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菌内毒素以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内毒素可激活、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机体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理反庆,甚至导致机休我、死亡。内毒素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与LPS结合蛋白、LPS/LPS结合蛋白复合物受体结合后,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其二是先激活单核细胞、T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使其释放TNF-α、IFN和IL-1β等细胞因子,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两条激活途径关系密切,以间接激活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2.
Wang X  Cai SX  Luo XD  Wang P  Luo Q  Liang GP  Yang ZC 《生理学报》2001,53(6):419-424
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直接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后,HUVEC膜粘度随LP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暗示LPS可能改变HUVEC的膜结构和组成。本文旨在研究LPS直接损伤HUVEC后内皮细胞膜脂的修饰。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污测定HUVEC膜磷脂组成,HUVEC用不同浓度(O、0.3125、0.625、1.25、2.5、5、7、8.5、9、10μg/ml)的LPS无血清培养液直接损伤3h;用含LPS(0.625μg/ml)的无血清培养液直接损伤1、3、6、12、24、48h。结果显示:在3h LPS的作用下,HUVEC的总磷脂含量随LP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625μg/ml LPS的浓度条件下,HUVEC的总磷脂含量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LPS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磷脂酰鞘磷脂(SM)、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磷脂酰丝氨酸(PS)的含量影响不大。LPS激活膜磷脂代谢的反应特性表现出典型的酶促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LPS可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膜磷脂代谢,诱导HUVEC膜磷脂的修饰,提示LPS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途径可能与膜结构组成及膜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肝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细胞同步技术和微管吸吮技术,从细胞周期的角度研究不同细胞周期肝癌细胞(hepatocellularcarcinoma cells,HCC)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未同步化肝癌细胞各周期时相的细胞百分比为:G_0/G_1期,53.51%;G_2/M期,11.01%;S期,35.48%。采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秋水仙碱顺序阻断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双阻断后释放培养的方法可分别获得G_1期和S期的肝癌细胞,其平均同步率分别为69.02%和96.50%。G_1期肝癌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力比S期相应值明显降低(P<0.01),与未同步化肝癌细胞组比较也得到同样结果,而S期与未同步化肝癌细胞组的粘附力值无明显差别。肝癌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力随着粘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30~60min内迅速增长,60min之后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即300×10~(10)N左右。提示:在肝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过程中,S期细胞可能起的作用更大;肝癌细胞和内皮细胞上粘附分子表达呈现时间效应,从而体现出粘附和去粘附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油酸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发现:油酸可引起内皮细胞特征性形态变化;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内皮细胞~(51)Cr释放率、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升高,表明油酸引起细胞通透性升高;培养上清液中6-酮-PGF_(1a)含量升高,提示细胞代谢功能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上述改变与油酸浓度、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结果还表明,油酸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推测油酸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在急性肺损伤早期内皮细胞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影响,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机理.方法: 用Co60 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0、2、4、6、8、10、12 Gy照射,于照射后6小时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进行观察.结果: 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解聚增加,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破坏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辐射损伤机体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天然LDL核心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约占LDL总脂肪酸含量的35-70%,所以容易发生自身氧化.oxLDL具有一系列生物学毒性作用,氧化修饰后的LDL不能经LDL受体代谢,由清道夫受体识别、结合、内吞饮入细胞并逃逸正常的胆固醇代谢途径,引起细胞内脂质沉积,泡沫样变.oxLDL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就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细胞损伤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将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中文吖啶橙荧光标记技术,结合微循环观察用显微超高速摄录像装置,观察了内毒素对微血管内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毒素对大鼠的血压、微血管口径和微动脉血流速度影响不大,微静脉血流速度在滴注内毒素后45和60min下降了16.67%和17.95%(P<0.05);但内毒素能迅速改变微静脉内的白细胞流态,明显增加附壁滚动的白细胞数和粘附白细胞密度指数,经测量同一微静脉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流速,求得白细胞与微静脉内皮细胞之间的破裂力在5min和15min时下降了25.96%和42.88%(P<0.01),下降趋势持续整个实验过程;说明内毒素能明显地增加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由此提示,研究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力增强机制及寻找其抑制因素对改善微循环紊乱、抢救休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应激损伤所致血管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C)中vWF的变化,评价VEC的损伤。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体外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中vWF进行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对vWF的细胞阳性率和荧光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察低氧和低温所引起的vWF变化。结果:正常猪PAEC和大鼠AEC的vWF阳性率在80%左右,阳性程序较高。但缺氧或冷冻损伤可使PAEC和AEC的v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胞微管吸吮系统对细胞粘附性的单细胞定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向东  龙勉 《生物技术》1996,6(1):35-36
应用细胞微管吸吮技术,建立了对细胞间粘附力的单细胞定量测量方法,以细胞间的临界分离应力(Sc)表示细胞的粘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静息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的Sc为0.27±0.03(104dyn/cm2),激活中性粒细胞粘附性迅速升高,30min内达峰值1.56±0.08(104dyn/cm2),继续延长激活时间,未能引起其粘附性的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肌肽对低氧所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低氧条件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MTT法观察肌肽对低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力,并对细胞骨架进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测其细胞结构。结果:浓度为10mmol/L~20mmol/L肌肽孵育血管内皮细胞6h后,可以抑制缺氧12h和24h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下降,同时减少LDH的释放,保持细胞骨架完整。结论:肌肽对低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牛卵母细胞透明带杨氏模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牛卵细胞在微管吸吮下的行为,合理地采用内含不可压缩流体固体弹性球壳模型,研究水牛卵细胞透明带的力学性质。通过力学分析,推导出一个近似计算杨氏模量的实验公式。在24~26℃环境温度下,测量了20个培养液中成熟无极体卵细胞的杨氏弹性系数,得到卵细胞透明带的平均弹性系数为2.2×104Pa,为今后进行动物卵细胞透明带的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00μg/mL LPS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加入0.001-10μg/ml野黄芩苷干预后,对LPS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在1μg/ml时达到高峰。结果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拮抗LPS抑制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使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利于牙周组织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3.
DPH和N-(3芘)马来酰亚胺标记光敏氧化反应及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生成外源性单线态氧(O_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作用人多形核白细胞膜脂及膜蛋白质、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形状、峰位未发生改变,荧光强度减小,其中以N-(3芘)马来酰亚胺标记O_2作用的膜蛋白质更为明显.荧光偏振度增大,相应清除剂L-组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效应.调理的酵母多糖刺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产生膜、胞内活性氧损伤膜脂、膜蛋白质,测定荧光参数变化与前者不尽相同,DPH荧先强度显著增加,L-组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似无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