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噬菌体分型是在疾病发生流行时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作者采用自行分离的8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对实验室保存的214株副溶血弧菌试做了分型研究,结果分型率为89.72%,检出36个不同的噬菌体型,其中以400(1963%)、100(9.35%)、300(7%)、010(6.54%)、440(6.07)、220(4.76%)和200(4.21%)等7个型较常见,占总分型菌的57.480%但从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福建地区的副溶血弧菌的噬菌体型分布较复杂,型别多且分散,可能与本次的供试  相似文献   

2.
四年来,作者由水中获取蜡样芽孢杆菌噬菌体13株,旨在试作噬菌体分型。待检菌株共723株,由国内16个地区提供(其中食物中毒株121株;食品株602株)。分型结果显示:C29、C30、C24、C27、C19和A_4等型别占优势。中毒株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感染细菌首先要吸附于细菌表面受体 ,从目前报道的细菌与噬菌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发现 ,这些受体包括细菌细胞外膜上的蛋白、糖脂结构和鞭毛等。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 ,高守一等 (副霍乱资料汇编 ,1 984,2 37~ 2 4 5 .)从国内分离并选择出 5株噬菌体 (VP1~VP5 ) ,根据霍乱弧菌菌株对噬菌体的敏感性不同 ,将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分为 32个噬菌体型。结合生物学分型方法 ,可区分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的两类不同菌株 (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和不同菌型。对各种来源的菌株进行分型 ,可作为一种追溯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分析流行形式的流行病学研…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产生菌噬菌体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噬菌体污染在全国各地味精厂广泛存在,严重的污染常导致发酵中期倒罐。肇致巨额经济损失,我们从上海,沈阳,山东、武汉等地味精厂发酵环境及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多株噬菌体,鉴于目前常用的噬菌体的分型标准具有某些局限性,我们试用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来区分噬菌体的型别。根据3种指标分别对8株噬菌体分型:按限制内切酶Bam H Ⅰ和Pst Ⅰ图谱分为7型。按宿主范围分为2型-按形态特征分为5型,这些结果不仅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分型是比宿主范围、形态特征更为灵敏的指标,而且表明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和Bam H Ⅰ作为对噬菌体的分型标准是可行和方便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型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5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分型者147株,分型率高达97.35%;147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可分成14个噬菌体型,其中4774型(46.26%)、7777型(24.49%)、6774型(11.56%)、4000型(6.80%)。上述4型为辽宁省鼠伤寒沙门氏菌优势噬菌体型(89.12%)。辽宁省各种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均以4774型最为常见,肠炎病人和健康带菌者型别众多,医院交叉感染病人型别相对集中,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流行型别为4774型和6774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认识甲型副伤寒疫病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噬菌体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确定噬菌体型和PFGE型之间的关系以及菌型的分布和流行率。方法采用沙门菌组合噬菌体和SpeI、XbaI消化染色体DNA的PFGE对来自玉溪市7县(区)的121株甲型副伤寒菌进行分型。结果121株菌存在4个完全噬菌体型或1个噬菌体型;用SpeI或XbaI消化产物分别得出以SpeI01、SpeI02或XbaI01占优势的5种或4种PFGE型,SpeI01型和SpeI02型分别占37.2%和57.9%,XbaI01型占95.1%。结论121株菌的噬菌体型与PFGE型之间无一致性联系,PFGE型的SpeI01和SpeI02或XbaI01是玉溪地区的主要流行型,采用SpeI和XbaI的PFGE是鉴别甲型副伤寒菌流行克隆的一项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大连近海河流弧菌Ⅱ噬菌体的分离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 1 997年两个夏季 (5~ 8月 )、从大连市水产养殖公司所属的不同的皱纹盘鲍养殖区采集海水及海底淤积物样品共 76个。以河流弧菌Ⅱ (Vibriofluvialis)为指示菌 ,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到 1 9株噬菌体。对它们进行了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结果发现它们均属于BradleyA型。进一步的血清型分析表明 ,这 1 9株噬菌体分别属于 4个血清型 ,并对这 4个血清型的代表株VP1 ,VP2 ,VP4及VP8进行了寄主范围、一次生长曲线测定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筛选烈性噬菌体, 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病害防控增加新的选择。以副溶血弧菌Vp13为宿主菌, 通过二层琼脂平板法筛选, 分离到了2株烈性噬菌体SX-2和SX-F。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 利用DNase I、 RNase A、Mung Bean Nuclease和Hind Ш酶进行噬菌体核酸类型鉴定, 并对噬菌体的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SX-2核衣壳头部长约110 nm, 宽约50 nm, 尾部长约150 nm, 宽约10 nm, 为典型的复合体制; SX-F核衣壳呈正六边形, 长约为56.86 nm,宽约50.74 nm, 未观察到尾部, 推测为正二十面体对称; 核酸测定结果显示两者均为线性双链DNA。依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九次报告, SX-2符合肌尾噬菌体科特征, SX-F符合盖噬菌体科特征。噬菌体SX-2和SX-F对85株弧菌裂解结果显示: 噬菌体SX-2能够裂解23株副溶血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噬菌体SX-F能够裂解19株副溶血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SX-2和SX-F的最佳感染复数均为0.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 SX-F的潜伏期约10min, 裂解期约70min, 裂解量为116.2; 噬菌体SX-2的潜伏期小于10min, 裂解期大约70min, 裂解量为209.3。两株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表明SX-2与SX-F均为烈性噬菌体, 这为进一步探讨噬菌体防治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近郊采集的82份污水中,分离到产肠毒素(LT、ST、LT+ST)大肠杆菌噬菌体46株,根据噬菌体的特性,选择19株,试用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型的鉴别,对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75株和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提供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51株进行了型别的分析,总分型率达98.41%。并研究排除分型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ERIC-PCR分子分型、耐药性和血清型相关性研究。方法肠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对40株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DNA指纹图谱,并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DNA扩增图谱进行分析,做出聚类图从而分型,并与菌株血清型、耐药性比较分析。结果40株菌用ERIC-PCR分为5个型,分辨力指数为(DI)为0.5;血清分型分为4个型;对8种抗生素中的萘啶酸、头孢噻亏、头孢西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菌株均出现在ERIC-PCR方法分型A型和血清分型O3型中。结论研究显示ERIC-PCR方法可以用于该菌分型分析,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血清分型与ERIC-PCR方法分型一致。通过ERIC-PCR分型的树状图和血清分型结果推断,血清型O3群菌株很可能起源于血清型O1群菌株,血清型O3群和O1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报道了金葡菌66为双溶原菌,先后分离到两株噬菌体即α、β.α具有溶原性转换葡激酶能力,β则无。本文对这两株噬菌体特性作进一步比较,如溶血素的溶原性转换,噬菌斑的形态,溶原菌的免疫性,宿主特异性,血清型别,两株噬菌体DNA的酶切电泳图及溶原化菌株的噬菌体型等,表明菌株66是带有两个不同的亲和群前噬菌体的双溶原菌株。  相似文献   

12.
【背景】副溶血弧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致病菌,传统的抗生素防治办法不仅低效,而且越来越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副溶血弧菌的生物防治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噬菌体是天然安全的活体抗菌剂,因其对特定细菌的专一性感染和高效性裂解而备受关注。【目的】分离一株能高效裂解副溶血弧菌的烈性噬菌体,为探索副溶血弧菌的噬菌体防治方法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28株病虾来源的副溶血弧菌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海鲜市场污水中分离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点斑法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并对筛选到的宽裂解谱噬菌体进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副溶血弧菌烈性噬菌体,命名为Vpas_PP24。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该噬菌体头部为二十面体,有一长尾,头部长约92 nm,宽约46 nm,尾部长约147 nm,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其基因组全长83 482 bp,预测有118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具有已知功能的有13个,不含非编码RNA、毒力基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基因组一致性对比显示噬菌体Vpas_PP24可能为弧菌噬菌体的一个新种。Vpas_PP24对28株副溶血弧菌的裂解率为54%,对其他种属的116株弧菌的总裂解率为16%;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0 1,效价可达3.0×1010 PFU/mL。一步生长曲线显示Vpas_PP24的潜伏期为10 min,暴发期为150 min,暴发量为30 PFU/cell。该噬菌体在温度<50 ℃、pH 4.0-11.0范围内活性稳定,对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对虾肝胰腺酶提取液的水解作用不敏感,但蛋白酶K可快速使其失活,紫外辐照也能使Vpas_PP24失活。宿主菌对该噬菌体的不敏感突变频率为2×10-5。【结论】分离筛选到一株裂解谱较宽、基因型较新、生物学性质较稳定的副溶血弧菌噬菌体,该噬菌体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副溶血弧菌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肠杆菌科诊断噬菌体检测志贺氏菌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肠杆菌科诊断噬菌体对2280株疑似志贺氏菌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鉴定。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属Sh噬菌体103RTD对属内裂解率为100%,1RTD为99.9%;65株与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呈现凝集的非志贺氏菌,103RTD裂解率为12.3%,1RTD为4.6%。裂解模式的测定表明,2215株志贺氏菌分属于7个裂解模式,仅模式3中3株鲍氏5型为文献[2,3]所未列入,余者完全一致。Sh103RTD裂解的非志贺氏菌均可用1RTD和裂解模式排除  相似文献   

14.
溶藻弧菌噬菌体的分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海产品中检出29株溶藻弧菌噬菌体,从中选出4株进行鉴定。据噬菌斑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透明,一类是不透明。但大小各有差异,直径均在0.5—3.0mm。电镜可见形态也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头部呈长轴六角形,尾部细长,结构简单;另一类头部呈等轴六角形,但棱角不甚明显,尾部很短。这些噬菌体的增殖效价均可达108-9pfu/ml,对溶藻弧菌的综合裂解率为72.22%,单株平均裂解率在9.72—44.4%。4株噬苗体的特异性高,原液与612株属外常见菌作交叉裂解试验,均未出现交叉裂解现象;与697株属内弧菌I昊I试,也仅对副溶血弧菌有39.0%的交叉裂解,但将原液稀释至10RTD时,大部分交叉现象消失,表明两菌间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REP—PCR技术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和亲缘关系的探讨。方法以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为引物,对20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DNA指纹图谱,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DNA扩增图谱进行分析,做出聚类图,并与血清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EP-PCR可以把20株菌分为7个型,优势菌型为A型和B型,分辨力指数为0.932。结论REP.PCR方法可以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分型分析,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如果能将分子分型和血清分型两种方法联用,分辨率会更高。研究推断血清型01群与03群菌株之间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沙市菌痢患者中,宋内氏菌在六十一七十年代占10.4—11.8%,进入八十年代上升到25.8%;各年龄组中0—4岁组患者的菌株数占总数的51.7%;在季节分布上,宋内氏菌的季节高峰比福氏菌早一个月。对192株宋内氏菌用上海市防疫站的φ1~6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分为5个噬菌体型,其中Ⅰ型占75.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抗药性上,依其对SD、TC,CM、SM的抗药性可分为7个型,其中以抗SD、TC、CM、SM及抗SD、CM、SM型占71.3%;在生化分型方面,观察到有不同的生化反应株和少数异常生化反应株。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一些工厂分离到40株噬菌体,经血清学分型,区分为三种血清型,按其代表株A2、A3和A133的编号分别定名。对四林噬菌体进行了寄主范围,热失活、pH稳定性、一级生长曲线试验和电镜观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属于同一血清型的两株噬菌体在一些特征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副溶血性弧菌重复序列-PCR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REP-PCR)和肠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PCR(ERIC-PCR)技术, 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和亲缘关系的探讨, 并使用Hunter和Gaston方法计算分辨力指数。结果显示4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均可扩增产生可重复的DNA指纹图谱, 并且不同菌株基因组DNA的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根据SPSS10.0软件得出的树状图结果, REP-PCR可以把40株菌分为21个型, 分辨力指数可达到0.953, 优势菌型为G1型; ERIC-PCR可将40株菌分成4个型, 分辨力指数为0.5。研究显示重复序列-PCR方法可以用于该菌分型分析, REP-PCR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在两种PCR的DNA指纹图谱中, 血清型O1群与O3群主条带均非常相似, 表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弧菌是水产养殖生物中常见的病原菌,本研究旨在寻求水产养殖病害可能的生物防治途径.[方法]本文于2006年春季、2005年秋季从沿岸海水及淡水湖采样,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裂解性弧菌噬菌体;对噬菌体及宿主进行电镜形态观测,同时采用16S rDNA分子测序技术鉴定宿主,并对噬菌体进行生理特性测定.[结果]从10个样品中分离出96株弧菌、2株裂解性噬菌体(Vibrio/XM/P1、Vibrio/XM/P2),噬菌体宿主分别属于Vibrio alginolyticus(溶澡弧菌)和Vibrio anguillarum(鳗弧菌);噬菌体头部都呈六边形,Vibrio/XM/P2有尾;两株噬菌体活性最适pH分别为7、8,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并都对高温和紫外线敏感;Vibrio/XM/P1对乙醚、氯仿不敏感,Vibrio/XM/P2对乙醚、氯仿敏感.  相似文献   

20.
阪崎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贵明  仉庆文  姚李四  陈颖 《微生物学报》2008,48(10):1373-1377
[目的]以阪崎肠杆菌模式菌株及分离菌株为指示菌,从污水中分离出该菌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双层琼脂法从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同属和同科参考菌株测定噬菌体的特异性和宿主谱;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形态;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实验分析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结果]从污水中分离得到5株噬菌体,表现出较窄的宿主范围,仅裂解阪崎肠杆菌,以ATCC 51329分离的噬菌体SK2可裂解27株阪崎肠杆菌中的24株(89%),负染经电镜观察,5株噬菌体都是由多面体头部和尾部组成;随机引物(5′-GAAACGGGTG-3′)扩增DNA分析,5株噬菌体DNA明显不同.[结论]分离出的5株噬菌体仅对阪崎肠杆菌敏感,在阪崎肠杆菌的分型、预防、治疗、以及生态环境的净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