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三.寡糖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积极意义下面就不同寡糖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作用分别描述如下。1.半乳糖甘果糖(Lactulose...  相似文献   

2.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二)———各种培养基及稀释液的调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12PEES培养基(葡萄球菌选择性培养基)的调制方法成分及调整方法:葡...  相似文献   

3.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二)——各种培养基及稀释液的调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1M10培养基的调制方法(以调制2.0LM10为例)1.1先将36.0g...  相似文献   

4.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我国的微生态学事业正在蓬勃兴旺地开展,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医疗保健、畜牧生产及水产养殖方面都得到广泛应...  相似文献   

5.
《生物产业技术》2012,(4):58-59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中心(PSC)代谢组功能研究小组的齐藤和季主任、松田史生客座研究员等与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在英国的植物杂志(ThePlantJournal)(影响因子为6.9)上发表了在水稻品种改良上将发挥重要作用的组学研究成果。该研究的一部分得到了日本农林水产省“新农业基因组计划”的资助。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5日~ 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肠内细菌学会议。此项会议由日本双歧杆菌协会主办 ,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荷兰、芬兰、立陶宛、中国、南韩、印尼和日本等国 2 0 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首先由日本双歧杆菌协会主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先生、美国田纳西大学肠道微生物专家 Savaga教授和英国 Dundee大学 Macfarlane博士做邀请报告 ,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是“肠内细菌和功能性食品”、“2 1世纪肠内细菌学”、“饮食和肠内细菌的新陈代谢”。大会专题报告论文 7篇 ,分四方面内容 :一、肠内细菌研究的新进展 ;二、…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短乳杆菌DM9218对高果糖饮食诱导的高尿酸血症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6周龄SPF级Balb/c雌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饮水组(HF)、高果糖饮水+益生菌干预组(Probiotic)。高果糖组和益生菌干预组每天给予15%(w/v)果糖水自由饮用;益生菌干预组在果糖饮用的同时每天以0.2 mL/只(1×109 CFU/kg)短乳杆菌DM9218灌胃,对照组和高果糖组予以0.2 mL/只的PBS灌胃处理。采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内毒素(LPS)、干扰素α(IFN-α)、肌苷(Inosine)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活性;Q-PCR法检测XOD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HF组Glu、TG、TC、UA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P<0.05,P<0.05,P<0.01),Probiotic组血清UA水平显著低于HF组(P<0.01);HF组肝脏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显著高于Control组(P均<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P<0.05);HF组X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乳杆菌DM9128一方面可以改善肠屏障功能降低LPS水平,从而缓解XOD的表达及活性;另一方面经由“肝?肠循环”直接降解肌苷,从而影响血清UA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青霉菊粉酶的产生和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淀粉通过葡萄糖异构化生产高果糖糖浆,生产上受到原料的限制。果糖另一种来源是菊粉(Inulin)。菊粉是以β-2,1果糖苷键连接的一种多聚果糖,其末端含有一个蔗糖残基,它作为贮存性多糖大量存在于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菊巨(chicoryintybus)、大丽花(Dahlia pinnata)等多种植物中,至今尚未得到很好利用。菊粉可通过化学法或酶法水解生成果糖。利用菊粉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妊娠期高果糖膳食对子代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正常饮食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与雌性大鼠进行合笼,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剂量果糖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和超高剂量蔗糖组,孕期每日分别给予2mL蒸馏水、2g/kg、6g/kg、18g/kg的果糖溶液以及18g/kg的蔗糖溶液灌胃,连续干预直至分娩,娩出仔鼠基础饲料喂养,并称量仔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于第8周末检测空腹血糖、进行OGTT试验。于次日禁食12h后处死子代大鼠,麻醉、取血,测量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孕期连续干预后,娩出仔鼠出生体重: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高剂量果糖组娩出仔鼠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GTT试验:在3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以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在12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的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果糖膳食会增加子代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高果糖摄入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胎盘血管因子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与正常饮食雄性大鼠进行交配,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正常剂量果糖组、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在孕期分别给予1mL去离子水、1.6g/kg、4.8g/kg、4.5g/kg和8.0g/kg的果糖水和蔗糖水灌胃,连续干预3w,于第3w末处死孕鼠,麻醉、取血并剖取胎鼠,检查胎鼠的一般状况、着床、死胎、吸收胎、外观畸形等,制作子代内脏和骨骼标本,观察内脏和骨骼的情况;称量胎重和胎盘重,观察各组间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对孕鼠连续进行3w的果糖干预后,超高剂量果糖组子代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子代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相比,死胎数和吸收胎数显著增加(P<0.05);但各组子代并没有发生骨骼畸形和内脏出血。超高剂量果糖组胎盘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胎盘中VEGF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胎盘中sFl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结论:孕期高果糖摄入可增加子代发生死胎和吸收胎等不良结局的风险,胎盘中VEGF、NO的水平降低和sFlt-1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子代发生不良结局的原因,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实集团日前向外界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3个国家一类新药,分别为抗肿瘤生物基因药物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H101”)、治疗急性脑梗塞化学药注射用尤瑞克林(“凯力康”)和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这标志着上实集团在生物医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低聚果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的低聚果糖进行分析。方法 HPLC分析条件为:ZORBAX NH2 Analytical色谱柱,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为1.0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结果果蔬汁中的低聚果糖及几种主要糖类均得到有效分离。此分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RSD)均较高。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中含有较丰富的功能性低聚果糖,尤其是蔗果三糖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3.
94039Q用果糖基转移酶和葡萄糖粼化酶混合酶系由蔗糖生产高含皿低聚果糖〔英习Y认n,J.W一了Biotec-hnol.Lett一xgg3,15(6)一573一576〔译自DBA,1993,12(16),93一09391三 研究T用出芽短梗霉(Aoreobas£d‘u,,,尹“l-Zula而s)KFCClo524的果糖基转移酶和黑曲霉的葡萄糖氧化酶的混合酶系生产高含量低聚果糖的技术。在装有40%(重/容)蔗糖及IOU各种酶/g蔗糖的搅拌发酵罐中;于40℃和pHS.5进行反应25hr,供氧速率700ml/min。利用混合酶获得的低聚果糖浓度高达90叫。在过程录后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柱轻易除去不需要的产物葡萄糖酸。虽然有些问…  相似文献   

14.
翟哲  高岩  毕宏远  王鹏  刘小伟 《生物磁学》2012,(28):5552-5554,5561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及氮量,EEN组30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按照肠内营养优化策略喂养;对照组接受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N+PN)30例,接受常规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1周平均营养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监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结果:EEN组病人治疗后一周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营养费用、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管理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费用低,能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横滨Pacifico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综合医疗展2006”上,EBS公司董事长福岗太英子展示了“瘦身支持”、“戒烟支持”、“节酒支持”3种指甲基因分析试剂盒(GENOTYPI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与免疫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查找相关用免疫肠内营养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检索相关资料追溯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文献,共7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对比,并发症发生率OR=0.39,95%CI(0.26,0.59)(P<0.000 01);住院时间MD=-1.19,95%CI(-1.72,-0.66)(P<0.000 1);CD4/CD8 MD=-0.41,95%CI(-0.46,-0.36)(P<0.000 01);血清前白蛋白MD=-7.82,95%CI(-12.50,-3.15)(P=0.001);血清白蛋白 MD=-1.06,95%CI(-1.65,-0.47)(P=0.000 4),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是纳入文献较少及样本量不足导致。结论:免疫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腺苷-磷酸(AMP)对4个快反应巯基被修饰的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而该修饰的酶受果糖2,6-二磷酸的抑制脱敏。AMP对酶抑制为半部位反应,酶受果糖2,6-二磷酸抑制的脱敏则表现为全部位反应。经枯草杆菌蛋白酶限制性酶解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Ki(AMP)增大10倍,但受果糖2,6-二磷酸抑制的性质不变。经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活性不再为AMP抑制,但果糖2,6-二磷酸对该形式酶的抑制作用则明显增强,由于该酶失去受AMP的抑制作用,因此AMP促进果糖2,6-二磷酸抑制的性质亦随之丧失。据此提出在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中果糖2,6-二磷酸不是结合在AMP结合部位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简称FDP,又叫“福达平”,系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溶于水,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调节剂、生物催化剂和细胞强壮剂的重要作用。已将这种果糖研制成产品用医疗保健,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要疾病。这种有价值的老产品找到新的用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及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010年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9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TPN);普通肠内营养(GEN);生态营养组(EEN)(肠内营养加双歧杆菌管饲),每组33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下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SAP发病7~10 d时GEN及EEN组较TPN组相比,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降低(χ2=11.943,P〈0.01)。平均住院日(t=5.496,P〈0.01)明显缩短。SAP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总发生率是36.7%,TPN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57.1%,G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42.8%,E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14.3%。结论生态营养组EEN较普通肠内营养组GEN和肠外营养组TPN能减少SAP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并能缩短其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景天酸代谢(CAM)植物菠萝叶片绿色组织与贮水组织(WSP)的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淀粉、果糖、葡萄糖、蔗糖、葡糖-1-磷酸(G-1-P)、葡糖-6-磷酸(G-6-P)、果糖6-磷酸(F-6-P)、草酰乙酸(OAA)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水平的昼夜变化。夜间苹果酸的积累仅发生在绿色组织中,表明只有绿色组织才能进行CAM。可溶性已糖(葡萄糖和果糖)是绿色组织中夜间苹果酸累积的主要碳源。绿色组织G-1-P、G-6-P和F-6-P水平在夜间的初期上升,后期下降,昼间的头3h仍下降,3h后变化不明显。绿色组织中OAA和PEP水平也发生昼夜变化。在贮水组织中没有测到淀粉、蔗糖、OAA和PEP。除葡萄糖和果糖外,WSP中其它代谢物的含量都远低于绿色组织,而且WSP中所有代谢物都无明显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