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新智 《化石》2011,(4):24-25
中国的远古历史讲到周口店,大家都知道龙骨山有个猿人洞,其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山顶洞"。很少人注意到,这座小山上还保存着时代处于两者之间的古人类留下的遗物,不仅包括工具和用火遗迹,还有人类的一颗牙齿化石。其出土处是周口店"第四地点"  相似文献   

2.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点地层学研究及与山顶洞的对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于下部组合;东洋界动物主要出现在上部组合,例如猕猴、猪獾、果子狸和鬣羚等。而马鹿和绵羊只出现于下部组合。沟齿鼯鼠和豪猪在下部组合开始出现,但主要发现于上部组合。梅花鹿是田园洞的优势种,在各个阶段都出现。通过统计比较,发现山顶洞3个地层单元(上室、下室和下窨)中所含化石属种基本一致,代表同一个动物群。尽管田园洞动物群中尚未发现可靠绝灭种类,但却有10种地区绝灭种,它与现生动物群有一定差异;而在堆积物特征及化石组合方面,与周口店山顶洞的更为接近。在田园洞和山顶洞出现的沟齿鼯鼠、猪獾、果子狸及鬣羚等是各自在华北地区的最早记录,可能代表了更新世末期自南而北的动物迁徙事件。  相似文献   

3.
周口店新发现的中国猿人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本文系根据1949年北京解放后迄今在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产地发掘而得的及由过去发现的碎骨中清理而得的中国猿人化石,加以研究,计有单独的牙齿5枚(左上内侧用齿,右上第一及第二前臼齿,左下第一和第二臼哲各1枚),肱骨及胫骨干各一小段,而胫骨化石是在周口店首次发现的新材料。2.中国猿人的牙齿有大小两种头型,大型为男性,小型为女性,本标本中的上门齿,下第一及第二臼齿属大型,所以是男性的,上第一及第二前臼齿属小型,所以是女性的。3.中国猿人的牙齿,无论其齿冠或齿根,都远较现代人或尼安德特人为硕大和粗壮。4.上内侧门齿齿冠舌面的基部有很发达的底结节及由其延伸而来的指状突, 舌面两侧增厚且向内捲而使舌面成为铲形?莞氤莨诘某ぶ嵩谝恢毕呱隙蝗缦执说某莞氤莨诘某ぶ岢梢欢劢恰?.上第一前臼齿的齿冠和齿根都大而粗壮。齿冠的唇面有三角形隆起,但其尖端偏向前方。唇结节较舌结节为大和高,嚼面的唇半大于舌半,具有特殊型式的纹理。齿根极宽,部分分为唇舌两枝。6.上第二前臼齿稍较上第一前臼齿为小,舌结节不如第一前臼齿的倾向前方。唇舌两正中(?)互相连续而将嚼面分为前后两半。唇舌两结节的大小和高度约等。齿冠唇面三角形隆起的尖端并不偏向前方而在正中位置。齿根仅在尖端分为唇舌两枝。7.下第一及第二两臼齿大小相似。齿冠硕大,但其高度若与其长度和宽度相比,则相对极为低矮。齿冠唇面有明显的扣带,两臼齿全属五结节齿型,以前内结节为最高和最大。齿根极为粗壮,分为前后两枝,前枝较短而直,后枝则较长而明显向后倾斜。前枝末端分叉,后枝末端则为单独一尖端。8.肱骨干完全具有现代人的形式,唯一真正与现代人的不同之点在共髓腔较小和骨壁较厚,此外其三角肌粗隆特别发达。9.胫骨细长,前缘较为圆钝,中段的横切面呈圆钝的三稜形。胫骨干中央大部为海棉骨质所填充,髓腔极小。中国猿人的胫骨较苏鲁人稍细,但两者颇为相似。10.过去及本文对于中国猿人化石研究的结果,明显指出中国猿人的上肢骨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骨虽已具有现代人的形式,但又有若干明显的原始性质;而牙齿及过去发现的头骨,则远较现代人为原始,脑量也远在现代人之下,说明了最初是由于劳动,由于手的使用而使手足发生了分化,脑子随着发展了起来,头骨和牙齿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这种结果进一步充实了恩格斯从猿到人的理论,阐明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吴秀杰 《化石》2005,(1):8-13
化石人类脑演化主要是研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变化过程,它是随着古神经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古神经学(Paleoneurology),是神经学和占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化石脊椎动物和现牛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比较,探索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牙齿化石的时序性变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下颌牙齿材料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时序性变异。该地点时代较晚的下颌牙齿与时代较早的相比,门齿偏大些,而犬齿和犬齿后各齿显得偏小,呈现出趋向早期智人牙齿尺寸格式的演变。该地点人类牙齿大小上的差异不能如魏敦瑞所主张的那样单纯地归因于两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人类进化连续性新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一些形态特征的分析说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应该注意的一些思维方法的问题,并且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的证据:1)中国更新世头骨共同具有的眼眶及其外侧下缘形状等特征在近代头骨中已有所改变,在考虑其意义时不应该忽略时间和基因交流起过的作用;2)中国更新世头骨的共同特征并不因为它们也可见于其他地区而丧失其意义,因为证明连续性的共同特征不需要是地区独有的;3)铲形门齿的结构在近代人中变弱,不削弱它作为连续进化证据的价值,这种弱化的现象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纤巧化的一种表现;4)在辩论时不要对有关形态作不正确的观察和曲解对方的观点和论据;5)头骨正中矢状突隆、下颌圆枕、夹紧状鼻梁和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等四项特征在近代非洲人中阙如,却存在于东亚近代人,本文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增强多地区进化说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点的无颈鬃豪猪(Hystrix subcristat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口店田园洞位于北京猿人遗址西南6km处,是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地点。该地点是迄今我国北方地区第四纪化石地点中含豪猪材料最丰富的。从头骨、牙齿、头后骨骼的形态特征及大小判断,田园洞的豪猪应归入我国现生无颈鬃豪猪(Hystrixsubcristata)。14C测年表明,含豪猪化石的地层时代为3.05~0.467万年,为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中期,是目前所知豪猪化石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最晚记录。  相似文献   

8.
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58年6月,广东韶关(原曲江县)马坝农民挖掘当地狮子山石灰岩洞穴中的堆积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骨化石和许多动物化石,发现经过和对人类化石以及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广东省博物馆和梁钊韬、李见賢已先后有文章发表。狮子山位于韶关市马坝乡西南约1.5公厘处,为由石炭纪石灰岩的两个孤峯(狮头峯  相似文献   

9.
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1989,8(3):209-215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发现的华龙洞遗址在经历了2006年首次发掘、发现1件人类头骨碎片和1枚牙齿化石、时隔8年之后的2014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至县文管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野外工作队重返华龙洞,对遗址进行第二次系统发掘。这次发掘发现了包括牙齿和头骨碎片在内的多件人类化石、古人类  相似文献   

11.
马晓岚 《化石》2003,(4):2-2
7月 7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宣布 :在周口店遗址新发现古人类化石。据介绍 ,今年 6月 ,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在周口店遗址附近的田园洞出土了山顶洞人时期的晚期智人化石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等专家初步鉴定 ,该人类化石在形态上属现代智人 ,牙床代表一个成年个体。专家表示 ,该化石为人类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 ,田园洞也因此成为自上世纪 2 0年代以来周口店遗址第 2 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地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介绍 ,2 0 0 1年 ,北京市田园林场工作人员在寻找水源过程中发现一…  相似文献   

12.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1989,8(3):209-215
本文通过把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摆到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去作联系的考察,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中国是世界上很早就为人类所居住的地区之一,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人类主要生存于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季风区域;2.古人类在中国境内主要是由南向北、进而向东北方向扩散和分布;3.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可能是外来的,可能是从中国南部边境进入中国境内的。  相似文献   

13.
“缅瀛海于鸿蒙,环九洲而无穷,览形胜于台郡,乃屹立乎海中。”这是清人王克捷《台湾颂》的诗句。台湾——祖国美丽的宝岛,象一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东南海疆。自从清光绪廿二年(1896)台北市圆山发现石器时代的遗迹——“圆山贝冢”之后,人类学家对台湾“洪荒时代”的远古历史,引起了极大的注意。1965年,高雄狮公山(林园乡凤鼻头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100余件黑陶、彩陶、红陶、灰陶,还有50余件石器以及许多骨器、角器,据研究,这些是4000多年前当地居民留下的器物。后来,台北八里乡大岔坑遗址,发现了大量赤陶、粗砂陶和绳纹陶等,据研究,这是距今六、七千年前到这里“安家落户”的人们留下的物件。那么,生活在台湾最早的古人类,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左镇人”化石的发现,渐渐揭开了历史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第四纪的地层里蕴藏着丰富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是毫无疑义的,这不仅在理论上为科学家们所公认,而且在三十多年来不断由地层中有所发现,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新的发现又有了显著的增加,更为之所证实。这些材料的发现在科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通过它的研究,可以说明人类的起源和揭发原始社会的发生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桂林宝积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桂林宝积岩灰黄色堆积物中发现了与更新世晚期“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伴存的两枚人牙、12件人工打制的石器。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一起发现打制石器在广西尚属首次。这对于研究广西的旧石器文化序列关系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1990,9(4):312-321
本文从中国人类化石的年代顺序、共同形态特征、渐进变化、形态的异样性、镶嵌性、与其他地区的基因交流和古文化证据等方面论证了中国人类进化以连续性为主,还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有渐增的基因交流。本文还附带讨论了近年云南发现的古猿化石和湖北发现的人科头骨化石。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首先把进化学说放在稳固的科学基础上。他认为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实现的。至于作为自然选择的素材——遗传性交异是怎样产生和如何保持,他就没有肯定的意见,并且前后的想法也不很一致,这自然是和当时一般的科学水平有关的。假使把达尔文对变异的产生和保持的看法加以概括,则不外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9.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9,38(4):473-490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年代分布,一般将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作为划分直立人与古老型智人的大致年代界限。近20年来,在非洲、欧洲和东亚新发现了一些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目前古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最近对大荔、许家窑、盘县大洞、许昌、华龙洞等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近30万年以来东亚大陆人类演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将这一时期人类全部归入古老型智人难以准确反映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及规律。本文结合近年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研究进展,选择部分具有演化及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做了尝试性探讨。本研究发现,周口店、和县、沂源、南京等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有较多的区域性特征,形态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而大荔、金牛山、许家窑、许昌、华龙洞、马坝、盘县大洞等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在化石形态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变异范围大。此外,在这一时期人类化石上发现较多与生存活动、健康、环境适应有关的证据。根据这些发现,作者认为中国中更新世早期组人类演化以形态连续性为主;进入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性特征减弱,演化模式以多样性为主。一系列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东亚大陆可能生存有不同的古人类成员。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形态和年代证据,大约30万年前是中国更新世中期演化变化关键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20.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犀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化石产地)发掘的八大类哺乳动物化石,目前仅其中的犀类与象类尚未正式研究发表。这个问题受到国内外古生物学者的关注。因为自1928年以来,犀类材料虽未发表,而许多关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报道和论文,大都提到这里的化石动物群中有两种犀牛,主要的意见是梅氏犀与披毛犀。如所周知,梅氏犀是生活在温暖的间冰期的林栖犀牛,偶尔出现于草原但不栖息于气候严酷的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