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石》2019,(4)
<正>周口店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中国古人类学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与美国古生物学家Granger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和短期发掘。他们在1921年至1923年周口店第一地点发掘的中更新世堆积物中发现两枚人类牙齿,并于1927年作为人属(Homo)牙齿予以记  相似文献   

2.
让我们走进历史──中国古动物馆巡礼中国古动物馆日前正式向社会开放了。这使北京城又多了一处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大课堂。今天,人们要想探寻人类祖先的足迹,可以去周口店猿人遗址。65年前,裴文中教授在那里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树...  相似文献   

3.
苏庆溥 《化石》2023,(3):44-46
<正>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最早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1922-1923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出土了约200件旧石器,并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它是20世纪20年代“亚洲迄今已知的第一件旧石器时代人类遗骸”的始现之地,这一古人类学领域开天辟地的发现,揭开了在当时欧洲人视角中的遥远而神秘的亚洲——人类起源的序幕,从而吸引着一个世纪以来众多中外地质地理和考古学家陆续涉足该地开展考察与探索,也遂将“萨拉乌苏”一名广传博引,历经百年不衰,在国内外享以盛名。  相似文献   

4.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2003,22(3):256-259
卞美年先生于 2 0 0 2年 1 0月 2 4日 ,因胃癌不治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城告别人生 ,以 94岁高龄驾鹤西行 ,成为周口店遗址 (这是 1 96 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用名称 )第一代研究人员最后的谢世者。笔者是卞先生的晚辈 ,上世纪 80年代前并无交往。此后他几次返国访问 ,仅向他问侯 ,没有交谈。上世纪末 ,受北京市之邀 ,撰写《周口店遗址文物志》(现名《周口店遗址志》) ,要求见物见人。所谓见人者是对周口店遗址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要有简单的业绩介绍。卞先生是周口店遗址研究最辉煌时期研究者之一 ,应…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6月 6日 ,浙江星月集团星月阳光太阳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签字仪式和新闻发布会 ,由星月集团向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捐款 1 0 0万元用于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保护项目 ,并正式启动“保护周口店—北京阳光紧急行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星月集团胡济深董事长、胡济荣总经理授予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荣誉居民”的称号和证书。周口店是一处享誉世界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1 96 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6.
李捷(1894年4月29日-1977年1月30日),河北成安县人。我国著名的区域地质学家、矿产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家;周口店遗址大规模系统发掘的最早的中方负责人;地质学会创立会员之一:中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李捷先生对中国东部的第四纪冰川研究有很大成绩,他在我国许多省份做过很多开创性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7.
董为 《化石》2019,(4):31-35
<正>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在周口店一带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当时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便在一起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新生代研究室"。这个机构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建立于1929年,至今正好90周年。据参加过早年周口店发掘的胡承志先生回忆,当时地质调查所尚无  相似文献   

8.
李超荣 《化石》2019,(4):28-30
<正>在现代人们为了美,佩戴的装饰品(项链)五光十色,绚丽多姿,款式多样。质地丰富,有黄金、白银、宝石和红木等。那么远古人类为追求美,佩戴什么装饰品(项链)?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的一些"出土文物",为我们了解古人类的审美和佩戴什么样的装饰品提供了依据。山顶洞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周口店村的龙骨山上。它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贾兰坡 《人类学学报》1990,9(4):294-296
三十年代,我们在周口店工作的时候,每有闲暇或停工时节,即走访西山一带的石灰窑,因为采石烧灰时经常发现含化石的洞穴或裂隙堆积,希望从中找到有学术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的遗骸或古文化的遗物、遗迹。在当时没有人会相信,只有周口店及其附近一带才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0.
马晓岚 《化石》2003,(4):2-2
7月 7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宣布 :在周口店遗址新发现古人类化石。据介绍 ,今年 6月 ,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在周口店遗址附近的田园洞出土了山顶洞人时期的晚期智人化石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等专家初步鉴定 ,该人类化石在形态上属现代智人 ,牙床代表一个成年个体。专家表示 ,该化石为人类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 ,田园洞也因此成为自上世纪 2 0年代以来周口店遗址第 2 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地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介绍 ,2 0 0 1年 ,北京市田园林场工作人员在寻找水源过程中发现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随着祖国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全国各地第四纪地层中,不断有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到二、三百万年)古文化遗址发现,迫切需要一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自本世纪廿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新洞人的化石和他们的文化遗物——大批石器、用火遗迹、狩猎和采集的动植物遗体化石等,是举世闻名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这一遗址自对外开  相似文献   

12.
张邦启 《化石》2019,(1):28-31
<正>2015年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出土20余件古人类化石,其中1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将被命名为"东至人"(通称,非学名)。这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处发现较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地点。结合近些年来东至华龙洞遗址考古一系列重要发现及科研成果,本文从遗址位置、化石类型、人属特征以及遗址地层发育、气候环境、动植物分布等角度,探析东至华龙洞遗址出土直立人头骨等人类化石的主要特色及重大学术价  相似文献   

13.
吴秀杰 《化石》2011,(4):14-18
北京猿人又名周口店直立人,生活在50多万年前。周口店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古人类遗址,自1927年正式发掘以来,迄今周口店遗址已经发现代表40多个个体的6件头骨、8件下颌骨、150余枚牙齿,以及大量头后骨。在过去的80多年里,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化石材料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大量与人类演化相关的信息。周口店直立人共有6件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4.
于小波 《化石》2022,(1):67-72
1931年10-11月,西方史前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亨利·步日耶(1877-1961)神父到访龙骨山上新建成的地质调查所周口店办事处。步日耶是著名的法国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被誉为西方“史前史研究之父”。当年,步日耶看到的地质调查所周口店新办事处是什么样子呢?步日耶又是怎样成为西方史前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呢?在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1897-1979)遗存的大量历史照片中,有几张照片记载了步日耶1931年到访周口店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枯木自有逢春时──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65周年有感瞭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曾经有灿烂的过去,也必然会有光明的未来。在探索人类发展历程烙下的印记时,这个遗址为科学研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今,它那仍然蕴合着的巨大科学财富和等待人们揭开远古时代之谜的信...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的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能够使用火,使用火是人类在与自然的博弈中得到的专利.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人类对火的驾驭和利用能力是不断发展、不断加强的. 北京周口店遗址和以色列Gesher Benot Ya' aqvo遗址的考古材料表明,至少在70~80万年前的直立人演化中期,古人类已能控制用火、保存火种.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现了许多关于古人类用火遗迹的报道.其中早中更新世有北京房山周口店、辽宁营口金牛山和陕西洛南龙牙洞,这几处遗址都发现了比较多的灰烬、烧骨和烧结的居住面.  相似文献   

17.
<正> 紧靠美国落基山脉东侧的山麓,有一个知名的古印第安人遗址,名叫羊泉(Lamb Snring)遗址。它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南偏西方向约20多公里。21年前,当地农民开挖水池时,发现了这个遗址。羊泉遗址经过数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一些石器等标本,它们都与古印第安人的活动有关;在美国的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引起了关注。 1980年6月到8月,对羊泉遗址又进行了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为了将周口店的中国猿人化石产地及其附近地区所发掘的大批有价值的古生物及地质方面的材料供有关方面研究,决定在周口店古生物发掘地点开办一个永久性的陈列室.这个陈列室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主持下,由去年春季开始,经过一年来的筹备,已于9月间落成,并已于国庆节前正式开放.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周口店陈列室举行了预展,招待首都科学、教育机关和大学方面的专家、教授和代表等.前往周口店参观预展的有马列学院副院长杨献珍、北京地质学院袁复礼以及历史及地质、考古方面的科学工作者裴文中、孙定国、陈梦家等六十余人, 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在陈列室预展会上讲了话.他说:在周口店出土的五十万年前的中国猿人骨骸及与其共生的植物、动物化石,是从二十年前就已开始发掘的,其中大量古生物材料中,包括有许多直到现在在全世界还没有发现的极其宝贵的猿人和动  相似文献   

19.
高星  张晓凌 《人类学学报》2009,28(4):431-432
2009年6月24日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72年内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发掘面积为20m~2.这次工作将为落实遗址的保护规划奠定科学基础并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对于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环境学、地质学和年代学等领域相关研究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王益人 《化石》2015,(2):35-40
<正>峙峪遗址发现已经50年了。然而,一个近乎伟大的遗址被遗忘在角落里太长时间,以至于"蛛网密布"、"满目疮痍",失去了它应有的光环。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慢慢揭开峙峪遗址的真正面目吧!生不逢时峙峪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西南朔州市黑驼山东麓峙峪河与小泉沟交汇处;遗址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石制品丰富,动物化石密集、发现烧石和烧骨等多块、人类枕骨一块、装饰品1件、各类动物牙齿5000余枚。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