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Li WG  Chen XM  Ye YZ  Zhang Y  Yu LF 《生理学报》1998,50(4):460-464
基于目前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功能的认识,认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AT2受体有相互拮抗作用。依据上述论点,本研究利用AT2受体基因敲出小鼠,观察了AT2受体缺失后是否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它成分代偿性紊乱。结果发现,AT2受体基因缺失小鼠血浆和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以及肾组织中肾素、A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AT2受体缺失未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  相似文献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初被认为是较简单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之一。但是,这一想法随着RAAS阻滞剂:肾素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T1受体拮抗剂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深入研究而受到挑战。因此,RAAS的组成、以上药物发挥作用的具体通路及副作用均得到重新定义。在RAAS阻滞剂的应用过程中,机体肾素水平升高,并刺激肾素原受体(即无活性的肾素前体,PRR),进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理,在AT1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过程中,血浆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升高,并与2型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结合,进而对机体产生有利作用。此外,随着ACEI及ARB的应用,血管紧张素1-7水平升高,其与Mas受体结合,发挥心脏及肾脏保护的作用,还可通过刺激干细胞发挥组织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关键效应因子,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结合后,在体内发挥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收缩血管、调节血压,促进心肌、肾近端小管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形成和转移等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AT1R相关蛋白特异性作用于AT1R蛋白的碳末端,通过调节受体的内化、细胞膜的再通和受体的敏感性对其表达进行控制,发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的重点在于对AT1R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不同AT1R相关蛋白在RAS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为RAS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肾脏RAS的新成分及新作用机制不断被发现.转基因动物研究使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血压及水钠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Ang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已经确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Ang 1~7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也已得到认可.肾素/前肾素特异性受体、ACE的信号转导功能,以及AT1受体的转激活功能等,已成为肾脏生理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肾脏局部RAS功能,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被激活,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通过细胞表面的AT1受体,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代谢改变,引起心脏结构重塑,导致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胶原含量增多和排列紊乱,造成心室肌僵硬而影响舒张功能,出现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症状.本文从RAS的主要成分Ang Ⅱ、Ang-(1-7)、Ac-SDKP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R)与内皮素、活性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信号转导系统以及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RAS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野生型和ACE2转基因(过表达ACE2基因) 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8):野生对照组、野生模型组、ACE2对照组、ACE2模型组、ACE2模型+A779干预组和ACE2模型+MLN-4760干预组。采用橡皮筋结扎双侧后肢根部的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4 h)。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组织脏器系数、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和蛋白浓度检测肺组织含水量和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Ang-(1-7)的浓度。qRT-PCR法分析肺组织ACE/ACE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ACE/ACE2和AT1/Mas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野生模型组相比,过表达ACE2基因可减轻肺组织病变,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BALF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逆转肺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稳态失衡。而且ACE2的这些保护作用被特异性ACE2抑制剂MLN-4760和Mas受体阻断剂A779所消除。结论 ACE2可通过ACE2-Ang-(1-7)-Mas轴改善肺组织局部RAS稳态失衡减轻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激动剂三氮脒(diminazene aceturate,DIZE)对小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作用。雄性8周龄野生型和人ACE2(hACE2)转基因ICR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对照组(W组)、野生模型组(WL组)、野生模型DIZE干预组(WLD组)、hACE2转基因对照组(T组)、hACE2转基因模型组(TL组)和hACE2转基因模型DIZE干预组(TLD组),每组6只。采用常规止血带套扎双侧后肢的方法复制小鼠LIR模型。各DIZE干预组在LIR前预先腹腔注射DIZE(15 mg/kg),持续4周。LIR结束时,计算肺组织脏器系数和湿干质量比(wet/dry weight ratio,W/D);计数肺泡灌洗液细胞并检测蛋白浓度;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和Ang(1-7)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和Mas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WL和TL组小鼠均有明显的肺损伤,TL组小鼠肺损伤轻于WL组,而DIZE可减轻WL和TL组小鼠肺损伤。(2)WL组小鼠肺组织Ang Ⅱ水平升高,Ang(1-7)水平降低,TL组小鼠这两种蛋白没有明显变化,而DIZE可降低WL和TL组Ang Ⅱ水平,升高WL组Ang(1-7)水平。(3)WL和TL组小鼠肺组织AT1和Mas受体蛋白表达升高,而DIZE可逆转WL和TL组AT1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上调这两组Mas受体蛋白表达。以上结果提示,DIZE可能通过调控局部肺组织ACE2-Ang(1-7)-Mas轴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稳态失衡,减轻LIR所致小鼠ALI,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是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组成分之一,介导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学效应,参与血管舒缩,水盐代谢和醛固酮分泌以及血管平滑肌增生和功能调节等,是RAS系统作用于效应器的关键步骤,本文对ATR分型,生物学效应,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Mas受体的发现使人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有了更全面的认识。ACE2可水解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直接或间接生成血管紧张素1-7(Ang 1-7),并与高血压的形成密切相关。Ang 1-7主要通过Mas受体引起血管舒张、抑制细胞增殖。ACE2-Ang1-7-Mas轴的发现为RAS的研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的效应分子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血管紧张素II不仅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还通过其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R)发挥强大的促氧化和促炎症反应的效应。在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通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H)氧化酶的激活和细胞内氧化还远信号传导系统从而促进脉管系统炎症反应的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和葡萄糖在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还共享氧化还原信号传导通路,可见血管紧张素Ⅱ参与了炎症的反应、血栓的形成,通过刺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进行细胞的增值,血管紧张素Ⅱ的这些效应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有研究显示应用RASS抑制剂可以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这些证据显示抑制RASS系统在保护血管病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十余年来关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理论研究及拮抗剂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某些进展。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生物学效是与位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生反应后产生的,AⅡ-受体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外源性AⅡ的升压效应受钠负荷和由之影响的内源性AⅡ血浆浓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是通过作用于受体产生的。对AⅡ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促成了一系列AⅡ同类物的合成,用以作为AⅡ竞争性拮抗剂,并在高肾素型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某些病例的治疗中应用。但迄今合成的这类拮抗剂作用时间短,且对AⅡ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心脏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紧张素受体在心脏及心肌细胞内的检出,有充分证据说明心脏内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心脏内R-AS可能通过心脏神经的旁分泌(paracrine)功能或直接对心肌细胞的自分泌功能(autocrine function)调节心肌收缩力;心脏内R-AS的内分泌功能(intracrine role)对心肌细胞内肾素系统的调节和心脏肥厚的发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目前已知的惟一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源物,是一种新型的金属羧肽酶,很多特性与ACE截然不同.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调节心脏功能和机体血压.最近ACE2被鉴定为SARS病毒的功能受体.ACE2已经成为目前药物研发的新靶点.对ACE2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有待进-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Jiang XY  Gao GD  Wang XF  Lin YX  Wang YW  Yang YB 《生理学报》2006,58(6):556-566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在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分离及培养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ngⅡ受体的蛋白表达。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进行药物干预48h:AngⅡ组、AngⅡ+losartan组、AngⅡ+PD123319组和AngⅡ+losartan+PD123319组。抽提mRNA制备cDNA探针,与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通路发现者基因芯片杂交,筛选表达差异的基因。发现血管紧张素Ⅱ 1型(angiotensinⅡ type1,AT1)受体被losartan阻断后,AngⅡ刺激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2型(angiotensinⅡ type2,AT2)受体蛋白高表达;34个基因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30个下调,4个上调,其最大改变不超过20倍;9条信号通路被活化:cAMP/PKA、Ca^2+、PKC、PLC、MAPK、PI-3K、NO-cGMP、Rho、NF-κB通路。当AT2受体被PD123319阻断时,64个基因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48个下调,16个上调;11条途径基础活化,其中7个基因的改变在30倍以上:Cyp19a1(37倍)、I1lr2(42倍)、Cflar(53倍)、Bcl21(31倍)、Pik3cg(278倍)、Cdknla(90倍)、Agt(162倍)。在AT1受体阻断的基础上再阻断AT2受体,46个基因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36个下调,10个上调;11条信号途径全部活化。其结果与单独阻断AT2受体信号途径基本一致。RT-PCR选取IL-1β和TNF-α进行验证,结果与芯片各组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结果表明,在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AT2受体阻断明显不同于AT1受体阻断,在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谱上,两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子宫-胎盘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庆彬  刘疆  焦丽红  王红 《生命科学》2000,12(5):224-227,213
子宫-胎盘中存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血管紧张素的分布较广泛,胎盘合体滋养层、子宫腺体、肌肉和血管壁均可见AngⅡ的免疫阳性染色。胎盘主要表达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子宫至少有两种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其分布与数量存在种间差异。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与G蛋白偶联,可以激活三种不同的信号途径,Ⅱ型受体能否与G蛋白偶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仍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曾志羽  陶新智 《蛇志》1999,11(3):73-75
体内调节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的主要系统是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而RAS最终通过血管紧张 素Ⅱ(ATⅡ)与各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发挥作 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在受体水平上选择性地 抑制ATⅡ作用,病人耐受性好,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有 其广阔的应用价值。 1 AT受体及其拮抗剂   已证明ATⅡ是有若干生物学作用,包括血管收缩,升 高血压,刺激肾小管钠重吸收,刺激肾上腺生成醛固酮,促 进血管加压素及儿茶酚胺释放(肾上腺和神经原性)。而 ATⅡ通过与细胞膜…  相似文献   

1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肾素的生成部位、血管紧张素形成的可能途径、肾素分泌调节的四种假说、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及其与血压异常的关系。近年研究指出,失血时出现的大量血管收缩是由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提示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有抗休克意义。血管紧张素Ⅱ除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外,还有中枢性加压、嗜饮及刺激ADH 与 AGTH 分泌等作用。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作为一种中枢性递质。晚近提出的“七肽假说”认为,血管紧张素Ⅲ是刺激醛固酮生成的“钥匙”,是当前兴趣的焦点。对心血管的作用似以血管紧张素Ⅱ为主,而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则以血管紧张素Ⅲ更为重要。对恶性高血压及部分高肾素性血管收缩性高血压与特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着诱发与维持高血压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治疗措施应有所不同。在动物出血性低血压及休克的治疗中,认为转换酶抑制剂越早应用存活率越高,这为临床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Zhi JM  Chen RF  Wang J  Jiao XY  Zhao RR 《生理学报》2004,56(6):730-734
实验采用兔外周动脉离体标本,在预收缩血管后,用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1-7),Ang-(1-7)]舒张血管,比较Ang-(1-7)对外周各血管床的舒张效应并分析其产生机制。结果显示:(1)Ang-(1-7)可剂量依赖性舒张血管,但舒张作用有所不同;(2)Ang-(1-7)的舒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皮的NO系统;(3)Ang-(1-7)的舒张血管效应不通过AT1和AT2受体。上述结果提示:Ang-(1-7)可能作用于内皮上的非AT1和AT2受体,通过调节NO释放而起舒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Ⅱ的2型受体介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目前,对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1型受体所介导的细胞反应已有较深入了解,但对其2型受体(ATh)的生理功能所知甚少。后者存在于胚胎组织和未成熟的脑内,成年组织内表达水平较低。最近发现AT2受体可介导血管平滑肌和...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不仅发挥着收缩血管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还参与炎症、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Ang Ⅱ通过AT1受体,激活内皮细胞MAPK、NADPH和ROS、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参与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引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