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变化中国林蛙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开展中国林蛙南移和人工养殖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而南方多变的气温是否影响其胚胎发育是一个尚未研究的课题。本文利用受精卵在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间移换,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快速升温对中国林蛙胚胎卵化率,正常率均有影响,且温差越大影响越大;缓慢升温对胚胎的影响与温差大小和升温起点有关,高起点升温对胚胎的影响比低起点的升温更大,生产中快速升温以不超大2℃,慢速升温以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性腺的发育及温度对其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探讨幼蛙性别分化与温度的关系,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培养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受精卵至变态完成,结果表明:(1)胚胎发育到24期时生殖嵴开始出现,25期个别原始生殖细胞(PGCs)已迁移到生殖嵴中,生殖细胞与生殖嵴共同发育成生殖腺;(2)胚胎发育到31期生殖腺出现性别分化,卵巢分化初期较易识别,而精巢分化不明显;…(3)卵巢分化完成于37期,精巢分化完成于变态之后,两侧生殖腺等大;(4)胚胎发育从30期开始,性别分化对温度较为敏感,低温利于雌性化,高温利于雄性化;(5)15-25℃为变温培养时性比发生变化的敏感温度区,缓慢升温雄性比较显著增加,缓慢降温雌性比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innaeus)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发生的重要农业害虫,其种群暴发会给农作物造成重大为害和减产。飞蝗种群发生动态受低温及变温的影响,但低温和变温如何作用于胚胎发育和是否诱导胚胎滞育的发生,目前尚不清楚。【方法】本文在对飞蝗胚胎发育特点观察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胚胎发育中期恒定低温诱导、诱导后恢复、发育中期变温诱导及发育早期低温诱导等条件对胚胎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胚胎发育起点温度下非致死温度7.5℃处理促使胚胎发育历期变异增加,而25~30℃高温下胚胎发育整齐。7.5℃处理时间长短对胚胎发育影响不明显,但该低温培育时间长短影响后期常温下的胚胎发育,即7.5℃下长期低温可能促进25℃或30℃下的胚胎的发育。25℃以下变温温度影响胚胎发育进展,但影响胚胎发育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发育起点以上温度。【结论】因此,温度作为单一环境因子,其特定的低温和变温处理不仅没有诱导胚胎滞育的发生,反而促进后期胚胎在常温下的发育。本研究结果对揭示温度变化对个体发育和种群动态影响及预测飞蝗种群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的热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汉屏  王立志 《四川动物》2008,27(3):478-480
本文对中国林蛙卵、胚胎、蝌蚪、幼体和成体等不同发育阶段的热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温度对中国林蛙不同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的影响。11~13℃是卵孵化的最适温度,卵孵化率接近100%,胚胎在7~22℃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10~20℃是蝌蚪的最佳生长发育温度,成活率都在95%以上;5℃下蝌蚪不能完成变态,在15~30℃之间,温度越高雄性比例越大,15~25℃是成体生活的最适温度。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对真水狼蛛(Pirata piraticu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也对胚胎发育的各阶段有影响,在2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加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9℃,低温下,卵的孵化整齐度高温下要高,28℃时,孵化率最高。为探讨真水狼蛛胚胎发育的影响因子和合适条件,考虑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时间3个因子的综合作用,按照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要求安排实验,得出了影响胚胎发育历期、胚胎成形率和孵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子,利用孵化率的回归模型,得到了真水狼蛛卵孵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为27℃-28.5℃,相对湿度为94%-97%,光照时间为14-17h。  相似文献   

6.
李明云 《生态学报》1995,15(4):378-384
本文根据11a来中国对虾越冬亲虾生产性培育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亲虾性腺发育的起点温度为7.9±0.3℃,性腺发育成熟的有效积温为250.4±33.6日度,预测性腺发育成熟所需日期公式为。升高或降低越冬期间的基础水温可控制亲虾产卵时间迟早。产卵期间间歇升降温或连续升温,可控制亲虾集中产卵的次数和亲虾产卵持续时间。亲虾越冬期间,有利于提高亲虾存活率的水温,宜控制在8.0-13.0℃,不宜超过13.5℃,升降温幅度不宜超过1.5℃,以1.0℃左右为好。亲虾产卵期间,有利于亲虾存活率、产后卵子孵化率和亲虾再次产卵率的适宜水温为12.0-15.0℃,不宜超过16.0℃,升降温幅度不宜超过1.0℃,以1.0℃以下为好。  相似文献   

7.
达氏鳇不同发育期胚胎对低温的耐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达氏鳇12个发育期胚胎经过不同低温(2 ℃、3 ℃、5 ℃、7 ℃和8 ℃)处理12 h、24 h、2 d、3 d、6 d、10 d、15 d、20 d和30 d后的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结果表明,卵黄栓期、隙状胚孔期、神经管闭合期胚胎在2~8 ℃水温下,处理24 h后孵化率为0;卵裂期、囊胚早期、原肠中期胚胎在2~8 ℃水温下,处理3 d后孵化率低于30%;囊胚晚期、原肠早期、眼基期、尾芽期、心跳期和尾达头部期胚胎在5~8 ℃水温下,处理3 d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超过70%;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胚胎和仔鱼的死亡率增加,处理时间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呈负相关;囊胚晚期、原肠早期、眼基期胚胎在5 ℃水温下耐受力较强,处理10 d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超过70%.本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晚期、原肠早期和眼基期胚胎可以在某一低温下进行短期保存,其孵化率、仔鱼成活率与常温(16~17 ℃)下没有显著差异.这对于达氏鳇胚胎(受精卵)的长途运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不同温度对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 Nussbaum,Brodie et Yang 1995胚胎发育速度、孵化率及胚长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对胚胎发育起点温度和发育有效积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030℃),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胚胎发育速度、胚长增长速度加快,发育时间缩短,孵化率上升。其中孵化率与孵化温度成线性关系(Y=0.0017X+0.95230),发育周期与孵化温度成线性关系(Y=-0.377X+24.154)。但红瘰疣螈有一定适宜温度范围(2030℃),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胚胎发育速度、胚长增长速度加快,发育时间缩短,孵化率上升。其中孵化率与孵化温度成线性关系(Y=0.0017X+0.95230),发育周期与孵化温度成线性关系(Y=-0.377X+24.154)。但红瘰疣螈有一定适宜温度范围(2025℃),超过或低于该温度范围,卵的畸形率和最终死亡率明显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计算红瘰疣螈胚胎发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58℃、68.66日度和0.46℃、69.01日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讨了各种人控恒温和自然水温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周期,各发育阶段以及卵裂同步率等的影响。在水温9.6±3.6℃到23℃之间,中华绒螯蟹的胚胎均能发育;最适发育水温为18—23℃。29℃以上,胚胎不能发育。变温对胚胎发育有益。胚胎在卵裂阶段对水温特别敏感,水温越高,卵裂虽然越快,但卵裂期同步率越低;胚胎处在自然水温中,经过低温,卵裂期同步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和孵出热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孵化后蝌蚪的成活率和蝌蚪的热耐受性,将当天产出的中国林蛙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的孵化率、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全长及每个温度下卵的发育历期。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光照周期设为14L∶10D,湿度设为85%。结果表明,温度对中国林蛙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孵化的蝌蚪在2d之内全部死亡;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3d后蝌蚪全长的影响极显著,蝌蚪的全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计算中国林蛙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51℃、65.29日度和0.38℃、65.52日度,直接最优化法优于直线回归法。经过4个不同温度(10℃、15℃、20℃和25℃)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3.2±1.6)℃、(15.7±1.9)℃、(17.3±2.1)℃和(19.5±2.3)℃;逃避温度分别为(28.8±1.4)℃、(30.2±1.6)℃、(31.6±1.3)℃和(33.1±1.8)℃;致死温度分别为(32.9±1.7)℃、(33.8±1.5)℃、(35.2±1.2)℃和(36.7±0.9)℃。经过不同温度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