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微生物生长后的模拟壁画的分析测定,发现微生物对壁画颜料有很大影响:微生物形成的可溶性色素直接造成壁画色度的改变,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草酸盐,并使颜粒晶体的晶形发生变化。此外,微生物的作用使铅丹的价态改变,在铅丹的色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敦煌莫高窟分离的枝孢霉在模拟壁画表面萌发的条件为:20℃,RH60%或30℃,RH50%。部分石窟在特定时间内可满足这一条件。骨胶对铅丹起到保护作用,而枝孢霉可以分解骨胶,并利用其生长和形成草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作用使铅丹处于一个特殊的化学环境,造成稳定性下降,并促进了铅丹向铅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敦煌莫高窟分离的枝孢霉在模拟壁画表面萌发的条件为:20℃,RH60%或30℃,RH50%。部分石窟在特定时间内可满足这一条件。骨胶对铅丹起到保护作用,而枝孢霉可以分解骨胶,并利用其生长和形成草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作用使铅丹处于一个特殊的化学环境,造成稳定性下降,并促进了铅丹向铅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李强  葛琴雅  潘晓轩  王宇  朱旭东  郭宏  潘皎 《生态学报》2014,34(6):1371-1378
古代岩画和壁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重要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因素引起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劣化作用。近年,有关微生物对古代岩/壁画的危害逐渐受到关注。阐述了世界一些著名的岩/壁画文物的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如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Lascaux Cave)、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Altamira Cave)、敦煌石窟壁画、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以及我国东北地区公元5世纪的墓葬壁画等。通过对以上所述岩画和壁画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比较,发现主要的细菌群落是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放线菌门以假诺卡氏菌为主。真菌群落主要以虫生真菌为主。进一步分析了岩画和壁画微生物病害的共性和区别,揭示了洞穴、墓室等特殊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特点,为防治古代岩/壁画微生物病害提供了以下借鉴。  相似文献   

5.
摘要: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文物容易遭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而近年来报道的假诺卡氏菌属微生物在原址壁画和岩画表面的存在和富集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并且会对这类文物造成危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此进行综述,并对原址保护壁画和岩画所处环境与假诺卡氏菌属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营养需求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为文物特别是壁画和岩画类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一株分离自敦煌壁画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该菌符合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不定种(Species Incertae Sedis)的特征.在加有铅丹(Pb_3O_4)的培养基上,菌体呈棕黑色.通过鉴定,认为该棕色为菌体将铅丹氧化成PbO_2的缘故.在pH9.8、37℃、黑暗条件下氧化程度最高.纯氧及纯氮气条件下菌体氧化铅丹受抑制,菌株氧化铅丹受质粒控制,菌体具主动吸收铅的能力,电镜观察铅主要位于原生质体内,5×10~(-3)mol/ml NaN_3抑制菌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第98窟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内微生物微观特征, 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特点及诱发壁画病害微生物产生的因素, 为石窟寺保护和旅游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利用无菌手术刀收集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样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样品中微生物体微观形貌; 通过提取样品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构建克隆文库、测序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研究壁画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结果】壁画白色污染物中存在大量具有微生物特征的结构体, 形态多呈短杆状和卵圆形, 大小在 (3.0?5.5)?μm×(1.5?2.5) μm之间。共得到克隆文库序列111条, 主要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亚门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与假单孢菌科(Pseudomonadaceae)成员。群落组成和结构分析表明所得序列主要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埃希菌属(Escherichia)、固氮菌属(Azo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埃希菌属和肠杆菌属为优势属, 分别占克隆文库中总序列的46.8%和35.1%, 二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大多属于人类致病菌。【结论】莫高窟第98窟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主要为病害细菌生长所形成的菌斑群落集成。变形菌门在壁画细菌克隆文库中占绝对优势, 壁画病害微生物的出现和蔓延可能与该洞窟之前长期旅游开放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子煌莫高窟6个洞窟中的51个典型变色颜料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发现其中的细菌有6个属,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和产碱菌属;霉菌有5个属,优势菌为青霉属。将分离得到的的菌种,通过模拟试验证明,枝孢霉、黑曲霉和2种特殊细菌对壁画红色颜料变色和胶结材料的老化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6个洞窟中的51个典型变色颜料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发现其中的细菌有6个属,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和产碱菌属;霉菌有5个属,优势菌为青霉属。将分离得到的菌种,通过模拟试验证明,枝孢霉、黑曲霉和2种特殊细菌对壁画红色颜料变色和胶结材料的老化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液质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复杂,复杂的微生物发酵体系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继而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最终影响液质发酵食品的品质.乳酸菌在食品发酵中对形成风味物质、提高营养价值、抑制腐败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食醋、酱油和饮料酒等液质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及与乳酸菌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述,了解...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内细菌多样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为壁画微生物病害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纯培养与16S rDNA等技术对莫高窟245#窟内空气样品、壁画样品进行分析,并在培养基中添加壁画颜料测试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出可培养细菌76株,分属于8个属。其中空气中有6个属,分别为Bacillus、Arthrobacter、Pseudomonas、Acinetobacter、Enterobacter、Kocuria,优势菌为Bacillus、Arthrobacter。壁画上有Bacillus、Arthrobacter、Paenibacillus、Erythrobacter 4个属,优势菌为Bacillus、Arthrobacter;并发现DHXJ05(Enterobacteriaceae)、DHXJ08(Bacillaceae)、DHXJ15(Erythrobacteraceae)、DHXJ16(Bacillaceae)和DHXJ17(Bacillaceae)能在含有铁红、铅丹、朱砂的环境中良好生长。【结论】为后期研究壁画颜料的变色机理及选择相应的细菌防治制剂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宋波 《生物技术进展》2012,2(5):345-348
电场刺激是利用电解法将惰性电极插入电解液中,形成一种电解池系统,电解液对细胞培养物会产生不同影响,并导致生物过程发生改变。电场刺激对微生物会产生促进和杀灭两种不同作用,并在微生物工程中已有所应用,如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强化废水处理、进行生物修复和用于杀菌消毒等。研究表明电场刺激在微生物工程和环境生物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汪万福  武发思  张国彬  赵林毅 《昆虫学报》2013,56(10):1181-1188
为探明仿爱夜蛾Apopestes spectrum对莫高窟壁画的损害过程, 给壁画病害昆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莫高窟洞窟的微气候环境监测, 在置于莫高窟第53窟中模拟洞窟中观察了仿爱夜蛾成虫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不同颜料壁画的选择趋性。微气候环境监测结果表明, 在8-9月仿爱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 模拟洞窟内和莫高窟第53窟内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7.97℃和18.02℃, 相对湿度分别为37.04%和37.13%, 两者非常接近, 说明模拟洞窟可以较好地模拟自然洞窟内的气象环境条件。空间分布观察结果表明, 仿爱夜蛾在模拟洞窟内不同方位壁画表面的分布数量差异较大, 其中在南壁上部和东壁两侧分布数量最多, 而在底部、 顶部和西壁上部分布数量最少。不同颜料壁画选择趋性测定结果表明, 仿爱夜蛾成虫对不同颜料壁画的选择偏好差异明显, 其中在靛蓝、 铁红和墨壁画色块上的数量最多, 其次为铅丹和石绿色块。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壁画颜料明度与其表面仿爱夜蛾的分布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表明壁画颜料明度是影响仿爱夜蛾成虫对不同颜料趋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于其他石窟寺病害昆虫损坏壁画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对微生物生长时期的认识一般分为4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死亡期。实际上,这种划分不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全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死亡期之后存在一个完全不同意义的时期——长期稳定期。这个时期可能与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更加相似。微生物细胞通过突变得以生存,并在选择中形成稳定期生长优势表型,深入研究微生物长期稳定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种微生物能在巨噬细胞中生存、复制,并引起感染。在巨噬细胞中这些微生物可使细胞活化的信号发生改变,使之产生一种脱活化状态,从而使巨噬细胞不能增强其杀灭微生物的活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的感染就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镍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镍是高等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在它们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浓度较高时,也是一种极毒元素。大量的研究表明,镍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群落结构和种群多样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微生物在长期受重金属威迫的环境中形成其适应性。利用微生物形成的这种适应机制,采用微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可能的。本文还对镍污染土壤的微生物评价指标体系、土壤环境容量、微生物技术开发和综合治理技术开发等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的矿化、腐殖化作用,以及固定大气中氮素的作用,使植物获得赖以生存的营养。另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又常常遭受病、虫、鼠、药等灾害的威胁。因此,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消除有害微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对植物源中药有效成分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内外生长着大量微生物,它们主要从表皮侵入植物体.植物识别侵入的微生物后,会形成次生代谢产物来抵抗微生物的侵入,这些代谢产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药源.血竭、沉香、皮用中药、组培生产药用成分及一些栽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形成都与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微生物在中药上的应用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深入研究微生物对中药的影响对提高中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在土壤里和表面上,产生了微生物之间的共生。而且小菌落中,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物可能有协调一致的作用。但这些工作研究得并不多。有许多关于同一类型刺激作用的报告。例如,通过土壤有机体刺激了P.cinnamomi的游动孢子形成作用。通过Rhizoctonia solani的繁殖体聚集,促进了菌丝穿过土壤生长  相似文献   

20.
温度与微生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广泛的,改变温度必然会影响微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适宜的温度能刺激生长,不适的温度会改变微生物的形态、代谢、毒力等,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来说,温度能影响微生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