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硫柳汞SD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硫柳汞在SD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单剂量(高、低2个剂量组)静脉注射硫柳汞,以冷原子吸收测汞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获取各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硫柳汞在高(30mg/kg)和低剂量(15 mg/kg)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61±0.33h,,156.54±18.61h;AUC0-144h分别为16748.65±7296.61mg/L*h,9131.94±1406.68 mg/L*h。结论:硫柳汞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半衰期约在130~170h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阿魏酸及其不同配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将32只SD大鼠,分为阿魏酸组50 mg/kg、阿魏酸+川芎嗪(50 mg/kg+30 mg/kg)组、阿魏酸+延胡索乙素(50 mg/kg+20 mg/kg)组、阿魏酸+川芎嗪+延胡索乙素(50 mg/kg+30 mg/kg+20 mg/kg)组,分别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阿魏酸的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均可延长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增加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阿魏酸及其不同配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将32只SD大鼠,分为阿魏酸组50 mg/kg、阿魏酸+川芎嗪(50 mg/kg+30 mg/kg)组、阿魏酸+延胡索乙素(50 mg/kg+20 mg/kg)组、阿魏酸+川芎嗪+延胡索乙素(50 mg/kg+30 mg/kg+20 mg/kg)组,分别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阿魏酸的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均可延长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增加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在水温为(21±1)℃条件下,分别给予20 mg/kg体重单剂量血窦注射或50 mg/kg体重单剂量口灌给药,并于0.083、0.25、0.5、1、2、3、4、6、8、12、18、24和36h时间点采集血淋巴,运用反相色谱法检测血淋巴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浓度,采用3p97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血窦给药后,氟苯尼考的消除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ss)]、总体清除率(CL)分别为8.26h、14.43 L/kg、1.21 L/kg.h,氟苯尼考胺消除半衰期和代谢率(MR)分别为20.28h、9.3%;口灌给药后,氟苯尼考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2.49 mg/kg、1.0h、10.01h、21.6%,氟苯尼考胺的消除半衰期和代谢率分别为16.0h、37.5%。氟苯尼考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消除比氟苯尼考胺快,并能广泛地分布于身体各组织中;氟苯尼考在胃肠中吸收迅速,但其生物利用度不高,代谢率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条件下,单剂量(10mg/kgb·w)强饲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可以同时检测血浆中氟甲砜霉素及其代谢物氟甲砜霉素的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室开放式模型.药时规律符合理论方程C血浆=71921(e-0.036t-e-0.18t)和C血浆=91061(e-0.081t-e-0.301t).18℃和28℃的条件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31845h和21301h,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91118h和81519h,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111136h和51953h,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41074μg/mL和41226μ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41547(μg/mL)/h和811279(μg/mL)/h,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271581h和121290h,相对表观分布容积V/F(c)分别为11580L/kg和115121L/kg.采用氟甲砜霉素防治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建议在18℃左右口服10mg/kg体重剂量的氟甲砜霉素,2d给药1次;在28℃左右口服10mg/kg体重剂量的氟甲砜霉素,1d给药1次.试验过程中在斑点叉尾鮰血浆样品中未检测到氟甲砜霉素的主要代谢物氟甲砜霉素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素馨花中提取纯化所得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橄榄苦苷100、200、400 mg/kg剂量组,灌胃(i.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离心,血浆经甲醇-乙腈沉淀蛋白后,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的含量。各给药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应用3P97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组间药动学参数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的t1/2、CL/F、AUC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中t1/2、CL/F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AUC随剂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口灌给药途径下,研究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中华绒螯蟹以20 mg/kg剂量给药双氟沙星后,其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时间曲线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吸收迅速,在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达峰时间短.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Vd分别为3.170 L/kg、2.122 L/kg、1.045 L/kg、1.051 L/kg和0.203 L/kg;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96.316 h、88.228 h、137.524 h、67.021 h和124.679 h;总体清除率CLa分别为0.783 L/h·kg、0.040 L/h·kg、0.013 L/h·kg、0.011 L/h·kg和0.008 L/h·kg.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双氟沙星相似,都呈现多峰现象.但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4种组织中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出现药峰的时候恰好是这4种组织中双氟沙星下降缓慢时期.鉴于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而可食组织中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若规定可食组织中双氟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以脂肪中最大残留限量(100μg/kg)为标准,沙拉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为30μg/kg,则建议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中的休药期大于24d,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前期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p-HBA)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钠(s-HBA)均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药物。本文研究p-HBA及s-HBA单次给药在正常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以及单次给药s-HBA后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小鼠灌胃给予20 mg/kg的p-HBA和20、50、100 mg/kg的s-HBA,以及食蟹猴灌胃给予4、10、20 mg/kg的s-HBA。LC-MS/MS测定p-HBA和s-HBA在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以及s-HBA在食蟹猴血浆中的浓度。所有血浆和组织均使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p-HBA及s-HBA在20 mg/kg的剂量下,血浆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08、0.08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0453.98、30683.33 ng/kg,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7180.27、12008.42 ng·h/mL,半衰期t_(1/2)分别为0.57、0.59 h。s-HBA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C_(max)和AUC_(0-t)与剂量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给药p-HBA及s-HBA后,在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结肠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p-HBA。结果表明,p-HBA及s-HBA灌胃给药后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吸收和消除均较快,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广泛,以肾和肝浓度最高,推测其对肾和肝有一定的靶向性,所有组织均无明显蓄积,提示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在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15℃水温状态下单次给草鱼灌喂20 mg/kg剂量的双氟沙星后,得出双氟沙星在各组织以及血液中的药时曲线均都符合二室开放性模型,双氟沙星能够在草鱼体内快速吸收,并且血液及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双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程为C=5.056e-0.012t+19.041e-0.011t,其中双氟沙星在血液、肌肉、肝脏、肾脏中吸收半衰期(T1/2α)分别为0.176h、0.562h、4.562h和1.477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T1/2β)69.492h、65.303h、218.412h和163.937h,总体消除率(CL)分别为0.495、11.181、10.789和7.102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1.550、1277.55、807.470和1432.150 μg/(L·h)。根据相关规定肌肉中双氟沙星最大残留量300 μg/kg为标准,建议休药期26d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18℃和28℃的不同水温条件下,分别采用口灌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给予草鱼100mg/kg体重单剂量的磺胺甲(口恶)唑(SMZ),以HPLC法测定草鱼血浆和肌肉中药物浓度,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18℃条件下,草鱼口灌SMZ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p均显著长于28℃(P<0.01),其峰浓度Cmax显著低于28℃下的值(P<0.01);腹腔注射给药时,SMZ在鱼体血浆和肌肉中的吸收与分布较口服快,消除较口服也快.在水温18℃条件下,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带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腹腔注射的符合无时滞二室开放模型;水温28℃条件下,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可忽略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根据SMZ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制定了SMZ的用药方案:治疗温水性鱼类细菌性疾病,在水温18℃左右,口服或注射100mg/kg剂量的SMZ,以每天给药两次,3d一个疗程为宜;在水温28℃左右,以每天给药3-4次为宜.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在不同水温和不同给药方式下SMZ在鱼体内的药动学规律,为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以及无公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28±2)℃、盐度28条件下,盐酸氯苯胍(robenidine hydrochloride,ROBH)按30 mg/kg的剂量口灌实验鱼,用HPLC-MS/MS法研究盐酸氯苯胍在美国红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单剂量口灌给药后,美国红鱼血浆中ROBH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药物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p)、血药浓度峰值(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和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2.39 h、958.78μg/L、33 247.57μg/(L·h)和19.24 h;ROBH在肌肉、肝脏和肾脏的Cmax分别为156.72μg/kg、227.68μg/kg和553.44μg/kg,tp分别为2.0 h、1.5 h、2.0 h;AUC_(0-∞)分别4 664.04μg/(kg·h)、4 897.74μg/(kg·h)、17 228.19μg/(kg·h);t_(1/2β)分别为19.68 h、24.33 h和22.81 h。按30 mg/kg剂量连续5 d口灌给药后,美国红鱼肌肉、肝脏、肾脏中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24.46 h、35.39 h、39.60 h和33.94 h。若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肌肉作为食用靶组织,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少于7 d。  相似文献   

12.
张媛  包海鹰 《菌物学报》2014,33(1):114-120
对粗毛纤孔菌、椭圆嗜蓝孢孔菌、火木层孔菌、木蹄层孔菌4种多孔菌子实体粗多糖成分的含量及其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为4.1%,高于其他3种多孔菌;同时,4种多孔菌子实体粗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除木蹄层孔菌外,其他3种多孔菌给药剂量为500mg/mL和1 000mg/mL时抑瘤率均大于40%,其中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粗多糖抑瘤率最高,低剂量组(500mg/kg)为58.12%,高剂量组(1 000mg/kg)为47.75%。  相似文献   

13.
在17℃水温下,单次肌肉注射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淋巴、肌肉和肝中药物残留浓度,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研究不同剂量氟苯尼考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和肝组织中的代谢规律及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在3种(5.0、10.0、20.0mg/kg)给药剂量下,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氟苯尼考含量瞬时达到峰值,而肝中氟苯尼考含量则随给药时间,先上升后下降,各组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肌肉、血淋巴、肝。应用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3P97分析结果表明,血淋巴、肌肉、肝组织中氟苯尼考的代谢规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以3个浓度给药后,血淋巴中氟苯尼考的吸收半衰期(T1/2α)及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0.04、0.21、0.87h和0.60、1.48、3.29h,整体清除率(CLs)分别是2.17、1.99和2.12ml/(kg·h),肌肉中氟苯尼考的T1/2α及T1/2β分别是1.38、0.93、0.47h和10.39、31.78、23.91h,CLs分别是0.07、0.03、0.03ml/(kg·h),肝中氟苯尼考的T1/2α及T1/2β分别是0.69、0.07、0.12h和0.73、4.90、4.49h,CLs分别是1.79、2.55、3.89ml/(kg·h)。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D-半乳糖(D-ga1)致小鼠衰老模型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蒜素低剂量组(10 mg/kg·d)、中剂量组(20 mg/kg·d)、高剂量组(40 mg/kg·d),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Y型迷宫、跳台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迷宫错误次数明显增多,体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大蒜素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减少,迷宫测试潜伏期缩短,体内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蒜素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磺胺类药物在肾衰与正常家兔体内代谢规律,掌握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肾衰对磺胺类药物代谢的影响。方法在家兔耳缘静脉注入磺胺嘧啶(SD),不同时间抽取动脉血,90分钟时从膀胱取尿,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半衰期。结果磺胺类药物在家兔体内呈现二房室模型代谢动力学特点,且肾衰家兔半衰期明显大于正常家兔,尿中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家兔。结论急性肾衰使磺胺类药物消除减慢,延长半衰期。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温和给药方式下磺胺甲噁唑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 18℃和 2 8℃的不同水温条件下 ,分别采用口灌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 ,给予草鱼 10 0mg/kg体重单剂量的磺胺甲唑 (SMZ) ,以HPLC法测定草鱼血浆和肌肉中药物浓度 ,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 ,结果表明 ,18℃条件下 ,草鱼口灌SMZ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 β、达峰时间Tp 均显著长于 2 8℃ (P <0 .0 1) ,其峰浓度Cmax显著低于 2 8℃下的值 (P <0 .0 1) ;腹腔注射给药时 ,SMZ在鱼体血浆和肌肉中的吸收与分布较口服快 ,消除较口服也快。在水温 1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带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 ,腹腔注射的符合无时滞二室开放模型 ;水温 2 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可忽略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根据SMZ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 ,制定了SMZ的用药方案 :治疗温水性鱼类细菌性疾病 ,在水温 18℃左右 ,口服或注射 10 0mg/kg剂量的SMZ ,以每天给药两次 ,3d一个疗程为宜 ;在水温2 8℃左右 ,以每天给药 3— 4次为宜。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在不同水温和不同给药方式下SMZ在鱼体内的药动学规律 ,为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以及无公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温(16±0.6)℃条件下, 以20 mg/kg剂量给健康大菱鲆静注、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进行分析,比较了肌注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后,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表达方程为C肌注=10.237e-0.702t+6.151e-0.01t-16.388e-25.796t和C口服=3.701e-0.072t+3.534e-0.007t-7.235e-0.364t。与口服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 肌注给药后的t1/2Ka(0.027h)、tmax(0.5h)、t1/2α(0.987h)和t1/2β(68.003h)均小于口服给药(1.904h、4h、9.621h和99.137h),且Cmax(21.7172μg/mL)和F(88.57%)均大于口服给药(5.3594μg/mL、66.42%)。结果表明, 肌注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消除均快于口服给药, 且比口服给药吸收完全。在试验条件下, 最佳给药方案为:肌注给药, 按鱼体重每次给药19.05 mg/kg,2天一次, 建议连续给药2-3次;口服给药,按鱼体重每次给药13.92mg/kg,1天一次, 建议连续给药3-5次, 建议休药期分别不低于30d和45d。    相似文献   

18.
西南银莲花皂苷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西南银莲花中抑制人癌细胞生长的主要活性成分3-O-鼠李糖基(2)[葡萄糖基(4)]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皂苷2)等进行动物体内抗癌活性试验研究。方法:用小鼠肉瘤S180实体模型观测腹腔注射和灌服两种给药途径的抑瘤率,结果:ip皂苷2为10mg/kg时抑瘤率为48.9%,po皂苷2为125,200和500mg/kg时抑瘤率分别为32.6%,39.3%和48.1%,但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动物死亡,结论:不论腹腔注射[还是灌服给药,皂苷2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有效剂量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研究芫根总皂苷减肥降脂的作用机制。以奥利司他(48 mg/kg)为阳性药,设芫根总皂苷3个剂量组(500 mg/kg、1000 mg/kg、1500 mg/kg),灌胃给药45 d。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胰脂肪酶(PL)的活性及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的含量。结果显示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芫根总皂苷可不同程度升高SOD、GSH-Px、LPL、HL活性,抑制PL活性,降低MDA、FFA、LEP含量,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脂质损伤,促进脂质分解,抑制脂肪吸收,改善脂质代谢及瘦素抵抗等。  相似文献   

20.
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固相萃取-H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以1,2,4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10,20,30,60 min和1.5,2,3,4,6,8 h采集血样,同时以2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0,60,240 min采集各组织,测定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中的黄芪甲苷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按二室模型拟合最佳,t1/2(α)分别为12.36,7.05,15.98 min,t1/2(β)分别为69.14,73.28,95.24 min,AUC分别为277.36,415.36,623.15μg.min/mL,AUC与剂量的线性方程为y=113.64x 173.47(r=0.997),表明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呈线性消除。组织分布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在体内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