缩、醇析后得子实体粗多糖(HFP)和菌丝体粗多糖(HMP),HFP的得率和多糖含量均高于HMP;两者再经透析、Sevag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子实体纯多糖hfp-1和菌丝体纯多糖hmp-2,经HPLC检测hfp-1和hmp-2为单一均匀多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hfp-1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摩尔比为:0.12:0.04:1.00:0.71;hmp-2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磨尔比为:0.25:0.41:0.31:1.00:0.29。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组成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二者均有多糖特征吸收峰,hfp-1有β-型连接的吸收峰,hmp-2无明显的β-型连接的吸收峰;经HPLC进行分子量测定,hfp-1的分子量为54000,hmp-2的分子量为68000,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在化学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啤酒酵母为材料 ,通过化学抽提法得到水溶性提取物Ma1 ;经薄层层析分析表明 :Ma1主要含有甘露糖 ;经检测分析 ,Ma1含有蛋白成分 ,为蛋白多糖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表明Mal含有多种氨基酸 ,包括 7种必需氨基酸和 9种非必需氨基酸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发现多糖能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 ,具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铁扫帚中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扫帚中总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了薄层层析,结果表明:A3B2C1条件下,总多糖提取率最高。薄层层析得两个组分,其Rf值分别为:0.65和0.55  相似文献   

13.
人工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和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分别经热水提取,浓缩、醇析后得子实体粗多糖(HFP)和菌丝体粗多糖(HMP),HFP的得率和多糖含量均高于HMP;两者再经透析、Sevag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子实体纯多糖hfp-1和菌丝体纯多糖 hmp-2,经HPLC检测hfp-1和hmp-2为单一均匀多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hfp-1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摩尔比为:0.12:0.04:1.00:0.71;hmp-2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摩尔比为:0.25:0.41:0.31:1.00:0.29。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组成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二者均有多糖特征吸收峰,hfp-1有β-型连接的吸收峰,hmp-2无明显的β-型连接的吸收峰;经HPLC进行分子量测定,hfp-1的分子量为54000,hmp-2的分子量为68000。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在化学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分离得到水溶性莲子粗多糖。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沉淀,硼酸反应以及SephadexG-150层析纯化,得到3种莲子多糖SN1、SN2、SN3。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SN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含a—D-吡喃葡萄糖环;SN2主链为葡聚糖、并含有其他4种单糖;SN3含7种单糖,并推测是一种酸性氨基多糖或蛋白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莲子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清除·O2-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长白楤木根、茎、叶水溶性多糖的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楤木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本实验用热水浸提、醇析、Severge法除蛋白,水相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洗脱,再经SephadexG-2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后,得到4种纯多糖,命名为根(gNaCl)茎(JH2O)茎(JNaCl)叶(YNaCl)。红外光谱和其完全水解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4种多糖不含硫酸基团和乙酰基,具备β-糖苷键以及糖类特征吸收峰。其中,根的NaCl洗脱多糖组分为D-半乳糖醛酸、D-果糖、D-葡萄糖,茎的水洗脱液多糖组分为D-甘露糖、D-葡萄糖,茎的NaCl洗脱多糖组分D-葡萄糖、D-半乳糖,叶的洗脱多糖组分为D-半乳糖醛酸和D-山梨糖。  相似文献   

16.
香菇菌丝体多糖LeBD1—1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晓彤  糜可 《微生物学报》1997,37(2):119-123
香菇465菌株用添加啤酒发酵醪泥的培养基发酵培养10d后,菌丝体经洗涤、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再经DEAD-纤维素柱(Cl^-型)分离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絮状多糖LeBD1-1。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HPLC检测纯度,LeBD1-1为均一成分。HPLC法测得分子量为130000Da,红外光谱测定其糖苷键为α型。经完全酸水解后用填表交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LeBD1  相似文献   

17.
附子多糖FⅠ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附片经热水抽提、Sevag法脱蛋白、乙醇沉淀、DEAE-C32柱层析分离,再通过Sephadex G-2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一种纯白色粉末状多糖,糖含量为97%,平均分子量为2.6×105,熔点为270℃.经完全酸水解、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葡聚糖.  相似文献   

18.
云南溪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溪菜中提取的水溶性胞外粗相糖(EPS),用Sevag法脱蛋白后,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萄糖凝胶G-200柱层析可得到纯品。溪菜多糖复合物经碘试验证明含有少量淀粉,Bacl2试验检测出含有SO4^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含有糖类及蛋白南,且其组成不均一。用Lowry法测得蛋白质含量为13.54%,苯酚-硫酸法测得糖含量为78%,经薄层层析和纸层析鉴定,溪菜多糖复合物的酸水解物中含有大量D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一株真菌胞外多糖最佳生产时间及其组成成分。通过对其发酵液胞外多糖含量及上清液黏度的测定,确定其最佳产糖时间,并用此条件提取胞外多糖粗品,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薄层色谱法对所得的胞外多糖进行组分分析。当发酵至第5天时该株真菌的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及发酵液的黏度均达到最高峰,分别为0.606 4 g/60 mL、20.22 μg/mL和4.74 mPa/s,并且胞外多糖含量与发酵上清液黏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用蒽酮-比色法测得提取的胞外多糖粗品的糖含量为19.58 μg/mL,并用4 mol/L的硫酸完全水解,硅胶G薄层层析,甲醇-氯仿(1:1,体积比)展层,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表明其组成成分可能为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该菌株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提高结皮能力和防沙保水作用,为利用微生物治沙提供参考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灌木之一,主要被用于观赏和制作家具,但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却鲜见报道,从而限制了陕甘花楸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陕甘花楸果实为原料,经石油醚脱脂后,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Sevag法脱蛋白,得到了较纯的花楸果实多糖(SSP),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经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纯度为65.8%;FT-IR检测官能团,发现在3 420 cm~(-1)、2 929 cm~(-1)和1 733 cm~(-1)处存在多糖的典型吸收峰;用SEC-LLS测得重均分子量(Mw)为1.739×105,数均分子量(Mn)为5.052×104,多分散系数为3.443,表明分子量分布较为均一;经三氟乙酸酸解、糖腈衍生化等处理及气相-质谱联用法测定SSP的单糖组成,表明SSP由甘露糖、葡萄糖和未知单糖等3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2∶1.4∶6.4。(2)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SSP具有很好的DPPH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以及较强的还原力;当SSP浓度为2 mg·mL-1时,SSP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于BHT的96%,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Vc的76.07%,还原能力等价于Vc的92%。以上表明该多糖可以用于抗衰老和抗炎等方面,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为花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