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0年9月,我们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竹筒内采集的蚊类幼虫标本中,发现一种伊蚊头毛1-c形态特殊,经饲养,获得幼虫及皮、蛹皮和成蚊,鉴定为赖氏伊蚊Aedes (Finlaya)reinerti Rattanarithikul and Harrison,1988,是中国新记录。该蚊种形态特征易与近缘种台湾伊蚊区分,将其各期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局限蚊亚属和蚊种新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局限蚊是比较少见的蚊虫。我国自冯兰洲描述了胡氏局限蚊Topomyia(Suaymyia)houghtoniFeng,(1940)以后,四十余年来,迄未有其他种类报告。最近作者之一(龚正达)在云南孟连(海拔约600米)采到一批属于局限蚊亚属的雄性屈端局限蚊Topomyia(Topomyia)inclinataThurman,1959,本亚属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蚊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蚊类属双翅目直裂亚目(Orthorrhapha)的蚊科(Culicidae)。蚁科包含二显著不同的亚科:幽蚁亚科(Chaoborinae)和蚊亚科(Culici-nae)。前者的成虫口器短而不能刺吸血液;胸部和腹部无鳞片,只具细毛;翅上鳞片多限于缘缨。幼虫(我国种类)全身透明,无呼吸管,触角演化为捕食的攫握器官。幽蚊的种类很少,我国记载的只康氏幽蚊(Chaoborus corn-  相似文献   

4.
在整理蚁科标本中,发现有两种系国内新记录,兹记述如下。1.侧扁蚁Camponotus compressus Fabr. ♀体长11毫米。暗黑色,具极精致与密集的网状刻点,上颚、触角鞭节及足为栗褐色或红色,少有黑色的,短柔毛稀疏、直立,头部与胸部常少毛。梗节与柄后腹的基部有时有光泽,腹节每节后缘为狭的褐黄色。 头呈三角形,前部极宽,后头角凸出;触角柄节圆筒形;复眼较小,位额的稍侧面;上颚有7个齿;唇基顶的中央具隆线,矩形的前部的中央部分伸出一叶。胸部比头窄,前面伸出一颈;足长,胫节狭直为棱桂形;梗节的结卵形,横切,前面凸出,后面扁平。腹部较宽阔粗大。  相似文献   

5.
1981年4至10月在海南岛万宁县调查,发现霍蚊属(Genus Hodgesia Theobald,1929)及贝氏霍蚊、中间费蚊为我国属种的新纪录。 一、贝氏霍蚊(Hodgesia bailyi Barraud,1929) 成虫 体型小,翅脉上的鳞片除一些短宽鳞外,有许多窄长而顶部微凹的鳞片;V_(1—4)纵脉在前横脉水平之后和V_5纵脉在分叉之后部分,此鳞片数较多;前缘脉上此鳞稀疏,亚前缘脉和V_6纵脉无此鳞片。翅脉V_6末端不超过V_5纵脉分叉处,腋瓣完全裸露,翅基前有一黑褐色圆斑。喙末端不膨大,两性蚊的触须均很短,触角也类似。  相似文献   

6.
我国蚊类两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环伊蚊Aedes(Finlaya)unicinctus Edwards,1922雌蚊头顶大部平覆暗色宽鳞,仅中央近后头有部分淡色鳞。触角、触须和喙暗色。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平覆银白宽鳞;中胸盾片平覆致密的黑色窄鳞,在前端缘、侧缘、中侧区及翅基前区有淡黄窄鳞饰;小盾片具窄鳞,中叶的暗色,侧叶的淡黄色。后足股节淡色,具一亚基窄黑环和一亚端宽黑环;各足跗节暗色,仅中足和后足跗节1有基白环。腹节暗色,腹节I—Ⅷ背板具基侧白斑;Ⅲ一Ⅶ节腹板具基白带。雄蚊中胸盾片平覆淡色窄鳞,仅肩窝有暗色鳞;小盾片3叶都具淡黄色窄鳞。腹节Ⅲ—V背板具狭窄的淡色基带。尾器…  相似文献   

7.
我国蚊类两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调查滇西的蚊类中,发现两种我国的新纪录,即巨蚊属的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和伊蚊属纷蚊亚属的杂斑伊蚊Aedes(Finlaya)poecilus Theobald,1903。前者与我国南方的巨蚊常见种紫腹巨蚊Toxorhynchites fravelyi Edwards,1921较近似,但可根据成虫的鳞饰和雄蚊后足跗节1腹面有无密生毛列,和我国巳知的其它巨蚊区分。后者翅具白鳞斑和各足股、胫节具很多白环等特征在该亚属中较为独特,因此容易与其它种区分。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1.毛足巨蚊Toxorhynchites kempi Edwards,1921雌蚊前胸后背片除上缘外大部平覆银白鳞;…  相似文献   

8.
三、阿蚊属(ArmigeresTheo.,1901)阿蚊是中型或大型蚁虫,有些种类呈褐色,无显著花饰,但有的除体型大小外,外表近似复蚊亚属的伊蚊。本属的主要特征是:(一)翅第六纵脉的末端超过第五纵脉的分叉处,翅鳞正常;(二)足无爪垫;(三)有气门后鬃(阿蚊亚属),或无气门后鬃而气门后区具平铺的黑色和白色宽鳞(黎蚊亚属);无气门鬃;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眼蕈蚊科中国2新记录属和2新记录种,即屈眼蕈蚊属Camptochaeta Hippa&Vilkamaa的细屈眼蕈蚊C.tenuipalpis(Tuomikoski)和木眼蕈蚊属Xylosciara Tuomikoski的嗜木眼蕈蚊X.lignicola(Winnertz),绘制了主要外形特征图。标本保存于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我国的蚊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在疟疾等蚊媒病防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我国蚊虫研究受到极大重视,生物系统学、生态习性、媒介关系以及综合治理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蚊类研究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文择要介绍了这4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1.
红蚊属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毛蚊属(Bibio)是毛蚊科中一个较大的属,世界已知150种以上,体多毛,雄性复眼上也常具密毛;前足腿节通常明显膨大,胫节顶端具有一粗壮的刺和一颗距;翅颜色种间多变化,C脉结束于翅顶角之前,Rs不分支;雌性腹末的尾须一节。幼虫腐生和植食性,有的种类是农业上较重要的地下害虫。此属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已知32种。本文记述了10新种和1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14.
Aedes(Finlaya)alboniveus Barraud,1934(银雪伊蚊)是我国发现的又一种白雪伊蚊亚组(niveussubgroup)种类。本种的成蚊外表与本亚组的novoniveus Barraud,1934(新雪伊蚊)近似;幼虫则与albolateralis(Theobald,1910)(侧白伊蚊)和watteni Lien,1968(鳞雪伊蚊)不易区分。但这种伊蚊雄蚊器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抱肢基节的背脊作时子状,末端并有一典型的粗弯刚毛。这与本亚组所有种类都尾不同,因而是鉴别本种的良好特征。 采集地:福建(谭璟宪等,1958)。幼虫孳生在树洞。  相似文献   

15.
1981—1985年在四川省采集蚊类样本4419份,鉴定成虫和幼虫共65368只,发现四川省蚊虫新纪录19种。1.朝鲜按蚊An.koreicus Yamada and Watanabe,1918孳生地:浸水坑、稻田、溪旁积水。采集地区:名山、雅安、邛崃。2.簇腹按蚊An.kochi Donitz,1901栖息场所:牛房。采集地区:苍溪。3.睦边伊蚊Ae.mubiensis Luh and Shih,1958孳生地:沼泽。采集地区:荥经、雅安。4.北海道伊蚊Ae.esoensis Yamada,1912孳生地:林中清水坑。采集地区:苍溪。5.金肩伊蚊Ae.hurlbuti Lien,1967孳生地:树洞。采集地区:盐边、米易。6.鳞雪伊蚊Ae.watteni Lien,1968孳…  相似文献   

16.
1.本文报告了济南市蚊虫种类,孳生地,栖息场所,幼虫发现季节,尖音库蚊淡色变种成虫、幼虫及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调查结果。 2.过去在济南曾有人作过蚊类的初步观察,而此次调查较为普遍。共采获蚊类标本3属11种。其中吉浦伊蚊、拟态库蚊、二带喙库蚊、褐尾库蚊4种为济南市新发现之蚊种。其中褐尾库蚊在山东省为首次发现。 3.3属蚊虫中以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为最普遍,其与居民之关系亦最为密切;次之为白纹伊蚊与中华按蚊。 4.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之幼虫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到8月中旬达最高峯,9、10月份渐少,到11月下旬绝迹。白纹伊蚊之幼虫,8月上旬密度最高,9月中旬绝迹。各种蚊幼 之密度随雨量之增减而消长。  相似文献   

17.
喀什蚊类调查,除1930年 Chteherbakoff 氏报告该地有萨氏按蚊外,别无文献可考。今年7月17日—8月8日,我们在喀什进行瘧疾调查的同时,对该地的蚊虫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述于后,希望有助于灭蚊和疾病防除工作。喀什自然情况概述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相当于东经75°45′,北纬39°31′,是祖国最西的城市。由于地形闭塞,距海遥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蟹洞中孳生的蓝带蚊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报道,蟹洞积水为蓝带蚊的重要孳生场所,但我国大陆尚无人问津。陈汉彬等于1982年7月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的协助下,曾在西双版纳普文公社公路边水沟堤岸的蟹洞中采获蓝带蚊幼虫55条,并经隔离饲养出雌蚊2只,经鉴定分属两种蓝带蚊,均系我国新记录。连同我国已记录的20种(瞿逢伊1980、1981),我国蓝带蚊已达22种。为了引起蚊虫工作者的注意,特将这一新发现和两种蓝带蚊的鉴别特征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在整理陕西省森林昆虫普查采集的毛蚊标本及我们标本室收藏的陕西省毛蚊标本时,鉴定出1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亚种,现记述如下。1、棒足叉毛蚊Penthetria clavata,新种(图1 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