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可溶性吡啶型(BVP)树脂的浓度、处理菌液的细胞浓度、悬浮介质、温度及pH等因素对可溶性BVP树脂抗菌活性的影响,比较了BVP树脂对不同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探讨了BVP树脂用于水处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可溶性BVP功能树脂组成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可溶性BVP树脂对Escherichiacoli的抗菌作用,探讨了树脂的吡啶盐含量、平衡离子类型、第二单体及R1基团结构、分子量及聚合方法等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可溶性BVP树脂对Escherichiacoli的抗菌作用,探讨了树脂的吡啶盐含量、平衡离子类型、第二单体及R1基团结构、分子量及聚合方法等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倍稀释法,以中草药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有机酸和总皂苷等主要活性成分为定量标准,测定艾叶、侧柏叶、金银花、蒲黄、三七、仙鹤草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富集和除杂,探讨其可能的抗菌成分。结果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两株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总黄酮和有机酸是其主要的抗菌成分;三七提取物纯化后总皂苷浓度增大了1.7倍,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由无抑菌变成抑菌作用;其它4种草药提取物纯化前后抗菌效果无明显改变。因此金银花总黄酮和总有机酸可认为是其主要的抗菌成分;三七总皂苷很有可能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琼脂扩散法对重组人β防御素-3(rhβD-3)的抗菌谱、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抗菌活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βD-3对G~+、G~-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rhβD-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μg/mL。对rhβD-3的抗菌活性影响因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hβD-3在pH6.0时抗菌活性最高;而且在-70℃~100℃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在高于100 mmol/L NaCl浓度下,抗菌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受试菌株,研究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菌活性、对细胞内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能显著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10μg/mL的纳米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_(50))为0.59μg/mL。随着纳米银处理时间(2、4、6、8和10 h)的增长,3种酶的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SOD、POD和CAT均在4 h出现最高值,10 h降至最低。纳米银使得菌体内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纳米银破坏了病原真菌体内细胞的完整性,这可能是纳米银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水浓度和培养时间对海洋真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海水浓度和培养时间对海洋真菌抗菌活性的影响,旨在为大规模培养海洋真菌和提高获得抗菌物质的几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用不同海水浓度培养基发酵海洋真菌,在供试的10株海洋真菌中,5株海洋真菌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有明显差异;培养时间不同,6株海洋真菌的抗菌活性差别较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水浓度和培养时间对海洋真菌抗菌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同时研究其对口腔有益菌血链球菌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剂添加到树脂基托材料中,制成抗菌树脂基托。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该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Ag-TiO2质量分数为2.0%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达95.0%,当质量分数达到3.0%时,抗菌率达到99.0%;Ag-TiO2质量分数为3.0%时,抗菌树脂基对白色念珠菌抗菌率达90.0%以上,但当Ag-TiO2质量分数达到5.0%时,仍未达到强抗菌作用;含Ag-TiO2的抗菌树脂基托对口腔有益菌血链球菌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当Ag-TiO2质量分数达到5.0%,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达到51.6%。结论质量分数为3.0%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口腔血链球菌的杀灭作用不强,3.0%的浓度在既能杀死致病菌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口腔有益菌,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口腔微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江蓠内生真菌NSS1抗菌蛋白的应用研究,利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抗菌蛋白,最佳硫酸铵饱和度为65%。采用滤纸片法检测其对细菌指示菌的抑菌活性,抗菌粗蛋白均能抑制五种细菌指示菌的生长,当浓度达到750 μg/mL时,抑制效果最好。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蛋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MTT法检测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抗菌蛋白在100℃以下,pH中性时抑菌活性稳定,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丙三醇、甲醇和胰蛋白酶对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不同浓度的蛋白液对超氧阴离子均有清除效果。当蛋白浓度达到360 μg/mL时对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最强。上述结果显示抗菌蛋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26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存在情况,明确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初步探索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通过硫酸铵沉淀、大孔树脂吸附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从菌株BA-26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抗菌物质抑菌活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活性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研究其对菌丝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从菌株BA-26发酵液中获得抗菌粗提物抑菌谱广,对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分离纯化得到11个具有抑制真菌作用的活性组分;其中A6-19和A6-20组分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7.81μg/mL;菌株BA-2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能使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受阻、膨大变粗、细胞膜破坏并能抑制其孢子萌发。明确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菌株产抗菌物质情况,初步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为抗菌物质在防治病原真菌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向SGC-7901细胞中加入可溶性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探讨可溶性纤维连接蛋白对PKA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可溶性FN在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情况下对PKA C_α亚基表达水平以及PKA作用底物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可溶性FN对PKA作用底物P-VASP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GC-7901细胞中,可溶性FN在0.5~8μg/ml浓度区间内,对PKA活性存在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选取1μg/ml可溶性FN作用12h以后,可溶性FN对PKA活性存在时间依赖性抑制效应;同时,我们建立了能够稳定表达人甲状腺A激酶锚定蛋白(human thyroid AKAP,Ht31)肽段的SGC细胞,Ht31破坏PKA锚定后,FN对PKA活性的抑制作用消失;免疫荧光显示可溶性FN可以使VASP磷酸化位置聚集于细胞边缘。因此,我们认为在SGC-7901细胞中可溶性FN对PKA活性存在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与可溶性FN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比且取决于PKA能否正常锚定;可溶...  相似文献   

12.
固态发酵苦荞制备多肽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固态发酵苦荞高产多肽及发酵产物液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米曲霉、酱油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和少孢根霉分别对苦荞进行固态发酵,以蛋白酶活力、水解度、可溶性肽得率、抑菌率和体外自由基清除率作为筛菌指标。【结果】米曲霉固态发酵苦荞的可溶性肽得率最高达38.83%±1.18%,发酵产物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62%±1.66%和97.54%±0.54%,同时羟自由基(·OH)清除率和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分别为55.65%±1.25%和10.84%±1.03%。对米曲霉发酵2 d发酵产物液的不同分子量分布及活性分析表明,分子量大小对抗菌及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米曲霉可作为固态发酵苦荞制备多肽且发酵产物液具有抗菌及抗氧化活性的最佳菌株,并在多肽产量提升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上具有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3.
香椿嫩芽和老叶萃取物抗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扩散法对香椿嫩芽和老叶萃取物的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嫩芽萃取物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老叶萃取物,其中嫩芽萃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表现出最强的抗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3 mg/mL.实验结果表明,香椿叶中的抑菌物质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衰老过程中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硒的施用显著提高大蒜干鲜重、鳞茎鲜重和横径,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处理200 d的Fv/Fm值与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大蒜的生长。硒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硫浓度下低硒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硫浓度下, CAT活性随硒浓度升高而升高;处理160 d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CAT相同,硒处理200 d时,低硫浓度下POD活性降低,高硫浓度下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硒处理提高了大蒜鳞茎Vc和大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硫浓度下随硒浓度升高而降低,而在高硫浓度随之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恰好相反。综合各指标以低硫低硒处理(2 mmol·L-1 S+3μmol·L-1 Se)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微囊藻毒素对典型微生物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对典型微生物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微囊藻毒素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细胞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较高浓度微囊藻毒素对其生长和活性有短时间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和活性逐渐恢复。细胞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的处理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胁迫作用,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来抵抗外界胁迫,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菌逐渐适应了这种胁迫,恢复正常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滤纸片琼脂弥散试验和活菌平板计数法比较了五种甘氨酸脂肪醇酯盐酸盐对不同细菌,霉菌的抗菌活性,认为甘氨酸癸酯盐酸盐表现出最高的抗菌活性,测试出杀死细菌繁殖体的较适浓度和时间,并讨论了抗菌能力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枣树组织培养苗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0mmol/L、1mmol/L、5mmol/L、10mmol/L)对枣树一年生组织培养苗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组织培养苗叶面喷洒不同浓度水杨酸可提高其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1mmol/L喷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家蝇幼虫抗菌肽的抗菌谱及其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3种家蝇幼虫抗菌肽的抗菌谱以及每种抗菌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初步探讨3种抗菌肽分别与青霉素、链霉素相结合后对抗菌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index,FIC)来定量检测抗菌肽与抗生素之间的抗菌作用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菌肽的抗菌谱不同,不同的抗菌肽对不同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3种抗菌肽与链霉素、青霉素之间的抗菌协同关系因细菌种类不同。抗菌肽与抗生素之间并不是都存在协同关系,有些不相关,甚至表现为对抗关系,表明抗菌肽、抗生素与细菌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Hg^2+对睡莲的毒害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主要研究了Hg^2+对睡莲的外部形态及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论是:Hg^2+对其外部形态的毒害程度与处理浓度和时间成正相关。1-5mmol/L处理使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8-10mmol/L处理则下降;1-8mmol/L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浓度增加而上升,10mmol/L处理则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