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罗汉果组培苗的单株产量、果实大小、罗汉果总皂苷以及皂苷V的含量作为罗汉果药材产量和质量的评价指标,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罗汉果品种组培苗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对罗汉果总皂苷和罗汉果皂苷V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罗汉果品种组培苗在产量和质量性状上有显著差异。青皮果组培苗的产量较高,果实较大,罗汉果总皂苷和皂苷V含量也较高,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罗汉果品种“永青1号”为材料,在果实发育后期进行不同强度的遮荫处理,测定遮荫处理下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各组分含量、各种糖分的积累及其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遮荫(70%遮荫)会导致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显著提高,遮荫60 d(授粉后90 d),对照与70%遮荫处理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分别为4.83%、5.7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0.01);70%遮荫处理下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 P<0.05)。与罗汉果甜苷Ⅴ、葡萄糖、果糖含量的变化不同,遮荫60 d,70%遮荫处理下罗汉果果实中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另外,遮荫处理导致罗汉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遮荫40 d,70%遮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 P<0.05)。综上说明,重度遮荫处理可以引起罗汉果果实品质的改变;光合速率下降是遮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SPS、AI、SSC活性的改变则是遮荫导致蔗糖含量降低及葡萄糖、果糖含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重度遮荫条件下,荫棚中温度降低可能是罗汉果果实中甜苷Ⅴ含量增高的关键诱因。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的生产及品质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长日龄罗汉果甙类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集不同生长日龄的罗汉果 ,对果实中的甙类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甙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初步找出了罗汉果甙类成分在生长过程中的积累规律 ,为罗汉果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果肉中糖类物质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果实中富含糖分,糖类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对果实的内在品质有重要影响,然而多年来对其品质的研究多集中在罗汉果苷上,果实中可溶性糖种类与含量迄今尚未见有系统地报道。该研究以干燥的罗汉果果实为材料,采用PMP柱前衍生化一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分别检测果肉中可溶性糖的种类与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PMP柱前衍生化一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只能检出罗汉果果实中存在的2种还原性醛糖——葡萄糖、甘露糖;而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则可一次性检出葡萄糖、果糖、蔗糖、棉籽糖、多糖5种糖分。与柱前衍生化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更适合用来全面分析罗汉果果实中糖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罗汉果品种果实中糖的组分一致,但含量有显著差别。另外,样品的干燥方式会影响果实中的总糖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冻干果肉中蔗糖和葡萄糖相对含量最高,烘干则导致蔗糖和葡萄糖下降,果糖与多糖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罗汉果‘永青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授粉30 d后,设置不遮荫、遮荫70%、遮荫95%三个处理,探讨遮荫对罗汉果总苷、总糖、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授粉30 d后,对罗汉果进行一定程度的遮荫处理,显著提高了罗汉果果实重要内含物总苷、甜苷Ⅴ、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可有效改善罗汉果果实的内在品质。遮荫70%处理条件下较适宜罗汉果果实内含物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产地同一品种收获期罗汉果总皂苷、甜苷V和硒的含量进行比较,了解罗汉果的品质特点与产地的相关性,科学指导种植区域的生产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罗汉果的品质特点和开发等直接关系到罗汉果深加工产业的质量与发展。采用香草醛-浓硫酸试剂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量各罗汉果果实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甜苷V的含量,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其中硒的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样品总皂苷含量在2.42%~3.34%之间,甜苷V含量在0.68%~1.41%之间,硒含量在5.634~41.462μg/kg之间;来源于不同产地的罗汉果样品,其总皂苷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但甜苷V和硒含量分别表现出显著差异;广西、湖南和四川,罗汉果果实总皂苷和甜苷V含量均可达到药典指标要求。因此,罗汉果具有较广的种植区域,但不同产地甜苷V含量差异相对显著,暗示果实甜苷V的转化效率或成熟度具有一定差异,宜根据产地及年度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收获期,以满足不同加工利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30d和60d两个不同时期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寻找与罗汉果发育、成熟及罗汉果甜甙生成密切相关基因,为罗汉果的开发和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构建30d和60d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应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对所得蛋白质组图谱进行分析。结果:30d和60d两个不同时期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有明显差别,与30d罗汉果蛋白组图谱比较,随果实发育、成熟,60d罗汉果有29个新的蛋白产生,30个蛋白消失,16个蛋白表达3倍升高和15个蛋白表达50%下调。结论:罗汉果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受特定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8.
无籽罗汉果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不同倍性配子杂交和组织培养等技术方法,培育出三倍体无籽罗汉果新种质类型。通过与当前罗汉果主要品种的对比栽培实验和观测,表明无籽罗汉果优良株系花、叶等器官形体较大,植株长势健旺,现蕾开花较早,果实无籽或极少籽,甜苷Ⅴ含量比其母本提高36.28%。其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尤其是甜甙含量的提高和抗性的增强,表现出了重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就无籽罗汉果的生育周期、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果实品质进行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罗汉果授粉后50 d和70 d果实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罗汉果果实在不同生育时期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在正向差减文库(70 d为tester,50 d果实为driver)中随机挑选了641个cDNA阳性克隆测序,得到622条有效序列,重组率在96%以上.外源片段的长度分布在101~934...  相似文献   

10.
用ICP-OES法测定罗汉果中受花粉直感效应影响明显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授粉处理的罗汉果样品中Zn、Fe、Cr、Al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受花粉直感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Zn元素;罗汉果样品铅含量超过罗汉果行标NY/T 694-2003的限量标准,但符合药用植物绿色行标WM/T 2-2004,研究认为,罗汉果行标Pb标准不太严格,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高甜苷Ⅴ授粉组合("青皮3号"×"红毛1号")果实中B元素含量较高,为硼微肥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低甜苷Ⅴ组合("青皮3号"×"红毛2号")果实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偏高,其中锰与提高呼吸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位坤  孟丽珊   《广西植物》1986,(4):295-296
对罗汉果三个栽培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行了含量测定,从水解产物中检出了18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周良才  张碧玉  李锋  覃良   《广西植物》1985,(1):53-59
<正> 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栽培品种均需人工授粉才能结实。当前,区内外罗汉果生产上,普遍存在着雄株不足,花期不遇的问题,新区更为严重,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1年以来,在科委、外贸,供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新老产区雄株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李锋  周良才  张碧玉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85,(3):293-296
本文报道罗汉果授粉的适宜品种、气候条件、不同时期、方法,雌花不同发育阶段和柱头不同裂片数等试验结果,为提高罗汉果的座果率提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媒介昆虫和防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指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是罗汉果Siraitia grosvneri(Swingle)Jeffrey.疱叶丛枝病的媒介昆虫。有翅蚜和无翅蚜都有传毒力:传毒习性的研究结果指出:每苗接虫三头或使之吸食15分钟以上,就足以使健苗发病。 由于媒介昆虫自然传播的主导因素.所以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指出与病区隔离种植实生苗,是解决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种子繁殖及其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锋  蒋汉明  江新能   《广西植物》1990,10(3):261-267
本文报道罗汉果种子繁殖及其栽培研究的结果,为罗汉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生苗栽培,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罗汉果组培苗的栽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锋  蒋汉明  江新能  林荣   《广西植物》1990,10(4):359-363
本文报道罗汉果组培苗的栽培研究结果,为罗汉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组培苗栽培,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志权  廖咏梅  李锋   《广西植物》1991,11(3):274-277
经初步研究,罗汉果果实病害主要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黑斑病(Alternara tenuis Ness)和腐烂病(Fusarium heterosporum Ness)3种,它们多见于成熟期前后。其中炭疽病为害期长,危害严重,在果实成长过程中,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来防治。  相似文献   

18.
罗汉果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腋生枝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琦丽  林荣   《广西植物》1989,9(2):103-104+194
用罗汉果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在MS+BA1.0+IBA0.1毫克/升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观察了罗汉果茎段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腋生枝的形成。罗汉果茎段培养5天后,潜伏腋芽开始萌动和生长。培养10天后罗汉果茎段的基部一端开始膨大。培养20天后产生大量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这时腋生枝已经长成3—6厘米长。培养30天后基部的愈伤组织中有少量瘤状小突起,但再分化形成芽的频率极低。结果表明,罗汉果茎段组培形成的苗均是从腋芽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丘风波  黄家德   《广西植物》1987,(3):277-284
罗汉果根结线虫是罗汉果的一个重要病害。在室内盆栽接种条件下,该线虫年发生6代。本文叙述了线虫的生物学及其寄主植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穴施灭克磷等是有效的。土壤翻晒也能消灭大部分土中线虫,病薯用热处理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Liu L  Ma X  Wei J  Qin J  Mo C 《Génome》2011,54(1):19-25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genetic map of Luohanguo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was constructed with 150 F? population individuals using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and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markers. A total of 100 ISSRs and 196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generated 51 and 222 polymorphic markers, respectively. Among the 273 markers obtained, 199 markers (29 ISSRs and 170 SRAPs) were mapped to 25 linkage groups. The map covered 1463.3 cM with a mean map distance of 7.35 cM between adjacent markers and a maximum map distance of 52.6 cM between two markers. The markers were distributed randomly in 25 groups except for minor clusters in the distal region of linkage groups. All 25 linkage groups consisted of 2-36 loci ranging in length from 19.5 to 152.6 cM and accounted for 59.8% of the total map distance. This map provides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molecular breeding work on Luohangu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