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粘膜损伤修复的作用。经主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复制犬ANP模型,观察ANP时及双歧杆菌合剂治疗后肠粘膜组织结构变化,肠组织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肠通透性改变,检测血中内毒素(LPS)水平,脏器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合剂治疗后,ANP犬肠粘膜损害明显减轻,肠粘膜绒毛宽度、高度和面积显著增加,肠组织蛋白含量增加,肠通透性显著下降,血中LPS水平下降1~2倍,脏器细菌易位率减少375%。结论:双歧杆菌合剂能显著促进ANP时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道LPS和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2.
观察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犬肠粘膜损伤修复的作用。经主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复制犬ANP模型,观察ANP时及双歧杆菌合剂治疗粘膜组织结构变化,肠组织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肠通透性改变,检测血中内毒素水平,脏器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经胃肠道给予双歧杆菌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及双歧杆菌组。模型制备后第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行细菌培养,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 OJ组较SO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变(P〈0.05),双歧杆菌组肝功能指标较OJ组改善。SO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26±0.22)EU/ml,OJ组内毒素水平为(1.99±0.31)EU/ml,较SO组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74±0.20)EU/ml,较OJ组明显降低(P〈0.01)。OJ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90%,明显高于SO组及双歧杆菌组(P〈0.05)。光镜显示OJ组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双歧杆菌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OJ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出现明显的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汤对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的关系,并观察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组和氨苄青霉素组。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大鼠MODS模型。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8 h无菌操作抽取外周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取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肠腔内游离内毒素测定;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外周血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以及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出现显著下降,类杆菌数量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厌氧菌总数明显下降而需氧菌总数明显增加,同时厌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的比值和B/E比值呈相应下降,发生倒置(P<0.05);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的易位,而模型组细菌易位阳性率是83.33%(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组上述各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抗生素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MODS时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出现明显变化,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大承气汤可以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机体定植抗力,防治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B.B.R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 B.B.R(复合生态制剂 )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为防治肠源性感染寻找新途径。方法 :选用健康 Wistar大鼠 13 0只 ,体重 180~ 2 2 0 g,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B.B.R治疗组 ,BFL(单一双歧杆菌制剂 )治疗组 ,烧伤对照组 (BC)和正常对照组 (NC) ,建立 3 0 % °烫伤肠源性感染的动物模型 ,按时分批活杀取材 ,检测细菌易位率、盲肠膜菌群、血浆内毒素和肠粘膜 s Ig A的含量。结果 :B.B.R和 BFL 组 ,伤后 3 d肠道细菌易位率分别为 10 %、2 0 .7% ,与 BC组 (3 3 % )比较明显降低了细易位率。血浆内毒素 BC组明显高于 NC组 (P>0 .0 5 ) ,而 B.B.R组与 NC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1)。BC组盲肠中双歧杆菌数量与 BC组比较明显减少 ,而 B.B.R、BFL 组与 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NC组肠道中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与 NC比较明显增加 ,B.B.R组差异无显著性 ,肠粘液 s Ig A水平与上述指标有类似变化。结论 :3 0 % °烫伤大鼠肠道内容物双歧杆菌明显下降 ,大肠埃希菌、酵母菌迅速过度生长 ,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 ,应用 B.B.R治疗后 ,促进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恢复 ,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 ,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提高了肠道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神经降压素对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对肠道细菌易位(Bacterialtranslocation,BT)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失血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及NT1,NT2,NT37个组,NT组均先制成失血-感染模型。然后分别用NT,10μg/kg,NT3 90μg/kg皮下注射,3h后取各组肝,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制成匀浆进行细菌培养,抽门静脉血测定血内毒素水平,7组均取未段回肠1cm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除NT1外,失血-感染组BT率,组织细菌低;病理结构显示:NT1,NT2,NT3组肠粘膜受损伤较单纯失血,单纯感染,失血感染组均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NT能加速损肠粘膜修复,增强小肠粘膜屏障功能,阻止细菌易位,NT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以及G^-杆菌消长与肠道和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本实验选用SD大鼠,应用无菌Zymosa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MODS模型,并对MODS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对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的内毒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发现,MODS状态下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肠道内需氧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和乳酸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防治肠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8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发现在严重创伤、烧伤、失血性休克、肠梗阻、内毒素血症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可引起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诱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导致肠源性感染[1,2,3],尽管不断有新的强力抗生素问世,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着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导致菌群失调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梗阻性黄疸组随机分成四个治疗组:金银花组、丽珠肠乐组、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8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和IgA+细胞数。结果模型组血中内毒素明显增高,并伴有肠道菌群失调,IgA+细胞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经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IgA+细胞增多,明显降低了内毒素水平,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效果最佳。结论梗阻性黄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破坏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主要因素。中药金银花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内毒素血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丙二醛含量,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或P<0.01或P<0.05).结论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李娜  周荣汉  蒋建勤   《广西植物》1992,12(1):33-35
本文对中国球子蕨科2属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纸层和薄层析分析。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科、属、种的分类有一定相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分类问题提供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潘小军 《昆虫学报》1993,36(3):347-353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鞋形共系蚤Syngenopsyllus calceatus (Rothochild)、无值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euteles (Jordan et Rothschiold)和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hechild)的阳茎体侧面、背面和腹面。其中三种蚤阳茎体的背、腹面和无值大锥蚤阳茎体的侧面形态结构是首次报道。鞋形共系蚤有一对明显的阳茎囊突和一对与其相连的"c-骨片", 首次报道该蚤具有前距。无值大锥蚤具一对“茄形骨片”,阳茎钩突末端分为长而宽的腹叶和短而末端尖的背叶,阳茎内突后半部分特化为“后阳茎内突”。三种蚤的钩突桩略呈牛角形,由后弯向前。三种蚤阳茎体的形态结构差异显著,指出了它们是分类上值得注意的特征。认为交配时阳茎杆只在一定范围内作定向滑动。将阳茎体从蚤体内解剖出来,并且观察其背腹面,有助于清晰、完整和准确地观察其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6.
论地生态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昌笃 《生态学报》1986,6(4):289-294
生态学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一系列的分科,它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一组学科-学科的体系。名称中包含“生态”二字的学科至少在一百个以上,因而,产生了如何对大量生态学科进行分类的问题。 我们认为,如果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尺度(规模)以及相应地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并考虑当前发展的趋势,可以把生态学概括为3类:生物生态学、地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从当前趋势看,至少下列8个问题是地生态学注意的核心:(1)人工生态系统;(2)生物(主要是植物)指示现象;(3)地生态制图;(4)生态监测;(5)生态预测;(6)生态区划;(7)生态规划与设计;(8)生态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7.
18.
19.
黑曲霉G2.1.1.1.4菌株在产生植酸酶时受无机磷的反馈阻遏,并且植酸酶的产生与淀粉酶的产生存在相互抑制。对植酸酶固体发酵进行调控和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了植酸酶产量。最适发酵条件下,植酸酶(PhytA)的产量可达62.1u/g.干基。  相似文献   

20.
ON MEAS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