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C2及CLDN5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癌组织、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DC2和CLDN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C2和CI。DN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9%(80/90)、85.56%(77/90)和48.86%(12/28)、25.00%(7/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DC2蛋白表达在低分化食管鳞癌中明显高于高分化食管鳞癌;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CDC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I期、Ⅱ期组(P〈O.05)。CDC2和CLDN5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37,P〈o.05)。结论CDC2和CLDN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食管癌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用PCR检测临床标本中人类微小病毒B19 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自行设计及合成的两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临床标本中人类微小病毒B19DNA。结果:两对引物的PCR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性。自然流产组B19病毒DNA检出率为34.6%(9/26),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5%(1/20),进一步证明B19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方法亦为B19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用重组痘苗病毒表达pGHc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含有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用ELISA证明该重组病毒在被感染的h143细胞中,可表达出猪生长激素并将之分泌到培养基中,表达量约为1.05μg/10^6细胞(24h),用定位免疫化学法进一步证明该病毒可感染小鼠并在小鼠体内表达pGHcDNA,同时还构建了含双拷贝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证明其pGH表达量比单拷贝重组病毒有明显提高,约为1.50μg/10^6细胞(24h)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含有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用ELISA证明该重组病毒在被感染的h143细胞中,可表达出猪生长激素并将之分泌到培养基中,表达量约为1.05μg/10 ̄6细胞(24h)。用定位免疫化学法进一步证明该病毒可感染小鼠并在小鼠体内表达pGHcDNA。同时还构建了含双拷贝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证明其pGH表达量比单拷贝重组病毒有明显提高,约为1.50μg/10 ̄6细胞(24h)。  相似文献   

5.
Epsten—Barr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民  刘振声 《病毒学报》1998,14(2):133-138
为了使EB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上皮细胞,将PSG-CR2-Hyg载体转入永生化人上皮细胞(293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现,转化的细胞表达EB病毒受体。用EB病毒感染CR2-293细胞后,23%的细胞可表达EB病毒抗原。用TPA作用于这些细胞后,表达病毒抗原的细胞数增加,。用PCR法从EB病毒感染细胞DNA中扩增出EB病毒DNAW片段。在TPA持续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形态特征发生改变。把E  相似文献   

6.
用丙肝病毒C+E1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HCV/C+E1按400ug/只剂量免疫BALB/C小鼠,14周后同一剂量再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后2周,在50%PEG1450介导下将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51)融合。实验结果融合率达54.3%(313/576)。阳性率为5.4%(17”313)。克隆化后得到6株稳定分泌抗丙肝病毒C区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6株杂交瘤均产生IgM抗体,接种BALB/C小鼠后产生腹水的效价为164-1320(ELIS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的感染情况 ,探讨 HPV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 HPV检测。结果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食管鳞癌中 HPV DNA检出率为 4 5 .5 % (15 / 33)。HPV DNA阳性与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HPV衣壳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引起食管上皮癌变的原因之一 ,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即使在存在 HPV DNA的病例中 ,HPV衣壳蛋白亦可以不表达  相似文献   

8.
用BamHI和HindII将丙肝病毒C+E1DNA片段从其克隆载体pGEM3zf-HCV/C+E1上切下,经Taq酶补齐3’末端后插入到载体pSVL-T中,构建成丙肝病毒C+E1真核表达载体pSVL-HCV/C+E1。本实验中重组效率达64.7%(11/17),正向插入为50%(2/4)。  相似文献   

9.
Epstein-Barr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使EB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上皮细胞,将pSG-CR2-Hyg载体转入永生化人上皮细胞(293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现,转化的细胞表达EB病毒受体。用EB病毒感染CR2-293细胞后,23%的细胞可表达EB病毒抗原。用TPA作用于这些细胞后,表达病毒抗原的细胞数增加。用PCR法从EB病毒感染细胞DNA中扩增出EB病毒DNAW片段。在TPA持续作用下,EB病毒感染细胞的形态特征发生改变。把EB病毒感染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每周注射TPA,可诱导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肿瘤为低分化上皮细胞癌。杂交试验证明,肿瘤组织细胞中有EB病毒EBERs存在。上述结果表明,EB病毒在TPA协同作用下,可诱导永生化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基因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萍  李燕  谷淑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联合免疫效果相似。不同启动子控制下的MA基因,诱发小鼠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肝炎病毒与EB病毒重叠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肝炎病毒(HV)与EB病毒(EBV)重叠感染的状况和后果,我们用免疫酶法对15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了EBVIgA抗体检测。结果发现,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度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VGA-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4.0%、30.0%、53.3%、63.3%、40.0%和72.7%,与健康人(5.3%)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原发性肝癌又较急性肝炎和慢性轻度肝炎高,并有非常显著意义差异(P<0.01)。HBV和HAV+HBV感染者比较,前者又较后者低(P<0.01)。重叠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肝炎型”,未见咽炎、腺热、胃肠、肺炎、肾炎、神经等类型。重叠感染者的CD+3及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及IgG,IgM升高,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提示:HV感染,不仅因免疫失调易感EBV,又可因重叠感染而进一步使免疫功能失调;对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应强调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将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His, 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经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抗CEAScFv 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ScFv。用重组病毒分别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 在两者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 产物分子量为28kD, 前者占细胞总蛋白的6 % , 后者为0 .3 mg/ 蚕。目的基因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产物经Ni2+IDASepharose6B亲和柱纯化, 前者纯度可达90% 以上, 后者纯度较低;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CEA 结合活力, 其亲和常数分别为5 .4×108/mol·L- 1 和2.3 ×108/mol·L-1 , 略低于其亲本单抗E7B10 2.7 ×109/mol·L- 1 。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异硫氰酸胍(GuSCN)和硅藻从B95-8细胞中快速抽摸板DNA。根据EB病毒(EBV)B95-8株DNA全序列及编码EBV胸苷激酶(TK)的开放读框BXLF1的结构,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的5′一端分别引入EcoRI和PstI切点,用PCR技术扩增出一含完整的EBVTK基因的1.843KbDNA片段,NcoI酶切分析鉴定,EcoRI/PstI双酶切PCR产物和载体,使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选  相似文献   

14.
Epstein-Barr病毒(EBV)进入鼻咽上皮细胞的途径,是人们研究EBV与鼻咽癌(NPC)的病因关系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用抗EBV受体(EBVR/CR_2)单抗检测上皮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已有报道,但对上皮细胞中EBVR/CR_2的基因结构仍需研究。我们采用PCR扩增和不对称PCR直接测序法,首次检测了10例NPC及3例正常人胚鼻咽上皮(Humanembryonicnasoparyngealepithelium,HENE)组织样本中EBVR/CR_2的EBV结合区的编码序列。这一片段的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人NPC细胞和正常HENE细胞的EBVR/CR_2的EBV结合区的编码序列,与正常人B淋巴细胞的EBVR/CR_2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提示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可能与EBVR/CR_2基因的EBV结合区结构改变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发表的序列,分别在鸡贫血病毒(CAV)环形基因组DNA(全长2.3kb)的EcoRI位点和BamHI位点的两侧选择适当序列合成两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斑点杂交检测到病毒核酸的CAV感染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包含EcoRI和BamHI分割开的病毒基因组两部分(1.5kb和0.8kb)约1.5kb和约1.25kb的两个片段。再将其中相应序列拼接克隆进pUC18载体,获得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DNA片段的克隆质粒pCAV2.4。酶切分析表明,该质粒具有预期的BamHI位点、PstI位点、HindⅢ位点,而预期的EcoRI位点消失。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的两端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CAV2.4是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序列中的EcoRI位点序列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16.
将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His,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BacPAK 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抗CEA ScFv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ScFv。用重组病毒分别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在两者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8kD,前者占细胞总蛋白的6%,后者为0.3mg/蚕。目的基因在家蚕细胞和  相似文献   

17.
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对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微生物进行了研究。90例患者前列腺液支原体检出率为24.44%(22/90),其中解脲支原体为22.00%(18/90),人型支原体为4.44%(4/90)。另一组232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鉴定,总检出率为42.7%(99/2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4.5%(57/232),其它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3%(17/232),肠球菌4.3%(10/232),非发酵菌2.6%(6/232),肠杆菌科细菌2.2%(5/232)和A群链球菌1.7%(4/232)。作者认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为急性尿道炎期,由于治疗不彻底或忽略非特异性性病病原菌的治疗而使条件致病菌上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若干群体的黑果蝇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研究了果蝇D.virilis种群D.virilis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的多态性。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XbaⅠ,EcoRⅠ,PstⅠ,HindⅢ,BglⅡ,SacⅠ,ScaⅠ,EcoRV和PuvⅡ,对青岛、南京、上海、宁波与泉州5个D.virilis群体的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slengthpolymorphism,RFLP)的研究。在5群体中,发现5种不同的酶切图谱,它们彼此之间的遗传差异π为0.46%-1.76%,群体内遗传差异πij为0.00%-0.33%,群体间的差异dxy,为0.00%-0.82%。分布于中国大陆的D.virilis的群体间遗传差异在总遗传差异中所占比例γst值为24.62%。我们发现,D.virilis的栖息环境对mtDNA的遗传变异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而不同地理纬度的群体之间其遗传距离并无倾群(cline)表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NA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并在pUC18载体中克隆。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了含HPV16E7重组克隆质粒,命名pHPV16E7─HB。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E7─HB基因全长294bp(与报道的标准株基因长度相同),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两处发生了C→T突变,即第43位密码子CAA变为TAA,第76位CGT变为TGT;前者使谷氨酰胺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即无义奕变(nonsensemutation)。这种突变发生在294个碱基的DNA扩增产物之中,不像是PCR本身的错配,而很可能是湖北株与标准株之间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叶萍  李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