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醇对PG短时间(不超过36h)的作用可使PG激活,最佳的作用时间是24h,否则乙醇导致PG失活。同时测得乙醇的浓度直接影响PG的活力。在作用时间为24h时,在20%乙醇浓度下,酶的活力最高。乙醇的作用时间及其浓度均影响PG的荧光光谱和CD光谱。这些光谱的变化与酶的活力变化显示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的微生物分布、发酵机理和酶学性质、酶的固定化以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za)C491产生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该菌株的摇床发酵滤液以桔子果胶为底物时酶活力可达344.8U/mL。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汁(糖度6%)中添加6%桔皮粉,2%硫酸铵(w/v)。最适培养条件:起始pH4(灭菌前),30℃,r/min,培养112h。Tween80可以促进C-491产酶。  相似文献   

4.
5.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S 3.3883所产果胶酶经DEAE Sephadex A50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出电泳纯的两种聚半乳糖醛酸酶(PG1,PG2),并对它们的性质及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两种酶作用的最适条件、动力学性质、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金属离子对酶活力影响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二者的每个摩尔的活力及酶的构象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筛选得到一株能分解果胶的青霉菌(Penicillium sp.),使用简并引物PCR和TAIL-PCR方法从该菌中克隆了一个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p1.pgp1基因全长1 225 bp,包含2个内含子,其cDNA全长1 104 bp,编码367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前1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将pgp1基因连接pPIC9载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进行了异源表达.在3L发酵罐水平,培养基中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达到700 U/mL.酶学性质测定表明,重组酶蛋白PGP1的最适pH为5.0,在pH4.0 -6.0下处理1h后,剩余酶活力超过90%;最适温度为38℃,以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PGP1的Km=(1.172±0.169)mg/mL,Vmax=(0.061±0.002) mg/min/mL.  相似文献   

7.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燕  刘正坪 《菌物研究》2007,5(3):183-186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降解植物细胞壁果胶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文中对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表达调控以及与病原真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多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以白粉桃成熟果实为材料,用Trizol法提取桃总RNA,根据已发表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经 RT-PCR 扩增出一条1 188 bp的目的片段,包括一个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通过TA克隆,把它连接到pGEM-T vector上.PCR、酶切鉴定后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PG基因与GenBank中肥城桃PG基因序列(AF095577)同源性为98.65%,相应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7.46%,说明此片段为桃PG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在果实软化、器官脱落、花粉授粉、种子发育、胁迫反应等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PG与乙烯的关系 ,以及PG在植物病害发生和逆境反应中的作用。分析了PG的多基因家族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聚半乳糖醛酸酶属于果胶水解酶类,在食品、饲料、纺织和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能分解果胶的青霉菌Penicillium sp. FJ2,使用简并引物PCR和TAIL-PCR方法从该菌中克隆得到一个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p1。pgp1基因全长1 225 bp,包含2个内含子,其cDNA全长1 104 bp,编码367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将pgp1基因连接pET-30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得表达。通过尿素溶解和梯度稀释方法对重组蛋白PGP1进行了重折叠复性试验,复性后的PGP1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达到12.9 U/mL,比活力为583 U/mg。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香蕉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40 μL/L NO熏蒸处理绿熟期的‘巴西’香蕉果实3 h后,在20℃和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贮藏,研究NO对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硬度、PG活性及MaPG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了PG的活性;降低了MaPG2、MaPG3和MaPG4基因的表达,延缓了香蕉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14.
含有LRR基序的胡萝卜抗冻蛋白虽然具有抗冻活性,但却属于植物PGIP家族。胡萝卜抗冻蛋白虽然在氨基酸序列上属于PGIP家族,但却失去了抑制外源真菌的PGase活性,并且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活性——抑制冰晶的生长和重结晶。胡萝卜抗冻蛋白的这种活性的变化一直被认为是由于植物自身长期进化的结果,并认为最初的DcAFP也应当具有抑制PGase的活性。采用酵母双杂交来分析DcAFP是否还拥有PGIP的活性。通过RT-PCR克隆了真菌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PGase的cDNA,然后分别将PGase与DcAFP的完整编码框构建成酵母双杂交的捕获质粒和诱饵质粒,经过预实验表明两者都不能产生自激活作用,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两者不能产生相互作用,说明DcAFP完全失去了抑制PGase的活性,这种活性的丢失是由于位于6-螺旋上凹面的LRR基序中非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大量的碱性氨基酸的取代,导致结合的凹面从负电荷富集区变成了正电荷表面,从而不能通过静电作用与PGase的正电荷表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以耐贮辣椒品系P98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首次获得辣椒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酶(PG)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PG,登录号为FJ59617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长1 668 bp,5′非编码区为119 bp,3′非编码区为442 bp,CDS长1 107 bp,编码368个氨基酸.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番茄和番木瓜PG基因具有84%和85%的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番茄和番木瓜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拟南芥PG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番茄果实中乙烯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烯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都是果实成熟过程中关键的调节因子.一方面,在有乙烯合成缺陷的转反义ACS番茄和乙烯感受缺陷的Nr突变体番茄果实中PG基因表达量都明显下降,PG酶活性明显降低;用外源乙烯(100 μL/L)处理绿熟期番茄果实使PG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1-甲基环丙烯(1-MCP,1 μL/L)处理转色期番茄果实明显抑制PG基因表达.另一方面,转反义PG基因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量在授粉后低于其野生型,番茄乙烯受体基因LeETR4和乙烯反应因子LeERF2基因表达量比野生种低.PG降解果胶的产物D-GA(100 mg/L)促进未熟期番茄果实中的乙烯生成和LeETR4、LeERF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萎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在pH大于7时不稳定,故对它进行多种化学修饰而又不影响其活性,必须在pHd小于7的体系中进行。本文报道将PGAUase在还原剂存在下,与稀酸处理的Sepharose 4B交联,获得较高活力的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催化动力学表明,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pH1至8.0范围内稳定。和溶液酶比较,对热稳定性提高,但对碱稳定性下降。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Km为0.27mmol/L,Vmax为66.67nmol/L·min,均大于溶液酶(Km=0.07mmol/L,Vmax=28.00nmol/L·min)。在pH4.8,30℃,聚半乳糖醛酸在固相酶的柱中循环水解不同的时间降解产物经圆盘电泳和等电聚焦测定,得到不同大小的寡糖片段混合物,证明固相酶和溶液酶的作用方式相同,同时使以酶解法制备一定大小的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分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小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的部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小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ingprotein ,PGIP)的作用机制 ,并为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Edman降解法测得小麦PGIP的N端序列为Lys Pro Leu Leu Thr Lys Ile Thr Lys Gly Ala Ala Ser Thr .用CD谱研究其二级结构 ,发现小麦PGIP天然态含有 4 3 7%的 β折叠和 13 1%的α螺旋 .酸碱和温度变性引起了二级结构改变 .不完全变性阶段 ,二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α螺旋无明显变化 ,β折叠遭到破坏 ;活性完全丧失阶段 ,β折叠变化很小 ,α螺旋含量明显减少 .用NR R(非还原 还原 )双向对角线SDS PAGE鉴定出小麦PGIP含有链内二硫键 .用去糖基化法确证了小麦PGIP的糖含量为 2 2 %.小麦PGIP与双子叶植物PGIP相比 ,一级结构差异较大 ,同源性由 36 %变为 9%;二级结构相似 ,都是高 β 折叠的蛋白 ;均具有链内二硫键 ;在糖含量上也相似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弄清小麦PGIP作用机理打下了基础 ,同时对于植物抗赤霉病基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9.
从碱性土样中经分离筛选得到1株固态发酵产碱性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提酶条件优化得到较优的酶液提取提条件为30倍Na2CO3/NaHCO3缓冲液提取1 h。从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来看,该菌株属B.gibsonii。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EDTA、CaCl2、红酵母酸和肠菌素对Botrytis cinere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漆酶(LC)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得到2株具有致病性、能抵抗杀菌剂以及分泌PG和LC的灰葡萄孢菌。观察四种抑制剂对B.Cinerea感染苹果的防治效果。将菌种活化后分别给予四种抑制剂(EDTA、CaCl2、红酵母酸和肠菌素)处理7d后,测定不同组别菌体干重和总蛋白含量。利用酶动力学的方法比较四种抑制剂EDTA、CaCl2、红酵母酸和肠菌素对两株灰葡萄孢菌中PG和LC活性的影响。结果:EDTA和红酵母酸能显著提高健康苹果对B.Cinerea感染的抵抗能力,而氯化钙和肠菌素则对已感染了B.Cinerea的苹果感染面积的扩大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肠菌素对两菌株LC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70-80%,氯化钙对PG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45%。结论:EDTA和红酵母酸可预防B.Cinerea的感染,肠菌素和氯化钙对B.Cinerea的感染有治疗作用。其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B.Cinerea中PG和LC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