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血管壁切应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中管壁的脉动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始动和主要的决定作用。本文比较了几种计算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认为采用有约束的弹性管模型计算获得的动脉壁切应力更适合于临床应用。根据检测得到的正常人和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等数据,计算两者的颈动脉壁面切应力。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壁面切应力比正常人显著减小。这表明,颈动脉的壁面切应力可以作为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于新民  宋文芳 《生物学通报》1994,29(7):29-29,45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和发生机理于新民(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33010)宋文芳(安徽省蚌埠市传染病医院233000)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严重、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不同部位的血管,如发生在脑动脉,会引起脑部缺血而危及生命。如发生在冠...  相似文献   

3.
动脉钙化(AC),尤其是属于动脉内膜钙化的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现象。最初,CAC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它也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重要原因。尤其是CAC早期的微钙化,这是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从早期的微钙化到后期动脉钙化的稳定融合,不同程度的CAC对心血管事件有不同影响。数百年来,中草药(CHM)一直被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HM如何有效治疗CAC及其病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了CAC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CHM对这些病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炎症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处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所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加速病变的进程,激活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因子参与到免疫反应过程中,使得动脉壁处的病变得以发生、蔓延和活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因治疗建立自体动脉旁路钱虎声,陈诗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200025)关键词基因治疗,动脉旁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不仅可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难以忍受的静息痛和经久不愈的溃病,严重者...  相似文献   

6.
郭水英 《蛇志》1999,11(2):23-24
我科从1995~1998年12月采用蕲蛇酶治疗椎基底动脉性血不足性眩晕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1病例选择(1)发病多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常伴有动脉硬化(或)合并颈椎病(椎动脉型);(2)突然发作TIA症状史;(3)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相似文献   

7.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FABP4/aP2/ALBP)作为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鼠及人的肥胖个体中FABP4表达均增加。FABP4基因缺陷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FABP4抑制剂减小了动物体内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且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FABP4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本文拟探讨遗传预测的循环亚油酸水平与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联。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研究方法,选择与亚油酸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 Variables, IVs),评估遗传预测的循环亚油酸水平与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联。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分析结果显示,遗传预测的循环亚油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OR=1.32, 95% CI: 1.09-1.61, P=0.005);循环亚油酸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之间无因果关联 (OR=1.18, 95% CI: 0.63-2.23, P=0.602)。循环亚油酸水平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存在显著负相关(OR= 0.55, 95% CI: 0.39-0.77, P=0.001)。循环亚油酸水平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不包括脑、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之间无显著的因果关联(OR=0.99, 95% CI: 0.81-1.21, P=0.916)。结论:遗传预测的循环亚油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动脉硬化存在因果关联,亚油酸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作用值得重视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冯蔚芬  曾庆玲  陈虹 《蛇志》2006,18(4):281-281
慢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指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动脉壁增厚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血管壁僵硬,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疚病。可分为细小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多发于52岁以下男性,多并发有高血脂、高胆固醇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多有吸烟史,可有家族史.或由于缺乏维生素、感染、中毒、微量元素平衡失调、长期精神恐惧、悲观、过度思虑、情绪急躁、好胜等不良刺激致使外周血管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导致动脉壁营养障碍、管腔增厚狭窄及硬化。症状多见肢体末端皮色苍白或紫绀、畏冷、疼痛、间歇跛行;严重者皮肤破溃致坏死,体征见皮温低。皮色苍白或紫绀、趾甲增厚如鹰咀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伯尔格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6例,根据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以下3组,即无动脉硬化组(276例)、单纯性动脉硬化组(598例)和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72例)。分析和比较三组之间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ALT水平逐渐升高,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AST水平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和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组,而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之间As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之间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LT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3048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LT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0 年3 月-2014 年9 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93 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4 例为 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免疫比浊法和尿酸氧化酶法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Hcy、hs-CRP、UA水平并进行比较 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cy、hs-CRP、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 加,患者血清Hcy、hs-CRP、UA水平升高,且不同缺损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Hcy、 hs-CRP、UA水平对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动脉硬化大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VitD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组;阳性药组;模型组;TSG120mg·kg^-1·d^-1组;TSG60mg·kg^-1·d^-1组;TSG30,mg·kg^-1·d^-1组。造模给药12周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造模指标,经治疗6周后,蛋白免疫印迹、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法观察各组动脉MMP-2,9的蛋白和mRNA表达;检测血清GRP;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结果:TSG120mg·kg^-1·d^-1和TSG60mg·kg^-1·d^-1能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CRP和动脉MMP-2,9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SG对高脂饲料+VitD3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治疗与稳定斑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Adipophilin是细胞内脂质聚集和与脂质聚集有关疾病的标志物,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为了探讨adipophilin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作用,通过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同时测定血脂的变化和动脉壁胆固醇,使用HE染色、苏丹Ⅳ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和动物肝脏中adipophilin的表达.结果发现,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壁胆固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增加到(40.06±7.29)%,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adipophilin表达呈阳性;而adipophilin在肝脏中的表达无论是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组或对照组均为阴性.使用80 mg/L OxLDL与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共孵育,复制脂质负荷细胞,然后把构建的1 mmol/L adipophilin反义寡核苷酸与该细胞共孵育.结果发现,使用油红O染色观察的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生化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说明adipophilin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的关系,控制adipophilin的表达能够减少巨噬细胞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聚集.  相似文献   

14.
Adipophilin是细胞内脂质聚集和与脂质聚集有关疾病的标志物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为了探讨adipophilin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作用 ,通过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 12周 ,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 ,同时测定血脂的变化和动脉壁胆固醇 ,使用HE染色、苏丹Ⅳ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和动物肝脏中adipophilin的表达 .结果发现 ,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壁胆固醇明显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增加到 (40 0 6± 7 2 9) %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adipophilin表达呈阳性 ;而adipophilin在肝脏中的表达无论是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组或对照组均为阴性 .使用80mg/L OxLDL与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共孵育 ,复制脂质负荷细胞 ,然后把构建的 1mmol/Ladipophilin反义寡核苷酸与该细胞共孵育 .结果发现 ,使用油红O染色观察的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 ,生化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差别有显著性 .说明adipophilin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的关系 ,控制adipophilin的表达能够减少巨噬细胞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聚集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是由于机体内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在动脉壁中大量积累,进而造成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和管腔狭窄的病理改变.据报道,低剂量弱激光疗法(LDLT)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LDLT是否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用高脂饮食(HFD...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逐渐增多,该病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已经证实,血小板源性的趋化因子——尤其是CXC-型趋化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与动脉粥样硬化李静,陈可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北京100091)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态学主要特征之一,在AS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动脉SMC的增生受多种细胞与生长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跨病灶压力梯度(TLPG)检测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住院并进行腔内治疗的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造影证实管腔病灶,并通过管腔真径测量记录其狭窄程度。予导丝通过病灶后,进行病灶前-后的管腔压力的测定并记录干预前压力梯度值。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术前病灶影像学检查及压力梯度值,决定是否进行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干预治疗。完成所有干预后再次进行病灶近-远端测压,并记录干预后压力梯度值,分析干预前TLPG与Fontaine分期、踝肱指数(ABI)、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TLPG与管腔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干预前后压力梯度值差值与ABI指数差值、疼痛评分差值的相关性。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TLPG与Fontaine分期、ABI指数、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TLPG与管腔狭窄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干预前后压力梯度值差值与ABI指数差值呈正相关(P<0.05),与疼痛评分差值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腔内治疗过程中进行TLPG测定,可能成为指导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评估的客观精确指标,可能有助于临界性病变的干预指征把握,可能有助于客观评估干预的即时效果,从而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规范腔内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下,颈总动脉至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及血栓,从而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6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的检测,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及血流受阻程度研究,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的发现和预防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并发症是当今世界上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AS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学说已为广大学者所接受。白三烯(LTs)是促进炎症反应的脂类调控因子,在心血管组织中具有强烈的致炎作用,5-脂氧化酶(5-LO)能够氧化花生四烯酸生成LTs等花生酸类物质。近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发现5-LO途径及其下游产物LTs对AS的形成、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5-LO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和代谢活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5-LO及其下游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对了解和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