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苹果园种植绿肥后天敌昆虫与植食性害虫的发生动态。【方法】于2020年3-4月采用马氏网对陕西延安2种果园绿肥种植模式中的昆虫进行调查,并量化分析各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结果】共捕获4 428只昆虫,隶属于7目39科43种,其中绿肥油菜(YC)种植模式捕获26种1 046只昆虫,优势种为豌豆潜叶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绿肥毛叶苕子(MS)种植模式捕获36种3 382只昆虫,优势种为瘿蚊Diarthronomyia chrysanthemi。油菜种植模式各功能团昆虫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F=24.68,P<0.000 1)及Sa/Si稳定性指数(F=16.24,P<0.000 1)均显著高于毛叶苕子种植模式。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毛叶苕子种植模式下捕食性天敌昆虫与植食性害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均高于油菜种植模式。【结论】油菜种植模式下昆虫群落稳定性更强;天敌昆虫与植食性害虫物种数相互制约,个体数存在相似消长规律。本研究明确了不同绿肥配置模式下果园昆虫分布特征及功能团多样性,为果园绿肥推广及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小麦收获后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研究绿肥的培肥效应。在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的情况下,研究后茬作物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有毛叶苕子处理高于无毛叶苕子处理,其中施肥70%化肥+毛苕子翻压还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最高。小麦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最低,至抽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达到最高,成熟期又有所降低。微生物熵在各时期的变化与微生物生物量碳一致,绿肥处理表现出明显较高的微生物熵。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红花草子)是我区重要的冬绿肥和饲料作物,近年来逐步推广。在棉区,常采用紫云英埋青种植棉花或紫云英条播留种套种棉花的种植方式。据我们调查,这类田块的棉苗遭受小地老虎危害极其严重。1975年5月15—25日在建湖县近湖公社和地区粮、棉原种场调查,一般田块如白茬棉田,麦套棉田,蚕豆茬棉田,每亩有小地老虎60—100条左右,棉苗断茎率0.1—1.5%;苕子茬棉田,每亩有小地老虎80—150条,棉苗断茎率0.6—3.4%;紫云英茬棉田,无论新翻埋青田块或留种套种田块,每亩有小地老虎幼虫3,500—  相似文献   

4.
<正> 苕子Vicia cracca L.是川西平原主要绿肥饲料作物。苕蛆Dasyneura Viciae(Kieffer)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川西苕子上的一大害虫,发生猖獗,以幼虫为害苕子心叶,被害叶形成饺子状的虫瘿。每一瘿内藏幼虫4—18头不等。羽状复叶被害后,扭结成一虫瘿团,颜色淡绿,使苕子生长停滞,由瘿最后于缩腐烂,对苕青和苕籽产量影响甚大。当严重发生时,其心叶被害率可达100%,而籽种产量由原亩产140斤降至30斤。  相似文献   

5.
稻根是稻螟越冬的主要场所,拔燬稻根,是消灭越冬螟虫的主要措施。几年来,各地在消灭稻根工作中往往与扩大绿肥面积发生矛盾,为此,我们于1956—1957年先后进行了拔稻根与不拔稻根对紫云英生长有无影响的观察。兹将其结果报导如下。 湖南的冬季绿肥,主要是紫云英(红花草)、苕子(蓝花草)和满园花(苦萝卜)等,除满园花在秋收后耕地播种以外,其余是一向不耕而种的,因此在冬季治螟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种绿肥植物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药膜法研究了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根水浸提液对受体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鲜重、干重的化感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铁核桃根、叶水浸提液和胡桃醌对化感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的4种绿肥植物(绿豆、红三叶、白三叶、花生)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以及抗氧化酶特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中国西南地区核桃园种植的绿肥植物,探讨核桃根和凋落物对绿肥作物的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铁核桃根水浸提液对绿豆的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对绿豆幼苗鲜重和干重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其他15种绿肥的发芽率和鲜重、干重均有抑制作用。(2)胡桃醌显著抑制绿豆种子萌发,而铁核桃根或叶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没有影响。(3)铁核桃根或叶水浸提液以及胡桃醌对绿肥植物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趋势一致,但核桃根或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强于胡桃醌。(4)绿豆幼苗在铁核桃根或叶水浸提液以及胡桃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高于其他3种(红三叶、白三叶、花生)受体幼苗,表明绿豆清除活性氧能力高,细胞受损害程度较低,受化感作用影响最弱。研究认为,绿豆为适宜中国西南地区幼龄核桃园种植的间作绿肥植物。  相似文献   

7.
我区农业生产连续十多年丰收,在肥料方面一条重要的经验,是把绿肥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实践证明,发展绿肥是培肥改土的基本措施,是自力更生的正确道路。过去,我区绿肥以苕子为主体,近几年为适应旱改水的需要,开始示范试种紫云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缑倩倩  高敏  张宇  王国华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1):2907-2914
以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不同种植年限(6、12、18、40和50 年)人工柠条的3种大小类型种子为对象,分析不同年限柠条种子形态特征,从繁殖策略的角度探讨人工植被恢复潜力。结果表明:人工柠条的结实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种植50年达到最大值(584粒·株-1);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形状指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种植50年达到最小值(5.09 mm、2.76 mm、0.05);种子萌发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在种植12年达到最大值(97.2%)。结实量与种子重量呈显著负相关。种子萌发率与种子重量密切相关,重量小的种子萌发率低,更易于形成持久种子库。相关分析表明,结实量与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形状与新枝数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柠条繁殖对策由种植前期(6~12年)大种子较多的K策略向种植后期(18~50年)小种子逐渐为主的r策略转变,即柠条既要保证繁殖体数量,又要保证繁殖体的持久性,从而产生了数量更多的小而圆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当阳柑橘园杂草群落为对象,研究绿肥种植(自然生草和间种光叶苕子)下配施减量氮肥处理(当地推荐施氮肥量的0%、70%、85%、100%)对橘园杂草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探究土壤因子对不同处理下杂草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样方调查,试验区共记录杂草植物21科29属30种,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等是所有处理中的共有种,自然生草下以匙叶鼠麴草(Gnaphalium pensylvanicum Willd.)和稗为优势种,间种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glabrescens Koch.)下以酢浆草为优势种;(2)不同氮肥施入量下柑橘园草本物种Margalef指数、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相同施肥量下,间种光叶苕子能显著降低柑橘园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3)速效磷是显著影响柑橘园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土壤因子;(4)不同处理下影响杂草物种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是速效磷、pH值、含水率和温度。本研究认为无论减施氮肥与否,间种光叶苕子比自然生草更能显著降低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从而避免恶性杂草与果树争肥。  相似文献   

10.
蓖麻     
蓖麻在我国种植甚广,当前我国南到海南,北至黑龙江,在北纬49°以南地区均有种植,而以华北及东北生产最多,内蒙及西北华东次之。一般多为零星种植,集中种植较少。蓖麻种子含油量很高,达50%左右,种仁含油量65—70%,一般种子出油率在40%以上。蓖麻油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工业用油,它有很多优良的特点,第一,它凝固点很低,在零下18℃仍不凝固,仍能保持其流动性;第二,它引火点高,高到500—600℃  相似文献   

11.
一、几个情况: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双季稻栽培的发展,绿肥的种植面积已逐渐跟着需要而扩大起来了。湖南省醴陵县黄谷乡是一个间作双季稻区,全乡7,132亩水田,栽培紫云英绿肥约占面积50%。如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度种植绿肥面积为220亩,估总耕地面积54.5%;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种植124亩,占总耕地面积52.6%。 1954年冬天,这两个社响应政府治螟号召,  相似文献   

12.
桃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库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生草是解决传统清耕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的果园地面管理措施之一。阐明不同牧草种类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是实现果园土壤生态管理、促进有机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和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桃园人工种植黑麦草和毛苕子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其活性组分(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探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植对桃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CK)相比,种植黑麦草后土壤TOC、MBC和WSOC分别提高了5.13%、76.4%和18.1%,种植毛苕子土壤LFOC提高了11.3%,土壤HFOC降低了13.2%,但对土壤TOC、MBC和WSOC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黑麦草显著提高土壤较大粒级(74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毛苕子则显著降低土壤较小粒级(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提高TOC而言,在桃园种植禾本科牧草黑麦草优于豆科牧草毛苕子。土壤MBC、WSOC、LFOC以及HFOC可以作为指示桃园土壤质量提高与否、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1974年我组由作物与植保专业组成,在大丰县金墩公社辉煌大队建立综合基点,三年来通过农田基本调查、开展群众性查虫工作,研究防治策略,探索农业生产中的有利因素,初步摸索了棉虫综合防治的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农田基本调查 基点大队的农田是沿海改造盐土,初步宜粮宜棉。主要农作物为:秋播绿肥(蚕豆、苕子)、粮食(蚕豆、大元麦为主,少量小麦);春播玉米(1,330亩)、棉花(2,380亩)。由于玉米、棉花间作面积逐年扩大,耕作制度的变化,引起害虫种类的演变。1974年以前主要是棉铃虫、  相似文献   

14.
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又名扁竹兰、蚂螂花,系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高可达1米,具粗壮的根状茎。叶片扁平,剑形,互生,长15—30厘米,宽约2.5厘米;花序二歧伞房花序,顶生,花桔黄,有深色斑点,花径5—8厘米,花被片6,花期7—8月;蒴果,种子黑色具光泽。射干的繁育可用多种方法,可用种子育苗,也可用根茎育苗。用种子育苗法,种植前一定要处理种子,因射干果肉丰厚,富含果糖果胶等物质。不处理种子,胚芽不易吸收水份,出苗不齐。块根繁殖法,是将生长2—3年以上成年射干的鲜根,分成2—3…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种植翻压山黧豆绿肥与减施氮肥下的水稻生产潜力,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冬闲+不施肥(NF)、山黧豆绿肥(GM)、冬闲+常规氮肥(100%N,CK)、山黧豆绿肥+80%常规氮肥(GM+80%N)、山黧豆绿肥+70%常规氮肥(GM+70%N)、山黧豆绿肥+60%常规氮肥(GM+60%N)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翻压山黧豆绿肥并减施氮肥处理均能够显著提升水稻株高、增加水稻分蘖数、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其中以GM+70%N施肥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2)GM+70%N施肥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株高、有效分蘖数分别较对照常规施肥(100%N)提升了13.32%~ 15.73%和33.98%~59.47%,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23.19%~144.18%,且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增加速率依次降低。(3)种植翻压山黧豆绿肥并减施氮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GM+70%N和GM+80%N处理显著提高,增产分别达13.84%,7.25%,且GM+70%N处理下水稻植株和籽粒养分吸收更为全面。研究发现,种植翻压山黧豆并适量减施氮肥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说明翻压山黧豆绿肥可替代稻田30%~40%的氮肥施入量,并可在避免水稻旺长的同时实现水稻高产,是四川水稻种植较好的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从1973年,对粘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粘虫有强烈的趋向苕子田内稻草把产卵的特性。经5年10次试验,平均草把累计卵量:苕子田的稻草把为265.6块,麦田仅81.6块。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规律,1975年在同一块麦田的稻草把中,分别夹进新鲜苕子或红花草(即紫云英)与不夹的进行比较,结果夹苕子草把的诱卵量最多。十天10把累计卵量:夹苕子的22块,夹红花草的4块,不夹的  相似文献   

17.
张静  赵成章 《生态学杂志》2013,32(2):266-270
密度梯度对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制约影响到混播草地在生态和生产上表现.2010年6-9月采用取代系列实验方法,在石羊河上游建立1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按燕麦(Avena sativa L.)与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的密度比例设置A(8∶2)、B(6∶4)、C(5∶5)、D(4∶6)和E(2∶8)5个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燕麦与毛苕子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随着燕麦相对密度的减小和毛苕子相对密度的增大,燕麦根系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的趋势与毛苕子相反,燕麦和毛苕子茎、叶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牧草的生长,5种混播草地中燕麦和毛苕子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叶、根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密度制约下混播牧草资源分配策略发生的调整,证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对光竞争的不对称性和地下部分对资源竞争的对称性,毛苕子攀援生长及其对燕麦茎秆的压力使植物茎秆生物量分配比例较高,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稻田冬种绿肥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滨娟  黄国勤 《生态科学》2016,35(5):214-219
冬季绿肥是一种养地作物, 是一种重要的优质生物肥源和有机肥料。我国南方稻区水、热资源丰富, 多数地区适宜种植冬季绿肥。为了深入研究冬季绿肥作物对稻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在前期田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进展, 综合阐述了冬种绿肥条件下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稻田病虫草害及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研究, 以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冬季绿肥、发展绿肥生产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荚箭舌豌豆是目前国内较有发展前途的旱地豆科绿肥。去年,浙江省已推广种植10.5万亩。由于箭舌豌豆是新引入的豆科绿肥,而且浙江省大部分旱地土壤酸、瘦、瘠,土壤中又缺乏相应的根瘤菌,因此,植株生长不良,鲜草产量不高。1983年5月浙江农科院微生物所受省农业厅委托选育生产用根瘤菌。二年来,从初筛得到的51株菌与从外省引进的9株优良菌株经盆栽和田间对比试验,最  相似文献   

20.
豆科绿肥及施氮量对旱地麦田土壤主要肥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渭北旱塬地区夏闲期插播并翻压不同豆科绿肥(长武怀豆、大豆和绿豆)以及小麦生长季不同施氮量(0,108,135,162 kg/hm2)对麦田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旱地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种植豆科绿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绿豆还田量高于长武怀豆和大豆,然而土壤培肥效果逊于长武怀豆和大豆;(3)夏闲期种植绿肥明显消耗了土壤水分,导致绿肥翻压前、小麦播前直至收获后,0-200 cm土壤贮水量显著低于休闲处理,但耗水量与休闲没有明显差异,由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因此豆科绿肥显著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4)与不施氮相比,小麦生长季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生产效率,却对土壤各肥力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夏闲期种植并翻压豆科绿肥是旱地培肥土壤、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