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地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物屏障作用,我们使用Wistar大鼠制备烧伤动物模型,定量地分析了烧伤大鼠肠道粘膜和内容物中5类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烧伤大鼠48h菌群变化明显,烧伤大鼠48h血培养阳性率为50%,细菌移位率达41%,烧伤24h血浆内毒素升高,二胺氧化酶活性和结肠IgA水平下降,发生了内源性感染症。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烧伤鼠肠源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30%烫伤同时口服抗生素,喂饲双歧杆菌制剂的大鼠为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烧伤治疗组,烧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并于伤后24、48、72、96小时分别观察盲肠内容物菌群,粘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肠道细菌移位率;腔静脉内毒素含量。结果发现烧伤后肠道菌群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念珠菌迅速过度生长、厌氧菌下降、肠内需厌氧菌比例严重失调,治疗组中粘蛋白含量,肠道细菌移位率均明显小于烧伤对照组;而SIgA含量则高于对照组,菌群改变较对照组轻。故认为双歧杆菌制剂有助于预防烧伤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断奶日龄不同的SD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形态学指标变化的观察研究,为临床上研究肠道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断奶日龄为21 d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断奶后第0、7、14、21、28天测定4种肠道正常菌群及肠道黏膜形态变化。结果SD大鼠断奶后不同时间点,不同肠段内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断奶后第7天肠道细菌移位率明显提高,同时断奶后不同时间点,大鼠不同肠段黏膜厚度、肌层厚度、绒毛长度和宽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断奶后第7天和14天,SD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形态学变化明显,且易发生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PCR-DGGE和rep-PCR技术对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在菌群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的肝移植模型,收取对照组、肝硬化成模时、肝移植后7 d和肝移植后30 d的大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PCR-DGGE和rep-PCR[BOX-PCR,ERIC-PCR,ERIC2-PCR,(GTG)5-PCR,REP-PCR]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PCR-DGGE可明确将正常大鼠、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大鼠分为3个簇,并显示出肝硬化、肝移植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多。rep-PCR技术也可将各组分开,其中ERIC-PCR、ERIC2-PCR及REP-PCR三者扩增条带各组差异有显著性,鉴别效果更好。结论应用基于16S rRNA基因和细菌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的指纹图谱技术对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可对临床肝硬化、肝移植患者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25%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寨米松磷酸钠)大鼠7种肠道细菌的定量、内脏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和肠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单纯烧伤组(B组)和单纯注射免疫抑制剂组(Ⅰ组)动物肠壁的病理改变较轻,肠道菌群改变不明显,其肠道细菌易位率也很低。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的动物(BⅠ组)肠壁病变严重,肠道菌群改变明显。其中,肠杆菌在回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的菌量均明显升高;回肠内容物中拟杆菌的菌量明显减少;该组动物肠道细菌易位率也明显增高,达60%。此外,BⅠ组、Ⅰ组部分动物发生了由棒状杆菌及由棒状扦菌和肠杆菌混合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根据不同肠段肠壁病变严重程度、菌群变化的部位以及不同部位肠管生理功能的不同,我们推测,回肠以上肠段是肠道细菌易位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6.
鱼油对断奶大鼠脏器指数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油对断奶大鼠脏器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1±3)d日龄断奶SD大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饲喂添加0.5%鱼油的饲料,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分别于第7、14、21、28天处死各组大鼠12只,分别测定大鼠肝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应用梯度稀释法和培养法测定大鼠4种肠道正常菌群,即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结果实验组第7天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8天肝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第7、14和21天肠道内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天大鼠肠道内葡萄球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4天大鼠肠道内葡萄球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组大鼠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所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鱼油可以明显提高断奶大鼠的脏器指数,并且可通过增加断奶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内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数量,进而调节断奶大鼠的肠内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  相似文献   

7.
观察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探索肠道菌群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应激性高血压模型的制备:大鼠每天2次接受足底电刺激加噪声的应激,每次2 h,中间间隔4 h,共14 d。血压的测量:大鼠股动脉插管,Powerlab系统记录血压。伪无菌鼠的制备:在大鼠的饮用水中加入氨苄西林(1 g/L)、万古霉素(500 mg/L)、新霉素(1 g/L)和甲硝唑(1 g/L)4种抗生素,共持续4周。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大鼠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慢性应激导致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α多样性分析显示应激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β多样性分析显示应激组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变少,差异性变大;伪无菌鼠的肠道菌群物种单一,仅有少量的变形菌门。给予伪无菌鼠相同的慢性应激,不能引起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未升高。应激引起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对烧伤大鼠肠道膜菌群和sIgA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益生菌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肠道菌群的调理作用,为防治肠源性感染寻找新途径.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00只,体重180~22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益生菌治疗组(BR),烧伤对照组(BC)和正常对照组(NC),建立30% Ⅲ°烫伤肠源性感染的动物模型,按时分批活杀取材,检测盲肠膜菌群和肠黏膜sIgA的含量.结果 BC组盲肠中双歧杆菌数量与NC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而BR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肠道中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与NC比较明显增加,BR组差异无显著性;肠粘液sIgA水平与上述指标有类似变化.结论 30%Ⅲ°烫伤大鼠肠道内容物中,双歧杆菌明显下降,大肠埃希菌、酵母菌迅速过生长,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应用BR治疗后,促进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恢复,调理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肠黏膜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提高了肠道局部和全身益生菌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肥胖抑郁大鼠模型建立并对比研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CUMS经典造抑郁方法建立肥胖抑郁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单纯肥胖组(F组)、单纯抑郁组(Y组)和肥胖抑郁组(FY组),整个造模持续5个月,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检测模型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血脂4项,并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样品,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和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和CUMS方法成功制作肥胖抑郁鼠模型,肥胖和肥胖抑郁雌性大鼠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而雄性各组间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雌雄鼠的FY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别,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B/F比值下降,且雄鼠肥胖抑郁B/F值只有雌鼠的一半左右。在属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雌雄鼠FY组和F组肠道菌群中Blautia等8个菌群变化一致,但是雌性与雄性在拟杆菌属等各有少量菌群的变化不一致。雌雄肥胖抑郁模型中,肠道菌群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组成出现差异,G+的构成,雌性和雄性均由由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构成,但构成比例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 SD大鼠20只(清洁级),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维持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1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集大鼠粪便,采用16S rDNA测序法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分析,考察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 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肠型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在门、科、属等多个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念珠菌门(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数量显著下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数量显著升高。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可引起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时肠道菌群变化,旨在阐明肠道菌群在NEC发病中的作用,为探讨新生儿NEC的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48 h开始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 s,4℃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3 d,建立新生SD大鼠NEC模型。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NEC模型组(A组)和正常对照组(B组)。每组动物各20只。在最后一次缺氧、冷刺激后24 h空腹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实验前后留取两组新生鼠粪便,按照张秀荣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实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模型组新生鼠相继出现腹泻、腹胀、萎靡、活动减少,生长减慢,对照组新生大鼠进食及排便均正常,无腹胀及胃潴留,活动度良好,皮下脂肪丰满。模型组新生大鼠NEC的发生率为100%(20/20),对照组无1例发生NEC。实验组和对照组肠损伤病理评分(x±s)分别为:3.25±0.85、0.45±0.51,t=12.622,P<0.01。模型组和对照组新生鼠实验前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总数,G 杆菌、G 球菌,G-杆菌、G-球菌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肠道菌群中杆菌和球菌的比例都在正常范围中。实验结束时,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肠道菌群总数明显增多,其中以G 杆菌增加为主;G-杆菌属及G 球菌属菌数占肠道菌群的比率在实验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新生大鼠肠道群总数亦明显增多,而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肠道菌群数量,其中主要是G 球菌显著增加,而G 杆菌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实验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模型组实验结束时肠道菌群中杆菌和球菌比值减少、倒置。结论NEC发病前正常肠道菌群已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肠道菌群紊乱在NEC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及时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会降低新生大鼠发生NEC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血浆IL-1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复制容量控制失血性休克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改良LAF法及显色基质偶氮法检测IL-1及ET。结果:普通SD大鼠30%失血后2~3h及6~10h血浆IL-1活性升高,3h后ET水平显著升高;失血前胃内灌注双岐杆菌或失血后静注rBPI,大鼠血浆ET水平无明显升高,IL-1活性第1峰仍然存在,但第2峰消失。无菌SD大鼠10%失血、灌注LPS后1h血浆ET水平升高,2h后IL-1活性升高。结论:失血性休克后IL-1活性呈双峰型升高,第1峰与内毒素无关,第2峰为内毒素刺激峰,内毒素主要来源于肠道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人、大猪、小猪、大鼠、小鼠以及鸡五个不同个体的粪便样品 , 每个个体取两个平行样 , 提取总 DNA;PCR 扩增 , 获得 16S rRNA V6 标签片段 ; Illumina 测序 ; 经 BIPES 以及 QIIME 分析并比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 , 不同物种之间肠道菌群差异较大。五类物种肠道菌群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变形菌门为主 , 但鸡的厚壁菌门显著减少 , 而变形菌门显著增加。从α多样性角度来看 , 猪肠道菌群种属丰富度及 Shannon 指数均显著高于人及鸡肠道菌群。从β多样性角度 , 尽管不同人之间的肠道菌群相似度较低 , 但不同物种之间相比较 , 小猪与大鼠肠道菌群与人相似性高于小鼠和鸡肠道菌群。与人类相比 , 小猪的肠道微生物组最相近 , 而鸡的肠道菌群相似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对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用药后大鼠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和肠黏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依体重随机分为3组:DDP用药组、DDP与Gln联合用药组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每组10只.10 mg/kg 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NS腹腔内注射对照;DDP用药前3d开始,联合用药组大鼠Gln 1g/(kg·d)灌胃,等量水灌胃对照.DDP用药后48 h,各组大鼠麻醉后内眦静脉取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回盲部淋巴结匀浆后细菌培养;取空肠、回肠和结肠段内容物细菌涂片检查肠内菌群比例的变化;取回肠黏膜组织检查形态学改变.结果 DDP用药后48 h,DDP用药组大鼠血BUN和CRE含量明显升高,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黏膜水肿明显、绒毛短缩部分破坏、隐窝变浅;各段肠管内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较对照明显增高(P<0.01);回盲部淋巴结革兰阴性菌阳性率为80%,而对照组大鼠回盲部淋巴结无细菌生长.DDP用药后48 h,联合用药组大鼠血BUN和CRE含量略低于DDP用药组大鼠,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大鼠回肠黏膜水肿较DDP用药组大鼠明显减轻、绒毛破坏不明显;回肠内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DDP用药组大鼠(P<0.01),各段肠管内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回盲部淋巴结革兰阴性菌阳性率为30%,明显低于DDP用药组大鼠.结论 大剂量DDP在引起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同时,亦可导致大鼠肠黏膜损伤、肠道内菌群失衡,并出现肠源性细菌易位.Gln具有保护肠黏膜、减少肠源性细菌易位的功能,但对大剂量DDP所致肠道内菌群失衡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无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口服小檗碱(Berberine,BBR)治疗大鼠肠易激综合征(IBS),初步研究小檗碱对IB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用避水应激试验制作大鼠IBS模型,分别给予模型大鼠小剂量(25mg/kg)小檗碱、大剂量(100mg/kg)小檗碱和利福昔明干预治疗10d,检测大鼠肠道菌群丰度、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组成的变化。结果避水应激试验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排便次数增多、腹外斜肌EMG明显升高,肠道可见微炎症表现。小檗碱干预后,IBS大鼠排便增多情况、内脏高敏感性和肠道微炎症情况均显著改善,其中大剂量小檗碱组优于小剂量组。经小檗碱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大剂量小檗碱抑菌作用强于小剂量小檗碱。大剂量小檗碱可显著提高IBS大鼠肠道乳杆菌科细菌的比例,同时降低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结论小檗碱可以显著降低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改善肠道微炎症,减少IBS大鼠排便增多症状。小檗碱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且剂量越大,抑菌作用越明显。肠道乳杆菌科细菌在小檗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进高原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3848米未干预组(B组)、3848米谷氨酰胺干预组(C组)、4767米未干预组(D组)和4767米谷氨酰胺干预组(E组),每组10只,急进海拔3848米和4767米造成大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的变化。结果高海拔缺氧组大鼠小肠黏膜变薄、肠黏膜水肿、绒毛短缩,肠道菌群失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海拔升高,菌群失衡更明显。不同海拔高度细菌易位率也有差异。经谷氨酰胺干预后,肠道的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率与高海拔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进高原缺氧环境可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肠黏膜屏障破坏,且随着海拔升高而上述改变更明显。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模型,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PCR技术观察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及菌群变化规律。选取1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采用束缚筒每天束缚应激4 h,连续造模30 d,造模前后记录大鼠的体重并于造模后进行行为学评估,采用脱臼法处死并收集大鼠肠道组织及其内容物,包被切片后进行HE染色,肠道内容物初步分离后提取基因组DNA并采用ERIC-PCR检测菌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激模型组大鼠体重、穿越次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均显著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糖水偏爱显著降低;造模后大鼠肠道微绒毛结构破损严重,细胞核轻微固缩且深染,肠道菌群变化明显,出现了多个特征性变化条带。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并结合行为学评估成功建立了大鼠慢性应激模型,结合病理学检测和肠道菌群表达谱变化为基于慢性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烧伤后回肠组织二胺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大鼠烫伤模型对烧伤后回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和肠道内容物IgA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探讨烧伤后肠道机械屏障与肠道免疫屏障变化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烧伤后回肠DAO活性和肠道内IgA含量均明显降低 ,但二者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提示烧伤后肠道屏障损伤与肠源性脓毒症关系密切 ,而且肠道机械屏障损伤较重 ,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王云  肖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4):197-197,205
制备肠道去污染小鼠动物模型,经口感染绿脓杆菌PA11,同时口饲马齿苋提取液或金银花提取液2mg/只,24h、48h后给予同样药物计量。分离单个菌落,影印培养,计数消除子。结果显示:两种药作用24h均/未获得消除子,作用48h和72hR质粒平均消除马齿苋为2.15%、金银花为12.25%。消除子均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丢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创伤后体内细菌易位造成的内源性感染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条件和途径等机理。本文利用烧伤后注射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大鼠动物模型,模拟烧伤后应激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免疫机能下降的条件,观察肠道和其它脏器的病理改变。观察结果证实,烧伤与大剂量皮质激素确有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和内源性感染,造成脓毒症的叠加作用。其基本条件包括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的改变,宿主免疫机能下降和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易位的肠道细菌主要是通过肠粘膜的坏死灶,上皮细胞坏变缺损处进入肠粘膜淋巴管和小静脉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肠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倒伏、变形、脱落、上皮细胞顶端崩解破坏,细胞间隙泡状增宽。脓肿中多数细菌微细结构完好,粒细胞和吞噬细胞胞浆中有多量糖元颗粒聚集,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吞噬细胞的糖代谢而降低其吞噬功能,使易位的细菌得以定植形成脓肿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