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北杜鹃花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6种,1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该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的种在花粉粒大小上有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  相似文献   

2.
东北杜鹃花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6种, 1变种, 1变型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该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的种在花粉粒大小上有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即该属在花粉形态上具有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须芒草族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对禾本科须芒草族(Andropogoneae)中分隶于8个亚族34个属的36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形态面容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本族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近形或扁球形,单萌发孔,孔,周围加厚,具盖,外壁表面散布有颗粒。这表明其是一个自然类群。总体来讲,芬烨大的演化分异,只是表面纹饰的和芬烨大小有一;定的差异。纹饰可分为三种类型粗糙型,不明显疠状突起才明显疠状突起型。花粉开矿  相似文献   

4.
12种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十字花科8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观察结果表明:4族8属12种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为:花粉粒长球形至超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少数四裂圆形;外壁纹饰为网状或细网状纹饰;三沟,偶四沟.12种植物的花粉可划分为5种类型:(1)花粉粒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2)花粉粒超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3)花粉粒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4)花粉粒超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5)花粉粒长球形,三或四沟,网状纹饰.十字花科花粉形态特征在不同族间、不同属间以及同属不同种间均没有明显规律,在十字花科分类过程中,不宜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几种百合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镜电镜,对百合属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与外部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表明:百合属植物花粉粒呈椭球形,形状较为一致。极面观为椭球形,赤道面观为舟形。多为单沟花粉粒,沟延伸到两端。表面纹饰的演化路线为:拟网纹→双排基柱网纹→单双基柱网纹→单排基柱网纹。研究中首次发现湖北百合(Lilium henryi)同一花粉粒表面存在单双基柱网纹。且第一次以花粉粒的外壁纹饰特征制出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松科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金谈 《植物研究》1989,9(3):87-98
本文研究了我国松科(Pinaceae)9属61种的花粉形态, 其中有6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照相, 4种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照相, 每属都有代表种的绘图, 对该科花粉形态类型、科下的分类及演化问题进行讨论, 为本科的亚科、属、种的划分提供孢粉学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属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猕猴桃属6种和3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本属花粉粒具三孔沟或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可作为该属属下分组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外壁纹饰,可将它们概括为4种类型:(1)皱块状表面具细条纹;(2)不规则的瘤状纹饰;(3)小沟状或小穿孔状;(4)较规则的瘤状纹饰类型。  相似文献   

8.
八角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祁 《植物研究》1989,9(1):115-124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八角属(Illicium L.)14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作了研究。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验证了在分类上本属所分各组的合理性,讨论了该属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木兰属3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孔红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206-208,T005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木兰属(Magnolia)3种植物的花粉粒,其形态特征是:花粉粒长球形,具单沟:外壁光滑或粗糙,结果表明:该属3种植物花粉形态在种的水平上具有分类学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深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小孢子发生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及花粉粒均见有粘连现象。花粉气囊的形态、大小变化复杂多样。除一般具两个正常气囊的花粉粒外,还观察到气囊不发育、具一个气囊、二个异形气囊、三个气囊和四个气囊的花粉粒。成熟花粉壁从外至内可分为外壁外层、外壁内层、内壁外层和内壁内层,它们的构成成分及形态均有明显差别。贮存后花粉的内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珍珠菜属八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德奎  孙京田 《广西植物》2003,23(2):143-T00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珍珠菜属(LysimachiaL.)8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该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雕纹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酢浆草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德奎  吴晓霞 《广西植物》2004,24(2):128-129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山东酢浆草属 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 ,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 ,并探讨其分类意义。结果表明 :该属花粉粒大小、形状和外壁雕纹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元明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702-1707
在观察了中国柽柳科(Tamaricaceae)4属27种植物花粉形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花粉为三沟类型,无三拟孔沟类型,形态及外壁雕纹属间差异明显。花粉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大致划分为明显的三组,所包含的种(某些种除外)分别隶属于柽柳科的4属:琵琶柴属(ReaumuriaLinn.)、水柏枝属(MyricariaDesv.)、山柽柳属(MyrtamaOvcz&Kinz.)和柽柳属(TamarixLinn.),而有争议的山柽柳属虽同柽柳属聚在一起,但也较早地分出成为独立的一支,结合种子形态及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将秀丽山柽柳从水柏枝属中分出而另立新属,为传统分类学将该科划分为4属提供了依据。聚类分析进一步将水柏枝属植物花粉和柽柳属植物花粉分别分为2种类型,而琵琶柴属植物花粉类除个别种体积存在差异外,其纹饰类型较为单一,仅划分为1种类型。柽柳属植物花粉聚类分析结果与该属植物花盘类型的划分结果基本一致,融生花盘类型植物的花粉则在两组中均有出现,可能是间生花盘和假顶生花盘类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植物花粉形态研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1953年建立国内第一个孢粉学实验室到1960年我国第一部花粉形态学专著的出版为起步阶段;1961-1980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的研究发展较慢;80年代以来,中国植物花粉形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迄今已系统研究过花粉形态的在中国裸子植物中占63.64%。在双子叶植物中占36.36%,在单子叶植物中占33.33%。  相似文献   

15.
陈东钦  徐凤霞 《广西植物》2008,28(3):317-319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盖裂木属两种Talauma gloriensis和T.mexicana的花粉形态。花粉粒具远极单萌发沟,椭圆球形,外壁较光滑或略粗糙且具小穴状雕纹。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外壁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外壁-2明显,且厚度不均匀。在远极面萌发沟区域,外壁逐渐减薄,最后覆盖层和柱状层消失,仅残留基层。T.gloriensis的柱状层内部空间较小,多由颗粒组成,而T.mexicana柱状层中有发育较好的小柱,与覆盖层和基层连接。  相似文献   

16.
三种黄花石蒜植物的花粉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三种开黄花的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花粉均为两侧对称,赤道面观呈舟形或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萌发孔类型为远极单槽,槽长几达两端;三种植物花粉外壁具网状纹饰,且在网眼底壁及网脊多附有小乳突.通过花粉特征及其他性状的比较研究,对三种黄花石蒜植物的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樱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樱属(Cerasus)9个种和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结合电镜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比较。结果表明,樱属花粉的极面观为圆形或近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三孔沟,外壁纹饰多为条纹状。属内特征基本一致,但种间存在着花粉大小、外壁纹饰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8.
单性木兰属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徐凤霞   《广西植物》1998,18(1):29-31
本文对单性木兰(KmeriaseptentrionalisDandy)的花粉形态和花粉壁的亚显微结构做了详细观察。花粉椭圆形,具单沟;外壁表面较粗糙,具皱波状间小穴纹饰;外壁分层明显,柱状层发育较好。  相似文献   

19.
Subfossil pollen from two co‐existing Betula species in Iceland, B. nana and B. pubescens, is frequently found in sediments and peat.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dings often depends on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pollen size and structure. Fresh pollen samples were prepared from 70 individual trees/shrubs which had been identified to species by chromosome number. Grain diameters and pore depths were measured and ratios of grain diameter to pore depth (D/P ratios) were calculated. The mean grain diameters of pollen from diploid B. nana and tetraploid B. pubescens were 20.42 and 24.20?µm, whereas mean pore depths were 2.20 and 2.81?µm respectively. Mean D/P ratios were therefore 9.55 for B. nana and 8.85 for B. pubesce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all three pollen parameters. Grain diameter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useful parameter, as only about 20% of the samples were in the overlapping region of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s. Pollen size (grain diameter) was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ree morphology, which was evaluated using species‐specific botanical characters. Pollen samples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populations in Iceland varied slightly in mean size and ratio. The size difference between pollen of B. nana and B. pubescens in this study is less than other papers have reported,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effect of introgressive hybridisation between the two birch species in Ice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