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英才 《生理通讯》2007,26(3):59-60
刘教授是我的老师。从1960年学校创立至1987年他退休离开生理教研室,我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已有三十个年头了。其实,既使他离开了生理教研室,我们还是经常能聆听到他的教诲,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有机会随时向他请教。这样算来,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有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漫长时日,他倾心传授了他的一切,他的科学思想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2.
和普通人一样,对于妻子而言,他是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对于子女而言,他是个近乎完美的父亲;对于学生而言,他是个儒雅的师长。然而,作为科学家的他在小麦育种方面所做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乃至功成名就之后面对名利的淡然和坦然,则更使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乃至意义非凡,也让我们对他增添了许多敬意和感激。  相似文献   

3.
“对抗自然,等于搬起石头打天”,摄影师的眼光和想法总是浪漫的,就算是在川藏线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戴成华也不例外。除了军人的身份,他还用相机记录了这条让人又爱又恨的路。在雅安兵站部,我们见到了他。他的房间里满是放大了的川藏线的照片,摆放着一路捡回来的各色石头透出对自然的眷恋。和跑了多年的战士们一样,川藏线弄坏了他的身体。拔掉输液针头,他接受我们的访问,却没有抱怨,只是十分平淡地说,“经历了川藏线,经历了大山大水震撼的男人才算是完美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二零零零年,我们的老学长、老同事、挚友涂长晟教授悄然逝世于沈阳。今年2月5日是他逝世八周年的日子。每当我们想起他和我们一同工作过的那些日子,他那谦和的工作态度、出众的组织能 力、他低调表达的文字才气、和他对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就呈现在我们的脑际,而深感享年78岁的涂长晟同志在我们的心中也仍属于“英年早逝”的。  相似文献   

5.
缅怀冯德培先生胡旭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敬爱的老师、冯德培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生前不仅是位一代杰出的生理学家,而且还是我们生理科学刊物的创办人和发展者。早先,他曾任本刊《生理学报》主编有年。其后,为了支持上海生理研究所创办英文出版的《中国生...  相似文献   

6.
在这金秋宜人时光,我们怀着极其敬重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杨福愉院士的八十华诞.值此庆贺寿辰之际,我们回顾杨福愉先生五十年来的科研活动,探讨他的学术思想,了解他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对杨福愉先生寿辰的最好庆贺,也是从事生物膜研究的同事、同仁们对生物膜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切磋的一个良好机会,特别是对进一步激励有志于生物膜研究的年轻一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加木,一个新中国科学家的典型代表,在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科研实验条件简陋的艰苦岁月,他以科学的态度,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上。连病魔也不能将其从科研的前线拉回,最后,他长眠于自己的科研阵地上。也正是因为中国当时有一大批这样的科学家,我们才能取得当时国外认为我们不可能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树立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形象,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像样的科研体系。而今,他离去我们很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他的那种精神,那种纯粹、和利益毫无半点关系、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不会因为他的逝去而远高。关于他的失踪,社会各界都给予的广泛的关注,其所在单位,其他探险队,曾多次搜寻他的下落,当今的互联网,时不时有发现他遗体的消息,且不论这些消息是否真实准确,从大家不断的关注和搜寻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没有忘记他,我们在搜寻他的下落,也在搜寻他的精神,希望他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永远支撑着中国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中增强信心与力量徐有恒编者按徐有恒教授是我国的血液生理学家。他继承了著名老生理学家易见龙先生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在造血生理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他还在“双肩挑”方面,为我们作出表率。承《生理科学进展》编辑部约我写一篇刊头...  相似文献   

9.
特我合一     
你也许会说,不要辜负造物主的慷慨赐予,走近自然吧!是的,我们是该接受这样的召唤,走向绿地、草原、森林和有山有水的地方。可我要说,这远远不够。仁者乐山,是因为他要塔山修养;智者好水,是因为他要临水思考。夫自然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在这个家同里,花鸟鱼虫都该是平等的一员。与其说“走近大自然”,不如说“走进大自然”,变近距离为零距离,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我们敬受的导师徐丰彦教授与世长辞了;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爱国、正直、勤奋、坚持真理等高尚品质已铭刻在我们脑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50年代我刚进教研室时,总感到徐教授很威严,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上却很俭朴。他为了指导我们年轻人做教学准备实验或科研,常常午餐就吃一块大饼,一卷水果糖。对我们的工作严格要求,让我们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位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一侧的"红庙河农家乐"用餐时,发现有一位戴眼镜、很斯文的小伙子在忙着上菜,对人非常和蔼,很有礼貌。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掌柜的儿子在帮忙,就随口和他聊天,没想到他就是此农家乐的掌柜,有一个比较传统的名字——郑传家,在攀谈中,更让我们惊异的是他居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曾任职于华为公司,2011年初选择回乡接手父母经营了多年的"农家乐"。他的经历吸引了我们,我们邀请他和我们聊聊,小伙子略带腼腆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昆虫学家肖采瑜教授,因病于1978年6月27日逝世,享年74岁。肖先生的逝世是我国昆虫分类学界的一大损失。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仍激励着我们,他那谆谆教导仍在我们耳边回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5月 5日晚 7时 1 0分和我们永别了。从此 ,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 ,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 ,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诚挚的良师益友。今天 ,他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是他的科学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王应睐教授于 1 90 7年诞生在福建省金门县一个华侨家庭。他二岁丧父 ,六岁丧母 ,童年是相当艰辛 ,但这却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养成坚强、发奋的秉性。他 1 92 5年先后进入福建协…  相似文献   

14.
《生理通讯》2004,23(6):166-166
1938年的一天,爱因斯坦正在撰写光电效应定律的论,美国总统罗斯福打来电话,让他给5000年后的人们写一封信。他非常郑重地说:“把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告诉5000年后的人们,让他们对我们有所了解。然后,把这封信放在一个安全固定的信箱,5000年后,他们到那里去取就是了。”爱因斯坦饶有兴趣地接受了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七年八月十日凌晨六点三十分,年仅54周岁的助理研究员周信学同志,因心脏病猝发,不幸过早地与世长辞。他匆匆离开我们至今已一年有余。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们面前;他的高尚品德,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人生足迹,永远印在我们周围。忘我工作献身博物馆事业大连自然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每天来此  相似文献   

16.
徐钦琦 《化石》2008,(2):25-27
在20世纪60年代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理工科试行6年制。1963年夏我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古生物学专业读完了5年级,安泰庠老师带领我们这批学生去大连地区收集毕业论文的资料。首先在瓦房店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他和我们一起每天逐层地采集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因为我们已读完了5年大学的课程,所以对古生物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于是过了约一个星期,我便对这一周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化学》2001,21(3):176-177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5月5日晚7时10分和我们永别了。从此,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诚挚的良师益友。今天,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科学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中年地层古生物学家、我们的同窗挚友杨绳武同志去世一年了。1984年深秋的一天,传来他因公殉职的噩耗,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久久凝望着他的照片,陷入了悲哀的沉思,往事一幕幕在我们脑海里浮现。1958年9月初,我们与杨绳武同学一起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自那以后,大家朝夕相处,共度了四个春秋。他,细高个儿,热情坦率,随和爽朗,时时流露出聪颖与机灵。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他学习刻苦,讲究方法,注重效果,在班上常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北京近  相似文献   

19.
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看作两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是王世麟将军的见解,这个说法倒是很精辟。他是我们这次访问中军阶最高的。1951年参军至今,他一辈子都在跟川藏线打交道,从最初的修筑公路,到后来的负责运输后勤工作,甚至有过步行墨脱21天的经历。坐在他家精致的小院里,离休的老人,心又飞回了修路的年代。多少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他讲话干脆利落的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朋友 目前广播记者登珠峰到达的最高记录保持者,是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记者,张小平。六年前他挂职到西藏,任的官职是西藏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三年到期时,又被西藏最高领导给留下来了。 在他的办公室,别人都称他张局长,而我是可以叫他老张的人。我们不仅是同事,而且兴趣、脾气相似,相投,是在同事中不可多得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